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的一百五十萬與大飛機的三千萬
文/冷觀
2021年5月22日,13:05分,肝膽外科之父,99歲的吳孟超院士逝世;13:07分,91歲的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逝世。
消息傳來,舉國同悲,兩位院士逝世的消息瞬間霸屏,廣大網民“痛悼雙星相隨去,但愿來生仍中華!”
5月22日下午4時,長沙得到消息的上萬市民冒雨趕往醫院送別袁隆平。5月23日,前往長沙殯儀館自發悼念袁隆平的車輛多到使周邊道路嚴重擁堵,殯儀館前悼念袁隆平的鮮花已經擺放不下。
長沙市民說,全民同悲,1976年毛主席逝世是第一次,這是第二次。
悼念袁隆平,想起了毛主席。網上說,毛主席讓中國的農民獲得了土地,袁隆平讓中國的土地收獲了足夠的產量。
悼念袁隆平,想起了毛主席。袁隆平是我國研究與發展雜交水稻的開創者,也是世界上第一個成功地利用水稻雜種優勢的科學家。他沖破經典遺傳學觀點的束縛,于1964年開始研究雜交水稻,成功選育了世界上第一個實用高產雜交水稻品種“南優2號”。1975年,袁隆平等培育的秈型雜交水稻通過鑒定,1976年,在全國大面積推廣應用,使水稻的單產和總產得以大幅度提高。
從1964年開始研究雜交水稻,1975年通過鑒定,1976年起在全國大面積推廣運用,袁隆平的雜交水稻成果正是產生和成功于毛主席那個激情燃燒的偉大時代。或者說主要產生于那個十年。
悼念袁隆平,想起了華國鋒。袁隆平說:“假如沒有華國鋒的支持,我現在根本不會獲得如此出色的成就和名聲。”
1970年6月,湖南省革命委員會在常德市召開湖南省第二次農業學大寨科技經驗交流會,主持會議的湖南省革命委員會代主任華國鋒直接點名袁隆平參加,安排袁隆平坐在主席臺上,并要求他在大會上發言,向參會代表介紹雜交水稻的科研進展。
1974年,湖南省內雜交水稻試驗田豐收,每畝地平均產量超過了650公斤,向世人宣告了雜交水稻的增產能力及巨大優勢。調任國務院的華國鋒把主持此項科研工作的任務交給了主持工作的省委第二書記張平化。
1975年12月22日,當雜交水稻的大面積推廣遇到了培育種子需要資金和華南沿海等地支持育種等困難,而相關領導以工作忙無暇聽取匯報推脫時,時任國務院第一副總理的華國鋒得到消息后,立刻安排親自聽取了匯報,并當場拍板,由中央提供150萬元當作雜交水稻推廣項目資金,并通知農業部到廣州召開推廣雜交水稻會議。
在華國鋒及國務院的強力支持下,原本陷入停滯的雜交水稻推廣工作當即恢復并快速展開。1975年冬天,大批量雜交水稻種子在海南島進行培育,正式拉開了全國栽種、南方培育雜交水稻的偉大序幕。有了大量的種子,1976年,雜交水稻得以在全國大面積推廣應用,水稻單產和總產得以大幅度提高,使中國人的飯碗越來越滿。
2004年底,,袁隆平當選為中央電視臺“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之一, 華國鋒在家中看了電視后, 叫秘書曹萬貴給袁隆平打電話,請他注意身體。2006年6月9日, 袁隆平在北京出差,聽說華國鋒身體欠佳,特意到家中看望。臨走時,華國鋒特地寫下“隆平同志貴在創新”八個大字,鼓勵袁隆平繼續努力。
袁隆平每次回想起這些往事,總會無比感慨地說:“如非華國鋒的大力支持,雜交水稻在全國范圍內的推廣恐怕很難實現。正因有他,才有了雜交水稻的現在和我所獲得的榮譽。”“我認為雜交水稻有今日的輝煌,華老起了很重要的領導作用。”(見華國鋒作序的《袁隆平口述自傳》,湖南教育出版社,2010年8月第一版)
悼念袁隆平,在想起了華國鋒拍板由中央提供150萬元,使雜交水稻在全國范圍內大面積的推廣得以成功時,也讓我們想起了“運10”飛機的3000萬。
1970年8月,國家正式下達文件,來自全國航空工業300多個單位的各路精英被調集參與研制任務,啟動708工程,研制大飛機。以后該機被命名為“運10”。
經過10年攻關,164次復雜實驗,1980年,我國擁有完全知識產權的“運10”大型噴氣式客機出現在了人們面前,機體國產化率100%,除發動機向國外采購配套外,航電和機械系統國產化率超過96%。
波音一位副總裁看了飛機后說:“如何研制大型噴氣式運輸機,你們畢業了,我們只不過早畢業幾年而已。”美駐華空軍武官親自參觀“運10”之后說:“凡是熟悉波音飛機的人,站在機艙門前看一眼就明白,‘運10’不是波音飛機的復制品,機翼構型明顯不同。”
“運10”試驗飛行紀錄:最遠航程8600公里,最大時速930公里,最大起飛重量110噸,最高飛行升限超過11000米。最值得稱道的是,“運10”還在被稱為“空中禁區”、“死亡航線”的西藏,連續7次試飛成功。
然而,1983年10月,由于那誰的目光短淺,繼續研制所需要的3000萬元資金無法落實,“運10”項目被迫擱置,自主研發之路受挫……使我國大飛機的研制耽誤了幾十年。
習近平同志說,“歷史,往往在經過時間沉淀后可以看得更加清晰。”
誠以為然。那些為中國的革命、建設和發展做出貢獻的偉人,將永遠得到人民的懷念。
1976年1月8日,敬愛的周總理逝世。3月8日,吉林降落了一場罕見的隕石雨。毛主席說,不是所有人去世,天上都要下石頭。否則地球就轉不動了。
1976年7月6日,敬愛的朱德委員長逝世。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1976年9月9日,偉大領袖毛主席與世長辭。
2021年5月21日晚9時48分,云南大理州漾濞縣發生6.4級地震;5月22日2時04分,青海果洛州瑪多縣發生7.4級地震。
2021年5月22日13:05分,肝膽外科之父吳孟超院士逝世;13:07分,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逝世。
截止2021年5月23日晚20:08分,在網上吊唁袁隆平院士的緬懷者已超過900萬人。而這個人數仍在不斷的刷新中。
嗚呼,偉人逝兮,天地同悲,人民同悼!
來源:百年夢圓 微信號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