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社會調查 > 事件揭秘 > 閱讀信息
兩個月,18種轉基因農產品獲進口許可,中國也有“苦衷”
點擊:  作者:綜合    來源:觀察者網  發布時間:2017-07-23 22:59:42

  

      據科技日報微信公號消息,6月批準進口16種轉基因作物之后,7月,農業部再次批準進口兩種轉基因作物。根據中美達成的貿易協議,中國政府同意加快對生物技術產品申請的審批。

      農業部官網顯示,這兩種作物是在7月16日批準的,有效期均為3年,用途皆為“加工原料”。兩種作物分別為先正達公司的5307轉基因抗蟲玉米和孟山都的87427耐草甘膦轉基因玉米。

      該消息一經發布,進口轉基因農產品再次引發關注。我國為什么要進口轉基因農產品?我國為什么不買非轉基因產品?東北玉米已經庫存積壓,為何還要進口轉基因玉米?科技日報記者就相關熱點問題采訪了業內專家。

 

      為什么要進口轉基因農產品?

      國內產量與需求之間差距大

 

      目前,我國進口量最大的轉基因糧油作物是大豆。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國年產大豆在1400萬噸左右,而近三年每年進口大豆量均超過8000萬噸,這其中絕大部分是轉基因大豆。

      根據中國海關的數據顯示,過去14年中,中國的轉基因大豆進口量逐年上升,從2003年的1690萬噸飆升到2016年的8391萬噸,增長了近4倍。

1.jpg

資料圖/本文圖均來自《科技日報》微信公號

      為什么我國要進口如此多的轉基因大豆呢?

      主要原因是由于國內產量與需求之間存在很大的差距。”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研究員李新海說,進口轉基因大豆主要是用于榨油和生產豆粕,前者是居民的生活必需品,后者作為飼料用于畜禽養殖。

      因此,進口轉基因大豆保證了植物油來源和動物性飼料安全。

      “同時,中國的耕地資源不足。我國的口糧小麥、水稻要完全自給,谷物基本自給,大豆只能靠進口,因為土地有限,進口成為必然。”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農業經濟系教授司偉說。

      司偉對進口大豆的種植面積進行了換算,我國進口大豆是國產自產量的6—7倍,如不進口大豆,在國內種植需要7億畝土地,這顯然是不可能的。“換一種角度,進口大豆相當于節約了中國的農業資源,保證中國口糧的自給自足。”他說。

2.jpg

      適度進口農產品是調劑和補充國內農產品余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手段,而進口轉基因農產品是這些農產品的一部分,在大豆方面,轉基因大豆更為突出一些,甚至成為了剛性需求。”李新海解釋。

      “現在就是把全世界其他國家的非轉基因大豆全賣給中國,也滿足不了中國8391萬噸的大豆進口數量。”司偉說。

 

      庫存積壓,為什么非要買轉基因玉米?

      政策價格品種多種因素造成

 

      大豆我國產量不夠需要進口,而玉米情況恰恰相反,我國庫存玉米數量巨大。根據智農通APP行情寶最新數據監測顯示:截至本月中旬,玉米臨儲庫存總量還有2億噸左右。那么,為何還要進口轉基因玉米?

      價格始終是最重要的因素,國內外玉米價格倒掛,進口玉米具有比價優勢。”李新海說,同時,我國的玉米與國外轉基因玉米相比,質量競爭力相對較弱。

      由于每年進口大量的轉基因農產品,在國際上我國已經成為了名副其實的買方市場。有人就問:那么,我們是買方,可以想買什么就買什么,為什么我們不買非轉基因產品?

3.jpg

      專家分析,從政策上,我國難以實施針對轉基因產品的非關稅壁壘政策。

      根據WTO協議適用的最惠國待遇或國民待遇,只要我國對某些轉基因產品的安全性審批通過,就不能以進口玉米是轉基因產品而實施歧視性的進口政策。”中國人民大學教授仇煥廣解釋說。

      那就是說,如果我們以一種產品是轉基因為由拒絕進口,就實際上歧視了轉基因產品,根據WTO規定,這是不允許的。

      實際上,不買非轉基因產品更根本的原因是價格、品質等原因。

      “是否進口玉米包括轉基因玉米,最終還是取決于成本上的比較優勢。”李新海說。

      數據顯示,自加入WTO以來,受玉米深加工和居民肉蛋奶消費需求的快速增長、玉米種植成本不斷提高和國際市場因素的影響,我國玉米價格呈現大幅上漲趨勢,2014年9月達到2714元/噸。而國際市場轉基因玉米價格較低,相差在幾百到一千元/噸,進口轉基因玉米相對于國內玉米具有價格優勢。

