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7日-星期三
從1948年11月6日到1949年1月10日,在以徐州為中心,東起海州(今連云港),西迄商丘,北至臨城(今山東省棗莊市薛城區),南達淮河的廣大地區,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野戰軍(文中簡稱“華野”)、中原野戰軍等部60余萬人,對國民黨軍發起了淮海戰役。經65天的浴血激戰,我軍共殲滅敵55.5萬余人,基本上解放了長江以北的華東、中原廣大地區。
大運河流過“五省通衢”的徐州。在偉大的淮海戰役中,很多重要的戰斗就發生在大運河邊。流淌千年的運河,不但書寫了千年的文脈,更見證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在人民群眾支持下,取得的一個又一個輝煌勝利。
爭奪鐵橋,跨過運河包圍“黃兵團”
翻看《淮海戰役史》(上海人民出版社)中的“淮海戰役經過示意圖”,可以清楚看到,整個淮海戰場偏東側,大運河從北向南橫亙穿過。標記我軍大部隊進攻走向的多個紅色箭頭,從北方、東北方等方向穿過運河,向徐州方向追擊而去。“1948年11月6日至11月22日,是淮海戰役的第一階段,我軍圍殲黃百韜第7兵團,孤立徐州之敵,多次重要戰斗在運河兩岸展開!”徐州淮海戰役紀念館的淮海戰役史專家張明莉說。
淮海戰役發起之前,徐州國民黨軍的主力部隊之一、黃百韜第7兵團(下轄63、64、44、25、100五個軍,總兵力12萬余人)位于徐州以東的新安鎮地區(位于今新沂境內)。黃百韜擔心自己遠離徐州,地處孤立,容易首先被殲滅,遂多次向徐州“剿總”司令劉峙請求撤回徐州。11月5日,國民黨軍“參謀總長”顧祝同在徐州召開軍事會議,按照蔣介石部署,決定徐州周圍的主力部隊向徐州收縮靠攏。黃百韜這才慌慌張張地開始組織渡過運河西撤的行動。但由于劉峙又命7兵團先等待海州的44軍撤到新安鎮后再一起撤退,7兵團的西撤行動又推遲了兩天時間。
西撤途中,10余萬國民黨部隊猬集在運河東岸,個個如無頭蒼蠅,橫沖亂撞。電影《大決戰·淮海戰役》中生動地表現了這一場面:唯一的過河通道運河鐵路橋(位于今邳州境內)上,擠滿了倉皇逃竄的國民黨軍。有的人被擠入運河,有的人被活活踩死,還有一些國民黨士兵用機槍開道,現場極其混亂。身為司令官的黃百韜站在河邊,望河興嘆,深深懊悔自己沒有提前在運河上鋪設浮橋,增加過河通道。
黃百韜狼狽過河后,留下兩個多團的兵力在運河鐵路橋東駐守。11月9日晚9時,我華野第8縱隊追擊而至,打響了運河鐵路橋爭奪戰,戰至次日上午,8縱23師69團以微小代價,全殲運河以東的國民黨軍2700余人。新華社以“運河橋頭爭奪戰,殲滅黃匪立首功”為題,播發了這次戰斗的勝利。
“淮海戰役剛剛打響,國民黨軍已呈現了無可挽回的敗相。”張明莉說,運河阻滯了黃百韜兵團西撤的腳步。運河鐵路橋的易手,為我軍最終將黃百韜兵團包圍在碾莊地區并全殲之,打下了堅實基礎。
運河前線,“佩劍將軍”率部起義
