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高密度微波互連模組。圖片來源:安徽省量子計算工程研究中心
據安徽省量子計算工程研究中心消息,中國第三代自主超導量子計算機“本源悟空”核心部件——高密度微波互連模組在合肥完成重大突破,成功解決“一根線”的“卡脖子”問題,實現完全國產化。
量子芯片是“量子計算大腦”,需要在-273.12℃或更低的極低溫環境中運行。高密度微波互連模組則是“神經網絡”,既要能準確傳輸信號,又要隔絕熱量,為“量子計算大腦”與外部設備之間的量子信息傳輸建立起高速、穩定的通道。
在高密度微波互連模組中,有一根至關重要的“線”——極低溫特種高頻同軸線纜。這根線是量子計算機信號傳輸的關鍵組件,曾一度被國外壟斷,導致采購價格高昂。
記者了解到,這款國產高密度微波互連模組可為100+位量子芯片提供微波信號傳輸通道,能夠在極低熱泄漏環境下實現微波信號的跨溫區穩定傳輸。該模組的成功研發使得量子芯片能夠發揮出更強大的計算能力,有助于我國量子計算機更高效運行。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微信公眾號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