      與進口的轉基因玉米相比,國產的東北玉米不僅價格高,而且品質差,不具有市場競爭力。非轉基因玉米不抗蟲,易被蛀食,蛀痕處很容易生出霉斑;而轉基因玉米自帶抗蟲基因,果實飽滿健康。

      李新海進一步解釋,美國等國家使用抗蟲、抗除草劑等轉基因玉米減少了農藥的使用,采用了規模化的玉米生產技術,生產的玉米品質高。我國玉米由于品種、生產、貯藏等因素影響,品質偏低,不能滿足部分用糧企業對高標準玉米的需求。

4.jpg

      司偉也以大豆為例進行計算,從單產上看,美國轉基因大豆是176公斤/畝,而中國大豆主產省黑龍江的大豆畝產長期徘徊在130公斤/畝左右,美國大豆單產比中國生產水平最高的黑龍江高出33%,國產大豆不具有市場競爭力。 根據司偉估算,中國非轉基因大豆生產成本約比美國轉基因大豆成本高出1/3。

“從出油率看,轉基因大豆是19%,而黑龍江省的非轉基因大豆平均出油率只有16%。同樣量的大豆進壓榨廠,非轉基因大豆出的油,壓榨成本也要比進口轉基因大豆貴18%。”司偉說。

      這意味著,在價格和質量等因素影響下,國內的大豆油壓榨企業不愿意買國產的非轉基因大豆做原料,如果只用國產非轉基因大豆做原料,同樣條件下就意味著這些大豆壓榨企業產品成本較高。

 

      轉基因農產品質量是否可靠?

      已批準上市轉基因食品安全有保證

 

      我國每年進口如此數量的轉基因農產品,公眾會擔心,轉基因農產品質量是否可靠?

      關于食品安全問題,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研究員楊曉光說,學界統一的認識是,國內外已批準上市的轉基因食品都是安全的,這是定論。“迄今為止,并沒有發現科學界公認的、可以證明轉基因食品對人體有害的證據。”他說。

5.jpg

      楊曉光從20年前開始做轉基因產品安全性研究,他沒有發現國內外轉基因產品和非轉基因產品,在營養學安全性方面有明顯差異。數據顯示,轉基因食品從1996年就在美國上市,迄今還未發現一例由轉基因食品引起的過敏或中毒現象。

      “同時,我國已經建立了嚴格的轉基因審批制度,對允許進口的轉基因玉米只能用于加工原料。”李新海說。

 

      如何改變轉基因進口現狀?

      推進中國轉基因品種產業化

 

      既然我國進口轉基因農產品已有很長一段時間,如何改變這種現狀呢?

      業內專家認為,改變這種現狀的簡單可行方案就是盡早推進中國自主研發的轉基因品種產業化。

      “目前,國內能達到產業化推廣水平的轉基因產品已經有水稻、玉米、大豆。這些產品的基因轉化效率:水稻達80%、玉米20%、大豆2%-3%。其中,我國水稻的基因轉化效率在排在全球前列。”中國工程院院士、轉基因重大專項總工程師萬建民說。

      據悉,基因轉化效率是指外源基因成功轉移到受體的比率或能力,是衡量轉基因研發水平的重要指標之一。

6.jpg

      在玉米方面,我國已創制出一批具有重要應用前景的抗蟲、耐除草劑、抗旱節水和功能型轉基因玉米。抗蟲轉基因玉米新品系雙抗12-5、C003.3.5等已進入安全證書申報階段,組配的雜交組合高抗玉米螟,品質、產量等農藝性狀突出。抗除草劑轉基因玉米新品系CC-2等已完成生產性試驗,達到國際同類產品先進水平。”李新海說。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發表評論 共有條評論
驗證碼: 匿名發表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政策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欄目ID=5的表不存在(操作類型=0)
    欄目ID=5的表不存在(操作類型=0)
    欄目ID=5的表不存在(操作類型=0)
    欄目ID=5的表不存在(操作類型=0)
    欄目ID=5的表不存在(操作類型=0)
    欄目ID=5的表不存在(操作類型=0)
    網名:
    主辦:
    宗旨:
    說明:
    昆侖策網
    昆侖策研究院
    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
    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
    主要板塊:
    ● 建言獻策:

    ● 決策支持:


    ● 民意反饋:
    國策建言、百姓話題、企業參謀、人生益友,從四個方面出謀劃策;
    時事聚焦、社會調查、理論研究、國情資料、讀史明智、他山之石、資料庫等,登載相關參考資料;
    政策點贊、建言點贊、熱點排行等,反饋民眾評價。
            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咨詢服務(北京)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