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昆侖專題 > 兩岸關系論壇 > 閱讀信息
張文木丨戰略學札記·心得之三:臺海布局,貴在謀勢
點擊:  作者:張文木    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  發布時間:2018-06-18 08:43:08

 

 1.webp (5).jpg

 

  【編者按】張文木教授的新著《戰略學札記》由海洋出版社出版后,受到學界和社會廣泛關注。該書從1996年始記錄至今,匯集了作者在戰略研究領域的認識成果和學習體會,包括心得、史鑒、治學、筆記、人物、人生、文藝、字詞等諸多方面。現經作者授權,分篇選發有關內容,以饗廣大讀者。

 

1.webp (6).jpg

  張文木著:《戰略學札記》,北京 :海洋出版社,2018年5月出版

 

戰略學札記·心得之三

臺海布局,貴在謀勢

  

  1. 歐洲的崛起是靠非洲黑人的尸骨堆起的,美國的崛起則是建立在無數印第安人的頭蓋骨之上的。我們不能因為有了比如賴斯、鮑威爾和奧巴馬等黑人的“成功”就否認當年西方販賣黑人的罪行;也不能由于今天為數不多的印第安后裔過上美式生活就由此默認當年美國屠殺印第安人那段令人發指的歷史。歐美人自己至今也未對此道歉,那我們就更不能在討論西方崛起時替他們掩飾這段歷史

 

  2.毛澤東同志講“一些階級勝利了,一些階級消滅了,這就是歷史,這就是幾千年的文明史”[1];歷史學家黃仁宇也說“歷史上重要的轉圜之點,總是避免不了武裝沖突。于是史家也別無選擇余地”[2]。目前討論大國崛起,然讀史迄今,怎么也看不出窮人只要放下刀槍,換上西服,打上領帶就能被富人納入“文明”行列。1927年陳獨秀以為革命就是“繪畫繡花”,聽蔣先生的話放下了刀槍,還沒來得及換上洋服,千萬共產黨員的頭顱就落了地。

 

  3. 1871年法國巴黎公社無產階級對資產階級的仁慈是基于法國人對1789年法國大革命期間資產階級對封建保皇黨人那段紅色恐怖歷史的誤讀,這種誤讀又產生于英國人為了制衡歐洲大陸的需要對這段歷史的歪曲,其結果換來的卻是梯也爾入城后那不亞于1789年的屠殺。屠殺又喚醒了馬克思的無產階級專政的理論及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的成功。

 

  4. 外空信息技術、空中預警技術、陸海空遠程精確打擊技術,這三大不可分割并有機聯系的技術鏈環是未來中國國防現代化必須攻克的關鍵。未來的中國海權不應當只是海軍的事,它實際是國家總體國防力量的集中表現,它應是外層空間、空中預警兩大技術鏈拉動和引導下,集陸海空導彈精確打擊技術并被應用于海上作戰的力量結構。

 

  5. 在海上有戰略意義的島嶼,必有大國插手。亞齊是馬六甲西北出口處的屬于印度尼西亞的地區,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歷史上看,凡是海峽密集的地方必然出現小國,新加坡、巴拿馬、厄里特里亞、塞浦路斯等都是這樣。

 

  6. 在革命年代,沒有人民的軍隊,便沒有人民的一切;但在經濟全球化時代,沒有包括強大海軍在內的強大國防,國家最終將會失去一切

 

  7. 工業和軍事強大的國家的地理版圖越小,其對外圍緩沖區的需求就越大

 

  8. 未來中國的軍人要有世界眼光,這是英美人教給我們的經驗未來的中國外交要從本土防衛政策向地區性守成政策轉化,從內斂型守拙政策向外向型積極防御政策轉化,長期經營亞洲,與鄰為善,為中國百年國運打下深深的根基。

 

  9. 武裝的部落反對另一個武裝的部落,是目前阿富汗國內政治的特點之一,而槍桿子里面出政權,則是阿富汗國內政治的一般規律

 

  10. 廣大的地理縱深,是國家防務的無價資產

 