幾乎與黃百韜第7兵團倉皇渡過運河,向徐州逃竄同時,在徐州以北、大運河邊的臺兒莊、賈汪地區,國民黨軍第三綏靖區副司令官何基灃、張克俠兩將軍率部舉行戰場起義。張明莉介紹,在此之前,大運河上先發生了一場萬年閘戰斗,這場戰斗規模雖不大,卻與何、張起義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萬年閘兩座大橋,是從韓莊到臺兒莊大運河段上主要的過河通道。指揮萬年閘戰斗的華野7縱司令員成鈞將軍回憶,11月7日晚7時,7縱21師61團、19師55團等部相繼打響戰斗,強渡運河。經過短暫戰斗,7縱控制了萬年閘大橋,消滅了橋上和橋南的國民黨守軍,向賈汪地區大步挺進。在7縱渡過運河的同時,華野10縱、13縱等部也相繼在韓莊、臺兒莊渡河。
華野部隊紛紛跨過運河,逼近徐州。一直在醞釀率部起義的何基灃、張克俠兩位將軍(他們都是中共地下黨員)覺得時機已經成熟。何基灃在《運河前線起義》一文中回憶,11月7日晚,在得到萬年閘失守的消息后,他在賈汪召集部下各師、團長開會,決定派人與解放軍部隊取得聯系。次日,有“佩劍將軍”之稱的張克俠也以到前線指揮戰斗為由從徐州脫身,來到賈汪,和何基灃一起領導起義。
在何、張兩位將軍的率領下,第59軍全部和77軍132師,以及37師一個團,共三個半師共2.3萬余人脫離國民黨反動軍隊。起義部隊隨即前往運河北岸我軍指定的區域,進行休整改編。
何基灃、張克俠的起義,對淮海戰局產生了至關重要的影響。張明莉說,這次起義,使徐州國民黨軍失去了徐州東北的運河屏障,華野山東兵團各縱隊得以迅速通過運河防線,直插隴海線的宿羊山、曹八集一線,迎頭截住了西逃的黃百韜兵團,為全殲該敵,取得淮海戰役第一階段勝利贏得了時間,提供了保障。
血戰窯灣,攻克運河千年古鎮
窯灣是大運河徐州段的一座千年古鎮,這里被運河、沂河所環繞,自古商旅繁華,有“蘇北小上海”之稱。淮海戰役的第一階段,我軍集中兵力圍殲黃百韜第七兵團,該兵團主力部隊63軍就是在窯灣古鎮全軍覆滅的。
張明莉告訴記者,黃百韜妄圖率七兵團撤往徐州,他命令,63軍由新安鎮向窯灣撤退,然后渡過運河,向碾莊集結。華野各部迅速追擊該敵,9縱首先在堰頭鎮殲滅63軍一部,1縱則將63軍主力包圍在窯灣鎮。
63軍困守窯灣,無法突圍。軍長陳章向黃百韜求援,但此時黃本人也被圍在碾莊,自顧不暇,哪顧得上63軍,只能讓陳章“自行處理”。陳章無奈,試圖率部由窯灣向西渡過運河,但我軍早已占領運河西岸,63軍突圍部隊死傷慘重,無奈退回窯灣鎮內。
63軍為廣東部隊,在淮海戰場上水土不服,士氣低落,軍心動搖。11月11日傍晚,華野1縱在葉飛司令員的率領下,向窯灣的殘敵發起總攻。我軍集中數十門山炮、野炮、重迫擊炮,反復轟擊敵軍主陣地和軍指揮所,整個窯灣古鎮炮聲震天,煙霧彌漫。
我先頭部隊趁敵火力點被我軍炮火壓制之機,炸開外圍的鹿砦和圍墻,沖入窯灣的小東門、大東門和北門。經過激烈巷戰,我軍占領了敵人核心陣地天主教堂。敵軍長陳章帶著幾個衛兵,企圖泅水潛逃,被我軍擊斃在運河岸邊(一說自殺身亡)。戰至12日拂曉,63軍兩個師5個團共計1.3萬余人被我軍全殲。
窯灣戰斗是淮海戰役中第一個大規模的攻堅戰,華野1縱在戰斗中英勇頑強,敢打敢拼,創造了以1個縱隊殲敵1個軍的成功戰例,拉開了人民解放軍淮海戰役勝利的序幕。
(來源:“東方紅啦”微信公號;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