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他們從2022年基輔城外的丟盔棄甲,到2024年把繳獲的北約車輛拉回家慶祝,很難說中國人更希望俄羅斯處于哪個狀態下。
俄羅斯總統普京是中國人民非常熟悉的一位外國領導人,他的訪華似乎已不是“新鮮事”。本周,普京開啟第22次訪華(包括來華出席國際活動)之行,盡管有分量極重的中俄《聯合聲明》,但從2022年持續至今的俄烏沖突——特別是近期的哈爾科夫攻勢,仍是普京在面對中外媒體時的一個繞不開的話題。
對于關心時事的中國民眾來說,俄烏沖突會以怎樣的形式、在多長時間內結束,又是一個隨時隨地都能引發無數爭論的話題。網絡上一句“又怕普京苦,又怕普京進基輔”的調侃,雖然帶有一些“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味道,但足以折射出國人對于中俄關系的復雜看法;特別是關于中俄兩個大國的關系,俄羅斯的“話語權份額”/“統戰價值”是否會因為戰場上的得利而改變。
自5月10日俄軍在俄烏邊境哈爾科夫地區發動攻勢以來,包括筆者在內的很多朋友,都擔心俄軍會不會在普京訪華期間進一步“下注”、乃至“沒活硬整”——考慮到俄烏沖突以來俄方諸多不能以常理度之的操作,我們的這種擔心也不算毫無來由。還好,“普京在哈爾濱訪問哈工大并談及哈爾科夫攻勢”最終只是一則相對平淡的新聞,“我們目前沒有占領哈爾科夫市的計劃,這次攻勢旨在建立一個保護俄邊境地區免受烏軍襲擊的‘安全區’”。
普京訪華期間對戰事的這番降調表態,雖然有戰場客觀現實的因素,但也許也可以視為對中方在烏克蘭問題上立場的充分理解與積極回應。從“一家人就要齊齊整整”的新一屆俄政府高官陪同訪華陣容,到5月16日發布的長達上萬字的《聯合聲明》,俄方在“形勢比人強”的新時代格局下,盡可能顯示出了愿與中方發展深化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的誠意。
俄政府機隊齊聚北京的場面,甚至讓網民笑稱,“烏軍伙同天兵逼近莫斯科,俄政府全體出逃流亡北京”。
《聯合聲明》涉及軍事的段落開頭如是說,“雙方高興地指出,兩國在高水平戰略互信基礎上穩步開展防務合作,有效維護地區和全球安全”。筆者查閱了過往類似文件,一方“高興地指出/看到”的表述相對常見,“雙方高興地指出”則非常少見;因此,在此基礎上,“擴大聯合演訓活動規模,定期組織海上、空中聯合巡航”,都是很容易想象得到的場面;而“進一步深化軍事互信與協作、加強雙邊及多邊框架下協調與合作”,則帶來了更大的想象空間。
今年3月26日上午,日本航空自衛隊發現中國空軍一架無偵7無人偵察機在東朝鮮灣以東海面上空飛行,但該機并非從對馬海峽飛來,而是從我國境內起飛后飛越俄羅斯領空再飛到海上的,在該機出動前后,日方并未發現我軍或俄軍其他軍艦/軍機在這一區域的動向,說明這并非一場聯合演習的一部分,而是一次單獨活動。相信這種“借用領空”的常態化,正是兩國深化軍事互信與協作的體現。
通過日方公布航線,簡單以其延長線判斷,無偵7進出海時位置均在俄羅斯領空。
而“多邊框架下協調與合作”,則要從《聯合聲明》第三部分“推動務實合作”里頗受輿論關注的一句——“雙方將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就中國船只經圖們江下游出海航行事宜開展建設性對話”說起。作為“鍵政圈”里的“年經話題”之一,“圖們江出海口”在筆者看來,早就成了部分南方網友遠比東北人民更為熱衷的議題。這次《聯合聲明》后,網上甚至還出現了“東北終于要有出海口了”這種完全不把遼寧當做東北一部分的笑談。
但作為一個引子,圍繞“圖們江出海口”的建設性對話,的確是一個頗為難得的、中俄朝三方缺一不可的、其現實難度也使得對話足夠持久的場合。盡管在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勢力看來,中俄朝三國早已屬于同一“邪惡陣營”,但長期關注東北亞局勢的人都不難發現,中俄朝關系更多是以一種“三個雙邊關系”的形式存在,而且各國對于缺席另一組雙邊關系都有著明面上充分的理由:
中俄大型聯合軍演及海、空戰略聯合巡航——朝鮮受國力軍力所限,無法參與;
俄朝在烏克蘭問題上統一立場和頻繁互動——與中國的相應立場態度有所差異;
“中朝友好年”紀念活動與合法商貿來往——俄羅斯對朝鮮的文化影響力、自身經濟實力都無法與中國相比;
筆者非常喜歡這組徽章——不是因為外形多好看,而是因為它完美詮釋了中俄朝關系目前“只有雙邊、沒有三邊”的現狀。
盡管“三個雙邊關系”的形成,是冷戰后東北亞政治環境劇變的產物,但這種情況持續至今,已經不利于繼續保持朝鮮半島乃至東北亞的和平穩定,甚至容易在中俄朝內部造成一些不必要的猜疑。因此,以“圖們江出海口”作為三國建設性對話的起始平臺,確實恰逢其時。相比中俄在半島問題上“推動朝鮮及其他有關國家在相互尊重和兼顧彼此安全關切的原則上重啟談判進程”,其操作性和可控性也要大很多。
畢竟就在《聯合聲明》中,中俄雙方明確反對“美國通過擴大軍事力量和拼湊軍事集團改變東北亞地區力量平衡的霸權行徑”,反對“美國及其盟友在軍事領域的威懾行徑、挑動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對抗及可能引發的武裝沖突而加劇朝鮮半島局勢緊張”。在這種指名道姓的態度下,美國及其仆從國只會選擇繼續對抗下去。
5月16日,美軍F-22戰斗機從韓國群山空軍基地起飛,與韓國空軍F-35A進行機動對抗。美軍刻意選擇出動F-22來到朝鮮半島,明顯有打“政治牌”的意味。
那么,軍事合作會成為引領中俄朝建設三邊關系的領頭雁嗎?盡管俄羅斯前任國防部長紹伊古在2023年訪問朝鮮時,曾提議舉行中俄朝海上聯合軍事演習,但一方面中國外交部當時即以“不了解”回應,另一方面在中俄《聯合聲明》明確反對“美國拼湊軍事集團的霸權行徑”的當下,也不宜采取授人以柄的方式貿然行事。
從實際利益來看,即使是在目前“三個雙邊關系”模式下,中俄朝仍然能夠各取所需:中俄在直面日韓、特別是駐日韓美軍方向上的聯合巡航,事實上減輕了朝鮮受到的軍事壓力;朝鮮提供的武器彈藥,為俄羅斯頂過了戰場上的艱難時刻,讓中國在俄烏沖突中仍能站穩既有立場;而在朝鮮不斷擴大的軍工生產戰線上,“血盟之手”依然隨處可見……
一位相關行業資深從業者的評價:“這碼打的,這些工業機器人的股票代碼都快看出來了”。
無論是發展三邊關系還是雙邊關系,相比更為敏感的軍事領域,以其他領域作為帶動牽引,往往是更為實際的做法。即使因為兩國都飽受制裁、導致相對來說顧忌較少的朝俄關系,在2023年的一輪高級軍官代表團互訪之后,2024年的互訪也以科技、教育和旅游領域為主。普京此次訪華行程中,同樣將與軍事相關內容降到最低——如果說訪問“國防七子”之一的哈爾濱工業大學也算“涉軍”的話。
此次訪問哈工大,是繼2002年訪華時訪問北京大學之后,普京時隔22年再次訪問中國高校。對于了解該校歷史的人來說,不難理解普京此行主要看中的是哈工大深厚的“俄羅斯背景”:1920年以“哈爾濱中俄工業學校”之名成立的哈爾濱工業大學,在新中國成立前曾有20年的俄語授課史,直到1950年6月7日蘇聯政府向我國移交中長鐵路,將哈工大的管理權一并移交給人民政府,才開啟了漢語授課的時代,這一天也被定為校慶日。
擔任新中國時期哈工大首任校長的,是東北抗日聯軍杰出將領馮仲云將軍。
在上世紀50年代的“中蘇蜜月期”和上世紀90年代的“雙引工程”期間,哈工大的發展壯大都與蘇聯/俄羅斯有著密切關系,時至今日仍與俄羅斯之間保持著人才交流。而除了這份歷史淵源之外,普京來到哈爾濱出席第八屆中俄博覽會開幕式,并參觀哈工大,其重點更多是落在中俄在貿易、能源、教育和高科技領域的合作。對于我們來說,自然更關注這些領域是否包含軍工內容。
