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學術探索 > 人文歷史 > 閱讀信息
張文木丨戰略學札記·心得之四:中印之爭,乃制度之爭
點擊:  作者:張文木    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  發布時間:2018-06-19 09:35:29

 

 1.webp (9).jpg

 

  【編者按】張文木教授的新著《戰略學札記》由海洋出版社出版后,受到學界和社會廣泛關注。該書從1996年始記錄至今,匯集了作者在戰略研究領域的認識成果和學習體會,包括心得、史鑒、治學、筆記、人物、人生、文藝、字詞等諸多方面。現經作者授權,分篇選發有關內容,以饗廣大讀者。

 

1.webp (10).jpg

  張文木著:《戰略學札記》,北京 :海洋出版社,2018年5月出版

 

戰略學札記·心得之四

中印之爭,乃制度之爭

 

  1.1938年11月11日,蔣介石在日記中說:“倭人氣量短窄,事尚徹底,非死即生,決無對弱者中途妥協與讓步之理。”萌生于明治時代的爭強政策,使日本經歷了從明治前期的“大和”到昭和后期的大“核”的生死變化,更可怕的是,這種變化迄今也未結束。2006年9月20日,日本政府的評估文件稱,日本若試制小型核彈頭,將需三到五年。歷史將表明,21世紀在日本制造核災難并為此再次付出代價的將是日本人

 

  2. 朝鮮戰爭中,美國在時間和空間上均越過其國力極限,因而敗得既沒面子也沒里子。而1962年10月古巴導彈危機中赫魯曉夫將手伸出了其國力不可承受的空間極限,但這一失誤很快以時間上的收縮得到矯正,盡管失了面子卻保住了里子。有了這次失敗的經驗,赫魯曉夫在越南問題上就慎重了許多;而在古巴導彈危機中贏得面子的美國,卻很快揮師越南,鑄成難以挽回的大錯。

 

  3. 在1962年中印之戰中,毛澤東恰當地把握了國力伸縮的時間和空間:我方長距高寒的空間劣勢卻以迅雷不及掩耳的大張大合的時間優勢而彌補,等到爭執于古巴的蘇、美和國會爭吵不休的印度三家醒過神來,毛澤東已全勝收兵。一仗下來,既贏了面子——中國人打出了威風和氣勢,也贏了里子——中國人在西南打出了近半個世紀的和平與安定

 

  4. 1962年在北方蘇聯、東南蔣介石、西南印度的三面壓力中,毛澤東虛修東南“棧道”——布兵東南,多多益善,實度西南“陳倉”——出手西南,迅猛如雷且攻其不備。結果是高調輕拳從西南打開四面僵局,其手法似是“四渡赤水”的重演

 

  5. 與同期的美蘇領袖比,毛澤東穩蹲“馬步”,善亮短劍,劍鋒所向,攻其不備。即使長期出境作戰,也兵不出周邊,而不是像杜魯門和赫魯曉夫那樣勞師征遠。這使戰爭在時間上的長期劣勢得到戰場空間的近位優勢彌補。這些軍事藝術終使新中國沖出先是美國后是蘇聯的圍追堵截,其過程似是“四渡赤水”的重演

 

  6. 中國這塊土地上生活著十三億人,其中只有百分之零點幾的人可以移居國外,而絕大多數人的利益都必須與自己祖國的命運聯系在一起。因此,中國學者的學術活動只有與中國及中國絕大多數人的命運息息相關,才能獲得可持續發展的動力和不朽的生命力。

 

  7. 制定國家戰略,難不在確立目標,而在確立國力邊界,即國力擴張的極限和不能后退的底線

 

  8. 哪里有兩極分化,哪里就有馬克思和恩格斯;哪里有窮人,哪里就有列寧和毛澤東

 

  9. 國家崛起于貧寒,沉淪于脂粉

 

  10. 只有民族的才可能是民主的。近世民族主義與民主主義是一對孿生子,而催生這對孿生子的正是近世不能分割的民族民主革命。因此,今天那些要批判所謂“極端民族主義”的人,他拿出來的可能就是“極端民主主義”的內容

 

  11. 沒有民族個性的民主,是民主的反動;而沒有民主的民族,同樣是對“民族”的誤讀

 