  11. “守險不守陴”是太平天國創立的守城戰法,其特點是將精銳兵力用于控制環城四周險地,造成敵軍四面受制而無力集中攻城的戰略張力。這在文學上與陸游說的“功夫在詩外”的創作方法,異曲同工。

 

  12. 不管大國爭霸的歷史條件多么不同,爭霸戰略如何詭譎多變,但它們對弈的地緣政治“棋譜”大體是不變的這個“棋譜”所反映的地緣政治關系大體說來就是“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一個中心,就是印度洋及其北岸地區;兩個基本點,就是大西洋與太平洋及其沿岸地區。如果把英美這樣的海洋國家比作“矛”,那么其爭霸路徑基本上就是:遏制兩翼,圍堵中亞,死保印度洋。如果把法國、德國、俄國這樣的內陸國家比作“盾”,那么,其爭霸路徑則與海洋國家正奇相合,即兩翼突破,決戰中亞,拿下印度洋。由于歷史條件和戰爭手段不同,大國爭霸“棋譜”中的“兩翼”的概念也有差異;但無論如何,雙方爭奪印度洋,尤其是爭奪印度洋北岸的目標都是相同的。

 

  13. 強大的海軍是經濟全球化時代國家財富積累和民主政治發展的保證。沒有一支強大的海軍,中國肯定就沒有偉大的未來

 

  14.在遼沈戰場連連敗北的情況下,蔣介石在國統區實行的大力度銀行改革是從內部自毀的關鍵原因。蔣介石垮臺前夕,江北共產黨軍隊的攻勢和江南的通貨膨脹都已不可遏制,而此時的美國駐華大使司徒雷登還在敦促蔣介石必須實行“最徹底的改革”。無獨有偶。就在中國政府大力扭轉嚴重的社會分化現實的當口,2006年12月美國財長保爾森率團訪華前夕也“要求中國加快市場開放步伐”。二者比較,司徒雷登的建議有利于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革命成功,而保爾森的“要求”則會從內部加劇中國社會分化并為在東海可能出現的外部危機做好鋪墊。

 

  15. 國家的生命期與所謂“民主制度”并非產生必然聯系。比如資本主義制度下的張伯倫和社會主義制度下的斯大林在希特勒面前反應都遲緩并都受到重創;美國政府也是在國會的壓迫下錯誤地走上朝鮮和越南戰場的,導致國家國力嚴重受挫。而尼克松與中國改善關系,拯救美國于戰爭泥潭,還是在國會不知情的情況下實現的。可以說沒有尼克松的“秘密”外交,就沒有美國后來戰勝蘇聯的歷史。

 

  國家的生命期與國家文化有著不可分的聯系。與我們保持身體健康的道理一樣,只有承認物質的多樣性、世界的多元性,知道節制國力的國家,才能較久地維持國力。

 

  16. 1972年1月6日,毛澤東同周恩來、葉劍英談外事工作時說:“其實這個公報[3]沒把基本問題寫上去。基本問題是,無論美國也好,中國也好,都不能兩面作戰。口頭上說兩面、三面、四面、五面作戰都可以,實際上就是不能兩面作戰。”[4]送走尼克松后,7月24日,毛澤東在與周恩來、姬鵬飛、喬冠華等談國際問題時,再次叮囑:“在兩個超級大國之間可以利用矛盾,就是我們的政策。兩霸我們總要爭取一霸,不兩面作戰。”[5]

 

  世界上沒有一個大國有力量可以與兩個以上的大國對抗。古羅馬人開始只是為了自衛,先與北方的高盧人打仗,后又與南方迦太基人發生戰爭,取得輝煌勝利,后繼續向整個地中海國家進攻,結果導致整個羅馬帝國滅亡;19世紀初,拿破侖與英國作戰,取得輝煌的勝利,繼而于1812年輕率深入俄國,其后三年便遭到失敗;20世紀40年代,德國希特勒開始跟英國作對,贏得西歐,1941年正在得意之際揮師直奔俄國,其后又是三年便遭到失敗;同期的日本開始與中國開戰,初期取勝,1941年年底又與美國開戰,其后還是三年失敗;20世紀50年代在朝鮮戰場上,美國與中國和蘇聯對陣,美國三年便敗;60年代在越南戰場上,美國還是與中國和蘇聯作對,時間是長了些,但結果也是敗得沒有面子。勃列日涅夫時期的蘇聯與中美作對,結果蘇聯很快敗陣并于戈爾巴喬夫時期解體。“9·11”事件后,小布什更是點名向七個所謂“邪惡軸心”國家叫板,如果有一點歷史知識的人,都會知道這是老虎吃天,只能是耗盡虎力后一無所獲。

