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了革命,為了蘇維埃的勝利,不惜犧牲個人的安逸、舒適。單是這種為多數人服務的胸懷,這種無私無畏的獻身精神,難道不是最好的人格力量?難道不是在表現最美麗的人格魅力?這樣的課文難道不是在宣揚真善美?如果這樣的文字都不能選入我們的語文教材,那么還有比這更優秀與更美好的文字嗎?
有人在網上批評說,現在的中學語文教材把原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筑路》一節給撤掉了,因而對此表達不滿。不滿不是因為把這部蘇聯小說的章節給撤掉了,而是因為撤掉的是這篇帶有革命者氣質的文字,而換上了保爾與冬妮婭戀愛的片斷。
批評者認為,這是種要淡化革命的做法,是不可取的。這些優秀的作品里洋溢著革命英雄主義的精神,充滿著一種獻身的精神。這是人類文明和思想的瑰寶,不應該棄之如敝屐。而反批評者認為,語言教材就是要把重點放在語言、文字和文學方面,政治的和意識形態的東西還是少摻和為好。
那些視革命如仇敵的人們,心胸未免太狹隘了一點。對于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以及整個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來說,這類革命是為著世界上絕大多數人民的利益服務的。別的不說,在《筑路》中表現出以保爾為代表的一批布爾什維克黨人,盡管他們衣衫襤褸,可是他們心如烈火。為了革命,為了蘇維埃的勝利,不惜犧牲個人的安逸、舒適。單是這種為多數人服務的胸懷,這種無私無畏的獻身精神,難道不是最好的人格力量?難道不是在表現最美麗的人格魅力?這樣的課文難道不是在宣揚真善美?如果這樣的文字都不能選入我們的語文教材,那么還有比這更優秀與更美好的文字嗎?
語言和文字是人類思維的載體。學習語文,不可能脫離具體的思維內容,而空談什么思維的形式。當然,人們思維的內容是豐富多彩的,不會是單調的和單一的。除了宣揚革命的獻身的精神之外,語言和文字還可以展現和表達很多其他美好的事物。但是,不容否定的是,語文教材是不可能脫離時代的。畢竟當代人類思想的精華應該是語文教材里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問題就在于,到底什么樣的思維內容才能算得上今天人類思想的精華?
人們熱愛祖國,包括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山山水水,看上去是在描述自然風光,但內在的肯定包含著熱愛自己祖國的思想與情感。這看上去似乎與意識形態沒有什么直接的關系,但是從那些熱忱的詞語中,人們總能體會到那種赤子之心、赤子之情。這樣的語言和文字當然完全可以收入到我們的語文教材之中。
如果丟棄《筑路》一文,而只單獨采用保爾與冬妮婭初戀時的那一節,這里就有點讓人疑惑了。奧斯特洛夫斯基寫的這部分,并不是要謳歌什么少男少女的愛情,而是為保爾將來毅然決然為了革命,寧可舍棄這樣的小布爾喬亞的情感,而做出的一種鋪墊。少男少女的戀情是有可愛之處,但這并不是要把這樣的情感作為青少年的什么榜樣。在原著中,它就是要告訴少男少女,這樣的初戀看上去似乎很美,但實際上都是很脆弱的,不可能或者幾乎不可能真正地能延續下去。而且,這段初戀的描寫,也正是為他們在情感上和道路上的決裂做陪襯的。它讓人能更清楚地理解,什么是革命者的情懷,什么是偉大的人格。
在某些人看來,革命是粗暴的,革命是殘酷的,革命是血淋淋的。這些都是事實,但革命也有另外的一面。那就是在革命中,一大批革命者會成長起來,最美好的感情,最偉大的精神,最赤誠的胸懷,都是在革命中才表現出來的。方志敏寫的《清貧》,在描寫他還是青年學生的時候,對祖國熱戀之情,要強過少女初戀的感情。對祖國熱愛的癡迷,超過對任何一個少女的癡迷。這樣的感情難道不是最美好的嗎?那種為了多數人的利益勇于獻身,不畏任何艱難險阻,不怕任何流血犧牲,難道不是最偉大的精神嗎?為了革命,不怕在各種誤解中隱忍,敢于承受任何委屈,即使遭受各種來自外部和內部的打擊都赤心不變,難道這不是最赤誠的胸懷嗎?這樣的情感,這樣的精神,如果不能在我們的語文教材中出現,甚至出現過還要被抹去,這樣做的居心難道不讓人感到惡心嗎?
不錯,語文課不是政治課,但語文課與政治根本就是不可能完全割裂開的。都德的《最后一課》難道沒有政治?難道沒有愛國?這些文字之所以優美,不是因為文字本身,而是這些文字所承載的思想與情感。沒有優秀的思想與情感,文字再美也是空洞的。李煜的詞看上去都很美,可是那是一種病態的美,他的大多數作品都沒有流傳下來,至少今天沒有多少人喜歡這樣的作品,熟知這樣的作品,就是一個明證。
語文教材的收錄不應該是單一的,應該更豐富一些,更多樣化一樣,這沒有錯,但借口所謂題材豐富、多樣化,而別有用心地去掉一些優秀的作品,而添加一些庸碌之作,那才是一顆耗子屎壞了一鍋湯呢。真的算是得不償失。再說,哪有什么得呀?
【胡懋仁,察網專欄學者,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本文原載于微信公眾號“北航老胡之閑話”】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胡懋仁:又去革命化?語文教材為何撤掉了帶有革命者氣質的《筑路》?
2017-07-05梁勝明:“告別革命論”的圖解和演繹——論陳忠實《白鹿原》兼雷達、陳曉明等的評論
2017-06-18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