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歲的李嘉誠沒想到,會以這種方式登上人民日報
作者 |吾星星
來源 |竹林山士
01
李嘉誠絕對沒想到,晚年的自己是以這種方式登上人民日報。
前幾天,他呼吁執政者對香港主人翁(暴力分子)網開一面,并希望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今天,政法委、新華社與人民日報共同發聲,直指香港問題的深層次矛盾:
住房問題。
請注意,三個權威新聞機構是同時發聲,這是極其罕見的。
中央政法委在微博公眾號貼文,批評李嘉誠縱容犯罪,不是為香港著想,而是看著香港滑向深淵。
人民日報寫的更猛:
地產商是時候釋放最大善意,而不應只打自己算盤、囤地居奇、賺盡最后一個銅板。什么才是對香港未來負責?什么才是對年輕人“網開一面”?這才是!
是的,香港出現今天的局面,李嘉誠以及香港幾大地產商被指要負主要責任。
02
不管怎么樣,李嘉誠也算是晚節不保。
很多人都知道,以李嘉誠為首的四大家族,通過房地產,控制整個香港的金融、電力、碼頭、電信。
700萬香港人只能乖乖地源源不斷輸血給他們。
因為房地產,香港沒有一家互聯網企業。
因為房地產,中國的芯片之父張汝京還被趕走。
因為房地產,茶餐廳,香港美食之魂,正在被逼關門。
因為房地產,就算香港中文大學畢業生,30多歲,還住在和父母的房子里,還是上鋪。
如今的香港,被房地產壓榨只剩下金融業,因為歷史原因內地暫時不可代替。
金融雖然很重要,但只能給極少數精英人群帶來巨大財富。
一業榮,百業枯,過度金融化只會急速擴大社會貧富差距。
這是典型香港一家八口人:
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還有4個6個月至14歲的子女,居住在面積10平方米的房間內。
所以,現在香港年輕人,打個炮都要到外面鐘點房排隊。
金融業和房地產造成年輕人穩食愈艱難,再加上通識教育對內地持續抹黑,
香港年輕人所有怨氣香港政府發泄,認為港府才是最大兇手。
03
香港政府曾經努力過。
當年董建華為解決住房問題,提出講建公屋,結果被各大家族以破壞綠化等理由投票拒絕。
想搞數碼城發展科技,結果被利益集團坑了,數碼港變成李家的搖錢樹。
香港這座城,為什么很多人看不懂,因為摻雜太多太多利益集團。
今天,終于輪到林鄭力挽狂瀾:
宣布自己去年6月公布的六項房屋政策新措施將全部到位。
這幾天,香港擬啟動《收回土地條例》增加土地供應,降低房價,對地產商利益觸動最大。
看來這次香港政府是動真格了。
90多歲的李嘉誠,卻還不明白物極必反的道理:
壟斷土地資源,抬高房價房租,賺取高額利潤,剝削幾百萬香港人,這樣的局面已經持續幾十年,但它不可能永遠持續。
李嘉誠是商人,是逐利的。
但逐利不是唯一。
香港是屬于中國的,咱這兒是社會主義熱土,不是冰冷無情的資本主義寒窯。
04
2016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第一次提出“房住不炒”時,
沒有人真的相信。
因為深圳房價還沒超過香港。
之后決策層四連擊,建立一座高壩:
1、限制房地產信托融資。
2、限制房企外債融資。
3、嚴查資金違規進入房地產。
4、嚴控房地產開發貸。
房地產商哭爹喊娘,大家開始有點相信了。
今天的香港出現的問題,已經是房地產模式絕佳反面教材。
香港問題疊加貿易戰,無論是上至廟堂,下至平民,都逐漸形成一個共識:
房地產游戲,不能再玩下去。
耕者有其田是建國的方略,居者有其屋應該是強國的方略。
今天,中秋節,三大央媒的表態,更是驗證這個共識。
這對香港,中國內地,兩岸經濟模式,或許都是一個天翻地覆的改變,會影響到所有中國人。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