 

  17.1948年印度和中國都面臨有外來支持的國家分裂的危險。結果是受著西式“民主”熏陶的尼赫魯放走了巴基斯坦;而毛澤東則“不可沽名學霸王”打過長江,1950年年初又一氣拿下西藏。年底又入朝參戰擊退美國人。不同的領袖,不同的結果:現在印度原來的版圖上有著兩顆互為目標的原子彈,而在中國則是統一使用管理的核武器和剛剛飛上“世界屋脊”的青藏鐵路。

 

  18. 目前的中國已在太空中“飛龍在天”,未來的中國還要在深海中“潛龍在淵”

 

  19.  那些不著邊際而又滿嘴“世界前景無非三種可能性”“其結果是機遇與挑戰并存”的學者,如沖在國際前臺,鑒于他們的真誠和不知疲倦的勁頭,確實有著積極且他人不可替代的戰略迷惑作用。這些人對中國崛起是有特殊“貢獻”的;塔利班和薩達姆沒有這種“人才”,反將剛上臺就喊著中國是“潛在對手”的小布什引向并使之陷入中東。由此,中國在新舊交替因而是比較脆弱之際獲得了難得的“戰略機遇期”。

 

  20. 男權壓迫最終將壓出一個日益擴大的女性總統群體及其主導國際政治的時代,而導致男性能力快速衰退的原因不是別的,正是男權至上的觀念和重男輕女的習俗

 

  21. 與戈爾巴喬夫的妻子賴莎不同,克林頓妻子希拉里已意識到能將丈夫扶上總統寶座,自己當然也能坐上總統寶座

 

  22. 國際邊界的拐點其實都是國家實力較量過的結果。拐點越多,流血越多

 

  23. 看了除夕夜奔放在天空中的多節萬向竄天煙花,深覺美國愛國者導彈就不是技術;昨天我們的四大發明沒有變成堅船利炮,今天這些同類技術再不能只應用于嬉戲而不應用于國防。

 

  24. 海戰和空戰都必須是攻勢的,因為海上和空中沒有用于防御的可持續的補給

 

  25. 天高不過九重,地廣不出五極[6],故曰:九五至尊

 

  26. 臺灣猶如被美國人綁架了的中國孩子,綁匪的目標并不是要領養孩子,而是要敲詐孩子的父母。如果中國不接受敲詐,那綁匪也無法“撕票”,最終也只能以尼克松“亞洲是亞洲人的亞洲”的美辭,將臺灣——在挑撥日本與中國為此沖突之后——拋給中國大陸而不是日本。這是因為日本在西太地區是離美國最近的完全海洋型并以海權為生命的國家,而中國則是離美國本土較遠的陸海兼容型國家。

 

  27. 近代中俄在朝鮮半島綏靖日本留下的教訓是:喂豬不可驅虎

 

  28. 笑到最后的是笑得最好的。1937年中國全面抗戰,1940年中國已被分成若干個政治實體,1945年中國簡化為兩個政治實體并成為四大戰勝國之一,到1949年中國除臺灣外基本完成國家統一。1953年中國在朝鮮戰場上打敗曾打敗日本人的美國人,1964年中國成為世界上為數不多的有核國家,而中國完成這樣的神奇轉變只用了27年的時間。

 

  29. 征服者被被征服者所征服,也是大國興衰的一條重要規律。如果說利用日本肢解中國主體地緣政治板塊是一百多年來美國東亞外交的重要目標,那么借助美國來虛化這一目標從而保住了中國在亞洲的主體地位,則是“二戰”中中國政治家贏得的最大成就。看看1940年前后中國支離破碎的狀況,再比較“二戰”后被一分為二的朝鮮、印度,可以說中國才是“二戰”中太平洋戰場上的最大贏家。

