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8日-星期四
湖北荊州王家嘴798號楚墓出土《樂》簡
從2019年至今,湖北省荊州市陸續出土大量戰國簡牘,這是近年來考古界的重大發現,簡牘的修復、整理和研究工作也引發世界矚目。荊州博物館館長王明欽近日在央視《簡牘探中華》節目中,獨家發布了關于這批戰國簡牘的最新研究成果。
據王明欽館長介紹,2021年,考古工作者在王家嘴墓的楚墓中發現3200余枚戰國簡牘,其中160枚左右所記載的很可能是“戰國六經”之一《樂》經中的內容,如果最終被證實,將會為《樂》經的存在提供史料實證。這批暫時被命名為《樂譜》的簡牘,主要由天干和一部分簡潔符號組成,蘊含著豐富的節奏韻律,它們的出土使后世得以一探2000多年前禮樂文明的燦爛輝煌。
附:湖北荊州王家嘴798號楚墓發掘簡報
摘要:為配合基建項目,荊州博物館對位于楚紀南故城東城垣外約 4 公里處的王家嘴戰國墓地進行了考古發掘。2021年6月,在編號為 M798 的一座小型戰國楚墓中,出土了一批珍貴的銅器、漆木器和竹簡。竹簡字體為戰國楚系簡帛文字,原數量約為 800支,內容有《詩經》的《國風》部分,與《論語》體裁相似的《孔子曰》,以及一種可能為樂譜的新見類型簡冊。
王家嘴墓地位于湖北省荊州市荊州區(原江陵縣)紀南鎮洪圣村,西距楚紀南故城東城垣約4公里,北接雨臺山古墓群,南瀕長湖(圖一)。為配合基建項目,荊州博物館于2019年至2021年對該墓地進行了考古發掘共發掘古墓葬839座。其中2021年6月,在編號為M798的一座戰國楚墓中出土了一批珍貴的竹簡,現將發掘情況簡報如下。
一、墓葬形制
王家嘴M798為長方形豎穴土坑墓,方向193°(圖二)。墓坑開口于表土層下,打破生土,四壁斜直光滑,底部較平。坑口長4.1、寬2.24米,坑底長3.1、寬1.26米,坑深4.9米。發掘時為安全起見,對墓坑進行了擴方。填土為五花土,葬具四周及上部則為青膏泥。葬具為木質的一槨一棺(圖三;圖版一、二)。槨室平面是長方形,內空長2.46、寬0.82、高0.86米。槨室分為頭箱和棺室兩部分,頭箱在槨室南端,與棺室之間設有隔板。因槨蓋板糟朽,槨室內充滿淤泥。棺為長方形懸底式,整體長2、寬0.54、高0.56米,棺內底鋪有幾何形鏤孔笭床。人骨無保存。隨葬品放置于頭箱內及棺槨之間的西側空隙中(圖四;圖版三)。
二、隨葬器物
出土隨葬器物28件(套),類別有銅器、漆木器和竹簡。其中銅器保存較好,表面多呈紅褐色,金屬光澤較強,打磨痕跡清晰。漆木器保存較差,大多破損。竹簡大多折斷,但強韌度較好。
(一)銅器
鼎1件(M798:2)。鼎身呈盒狀,子母口承蓋,蓋面圓隆,上有二圈凸棱,正中有一套環橋鈕提手,蓋緣立三環鈕。子口較直,上腹部有一周凸棱,腹下垂呈圜底,二塊外范包底。附雙耳,三蹄足,足瘦高,截面為六棱形。鈕、耳、足為預制嵌鑄。口徑23.2、通高28.2厘米(圖五,1;圖版四)。
作者:簡牘探中華 ;來源:古籍微信號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