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4日-星期日
【提要】我國最早紀念五一國際勞動節的《五一紀念歌》,是中國五一國際勞動節的初心。如今在當代青年中聽不到了,就連《國際歌》也很少聽到了。當人們在節日里除了吃和玩,發五一快樂微信的時候,可知道已經九十歲的“大慶會戰一枝筆”,卻仍在不知疲倦地為石油工業勞動著。
清早醒來,是五一國際勞動節,正在尋思寫篇紀念文章,如何開篇才好呢?華北油田退休干部張明亮此時發來一條微信:我們油田的老領導毛華鶴今天從北京來任丘了。我立即回復要求見一面,靈感的火花由此迸發,就寫這位毛華鶴吧,從這位大才子的身上,可以看到一個勞動者的激情創造與思想鋒芒。
毛華鶴:湖南湘西人,時代和個人的修養,特殊的機遇,造就了這個中國石油工業的“筆桿子”,人們都稱他為“大慶會戰一枝筆”。當年波瀾壯闊的大慶石油大會戰中,千萬個鐵人的奮發創造,需要強有力的筆桿子總結成大塊文章,點燃全國人民社會主義建設的激情。這個任務就歷史地落在由軍人轉業到大慶石油會戰的毛華鶴和一批政工干部的肩上。如“兩論”起家、“三老四嚴”、“愛國、創業、求實、奉獻”等,最早都是由毛華鶴發現和總結成文字材料,上報給余秋里、康世恩等指揮會戰的領導同志并見諸報端的。如一位鄉親老大娘提著一籃雞蛋到井隊慰問,見王進喜連續五天吃在井場、睡在井場,她對工人們說:“你們王隊長真是個鐵人!”毛華鶴把這句話寫進了張文彬副總指揮介紹大慶會戰的講稿里,余秋里聽后說:“好,這是個好典型!”鐵人王進喜的名字由此開始傳遍天下。鐵人的1205鉆井隊有個電工薜柱國,寫了一首《我為祖國獻石油》的詩稿,毛華鶴發現后便打印出來,在會戰指揮部的宣傳冊上發表。當過兵的毛華鶴覺得“兵有軍歌,石油工人也應該有油歌”,他把這首詩推薦給沈陽音樂學院的李劫夫和秦詠城,僅二十分鐘,秦詠城便譜出氣壯山河的旋律,李劫夫稍作調整,我們石油人從此有了自己的歌。1964年初,毛華鶴寫的康世恩在全國工業交通會議上作的《大慶石油會戰情況報告》,首次向全國宣傳了大慶油田的事跡與經驗,成為事后數十年“工業學大慶”的范本。1964年2月13日,毛主席發出“工業學大慶”的號召 ,從此,大慶紅旗影響了一個時代!
其實,毛華鶴何止“大慶會戰一枝筆”,他多次為康世恩寫的講稿和大慶上報的材料,基本上是康口述、他記錄,反復兩三次即可成稿。如四屆全國人大召開時,他被調到大會秘書處,任湖南組組長,負責編寫“簡報”。又如聯合國召開人類環境會議時,中國代表團團長唐克的5000字演講稿,由毛華鶴寫出,兩天后就見到周總理親筆修改增刪的幾個句子,成為中國政府在聯大的發言。還有他退休后寫的《守望大慶四十年》《石油風云》《流年——毛家101個故事》《印象美利堅AND歐羅巴》《漫話他鄉月》等著作,其中《石油風云》被荷蘭博睿學術出版社列為《思想歷史與現代中國叢書》之一,以英譯本出版發行。
我1976年5月,從新疆部隊來河北任丘參加華北石油大會戰,到鉆井二部32342鉆井隊當了工人。這是中國最大的石油鉆井單位,萬名職工、四千多黨員,那時的毛華鶴任華北石油會戰指揮部政治部主任兼我們鉆井二部黨委書記。他到我們隊巡視時,我第一次見到這位有儒雅氣度的書記,他給我們講話:你們青年工人不是光打井,井隊也是一個學校,也要學文化,要做一個有文化的石油人。不僅要創造物質文明,也要創造精神文明……。后來我調到宣傳科當干事,時常見到這位書記。1977年高考,我讀完四年大學回到油田時,他已調到石油部勘探設計院任負責人。1987年,我曾隨二部指揮王文明到北京毛華鶴家中看望。四年前,他讓張明亮給我送來《守望大慶四十年》的書稿,我讀后倍感親切,深受啟發。
沒想到,這位年事已高的老首長竟在今天五一重回任丘故地,上午去了白洋淀,看過去打井的地方。下午,張明亮兄把我和錄像的于貴奇領進賓館,精神矍鑠的毛華鶴非常高興,親熱地握著手說,我們有三十多年未見面了吧?我說三十六年過去,彈指一揮間。與老首長久別重逢是人生一大幸事。當年參加過華北石油大會戰的一個工人與單位黨委書記,今天在會戰47年后的油田對話,恰逢五一這個勞動者的節日,是很有紀念意義的。