 

  30. 朝戰和越戰中,美國打仗為了外交“面子”,中國參戰則是為了生存的“里子”。保面子使美國的戰爭目標失去了底線,保里子則使中國目標始終不出三八線。此間,美國領導人犯了與后來蘇聯赫魯曉夫和戈爾巴喬夫同樣的扮演世界“超女”的錯誤:風頭出盡后便是洋相十足。

 

  31. 窮時防賊,富時防匪,家國同理

 

  32. 如果說19世紀日本侵略臺灣的企圖是以1872年10月15日吞并琉球開始,以1895年《馬關條約》的簽訂結束,那么,21世紀臺灣的命運也必將從中日不能擱置的釣魚島主權“爭議”開始,以爭議的結果而確定

 

  33. 航母是海上作戰體系的標志而非體系本身,而保證航母有效戰斗力的基礎一半在太空,另一半則在深海

 

  34. 目前朝鮮導彈技術發展尚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威力大且打不準,有時升到半空還會掉下來,這比日本精確性能較好的導彈更具威懾力

 

  35. 2006年10月9日,朝鮮進行了核試驗,10月11日上午8時56分,日本東北地區發生里氏6級地震。震中位于福島縣附近海底。

 

  36. 東海布局,貴在謀勢,其次謀地

 

  37.“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不謀西太平洋者,不足謀臺海

 

  38. 在20世紀50年代的兩次炮擊金門中,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與臺灣當局的臺海“拔河”中測試出了蔣介石和美國的底線和極限:蔣介石的底線是保住臺灣,極限是不將賽繩拉斷;美國的極限是希望將賽繩拉斷,底線是兩岸長期分治。前者只是想贏得與大陸的“比賽”,而后者只想最大限度地利用這場“比賽”,卻不愿為這場“比賽”付出任何代價。

 

  39. 如果中國自己不出現重大——比如太平天國式的——動亂或分裂,在中美太平洋東西兩岸“拔河賽”中,美國希望臺海之間拉斷賽繩,但不希望中美之間拉斷本用于阻擋日本南下的賽繩。因此,在臺灣問題上,美國最終會兩利相權取其重:以犧牲或部分犧牲臺灣的利益換取與中國在全球合作中的戰略利益,并將臺灣問題作為燙手山芋引誘而不拋給日本,讓中國經過與日本交手而取回臺灣。美國在“二戰”后留下的“釣魚島問題”,就是為這場交手拋在東海的“金蘋果”[7]。

 

  40. 美國《福布斯》雙周刊2001年6月11日刊登英國著名史學家兼作家保羅•約翰遜《關于美中關系的七點意見》的文章,認為中國有兩條主要邊界線:太平洋西岸的海上邊界和中亞地區的陸上邊界。一條通往戰爭,一條通往繁榮。美國必須讓中國明白,爭奪海上邊界周圍的領土主權只會給自己招惹麻煩,而設法開拓中亞地區的經濟機遇將得到美國的贊許、必要時還會得到美國的幫助。必須不惜一切代價讓中國相信,命中注定它的前途在亞洲。[8]在中國東部形勢日益危險的當口,中國一些學者也主張中國放棄海洋而掉頭西進,不管如何繞彎,他們的這些觀點與約翰遜的“意見”異曲同工

 

  41. 日本的麻煩是不能按體裁衣,本來是小腦袋,可明治天皇卻給日本定做了根本頂不起的大帽子,硬要做世界大國。從此日本就沒好日子過。所謂“明治大帝之遺策”成了大和民族的精神負擔,而日本也由此成了亞洲人民的精神負擔。

 

  42. 僅憑金錢是解決不了國家安全問題的。猶太人當時有錢,就是因為沒有國家,叫希特勒整個地送到奧斯威辛去了。從那出來的人組建了國家,這就是以色列。恐怖主義把美國打得雞飛狗跳,為什么打不倒以色列?以色列國家小,但愛國心強

 

  43.有人說,中國出兵朝鮮卻丟了臺灣,事實并不是這樣

 

