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那篇《讓“投降論”成為過街老鼠》的文章,一些人嘴上是很不服氣的。他們常見的反駁方式是只承認有不同觀點,只要求有言論自由,但否定中國有“投降論”。
這幾天,中國社科院的曹建海教授火了。曹教授,跟我們一般網友不同,不但是有身份證的人,而且還是有身份的人。他的微博認證身份是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
曹教授之前為人所熟知,還不是因為他的學者身份,而是他和時寒冰、牛刀被稱為看跌房價的“三劍客”。比如,2010年5月,中國地產“三劍客”曹建海、時寒冰、牛刀齊聚鄭州,圍繞“高房價的拐點是否到來”發表高論。當時曹建海是這么說的:中國的房價還有40%到50%的回落空間,2010年底國家一線城市房價會有20%到30%的跌幅,2011年房價跌幅將更大,2012年將是中國房地產泡沫崩潰的一年。
當然,人都有看錯眼的時候,誰也不能保證就不犯錯誤。曹教授的預測,雖然一錯再錯,也確實誤導了一些人錯過購房的最佳時機,我們對此也不能求全責備。只是曹教授對待錯誤的態度,無法讓人贊同。本月10日,有網友在微博上吐槽曹教授說:“聽你的話沒買房,這輩子也買不起了”。曹教授的回答就很驚艷:“北京中心城區的房價已經降了20%,還在降。你有機會等到買得起”。
僅從這個回答來說,曹教授是一個善于犯錯,但卻不能勇于認錯的人,但這不妨礙曹教授繼續自詡理性。
這里就要敲黑板了,“理性”這個詞,是曹教授們的“旗幟”。幾乎所有主張中國要對美妥協的人,都喜歡以理性自居,理性真是一個萬能的華麗包裝。
前面是題外話,今天我們關注的重點是曹教授在中美貿易等問題上的一些觀點主張。
最近在中美關系問題上,曹建海教授發表了很多高論,讓網友大跌眼鏡。我們就找出其中部分內容,稍加分析,作者這次只想當事實的搬運工,因為事實已清楚到不需要深入分析的程度,結論請大家自補。
在中美關系問題上,曹教授算是立場特別堅定的那一個。即使是在新華網等官方媒體向“投降論”發出警告之后,曹教授也不改初衷。
曹教授的主要觀點有哪些呢?
在貿易戰問題上,曹教授“巧妙的”把中國的國家利益和中國人民的利益對立,然后推出他的主張。
2018年6月4日,曹教授發微博稱:
與美貿易談判,如果中國堅持不讓步,美國退步,則有利于維護國家利益;中國被迫讓步,放寬市場準入比例大量進口美國貨物,則有利于廣大人民利益。
文人擅長的“軟刀子”功夫在曹教授這段話里功夫盡顯。首先,這里隱含著曹教授設定的一個大前提:他認為,在貿易戰問題上,中國的國家利益和中國人民的利益之間是對立關系。
據此,曹教授就可推理出他需要的結論:中國讓步,答應美國要求,雖于中國國家利益有損,卻于中國人民有利;而如果中國不讓步,讓美國讓步,則結果相反。
按照曹教授的神圣邏輯,對美國讓步有利于中國人民,對美國不讓步,有害于中國人民。
曹教授的屁股坐哪一邊,日月可鑒。
顯然, 曹教授不但把國家利益和人民利益對立起來,還儼然把自己想象成人民利益的代表,從而可以理直氣壯的要求中國對美讓步妥協。
在對外沖突問題上,把人民利益和國家利益進行切割,加以對立,把自己幻化為中國人民利益的代言人,對中國的國家利益說不,這也不是曹教授的發明。著名的經濟學家茅于軾在他之前,也用過這套邏輯。
2012年,日本挑起釣魚島沖突,茅于軾事后是這么說的:
釣魚島沒有常住人口,沒有GDP,更沒有稅收,如果海水漲了把它淹了對全世界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個老百姓不會有任何的影響,我們為了這件事造成沖突我覺得這個太不合算了。
還是這個茅于軾,有段時間對中國的18億畝耕地政策很不滿,公開批評“我們(中國)的糧食政策還立足于饑荒隨時隨地都可能發生的假定上”,他給出的理由之一是保護耕地面積政策的一個直接后果導致房地產的價格大幅度上升;理由之二是保護耕地面積增加了腐敗空間;理由之三是,國外有足夠的糧食生產和全球化的市場,通過市場和貿易就可以解決糧食安全問題,“萬一我國的國內糧食供給不足,可以從國際市場獲得”。甚至,茅于軾還有更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觀點:
“當今全球糧食安全的最大威脅恰好就是自給自足的政策。相反依靠貿易和交換(國內的和國際的)才能保證糧食供給的安全”。
糧食安全是一個國家安全的基礎。什么出問題,都不如糧食安全出問題更為致命。因為人人都必須吃飯,一頓不吃就餓得慌,三頓沒飯吃,很多人就是免費送給他一個高端手機,也沒心情刷了是不?要是三天沒飯吃呢?