  12. 在中國歷史上,蔣介石是最早在中國推行拉美模式的人拉美模式的特點是依賴外國資本,通過官僚體制把外國資本引入國內,然后犧牲工農的利益滿足已給國際資本讓渡了巨額利益的國內資本,發展官僚階層和所謂的精英階層,使他們從買辦利益中獲得財富,其結果是越發展國家越貧困,工農損失越大,最后工農紛紛破產,許多人走向格瓦拉式的革命道路。當時共產黨和國民黨都重視農民問題,但蔣介石后來在農民問題上反水了,他突然支持地主和官僚買辦階層,原因是他的政權建立在鄉紳的基礎上,還有另外一些基礎是海外資本。自從蔣介石背叛工農,他就失去了北伐時那種揮灑自如的戰略能力。

 

  13. 國民黨時代的中國是亞洲最早的、也是規模最大的拉美道路的試驗國,蔣介石建立的政權屬于討好國外資本、高額剝削國內工農的拉美式政權。結果,中國發展成了惡性循環:為了發展就必須大量引進外資,“依靠外國輸血”,越發展工農破產越厲害。因“發展”而衰退,是蔣介石政權垮臺的真實原因。所以說,那時的“星星之火”主要是蔣介石點燃的,而外資更是火上澆油。與印度不同,中國有長期的革命傳統,因此,在中國政治中,誰都能得罪,就是不能得罪作為“百分之八九十”的工人農民

 

  14. 有人說,中國近世受侵略是因為天朝制度落后。那制度落后是否就該受侵略呢?英國現在還是女皇體制,日本還有天皇體制,那怎么就沒有別國如此大規模侵略它們呢?話說起來也簡單:國際政治是不太講斯文的,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擁有一票否決權。憑什么,就憑這些國家后面戳著原子彈,不是娃哈哈。

 

  15. 本來世界財富集中在東方,西方也整個地依附于東方,這歸因于在工業全球化之前的“農業全球化”。當時世界上有農業、手工業、漁業、牧業等,但只有農業生產方式可以保持國家的可持續發展和大國地位。原因很簡單,有耕地就有糧食,有糧食就有勞動力,有勞動力就有稅賦和兵源,有兵源就有更多的耕地和更多的稅賦。這些都是強國必備的物質條件。東方的四大文明古國都是農業國

 

  16. 中國的地緣政治特點呈“簸箕”或“太師椅”狀:以華北平原為中心,東面有臺灣島前接太平洋,東北和東南有朝鮮半島與中南半島為兩屏,西面更有廣袤且難以翻越的青藏高原得以依靠。這種平原小開口、山脈大縱深的地理環境為中國安全提供了難得的雙層防御即“雙保險”的國防功能。這種地緣政治優勢在世界各大國中是不多見的。

 

  17. 日本地緣形勢呈鱷魚狀,首部向南,臺灣為前沖,琉球群島是頸椎,日本島是身子,千島群島是它的尾巴。目前日本的地緣政治形勢極脆弱,北方四島有俄羅斯踩著,它只有一個身子,頸椎被美國掐著,中國臺灣現在盡管還不在大陸手里,理論上也不是日本的。日本想要,但是要不到。在這種情況下,再加上朝鮮的核力量,日本不敢輕舉妄動。

 

  18. 我們國家現在越來越重視海外工作人員了。國家領導人出國重視海外華人的生活工作情況;如果有人出事,外交部也盡快趕到現場。這是因為在海外的中國人是開拓海外市場和海外資源的前鋒,中國經濟的一半幾乎要靠海外拉動現在的問題是這些海外工作人員的生命保障光靠外交使館是不行的,要有海軍

 

  19. 中國人不能靠“賬房”來解決發財問題,更不能靠“票房”解決臺海問題,要靠國家戰略,要靠國家戰略能力的提高。選票是小賬,如靠選票就能解決國家統一問題,還要軍隊、警察、監獄干什么?我們要傳遞給世界的信息是,中國并不只有大紅燈籠和紅裙子,中國還有強大的人民海軍。要建立平等待我的國際規則,僅靠嘴皮子是拿不下這個任務的

 

  20. 英美國家的友誼規則是:好朋友,明算賬。雅爾塔會議上,羅斯福求斯大林出兵打日本,就像商人談生意。斯大林說你要我出兵可以,你得給我點什么。羅斯福答應了蘇聯戰后擁有千島群島的主權、日本北方四島的占領權、中國大連旅順的駐兵權等條件,斯大林就出兵了。斯大林打完德國,就開火車把德國的礦產、機器全部拉回去,根本不講“之乎者也”。太平洋戰爭中,羅斯福幫英國時也從丘吉爾口袋里掏出太平洋上的十幾個島嶼,租期與香港一樣也是99年。英美國家辦事一點也不含糊: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不見兔子不撒鷹

