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7日-星期三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學術探索 > 人文歷史 > 閱讀信息
慈愛民 王群星 | 茶陵,關于初心的記憶
點擊:4751  作者:慈愛民 王群星    來源:《黨建》  發布時間:2019-09-15 21:42:59

 

對于茶陵的向往,不僅由于它是當年毛澤東開創的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六縣之一(其他五縣分別是遂川、寧岡、永新、蓮花、酃縣),毛澤東在著名的《井岡山的斗爭》中滿腔熱情地贊揚了茶陵人民的革命精神,還由于在茶陵,毛澤東成功阻止和粉碎了紅軍初創時期發生的一起極其危險的內部叛亂,更由于1965年5月,毛澤東“千里來尋故地”、重上井岡山時,在茶陵留宿一夜。

 

1.webp (11).jpg

 

茶陵,這是一個在地圖上并不顯眼,然而卻與黨的紅色歷史有著深厚淵源的地名。它位于羅霄山脈中段西麓,往東逶迤而去,翻越那層巒疊嶂、崇山峻嶺,就到達享譽天下的革命搖籃井岡山了。所以,人們把茶陵看作是“井岡山的西大門”,扼湘贛咽喉的交通要沖。

 

8月中旬,湘贛山區一帶驕陽似火,如蒸如烤,我們冒著40℃的高溫,來到這片紅色的熱土。對于茶陵的向往,不僅由于它是當年毛澤東開創的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六縣之一(其他五縣分別是遂川、寧岡、永新、蓮花、酃縣),毛澤東在著名的《井岡山的斗爭》中滿腔熱情地贊揚了茶陵人民的革命精神,還由于在茶陵,毛澤東成功阻止和粉碎了紅軍初創時期發生的一起極其危險的內部叛亂,更由于1965年5月,毛澤東“千里來尋故地”、重上井岡山時,在茶陵留宿一夜,據考證,這是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在全國各地巡視、視察過程中,惟一一次在縣城留宿的記錄。

 

茶陵,紅色的茶陵,曾經孕育著紅色種子的故土,曾經被領袖毛澤東贊譽為湘贛邊界“模范縣”的革命根據地,曾經在毛澤東親自指導下、誕生過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第一個革命政權——茶陵縣工農兵政府的地方,曾經走出了25位開國將軍、獻出了5萬英雄兒女鮮血和生命的革命老區,它有著怎樣的初心故事,在今天它又展現了什么樣的時代風采,是我們此行急于要找到的答案。

 

 

走進茶陵縣委大院,右轉前行,一棟兩層紅色小樓出現在我們面前,這就是當年毛澤東主席在茶陵的住室。這是一幢建造于上世紀50年代的建筑,紅磚青瓦,木梯木窗,簡樸有致,四周清凈幽雅,建成后一直就是縣委常委的辦公樓,毛澤東來茶陵,就被安排在進門左側臨時布置成“臥室”的一間普通辦公室里。我們環顧這間不到20平方米的偉人住處,一張木板床、兩個小沙發,還有一張當天晚上毛澤東讀書、看文件至深夜的寫字臺。睹物凝思,透過漫長的時空,我們仿佛看到映在窗前的偉岸身影。

 

旁邊的陳列室墻上,懸掛著一幅毛澤東回茶陵時與當時縣委負責同志的合影。54年過去,照片上與毛主席合影的人只有一位還健在,他就是時任縣委常委、農村政治工作部部長的彭立德老人。我們喜出望外,組織了一個小型座談會,專門把彭老請到縣委宣傳部,請他給我們講講當年毛主席回茶陵的往事。

 

1.webp (12).jpg

 

彭老今年92歲,略顯清瘦,步履有點蹣跚,但精神矍鑠、記憶力極好。他打開隨身攜帶的小口袋,小心翼翼地拿出當年的合影照片,輕輕地撫摸,久久地凝視,用他那濃重的湘東口音深情回憶起當年的情形——

 