  中國人民志愿軍1950年10月才入朝作戰,而在6月份美國艦隊就將臺灣海峽封鎖了。當時斯大林告訴中國,朝鮮戰場上打不敗美國,中國就再也別想拿回臺灣。事實也是這樣,中國當時如果示弱,那今天的臺海形勢就會更糟。

 

  也有人說,中國參戰是被斯大林“利用”了,事實并不是這樣

 

  我們知道,1945年雅爾塔秘密協定中,蘇聯擁有在大連、旅順駐軍權和中東鐵路的使用權。這些都是蘇聯在遠東的戰略利益,這些利益又為蔣介石國民黨政府所承認。1950年中蘇友好同盟條約中,蘇聯極不情愿地表示應當廢止這項秘密條約,但主張保留形式。中國革命的勝利從根本上改變了遠東的格局,也迫使蘇聯重新調整對華政策。隨之而來的朝鮮戰爭及中國人民志愿軍打敗美國人的結果,讓最具現實主義政治眼光的斯大林也看明白了中國人在朝鮮戰場上驅逐的不僅是美國人,還有蘇聯人。結果1953年年初,蘇聯將大連、旅順及中東鐵路不折不扣地無償歸還中國,1955年,中國將旅順正式收回。至此,蘇聯在雅爾塔條約中已吞到嘴里的戰略利益又悉數吐出,這對在“二戰”中大獲紅利的斯大林來說,是一種說不出的痛楚:一場戰爭下來,在蘇聯的支援下中國軍隊由弱變強,不僅組建了強大的空軍,還將美國趕到三八線以南。而蘇聯卻告別了自彼得大帝起就追求而斯大林剛獲得的大連和旅順這兩個進入太平洋最便捷的不凍港。

 

  中國及時在三八線停火。中國軍隊因此沒有透支。現在回頭看,如果中國拒絕停戰打過三八線,那必然要透支國力,結果反會對蘇聯形成嚴重依賴,并易受制于蘇聯。果真如此,后來的大連和旅順的移交可能就不會那樣不折不扣;果真如此,那才叫“為斯大林所利用”。1952年9月15日,中蘇兩國發布公告,中長鐵路正式移交給中華人民共和國。1953年1月蘇聯移交中東鐵路,3月15日,斯大林病逝。斯人已逝,而在中國——如果再聯想起1945年斯大林曾將東北留給中共卻沒有由此換到毛澤東不過長江的“回報”的難堪經驗——問題上,卻是甘苦自知。

 

  事隔半個多世紀后的今天,還有人撰文說“毛澤東也認為發動朝鮮戰爭是錯誤的”[9]。事實并不是這樣

 

  第一,毛澤東并沒有“發動朝鮮戰爭”,發動朝鮮戰爭的是決意要越過“三八線”的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聯軍;面對美國的驕橫,毛澤東只是在朝鮮同志的請求下毅然啟動了中國抗美援朝的決定。與美國在韓國不同,停戰后中國沒有在朝鮮留下一兵一卒

 

  第二,說毛澤東認為“幫助朝鮮打這場仗是錯誤的”,這當然更不符合事實。1975年10月21日,毛澤東最后一次接見基辛格,據基辛格回憶,在談話中,毛澤東提起朝鮮戰爭,據基辛格記錄:

 

  毛澤東:聯合國通過了一個美國提出的決議,說是中國侵略了朝鮮。

  基辛格:那是25年前的事了。

  毛澤東:對,所以跟你沒有直接關系。那是杜魯門時代的事。

  基辛格:對,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我們的看法已經改變了。

  毛澤東:可是決議并沒有取消,我現在還戴著這頂“侵略者”的帽子。我同樣認為這是一種無上榮耀。好,好得很

  基辛格:這么說我們就不應該修改這項聯合國決議了?

  毛澤東:不,不用改。我們從來沒有提出這個要求 ……不過,你可不可以幫我把這個聲明公之于眾,或者是在你的通報里公開地說一下?