 

  21. 這個世界是一個“丟手絹”的世界,“手絹”開始是悄悄地丟在戈爾巴喬夫的后面,大家都不告訴他,西方人還用諾貝爾獎章忽悠他,結果將蘇聯忽悠倒了。蘇聯倒下后,西方人都喊“快點快點捉住他”。蘇聯解體后世界又開始第二輪“丟手絹”,開始是輕輕丟在中國的后面,因為中國人當時還真相信所謂“經濟全球化”可以救中國。科索沃戰爭,尤其是伊拉克戰爭后中國人明白了是西方人在忽悠中國,沒有上當。后來西方人又忽悠小布什,借“反恐”之名將“手絹”又靜悄悄地丟到了小布什的后面。小布什陷在沼澤里面難以自拔,這就給其他大國以新的機會。

 

  22. 國家統計局2007年9月18日發布的發展回顧報告稱:“我國人均國民收入從2002年的1100美元增加到2006年的2010美元,四年翻了近一番。按照世界銀行的劃分標準,中國已經由低收入國家步入了中等收入國家的行列。”

 

  這個統計的不足是其方法沒有介入基尼系數。因為只有在基尼系數處于合理即均富的條件下,這個“人均收入”才是良性的,這個“中等發達國家”才是真實的和靠得住的。超過基尼系數安全警戒線的“人均收入”只是虛擬的,其水平越高,這個國家就越接近動蕩。因此,將只是少數人的極高收入以“莫須有”的“人均”名義平攤到大多數極低收入的人身上,以掩蓋社會嚴重的兩極分化及由此可能會引發社會動蕩的現實,其結果只能是掩耳盜鈴

 

  23. 在私有,尤其是在基尼系數日益擴大的私有社會中,“勞動光榮”就難得成為勞動者的心聲

 

  24. 現在的中國只是一個生產大國,而不是一個在國際分配體系占據重要位置的大國,它在現存的國際分配體系中賺到的只是工錢而不是利潤。其實,國際政治角逐的真正焦點并不在生產而在分配。這就是目前中國貿易順差巨大而利潤卻很低的深層原因。

 

  25.中國共產黨已初步學會了駕馭國內資本,如果要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境界,在未來,我們必須學會駕馭——繼而最終消滅——國際資本

 

  26.人民是國家民主的生命,民族則是國際民主的生命;沒有人民的國家民主是不可想象的,沒有民族的國際民主也是不可想象的

 

  27.馬克思列寧主義是講槍桿子的,不然,它就變成了戈爾巴喬夫式的政治童話而不是一種政治主張

 

  28.道義在革命時期,需要革命者在戰場上的勝利來支撐,而在建設時期,就需要國家不斷地盈利來支撐沒有實際利益——在革命中是階級利益,在建設時期是國家利益——的獲得,革命和建設都會成為斯巴達克式的殉難

 

  29.戰略設計的要義在于戰略目標和國家戰略能力相匹配美國所有的失敗,都可歸結于戰略目標大于國家能力。20世紀50年代那位赫赫有名的戰略問題專家凱南[1]為他的國家設計出的“遏制戰略”,是一個只有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務;不僅這樣,當時美國背后還有麥卡錫用“反共”的鞭子趕著美國往凱南吆喝的戰車跳——這輛戰車昨天叫“反共”,后來在小布什那叫“反恐”,其共性幾乎是要與全世界為敵,結果是給美國帶來幾十年的災難。當美國人碰得頭破血流又不好意思后退時,美國出現尼克松主義。尼克松主義是對麥卡錫主義和凱南戰略的“撥亂反正”,是美國人真智慧的表現。

 

  30.今天美國人可以叫拉丁美洲走印度式道路,但絕不能讓他們走美國式的道路,正如當年英國人可以讓美國走印度式道路,也不能走英國式道路的道理一樣。現在他們正在試圖將中國誘向印度式道路

 