1965年5月21日,毛主席開始38年之后的“重上井岡山”之行,從長沙出發,第一站就來到茶陵,當晚就住在縣委常委辦公樓。我清楚地記得,那一天是22日的上午10時左右,我們正在縣委開會,突然接到通知,讓前往常委樓前集合。當看到毛主席從屋內走出來時,所有人都驚呆了,只見主席邊揮手邊拍掌向我們走來,滿面笑容,和藹親切。合影時,我正好就站在主席的身后,為了多看一眼主席,我又緊張又激動地不時低頭,就在我一低頭一抬頭的瞬間,攝影師按下了快門,我的“尷尬表情”也被抓進了照片,現在想起來仍然充滿著無比的幸福、無比的自豪。

 

合影之后,毛主席登上了小汽車,駛過剛剛由他自己提議更名的茶陵大橋,向江西永新緩緩而去。

 

茶陵人永遠銘記這一晚,銘記著世紀偉人與一個普通山區小縣結下的紅色情緣,并內化成世世代代茶陵人永恒的情感回憶和寶貴的精神財富。

 

1.webp (13).jpg

1965年5月22日,毛澤東與茶陵縣委、縣政府的負責人在縣委常委樓前合影(毛澤東身后、第二排右六為彭立德)。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岡山。千里來尋故地,舊貌變新顏……”

 

循著浮想聯翩的、悠遠的心緒,在茶陵的這一夜,毛澤東也許是想起了38年前他親手締造的第一個紅色革命政權——茶陵縣工農兵政府。

 

走近當年的茶陵縣工農兵政府舊址,眼前是一處青磚綠瓦、江南風格的院落,仍然保持著當年的面貌,大門兩側醒目地懸掛著一副對聯:工農兵政府 蘇維埃精神。

 

講解員張露丹指著陳列館的一幅當年毛澤東給宛希先回信的展板,給我們娓娓道來:

 

1927年11月18日,在毛澤東的親自指揮下,工農革命軍第二次攻克茶陵,隨即成立了新縣政府。但當時的工農革命軍一團團長陳皓不做群眾工作,仍按照舊政府的樣子開堂辦案、納稅完糧,甚至吃喝嫖賭、搜刮民財,讓茶陵群眾大失所望,認為這樣的政府“換湯不換藥”。

 

黨代表宛希先一方面堅決批評和抵制,一方面寫信將情況報告毛澤東。毛澤東接信后,深感情況嚴重,立即給宛希先回了一封信,信中指出“新成立的政府絕不能按國民黨那一套辦。要成立工農兵政府。要做群眾工作……”按照毛澤東的指示,經過民主醞釀,從工會、農會和士兵委員會中分別推選出譚震林、李炳榮、陳士榘3名代表,組成新政府常委,推舉譚震林任政府主席,設立了民政、財經、青工、婦女等部門。1927年11月28日,茶陵縣工農兵政府召開成立大會,中國第一個紅色政權由此誕生。

 

李炳榮是茶陵工農兵政府中代表農民的常委。當年工農革命軍第二次攻打茶陵時,毛澤東親自點將讓李炳榮當向導。工農兵政府成立后,李炳榮積極工作,為農民兄弟辦實事,深受好評。不久,工農兵政府在反動軍隊占領茶陵縣城后轉移了,1928年9月,李炳榮下井岡山,準備到大湖山區找黨組織聯系工作,途中不幸被捕,被國民黨反動派殘酷殺害了,年僅25歲。采訪中,李炳榮的曾孫女李則林深情地說:“我為自己是革命烈士的后代而感到自豪。曾祖父李炳榮為革命英勇地犧牲了,但我常常在心里對他說:您的血沒有白流,黨和人民會永遠記住您,你雖死猶生,精神永存!”

 

當年與李炳榮同為茶陵工農兵政府常委的,還有開國上將陳士榘,是一位參加過秋收起義,身經百戰、功勛卓著的老將軍,深受毛澤東的器重。據茶陵縣檔案史志局副局長譚平嬌介紹,1984年,年已7旬的陳士榘將軍重返茶陵故地,心情格外激動,寫下了飽含深情的《久別到茶陵》,詩中寫道:

 

“當年三常委,現僅剩一人。老兵猶心壯,努力新長征。余熱獻四化,春蠶絲方盡。”

 

陳士榘將軍的詩作,不正是共產黨人初心、宗旨的由衷流露和真實寫照嗎!

