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20日-星期日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學術探索 > 理論研究  > 閱讀信息
馬凌 | 調查研究是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方法論
點擊:1958  作者:馬凌    來源:“ 中國社會科學網”微信公眾號  發布時間:2023-08-07 16:48:50

 

1.jpg

 中國國家版本館中央總館部分藏品。新華社發

 

用中國新聞實踐推動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創新

運用鮮活的中國新聞實踐,推動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走深走實,是新聞院校的重要工作。不忘初心,賡續紅色傳統,開時代新篇。此次刊發的稿件管窺教育一線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的生動實踐。《調查研究是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方法論》一文,探討了復旦大學以陳望道先生的“好學力行”為指引,在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中開展調查研究的紅色傳統、中國道路與當代方法。

復旦大學新聞學院素有紅色基因,該院老系主任陳望道先生翻譯了首個中文全譯本《共產黨宣言》;抗日戰爭時期,遷至重慶的“復旦新聞館”有“夏壩上的延安”之譽;解放戰爭時期,學生中有多位“紅巖烈士”。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復旦大學新聞系持續開設馬克思主義新聞經典課程。1980年,新聞系在培養方案中將“馬克思主義新聞觀點”與“調查研究”相聯系,“要求學生具有馬克思主義新聞觀點,較廣泛的基礎知識,能密切聯系群眾、深入調查研究”。復旦大學新聞學院經過多年努力,堅持“一馬當先”,搭建課程矩陣,形成了史論結合、學行結合、知識—能力—價值三位一體的教學模式。在這一模式中,調查研究作為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方法論,始終占有重要地位。
新時代大興調查研究之風,要求新聞輿論工作者有實事求是的精神、為人民服務的立場和過硬的科學方法。在高校的馬克思主義新聞觀課堂上講授調查研究,既要在歷史層面回溯,也要在理論層面深掘,還需在實踐層面指引。
調查研究的紅色傳統
從馬克思、恩格斯到列寧,馬克思主義新聞觀與調查研究相攜而行,有著豐富的實踐積淀和理論發展。復旦大學新聞學院選擇了三方面的案例。
一是有關恩格斯的調查研究案例。18歲的恩格斯在《德意志電訊》上發表社會調查報告《伍珀河谷來信》,綜合運用了實地觀察法、訪談法、文獻法和個案研究法,非常具有說服力。幾年后,通過21個月的詳盡調查,恩格斯走訪了倫敦、曼徹斯特、利茲等十幾個城市和鄉鎮,遍訪工人居住區,1845年出版馬克思主義社會調查研究的開山之作《英國工人階級狀況:根據親身觀察和可靠材料》,并驕傲地說:“這本書里所敘述的,都是我看到、聽到和讀到的。”
二是有關馬克思的調查研究案例。1866年,馬克思號召國際工人協會的全體工人參與到工人階級情況的收集和統計材料工作中,并編制了《普遍的勞動統計大綱》問卷調查表。1880年,馬克思設計了《工人調查表》,包括4大類目99個問題,在法國工人中發放了25000份,無論是其豐富的內容,還是嚴謹的結構,至今仍是社會調查研究表格的范本。
三是有關列寧的調查研究案例。列寧在1917年寫成《統計學和社會學》,構建了運用定量方法研究社會的完整框架。1921年俄國廢除戰時共產主義政策、以固定糧食稅代替余糧收集制,也是列寧親自調查研究的結果。
在高校課堂上,學生們通過小組學習,對《英國工人階級狀況》的節選進行文本分析,辨識其中的參與式觀察和田野筆記,梳理其中征引的豐富文獻材料,受益匪淺。
調查研究的中國道路
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中,毛澤東同志奠定了中國共產黨調查研究的基礎。他總結說:“認識世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馬克思、恩格斯努力終生,作了許多調查研究工作,才完成了科學的共產主義。列寧、斯大林也同樣做了許多調查。”“中國革命也需要作調查研究工作……”1930年和1931年他提出“沒有調查,沒有發言權”,“一不做調查沒有發言權,二不做正確的調查,同樣沒有發言權”,這些精辟的論斷時至今日仍具有重要意義。
在高校課堂上,通過小組研究的方式,同學們梳理了毛澤東重要的調查研究報告:《中國佃農生活舉例》《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尋烏調查》《木口村調查》《長岡鄉調查》和《才溪鄉調查》,“跟毛澤東學調查研究”。如果說獨立自主、實事求是、群眾路線是“毛澤東思想活的靈魂”,那么調查研究就是承載這一靈魂、延續這一靈魂的活的方法。新中國成立以后,以調查研究踐行群眾路線,調查研究成為全黨思想和行動的第一守則。正因如此,調查研究既是我們黨的傳家寶,也是我們的基本功。
進入新時代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調查研究,一方面,他對我們黨不同時期的調查研究工作進行了梳理和高度評價,另一方面他率先垂范、身體力行,多次并且長期到基層開展有效的調查研究。
在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中,理解調查研究工作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的重要作用,有助于培養學生們深入實際、調查研究的作風。