  基辛格:我想還是你公開為好。我不一定能做到歷史上正確無誤。[10]

 

  這段在毛澤東同志臨逝世前一年發表、直到2011年才由基辛格在《論中國》一書披露的珍貴文獻,可視作毛澤東本人對這場戰爭必要性的最終態度,毛澤東說:“我同樣認為這是一種無上榮耀。好,好得很。”

 

  44. 1962年的中國形勢真是“高天滾滾寒流急”:中國國內正面臨嚴重自然災害,蔣介石在東南準備反攻大陸,蘇聯在北方制造居民“外逃”事件,印度借機在中印邊境燃起戰火。但毛澤東總體上還是認為印度是朋友,不能真打,一仗下來,只是將印度的屁股打響了些,并沒有讓它傷筋動骨。同時在戰爭規模上,毛澤東也控制在有限范圍內,不讓第三國卷入。在時間上毛澤東巧妙利用了古巴導彈危機,10月20日,美國封鎖古巴海域,蘇美劍拔弩張。當天中國全線反擊。11月20日,赫魯曉夫與肯尼迪妥協,同意拆除導彈基地。第二天中國也對印全面停火。一個月后,中國又將印度俘虜養得黑胖黑胖,把印軍的槍擦得干干凈凈交還給他們。戰爭結果與朝鮮戰爭不同,朝鮮戰爭要將美國逼到三八線,而1962年的對印自衛反擊戰則意在打出持久和平。研究一下毛澤東1962年西南一役,它與諸葛亮七擒孟獲,曲異而工同。其目的不僅僅是打贏,更是長期穩定大西南。今天看來,毛澤東的軍事藝術大張大合,但張合有度,畢諸葛亮“七擒”之功于一役,令后人扼腕贊嘆。反觀毛澤東出手過的東北和西南,至今無戰事

 

  45. 1962年,毛澤東“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11],他亮劍西南,震懾周邊。此后蔣介石“反攻大陸”的計劃基本偃旗息鼓。1964年5月27日,尼赫魯去世;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試驗成功;此前兩天(14日)赫魯曉夫被趕下臺。

 

  46. 有位美國人說過,他們不怕中國軍事現代化,就怕中國軍人毛澤東化[12]。歷史表明,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毛澤東思想,就不會有中國人民解放軍。毛澤東思想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真正靈魂和戰無不勝的力量源泉

 

  47. 美國在1999年科索沃戰爭中保護的是伊斯蘭人,可僅僅兩年后,就在反恐戰爭中打伊斯蘭人為了牽制中國在東部海區的力量,將來它必然要在中國西陲邊境再次“保護”伊斯蘭人,這與19世紀末英國扶持日本以牽制俄國南進印度洋的道理一樣。

 

  48. 2007年6月26日美國眾院外委會通過了要求日本就“慰安婦”問題進行正式道歉的決議案。6月30日,日本防長久間章生似在提醒美外委會說:長崎也曾遭到美國原子彈襲擊的災難。7月3日,久間章生受到責難而辭職。7月10日,日本表示不會就廣島和長崎投擲原子彈問題向美國提出抗議。7月30日美國國會眾議院一致通過了譴責“慰安婦”的決議案。7月31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對此“感到遺憾”。

 

  美國歷史學家戴維•貝爾加米尼在《日本天皇的陰謀》中披露:1945年8月23日,即日本宣布投降后的第8天,日本便組織一個“招待同盟國士兵‘游興會’”。在幾周之內,該會便在東京開設了33處服務性企業。位于東京商業區的一家大軍需工廠被改造成一座被稱為“柳溪”的飯店。“在禁止美國大兵入內之前,它已經有了一條由250名姑娘組成的‘生產線’,平均每天接客限額為3750名美國大兵”。當時日本的“一群群豪門才女邀請了艷名遠噪的藝妓并向她們傳授取悅男人的訣竅”[13]。

 

  讀史至此,深覺安倍的“遺憾”中包含了太多的酸苦

 

  49. 國際關系猶如張開的橡皮圈:在國力相等的“等邊”國家中,拉得過長(擴張)或伸展不足(受到入侵)的一邊,均是較脆弱的一邊

 