筆者注意到,就在普京訪問哈工大的前一天,中國航發董事長、黨組書記曹建國到哈工大走訪,聽取航空發動機相關技術科研情況,并對雙方充分利用各自優勢資源,合力開展科研攻關,著力破解“卡脖子”難題提出了希望。而就在普京抵達北京的前一天,俄羅斯巴什科爾托斯坦共和國(伏爾加聯邦管區的一部分)總理納扎羅夫,率領來自40多家當地企業的代表團到訪遼寧,其中就包括俄羅斯聯合發動機公司(UEC)旗下的烏法發動機工業協會。
烏法發動機工業協會廠房內,固定在鑄造模型上的蜂蠟葉片。
相信軍迷們對“烏法”這個名字不會陌生,這個明年就將迎來建廠百年紀念的老牌航發廠家,長期為俄羅斯主力戰機使用的AL-31F/41F系列發動機生產主要部件,與中國空軍和航發系統保持著良好的合作關系。早在2011年,作為中國航發首屈一指的科研和生產基地所在地,沈陽市就與烏法市(該市也是巴什科爾托斯坦共和國首府)建立了友好城市關系。
今天,不僅來自沈陽的“太行”系列渦扇發動機早已配裝在人民空軍的各大主力機型上,全國其他航發基地也是捷報頻傳,相比20年前,中俄航發科研生產能力的差距已經顯著縮小。普京在哈工大與師生互動時也承認,“因為離開了一些加盟共和國的幫助,俄羅斯在現有航發/燃氣輪機研發上后勁有所不足”。但要想在航發領域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借助中俄全面深化務實合作的東風,將俄羅斯的一些長期秘而不傳的“絕活”學到手,仍然很有必要。
而與巴什科爾托斯坦共和國代表團訪問沈陽同步,由該州州長齊布利斯基率領的阿爾漢格爾斯克州代表團也訪問了大連。如果說前者的“軍工頭牌”是烏法發動機工業協會,那么后者的“軍工雙璧”,自然是普列謝茨克航天發射場和北德文斯克的“北方機械制造生產聯合體”——蘇/俄核潛艇的搖籃。而大連造船基地作為中國前兩艘航母的誕生地,未來向更加寬廣的領域拓展時,同樣不排斥先行者們帶來的經驗。
在韓國多家造船廠寧可面對訂單積壓,也不愿在制裁指揮棒前與俄羅斯繼續合作的當下,雖然凋敝、但仍有其“絕活”的俄羅斯造船工業,尋求與中國更廣泛的合作成為必然之舉。
從全局高度看,普京率團訪問哈爾濱,與俄羅斯兩個地方代表團訪問沈陽、大連的行程,顯然是經過中俄雙方統籌安排的。雖然在中俄《聯合聲明》中,圍繞工業方向的合作,被分別列入民用核能、民用航空制造、信息通信技術和航天等領域,并沒有體現出太多軍工特點;但以東北三大核心軍事工業城市(長春:?)作為俄方高級代表團訪問地,以中俄合作推動東北全面振興發展的態度已經非常顯著。難怪很多朋友都開玩笑說:“東北這次如果真的成功振興,要是澤連斯基不來,這慶功會沒人動筷子!”
最后一提:作為捍衛二戰勝利成果以及載入《聯合國憲章》的戰后世界秩序,反對否定、歪曲和篡改二戰歷史的一部分,中俄雙方計劃于2025年隆重慶祝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蘇聯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俄羅斯自然會在明年5月9日舉行一次從內到外都比近幾年更像樣的紅場閱兵——除了屆時大概率在任的國防部長別洛烏索夫沒有軍裝穿之外;相比之下,我國是否會在2015年“9·3閱兵”后,時隔10年再次舉行慶祝抗戰勝利大閱兵也十分引人關注。
由于屆時距離上一次大閱兵已經過去6年,近年來列裝的“新八輪”輪式戰車車族、新型高超聲速中遠程導彈、運20B大型運輸機以及各類無人裝備等先進武器都具備了受閱條件。
當然,大家也無需為這個問題操心,官方必然會適時做出回應。無論明年是否會再舉行一次“9·3”閱兵,正確的歷史觀教育、弘揚正確的二戰史觀,是應該滲透在我們每個人的日常生活之中的。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揚基;來源:觀察者網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