 

調查研究的當代方法

在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課堂上,有必要通過實例講清楚,調查研究是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方法論。復旦大學新聞學院結合中國新聞獎獲獎作品、杰出校友的調查研究工作、與澎湃新聞合作的“記錄中國”項目,從實踐上連接調查研究與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真實觀”“規律觀”“黨性與人民性統一觀”。
首先,只有調查研究才能確保新聞報道的“真實性”。真實是新聞輿論工作的生命,對于真實性的追求,一直是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重要特征。與西方新聞專業主義的真實觀相比,馬克思主義新聞觀認為不僅要真實準確地報道具體事實,還要從宏觀上把握和反映事物全貌,也就是要準確把握局部真實與全局真實、微觀真實與宏觀真實、個別真實與整體真實的關系,唯其如此,才能“澄清謬誤、明辨是非”。我國新聞媒體長期形成的新聞生產規范,就是通過調查研究工作來全面保障新聞真實性,從而維護主流媒體的公信力。凡是獲得中國新聞獎的深度報道作品,無一不經過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不僅保障真實性,甚至具有典型性。
其次,只有調查研究才能抓住輿論工作的“規律性”。對于規律性的認識,既包含對新聞輿論工作自身規律性的認識——例如網絡媒體的傳播規律、復雜系統中輿論的生成規律、受眾情感與趣味變遷的心理規律等,也包含對經濟與社會發展規律性的認識。在考察分析社會現象和社會問題時,需要運用辯證思維和系統思維。新聞輿論工作的社會功能定位決定了它的日常工作被置于“前端”,因此“腳力”“眼力”是基本要求,而同時,新時代的新聞輿論工作又不能止步于“前端”,需要努力向“后端”突破,通過增強辯證思維、系統思維的本領,提升“腦力”“筆力”。
最后,只有調查研究才能真正體現新聞輿論工作是“黨性與人民性的統一”。“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宗旨,毛澤東將調查研究的主旨確定為“向群眾尋求真理”,確定了在調查研究中“甘當小學生”的虛心態度。新聞輿論工作中的調查研究過程,同樣是與人民群眾保持血肉聯系的過程,也是密切聯系群眾、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調查研究不僅是新聞輿論工作者的“本領能力”,也內蘊著人民至上的價值觀。
在復旦大學新聞學院的課程矩陣中,馬克思主義新聞思想課程作為“開學第一課”,起著價值引領的“定盤星”作用。“好學力行”是陳望道先生擬定的院訓。調查研究不僅在馬克思主義新聞觀課堂上講授和討論,還配合以新聞評論課、新聞寫作課、大數據挖掘課、社會實踐和媒體實習。通過將調查研究引入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課堂,希望能夠系統而全面地培養學生調查研究的作風與能力;唯有具備這種作風與能力,才是未來的卓越新聞傳播人才。
(作者系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來源: 中國社會科學網”微信公眾號,修訂發布;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人民網
  • 央視網
  • 新華網
  • 求是
  • 中國軍網
  • 中國經濟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中國科技網
  • 中國共產黨歷史和文獻網
  • 紅色文化網
  • 觀察者網
  • 參考消息
  • 環球網
  • 毛澤東思想旗幟網
  • 紅旗文稿
  • 紅歌會
  • 紅旗網
  • 烏有之鄉
  • 橘子洲頭
  • 四月網
  • 新法家
  • 中紅網
  • 激流網
  • 宣講家網
  • 中共黨史網
  • 國史網
  • 全國黨建網
  • 中國集體經濟網
  • 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
  • 西北革命歷史網
  • 烽火HOME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 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