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1日-星期四
圖為病毒圖片 軍事醫學研究院圖
病毒作為微觀世界的生命體,透視其病之源、毒之理,破解其進化和傳播機制,必須以科學技術為支撐。
它們很古老——
出現于生命起源早期,是地球上最古老最原始的“土著”。
最大的病毒也只有一根頭發直徑的萬分之一。
基本都是“遺傳物質(DNA或RNA)+蛋白衣殼”模式。
不能獨立生存,需要找到理想的宿主來完成繁衍進化,一旦離開宿主,等待它們的只有死亡。
全球僅水域中就蘊含超過10的30次方的噬菌體(感染細菌的病毒),如果將它們一字排開,總長度竟達2億光年。
地球上凡有生命的地方皆有病毒的身影。
從海洋到陸地,從植物到動物、從細菌到真菌……甚至在人類基因組中,都包含有病毒基因組序列。
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迄今都還是待解之謎。
慶幸的是,絕大多數病毒對人類不構成危害。
迄今為止只發現有14種烈性病毒嚴重威脅人類生命健康,如天花、流感、肝炎、艾滋、SARS、埃博拉等。
通常情況下,病毒只在特定種類宿主增殖和傳播,難以從一個宿主向另一個宿主“遷居”。
但當某些病毒突變累積到一定程度后,就能夠成功跨越宿主種間屏障,在新宿主中增殖和持續傳播,引起新宿主發病和死亡,進而可能引發疫情。
檢視當下疫情,新發突發傳染病始終牽動全球神經。
建立和完善公共衛生體系是人類防控疫病的防御之策,從生態文明建設著手,實現人與自然協調發展、和諧相處才是治本之道。
詳見:《用科學戰勝病毒疫情》
(來源:“求是網”微信公號)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