  50. 與橡皮圈某邊過于伸展就會被扯斷,而過于收縮也會改變其周長的道理一樣,在多邊的國際關系中,國家不管大小,其國力伸縮的時間和空間均有其不能越過的極限和底線:越過極限的擴張和沒有底線的收縮都會導致國家的崩潰,并由此產生國際體系——比如拿破侖體系、維也納體系、“一戰”后的凡爾賽體系及“二戰”后的雅爾塔體系等——的瓦解和重組。因此,對國家力量,尤其是對大國國力伸縮極限和底線的研究,是國際關系及建立其上的國家安全戰略研究的關鍵環節,也是國家崛起時空研究的關鍵環節

 

  注 釋:

 

  [1]毛澤東:《丟掉幻想,準備斗爭》(1949年8月14日),《毛澤東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78頁。

  [2]黃仁宇:《中國大歷史》,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7年版,第56頁。

  [3]指正在擬訂中的《中美聯合公報》。

  [4]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毛澤東年譜(1949-1976)》第6卷,中央文獻出版社2013年版,第422頁。

  [5]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毛澤東年譜(1949-1976)》第6卷,中央文獻出版社2013年版,第441頁。

  [6]“‘五’正是中央(‘一’)加四方‘(四)’構成的。”[日]井上聰著:《先秦陰陽五行》,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47頁。

  [7]金蘋果是希臘神話中著名的寶物。金蘋果最早出現在宙斯和赫拉的婚禮上。大地女神蓋亞從西海岸帶回一棵枝葉茂盛的大樹給宙斯和赫拉作為結婚禮物,樹上結滿了金蘋果。宙斯派夜神的四個女兒看守栽種金蘋果的圣園,還有百頭巨龍幫助她們看守。

  [8]《關于美中關系的七點意見》,《國際展望》(半月刊),2001年8月,總第425期。

  [9]“毛澤東也認為發動朝鮮戰爭是錯誤的。朝鮮戰爭結束三年之后,毛澤東就已一再表示,幫助朝鮮打這場仗是錯誤的。只是他把這筆賬完全算到了金日成和斯大林的頭上。1956年9月18日他同前來參加中共八大的朝鮮代表團談話時就說:‘對朝鮮勞動黨的做法,過去就有意見,例如朝鮮戰爭,開始就提醒金日成不該打,后又警告他敵人可能從后方登陸。’9月23日,他對也是來參加中共八大的米高揚說:‘朝鮮戰爭根本錯誤,斯大林應該負責。’1957年7月5日米高揚到杭州通報蘇共打掉以馬林科夫為首的‘反黨集團’問題時,毛澤東又和他談到朝鮮戰爭問題,還抱怨說:‘斯大林、金日成對中國刻意隱瞞發動戰爭的時機及作戰計劃,最后,中國卻被牽連進戰爭,這是錯了,絕對錯了。’這說明,毛澤東實際上已經承認抗美援朝不對。”何方:《抗美援朝的得與失》,《炎黃春秋》,2013年第12期,第12頁。注:原文中的這些引語均無出處。

  [10][美]基辛格著,胡利平等譯:《論中國》,中信出版社2012年版,第306~307頁。

  [11]周彥瑜、吳美潮編著:《毛澤東與周世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20頁。

  [12]“近幾年,中國軍隊去美軍西點軍校參觀,該校學者在介紹朝鮮戰爭的經驗教訓時,總要反復說一句話:美軍不怕中國軍隊現代化,怕的是中國軍隊毛澤東化。美軍為什么這樣講?對這句話,人們可以有許多理解,但有一點,也是它的真正關鍵點,就是我們今天要講的中國共產黨軍隊政治工作的歷史經驗與優良傳統。可以說,這就是美軍害怕的中國軍隊毛澤東化的‘秘訣’,這是人民軍隊建設的理論寶庫和戰斗力的源泉。”肖裕聲:《中國共產黨軍隊政治工作的歷史經驗與優良傳統》

http://dangshi.people.com.cn/GB/138903/13886980.html

   [13][美]戴維•貝爾加米尼:《日本天皇的陰謀》,商務印書館1986版,第194、195頁。

 

1.webp (7).jpg

  如需購書,可聯系郵購部,電話:010-68038093

 

  (作者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戰略問題研究中心教授;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北京市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咨詢服務(北京)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