  31.美國西太平洋的核心地緣政治利益在哪呢?美國要保的主要是關島、菲律賓,目的是保住由美國通往馬六甲海峽的海上運輸線的安全。臺灣只在這條線的“輔路”上。只要不影響美國的核心地緣政治利益,美國就不會為它動用全部力量。所以當年美國打日本的時候,就是繞遠從南向北打,而不是相反,目的就是要確保自己的海上運輸線。

 

  32.要美國動用極端手段,必須是針對核心目標。臺灣并不是美國的核心利益,并且連關鍵利益也輪不上。既然如此,“臺獨”分子指望美國用它的全部資源,只為其面子與中國大陸全面開戰,美國人是不干的。同樣,朝鮮也不是美國人的核心利益,正因此,老羅斯福才把進入中國東北打日本的活交給斯大林,美國人——那個不太懂事的麥克阿瑟除外——不會在這個地區投入全部力量。

 

  33.國際博弈遵循幾何學“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的原則;用國際政治專業術語說,就是一個國家不能和兩個大國同時發生沖突

 

  34.國力擴展的原則是不能將國力“拉斷”,這是極限;國力收縮的原則是不能縮得受到嚴重入侵,這是底線。只要研究出這兩個點,就會對這個國家外交政策的判斷心中有數。

 

  35.近世以前的東西方關系,是在東方支配西方景觀中發生的;那時的世界是以東方為中心,亞洲力量向西方不斷強勢輻射的世界。今天的印第安人、匈牙利人都是那時東方人對北美和歐洲“遠征”的活化石,而“上帝之鞭”阿提拉則是這一時期東方草原民族遠征歐洲留下的迄今都讓西方人敬畏不止的傳說。

 

  36.似乎是因果輪回,蒙古人對俄羅斯長達二百多年的殘酷統治及壓迫,在后來俄羅斯文化中注入了非擴張不能生存的意識,這又導致俄羅斯人崛起后重復并沿著蒙古人的路徑逆推,以世界歷史上罕見的規模擴張,并在擴張中去征服東西方民族,盡管其有效擴張卻始終沒有達到蒙古人的規模。

 

  37.下面長波段歷史中的中印比較材料,尤其是1952年中國土改完成和1978年中國改革開放后的比較材料說明:1952年和1978年是中印之間差距拉開的兩個關鍵年份,麥迪森之所以選擇這兩年比較,是因為在這兩年中中國完成了土地改革的任務和實現了改革開放的轉變。由此得出的結論是:中印之爭,乃制度之爭

 

 

1.webp (11).jpg

 

  38.1703年彼得大帝遷都近海的彼得堡,意在迫使俄國人面向大海,只有面向大海的民族才能面向世界

 

  39.望洋興嘆,那是俄羅斯的命運

 

  40.有人認為中國放棄海權就可以避免與美國沖突,按這個邏輯,放棄西域就可以避免與俄羅斯的沖突。如此一來,留給中國人的只有打地洞的份了。不要忘記,薩達姆就是在自廢武功并鉆入地洞后,被揪出來吊死的

 

  41.戰略是刀尖上的哲學,是國家為生存和發展與他國博弈的學問,解決這方面的問題是要帶刀子的;同時戰略又是研究國家能力邊界即底線和極限的學問,解決這方面的問題沒有哲學是不行的。刀子容易鍛造,而哲學卻不能一蹴而就。古今國家的失敗多不是沒有刀子而是沒有哲學,其創傷恢復的速度更是取決于該國公民哲學素養的深淺。同樣的戰敗創傷,在黑格爾的故鄉就容易平復,而在富士山腳下迄今仍在頻頻作痛。尼克松是美國少有懂哲學的領袖,為了撫平越戰創傷,他來北京說要與毛澤東討論哲學問題。

 

  42.毛澤東思想的深遠意義是我們看到現在的問題后才有更深刻的體會的毛澤東同志是人不是神,他如果有什么“失誤”——即使有,還應放到更長的歷史時段中才能做出科學的結論,那也只是社會主義道路探索中的問題。同樣的道理,我們今天對鄧小平同志歷史地位的認識,不能看到一些問題就再走偏頗,更不要等到將來出了別的問題再認識鄧小平理論的深遠意義偏頗不僅是列寧批評的“左派幼稚病”,也有右派“幼稚病”。在忠于國家的前提下,左和右都有各自的道理,因為它們在中國發展進程中起著重要的平衡作用,我們反對的只是其中的片面和幼稚的成分。今天改革出現的“失誤”,與計劃經濟后期出現的問題一樣,都是社會主義道路探索中的問題。由此而論,反“左”還是反右,應當根據不同歷史階段的任務需要而定。如果說昨天的任務需要防“左”,那今天的右可能就是應當警惕和反對的阻礙中國進步的主要危險。但不管是反“左”還是反右,我們都不能因洗澡水臟了就連同水中的嬰兒一起倒掉