這里需要交代一下茅于軾談中國18億畝耕地紅線問題的背景:當時是茅于軾擔任理事長的北京天則經濟研究所發布了“糧食安全與耕地保護”的研究報告,質疑中國18億畝耕地以保障糧食安全的政策。需要另提一下的細節是,這個研究課題,是有(由)美國的福特基金會資助的。
這個事的本質,就是一個美國福特基金會資助的研究課題,得出了中國不應該繼續堅持18億畝耕地紅線的結論,其實就是否定中國自給自足的糧食安全政策。
這個觀點其實不值一駁,尤其是在美國對中國已經不擇手段的進行科技封殺的情況下。美國戰略家基辛格名言:
誰控制了糧食,誰就控制了世界。
石油封鎖、芯片封殺,打擊效果在糧食斷供面前都是小兒科。如果中國的糧食安全不建立在自給自足的基礎上,而是嚴重依賴外國供應,那么對手就多了一個糧食武器用于遏制中國。想象一下這會有多可怕?
這次傳出美國在貿易談判中要求中國取消農業補貼,可謂用心險惡,無非就是要利用美國的糧食價格優勢,摧毀中國的糧食自主生產和供應體系,明顯是針對中國自給自足為主的糧食安全戰略。
繼續回來說曹教授的問題。
即使我們以最大的善意推測曹教授的動機,考慮到2018年的美國其真實意圖還暴露的沒有現在這么充分(其實早在那之前美國的想法就很清楚了),曹教授還可能會有極小的機率存在著認識上的局限。但是,在2019年美國對華為舉全國之力采取行政力量進行打壓之后,美國對中國的遏制戰略已完全擺在桌面上,還能用認識水平問題來解釋曹教授的觀點嗎?
美國已經公然采用非市場手段遏制華為的市場競爭力,先是用行政手段對華為封鎖美國市場,再以行政措施切斷華為的全球供應鏈,照樣不影響曹教授在6月10日繼續贊美美國是市場資本主義。在如此明顯的事實面前,就算是這個教授頭銜是充話費送的,也不好意思在這個時候再說這種話。
但曹教授就能,不僅如此,他還能把中美沖突的責任按照他的需要,“慷慨的”分配給中國。
2018年6月8日,曹教授發微博稱:
只要中國無心稱霸,就不會在當下與美國真心打貿易戰,進而誘發稀土大戰、科技大戰、金融大戰、匯率大戰甚至互相凍結大戰。
不愧是專家,只用“只要中國無心稱霸”這一句,就把美國的責任撇得干干凈凈,把美國與中國爆發貿易等沖突的全責贈給了中國。
在這個問題上,曹教授并不孤單,他并不是一個人在“戰斗”。貿易戰以來,總是有一些人,從不同角度,用不同理由,把責任推給中國。更令人恐懼的是,他們中一些人有很強的話語權,有著數量龐大的粉絲。
既然曹教授認定責任是中國的,那么他的結論自然是,中國應該主動對美妥協,與美國達成美國能認可的經貿協定。
真是對中國有多刻薄,對美國就有多寬容。美國對中國出口商品提高稅率,中斷ICT全球產業鏈對華為進行封殺,從未見曹教授對美國說過一個“不”字。而當中國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針對美國的系列封殺手段,計劃實施“不可靠實體清單”制度時,曹教授馬上就不淡定了,他憤憤不平的說:
中國商務部計劃實施“不可靠實體清單”行政制度,以后任何讓中國人不高興的公司,將被列入這個清單,任你科技水平再頂尖,也將被封殺在中國市場之外。
聽話要聽音,我們都能明白曹教授這段文字想表達的意思。曹教授的屁股比嘴可誠實多了,嘴上說要為中國人民利益代言,屁股坐在了哪一邊,我們都看得到。這倒也符合一些人發明的公式:中國國家利益和中國人民利益對立,美國國家利益和中國人民利益一致。美國是人類的燈塔,是全世界到處送溫暖的,所以,支持美國,就是支持中國人民的利益。
這個公式可比“曲線救國”那套邏輯精巧多了。
對中國的“一帶一路”,曹教授意見好像也是非同一般的大,他在微博上公開說這是“通過對外援助打腫臉充胖子”。
