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16日-星期三
恰在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成立之際,中國各大行和互聯網巨頭爭先“聯姻”。這種集體“聯姻”應該是國家金融機構直面尷尬、主動變革的重大舉措。但在支持變革、鼓勵創新之時,必須警醒的是,在資金流信息管控、系統性金融風險防范等方面,作為金融服務的主力軍,中國各大行等金融機構的重要職責不可替代。
近年來,中國移動支付產業呈爆發式增長。但支付安全事關國家金融安全,如果大量交易不是通過銀行體系,而是成為一兩家支付公司體系內交易,將大大影響中央銀行在貨幣流通上的掌控力。這是國家和央行在集體“聯姻”時必須思考的問題,既不應回避,也無法回避。
當前,移動支付主要控制在兩類力量手中。一類是已經占據市場優勢的互聯網巨頭們,他們以強大的實力、靈活的策略,讓境內外商業合作機構乃至各類政府單位爭先恐后伸出橄欖枝,并成功結合。另一類是中國銀聯與銀行體系。互聯網巨頭在合縱連橫之時,中國銀聯與銀行體系也通過推出移動支付體系和蘋果、華為等合作,拓展海內外市場。但這其中,我們應該有一個正確的戰略方向。通過中國銀聯等國有銀行體系的國際合作,是否更有利于掌控金融數據?互聯網巨頭掌控的移動支付,掌握了大量的用戶信息與金融信息流,是否有安全隱患,是否在國家可控體系外循環?這些問題絕非危言聳聽。比如,媒體就曾警示過,支付寶和三星支付曾經嘗試過的合作存在極大安全隱憂。
這兩種力量,一類是“市場隊”,一類是“國家隊”,各有優勢劣勢,各有立場利益。當然這兩支力量也在加強合作,國內國際力量交錯其中。但我們應該思考的是,從國家金融安全的視角看,如果這樣的體系背后不是國家掌控,而是外資,或者說這樣的體系與外資進行深度合作,尤其是面對國際巨頭和國內國際資本控制的互聯網巨頭可能的合縱連橫,就必須上升到國家戰略的層面重點關切,其可能造成的國家金融安全風險更應得到深入分析,以做到應對有策。
總體來看,在堅持改革開放、積極擁抱互聯網、便利人民生活的同時,必須堅持國家金融安全的底線不動搖:第一,要把金融信息流仍舊掌握在“國家隊”手中;第二,要把移動支付發展掌控在自主可控的體系之內;第三,要把國外機構入華的可能風險降到最低,堅持安全可控。
金融是國家重要的核心競爭力,金融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金融制度是經濟社會發展中重要的基礎性制度。有識之士曾經指出,我們需要清醒認識到移動支付的雙重屬性,它絕不僅是市場化的私人產品,還是關乎主權榮辱的“公共品”。在一個較長的階段中,作為涉及國家經濟命脈的個人支付系統,最好還是由政府和相關機構主導。
(作者系中國網絡空間戰略研究所所長;來源:環球時報)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