我們坐下暢談起來。他說,1975年10月6號來到任丘,參加華北石油大會戰。在這里工作了八年,把人生最富創造和實干的歲月,都奉獻給了這片熱土,這是我一生中最精彩的時光!到1982年調中國石油研究院,我對二部有著很多很深的思念,任丘是我的第二故鄉。
毛華鶴深情地回憶起二部的老同志們,指揮孫德福、王文明、副指揮姜陽等一連串大會戰中的人和事,那時候我們人拉肩扛、艱苦創業,任丘三萬民工像當年支援抗戰一樣支援石油大會戰,是會戰大軍同心協力建成了華北油田。從華北油田談到大慶、江漢、勝利、塔里木的會戰和海洋石油的開發,那是一個激情燃燒的火紅年代!我們英雄的石油工人喊出“石油工人一聲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的時代強音,我們偉大領袖毛主席說:“需要一個縣發一臺鉆機,叫他們到處戳一戳。”
毛華鶴若有所思地講道:我是中國石油工業發展的參與者、現場的親歷者和觀察者,也是堅貞的守望者。1977年,我正在華北油田為多搞油拼命的時候,批大慶批石油部成了輿論熱點,說什么“大慶那一套,石油工業的二十年,都是毛澤東極左路線的產物”。憑良心講,我們石油人從大慶油田、石油工業幾十年樸素的實踐中,取得的實實在在的生產成就,那是有目共睹的!如果說是極左產物,那活生生的事實勝于狡辯,不是文字游戲可以否定的。這樣了不起的偉大成就,為什么非要推翻它?這么好的精神,為什么非要批判它?大慶精神是這個時代所有為社會進步、人民富裕、國家強大而努力的人們的集體精神。反大慶的人是沒有這種精神的,批大慶的人是干不出這些成就的!他們這樣做究竟對國家、對石油工業有什么好處和貢獻?只有鬼知道!
毛華鶴感慨地嘆道:石油是我職場的全部,它如影隨行地伴我一生,與我榮辱與共。人在干,天在看。如今我已暮年,來日無多,看破紅塵,參透生死。為把自己隱藏多年或新悟出的話、想說的話都說出來,我歷時十二年,遍訪了祖國陸上、海上所有的油氣田,精心閱讀有關石油的史志數百本,接觸了眾多石油專家和工人,寫了幾本書,能反映出經歷的人文環境和中國人的向往與工業化的熱情,折射出我們這一代石油人的歡悅與苦難、共產黨員的純真與愚昧。為避免這些真實面目的坎坷歷程被湮沒在無盡的歷史長河里,把這幾本書都出版發行了。今上午聽說你要來見,我趕緊讓人把已送當年同事的兩本要了回來,送給你寫文章和文藝創作做參考。
五一訪“大慶會戰一枝筆”,與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瞬間領悟出“文章千古事”的奧秘。這個大筆桿子,不僅能在紙上,而且還能在大地上書寫大文章!他寫出了石油人一部艱難創業史,百萬翻天覆地人。讓我由此聯想起1921年5月1日,在李大釗指導下,中國早期工人運動領導人鄧中夏同志在北京長辛店機車車輛廠勞動實習學校,和教職員工們編寫了一首膾炙人口的《五一紀念歌》。這是我國最早紀念五一國際勞動節的一首歌曲。
“美哉自由,世界明星,拼吾熱血,為他犧牲,要把強權制度一切掃除凈,記取五月一日之良辰。
紅旗飛舞,走光明路,各盡所能,各取所需,不分貧富貴賤,責任唯互助,愿大家努力齊進取。”
這首歌是中國五一國際勞動節的初心。如今在當代青年中聽不到了,就連《國際歌》也很少聽到了。當人們在節日里除了吃和玩,發五一快樂微信的時候,可知道已經九十歲的“大慶會戰一枝筆”,卻仍在不知疲倦地為石油工業勞動著。
五一訪“大慶會戰一枝筆”毛華鶴,受益匪淺。我將把錄音整理成文,給更多的讀者“加油”。今先在五一節日里發表此文,獻給我為祖國獻石油的勞動者!紀念我們工人階級自己的勞動節日。
(來源:昆侖策網【原創】修訂稿,作者授權首發)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