而且,曹教授還不忘嚇唬中國:
即使在將來,我相信沒有哪個人有膽量帶領中國這艘大船在脫離美國的經濟體系下向前摸索。
言外之意,不管美國對中國怎么樣,中國也離不開美國,所以只能是中國繼續讓步妥協,以達成美國人可以接受的協定。
至于美國的要求,是不是挑戰了中國的底線,曹教授就“巧妙的”予以回避了。美國要求中國按照其要求進行結構性改革,要求中國停止“中國制造2025計劃”,要求派人監督中國政府對協定的履行情況,這些條件,是任何一個主權國家都不可能答應的。但在一些人看來,似乎這些都不是問題。反正錯在中國,那美國怎么做就怎么合理了唄,反正美國是不會錯的。
回顧一下新華網那篇《讓“投降論”成為過街老鼠》的雄文是怎么說的:
“投降論”者無條件吹捧美國政府對中國的貿易霸凌政策以及強權政治行為的“合理性”“合法性”“必要性”,將中美貿易戰的責任單方面推給中國,指責中國“恩將仇報”“不具有抵抗美國貿易霸凌的合理依據。
一些中國“精英”,真是比美國人,對美國還要熱愛。
曹教授到底希望中國怎樣做呢?在一條微博上,曹教授的心跡可尋,他提出中美關系有三個可能的結果:
【未來中美關系的三個結果】1)中國主戰派主導中美關系決策—中美之間針鋒相對,爆發貿易、技術和金融大戰,兩國相互凍結對方資產—中美經貿關系得以切割,中國攜少數伙伴在風浪中探索前行(目測可能有俄羅斯、伊朗、朝鮮、巴基斯坦等);2)中國在經貿談判中略作妥協,與美簽訂貿易協定,中國政體和國家干預企業習慣不變,中美關系將在磕磕絆絆中前行,直致下一次沖突;3)中美簽訂貿易協定,中國推進結構性改革變身市場經濟國家,與美日歐結盟,成為發達市場國家。
看似是選擇題,其實曹教授已經有了他的答案,他自然傾向于第三條。
曹教授希望中國能讓步妥協,希望中國能夠按照美國能接受的協定條款進行結構性改革。美國高官多次要求中國進行結構性改革,比如,2018 年12月,美國白宮國家貿易委員會主任納瓦羅稱,美中貿易談判的目的不僅是讓中國購買更多美國產品,更重要的是中國需要進行結構改革。
美國的目的自己交代的已經夠清楚,而一些中國人非要把問題說成是中國不履行承諾引起的,他們立場先行,結論預設,不但不信中國的表態,WTO的前總干事拉米在多個場合表示,中國履行世貿組織的承諾可以得“A+”的分數,他們對此也照樣選擇性失明,只愿意選擇美國政府的說法。
我們之前說過,中美貿易逆差本來就是個偽問題,且不說美國多年堅持對中國進行高科技封鎖影響了其對中國的出口,就是為了維持美元的世界地位,美國也需要維持貿易逆差的存在。貿易逆差不是問題,更不是中國的問題,問題只是美國想借此讓中國接受美國的條件罷了。美國的結構性改革要求,不管怎么表述,目的都只有一個:一勞永逸的削弱和遏制中國。納瓦羅就曾直言,這次行動針對的目標就是中國2025戰略中涉及的各個領域。你以為這就是美國要求中國結構行改革的目標全部嗎?當然是NO。
曹教授認為他提出“(選擇項)3意味著中國進行了真正的改革”,中國“成為市場經濟國家。中國要有政治體制改革”,才能實現曹教授說的第三個結果,與美歐日等實現結盟。其他先不論,至于美國要求中國進行的政治體制改革是什么?大家都不陌生。
美國希望中國選擇茍且偷生,跪著接受美國的領導,就跟日本那樣。一些中國人,也希望中國按照美國的要求去做,認為妥協、讓步是中國唯一的選擇,他們認為這樣才是理性選擇。
當然,他們也會辯解說,他們只是希望中國適度讓步而已,問題是,看看他們希望中國做的,這個“適度”恰恰對標在美國希望的程度上。
那些喜歡對美國無限熱愛的人,還總是抱怨中國限制了他們的言論自由。網上可以公開的這樣對美國示愛,對中國示恨,還要怎樣?