 

1.webp (14).jpg

1965年5月21日晚,毛澤東主席在茶陵的住室。

 

 

在茶陵的這一夜,毛澤東住處的燈光長明不熄。偉人輾轉反側,也許是回想起了38年前,他34歲生日的那天晚上所發生的驚心動魄的往事——

 

1927年12月25日,身在江西寧岡茅坪的毛澤東,從毛澤覃等人截獲的情報中,獲得工農革命軍一團團長陳皓密謀率部投敵的絕密情報,他果斷決定親自率軍追趕叛軍,連夜徒步70多公里緊急趕往茶陵。26日晚上,毛澤東在茶陵縣委書記陳韶的老宅度過了他34歲的生日,第二天上午,在茶陵的湖口圩,毛澤東和紅軍終于追上了帶著部隊到湘南準備投靠國民黨第13軍軍長方鼎英的陳皓、徐庶等一伙。當晚,毛澤東在他的住處連夜主持了連以上干部緊急會議,揭穿了陳皓一伙叛變投敵的陰謀,逮捕了陳皓等人,拯救了新生的紅軍,史稱“湖口挽瀾”。

 

28日,“毛委員到茶陵了”的消息不脛而走,工農兵政府骨干、農會會員、赤衛隊員與群眾聞訊紛紛趕往湖口,毛澤東于是決定在湖口東側的一塊稻田里召開一個軍民大會。大會上毛澤東作了鼓舞人心的演講。他說,我們現在的任務是建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有了這塊根據地,我們屁股坐在羅霄山脈,兩腿伸向江西、湖南,周圍幾十個縣,上千萬人口,革命大有前途。

 

而記錄下這段珍貴黨史資料的,是一張并不起眼的黑白照片,陳列在“湖口挽瀾”舊址紀念館的墻上。照片下的文字記述:“1927年12月26日晚,在茶陵縣中瑤村,毛澤東夜宿時任縣委書記陳韶的家中,度過了他34歲生日。”可以想象,90多年前的那天晚上,毛澤東是在怎樣焦急的等待中度過的。

 

現在回頭看,如果沒有“湖口挽瀾”,也許井岡山根據地的歷史將被改寫,中國革命的歷史也許會被改寫。毛澤東后來反復強調的必須著重從思想上建黨、必須始終忠誠于黨、必須嚴格遵守黨的政治紀律和組織紀律、必須始終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等重要思想,就是從井岡山時期開始形成的。走得再遠,也不能忘記來時的路,那是我們初心的起點。

 

到了茶陵,是一定要去洣水河的。茶陵就在洣水之岸,岸上有座亭子,亭子中間有個“鐵犀”,俗稱“鐵牛”,鑄造于南宋年間,見證著茶陵的風雨滄桑。

 

初到茶陵縣,當地的人們會自豪地向你說出“茶陵牛!”猛一聽,還不太理解,后來聽了茶陵縣委常委、宣傳部長周萍的介紹,聽了在洣水河畔堅持義務宣講18載的付壽貴老人的講解,才明白了“茶陵牛”的兩層含義:一是茶陵真有一頭牛,就是那鎮城之寶“鐵牛”;二是在戰斗歲月里,毛澤東對“湘贛模范縣”茶陵印象深刻,曾多次說:“茶陵同志很勇敢,很會打仗,茶陵牛嘛!”所以,“茶陵牛!”這句話已然成為了茶陵城的精神標識和茶陵人的奮斗號角。

 

今日茶陵,到處郁郁蔥蔥,生機勃勃。置身于茶陵城,但見高聳的大廈、繁華的街市、川流不息的人流和車流,早已沒有了貧窮、偏僻的山區小縣城的影子。近年來,茶陵縣圍繞“決勝脫貧攻堅,實現全面小康”兩大任務,解放思想,真抓實干,取得了脫貧攻堅的決定性勝利,2018年已經摘下貧困縣的“帽子”,成為湖南省經濟發展十快縣和湖南省縣域經濟發展先進縣。

 

就要離開茶陵了,我們駐足沉思,茶陵這片紅色土地上關于初心的點點滴滴,不正是中國共產黨人寶貴精神財富的源點嗎?在繼往開來的新時代,它仍然激勵著我們砥礪前行!

 

2.webp (1).jpg

長按圖片,識別二維碼,關注“昆侖策網”!


(來源:2019年第9期《黨建》雜志) 

 

2.webp.jpg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
    攜趣HTTP代理服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