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孕育了輝煌燦爛的華夏文明,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黃河百折不撓、一往無前,塑造了中華民族剛健有為、自強不息的民族品格,是中華民族的重要象征、民族精神的重要標志。
有一首詠唱黃河的音樂作品,唱響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贊歌,那就是《黃河大合唱》。它以抗日戰爭為背景,以黃河為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征,莊嚴謳歌了中華民族頑強斗爭、百折不撓的民族精神。
我站在高山之巔,望黃河滾滾奔向東南
《黃河大合唱》第二樂章《黃河頌》中有這樣一句歌詞:“我站在高山之巔,望黃河滾滾奔向東南”。成就這首不朽贊歌的是詩人光未然和音樂家冼星海。
1938年10月,光未然率領抗敵演劇隊三隊赴呂梁山地區工作,在陜西宜川縣壺口附近東渡黃河。黃河的驚濤駭浪、船工們搏風擊浪的英姿以及深沉有力的船夫號子,激起了他的創作靈感和熱情,于1939年初創作出長詩《黃河吟》。
冼星海去看望病床上的光未然,聽他朗誦《黃河吟》,講述黃河呼嘯奔騰的壯麗景象,深受感染,引起共鳴,決定全力為這首長詩配樂。冼星海在簡陋的土窯里連續創作6天6夜,完成了《黃河大合唱》的譜曲。
《黃河大合唱》由“黃河船夫曲”、“黃河頌”、“黃河之水天上來”、“黃水謠”、“河邊對口曲”、“黃河怨”、“保衛黃河”、“怒吼吧,黃河”等八個樂章組成,熱情歌頌了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控訴了侵略者的殘暴,展現了中國人民抗擊日本侵略者的勇氣、決心與行動,勾勒出中國人民保家衛國、頑強抗爭的壯麗畫卷。
“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
“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保衛家鄉!保衛黃河!保衛華北!保衛全中國!”
1939年4月13日晚,《黃河大合唱》在延安陜北公學大禮堂首演,轟動延安。
1939年5月11日,毛澤東同志等觀看了《黃河大合唱》的第二次演出。樂曲結束后,毛澤東同志大喊三聲“好”。周恩來同志從重慶回延安看過演出后,欣然題詞:“為抗戰發出怒吼,為大眾譜出呼聲!”
“一曲大合唱,可頂十萬毛瑟槍。”《黃河大合唱》很快唱響全國,成為抗日歌曲的“主旋律”和時代的最強音,激勵著無數熱血青年投身民族解放的行列,奔向抗日的最前方。
《黃河大合唱》第七樂章《保衛黃河》“央視新聞制作”(視頻時長3分08秒)
“響應我們偉大民族的勝利的凱歌”
“向著祖國的原野,響應我們偉大民族的勝利的凱歌!”這是《黃河大合唱》第三樂章的最后一句。
黃河之水天上來,排山倒海,洶涌澎湃,奔騰叫嘯,在它的周身,奔流著民族的熱血。黃河見證了五千年來中華民族的苦難,也見證了中華民族的奮起,更見證了中華民族的輝煌。
浩浩黃河水,悠悠歲月長。《黃河大合唱》傳唱至今,蘊含其中的自強不息、不屈不撓、勇往直前的精神永放光芒。
冼星海曾這樣評價《黃河大合唱》的曲與詞:“在歌詞本身,已盡夠描寫出數千年來的偉大的黃河的歷史了。”
每聽《黃河大合唱》,猶聞戰鼓聲,猶見萬馬鳴。豪邁之氣頓生,前進勇氣高漲。
今天,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新中國走過了70年的光輝歲月,我們為祖國史詩般的進步禮贊。
同時也要看到,當今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在前進道路上我們面臨的風險考驗會越來越復雜,甚至會遇到難以想象的驚濤駭浪。
讓我們繼續高歌《黃河大合唱》,在這曲民族贊歌中奮勇前進、一往無前。
長按圖片,識別二維碼,關注“昆侖策網”!
(來源:“求是網”微信公號)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