曹教授在中美關系熱點問題上的觀點,多數網友是反對的,這但絲毫不影響曹教授的自信,因為曹教授自認有“理性”學者和經濟學家的身份加持。網友如潮的批評與反對,不影響曹教授以魯迅的硬骨頭自比:
【硬骨頭也會變成惡心的碎尸】魯迅的硬骨頭是舉世公認的。然而,如果把他放到一個幾十萬人的批斗大會上,給他帶上高帽、坐土飛機,進行罪行揭發(例如親日、漢奸罪),然后扔到人群,每人一拳。估計魯迅的硬骨頭會寸寸折斷,且很快變成一具令人惡心的稀巴爛的尸體。凡是看了這個死尸的人,受到其驚嚇和惡心,肯定會更為鄙視其所謂的“硬骨頭”,更憎恨其思想流毒,發誓要此人的影響鏟除干凈、消滅干凈
同時,也不影響曹教授以袁崇煥自比:
當年北京人民手持“叛國賊”袁崇煥的JJ切片炙熱,配著小酒扔入口中,他們是多么的痛快淋漓啊!
好一副眾人皆醉我獨醒的姿態啊,這種心理素質,我大寫的服。莫非這就是傳說中的假話說多了,就會把自己也感動了嗎?問題是,曹教授對自己的水平這么迷之自信從何而來呢?是他對房價的精準預測嗎?
和茅于軾一樣,曹教授都喜歡用經濟學家的身份,用西方的經濟學原理,來讓自己居高臨下,指點眾生。比如,曹教授今天就發微博說:
經濟學認為,所有的人在決策時,必須面臨權衡取舍,......為了得到我們喜愛的東西,就必須不放棄另一件喜愛的東西”。
這話看起來好像很“理性”,但聯系到曹教授前面的主張,美國要求中國放棄的東西,是中國用一百多年時間用無數仁人志士的犧牲換來的主權獨立,這能放棄嗎?不放棄就不符合經濟學家的“理性”標準了嗎?也許,政治上淪為美國半殖民地的日本或許就是他們的榜樣吧。
但中國不是日本,中國也不想做日本,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那樣屈辱的接受美國的打壓。
這些所謂的主流經濟學家,自以為用西方經濟學的原理就可以解釋一切,指點江山,比如吳敬璉就在中興事件之后,批評中國“不惜一切代價發展芯片產業是危險的”。茅于軾在釣魚問題上,就建議中國應該讓企業家去談釣魚島問題,“企業家他就瞄準的利益他就一定能談成”。
在西方經濟學者眼里,一切皆是生意;唯此,才有資格稱“理性”。
這些人的“理性”有毒,還是劇毒。
西方經濟學從來都不是科學,本質是西方希望對外輸出的一種意識形態。阿爾弗雷德·艾克納就發出詰問:
“(西方)經濟學為什么還不是一門科學”。(阿爾弗雷德· S ·艾克納主編,蘇通等譯,《經濟學為什么還不是一門科學》,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0 年版)
信息經濟學的創始人之一喬治·斯蒂格勒曾說:
“當代西方經濟學家就其社會作用而言,仍然只是一些說教者”。
這話翻譯一下,意思就是說西方經濟學本質就是一種宗教。女經濟學家,新劍橋學派最著名的代表人物和實際領袖瓊.羅賓遜的話就更不客氣了:
“我學習經濟學,是為了不受經濟學家們的騙”。
如果中國真是讓這些人說了算,那烏克蘭的今天就是中國的明天。這些人的真實水平,就是他們在烏克蘭的同行表現的那樣。
中美的國運之戰已經啟動,中國沒有退路,只能應戰,只能打贏,不能讓內部的這些雜音干擾自己,不能讓他們“混淆視聽、擾亂輿情、渙散人心”,因為我們面對的已經不是普通的爭議與沖突,而是戰爭,這是中國崛起必須跨國的一道坎。
新華網那篇《讓“投降論”成為過街老鼠》發表的正是時候,文章引起強烈反響與共鳴,這就是民心所向,就應該理直氣壯的對“投降論”說不,讓“投降論”人人喊打。
(作者系昆侖策研究院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轉自“明人明察”)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