 

  43.中國發展道路是波浪式前進的,其前進的動力來源是前后相隨的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沒有毛澤東,中國現在可能就是印度那個樣子;而沒有鄧小平,中國現在可能就是蘇聯的結局。中國猶如巨型列車,啟動不能不猛,不猛則不能達到效果。但猛了也有其副作用。我們不能因此而又剎車太急,急了容易翻車。歷史經驗表明,保守,不管它的色彩是“左”還是右,往往是保留革命成果的形式,比如法國大革命的土改成果就是通過法國大革命的反形式即被作曲家貝多芬怒斥的帝制下的《拿破侖法典》保留下來的。

 

  44.戰略底線,事關國家生死存亡,公民對此比較容易達成共識;而戰略極限,事關國家發展,則往往容易被渲染夸大并由此導致許多國家其興也勃,其亡也忽歷史上的帝國多在捍衛國家戰略底線中崛起,在無節制地突破其戰略極限中敗亡。毛澤東同志告誡中國人民不要稱霸世界,所以才有新中國可持續的高速發展;明治天皇告訴日本國民要征服整個亞洲,要稱霸世界,結果卻使日本不僅成了世界上唯一經歷核打擊的國家,其近代“成就”也隨之灰飛煙滅。因此,在戰略底線和極限間,后者是戰略學研究的重點,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

 

  45.阿古柏在中國新疆猖獗十年,卻為左宗棠一年消滅,其原因就是占據印度的英國夠不著,而沙俄又不愿為其得罪中國,最重要是阿古柏盤踞的地區并不在俄國和英國關鍵利益區域。故此英俄均犯不上為阿古柏與中國沖突。英國的關鍵利益是印度洋,因而它只在印度洋北岸下注;俄國只管通往印度洋的中亞線路,沙俄后來向中國拖延交還的伊犁地區,就在這條線路的東側。現在反視“臺獨”分子,論其所處形勢已與阿古柏時期有天壤之別,臺灣海峽的海上屏障作用已經消失,臺灣島對美國屏障中國東進的作用也接近消失,那敢于玩火的“臺獨”分子的命運,就不會比阿古柏更好

 

  46. 國力極限處,便是政治妥協的地方

 

  47.世界地圖是國際政治的“化石”:它既刻錄了國際政治的歷史,也規定著國際政治的未來

 

  48.大國崛起的規律性現象是兩個實力相當的對手之間要有相當的緩沖空間;這種空間的大小與正在崛起的大國之間的沖突概率和烈度成反比。如果在地理沒有空間間隔的條件,那么保持雙方的戰略力量,尤其是其中的戰略武器的均勢則是和平的保證。所以,大凡國際和平體系,不管是維也納體系還是雅爾塔體系,多是從這兩方面入手制定的;同理,一個國際和平體系的解體也首先是從這兩個方面的消失而開始的。

 

  49.國際政治,不管如何變化,它本質上反映的是一種在總量守衡中此消彼長的“力學結構”

 

  50. 與古羅馬的命運大體一致,美國崛起是被逼出來的,但美國的霸權卻是自找的自從美國稱霸世界,美國就不美了。恩格斯說:“任何民族當它還在壓迫別的民族時,不能成為自由的民族。”[2]

 

  注 釋

  [1] 喬治·凱南,美國“遏制”政策的提議人。1946年2月22日,時任美國駐蘇聯使館代辦的喬治•凱南通過明碼電報,向國務院發回長達5 542個英語單詞的電報,這封電報被認為是導致美蘇冷戰的先聲。在電報中凱南對蘇聯的內外政策進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對付蘇聯的長期戰略。1947年7月,凱南化名“X”,在《外交季刊》上發表《蘇聯行為的根源》一文,明確提出“遏制(Containment)戰略”并被美國政府所采納。

  [2]馬克思恩格斯:《論波蘭》,見《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88頁。

 

1.webp (12).jpg

  如需購書,可聯系郵購部,電話:010-68038093

 

  (作者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戰略問題研究中心教授;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北京市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咨詢服務(北京)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