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博弈已進入深水區,大國較量愈發激烈,不僅僅是美俄在中東、東歐,更包括中美之間。2017年11月特朗普成功訪華,中美達成了2535億美元的經濟合作框架協議,是歷史最大手筆,可以認為是中美在利益上的一次重大妥協,確立了兩國關系在現實中的方向。但是,就像占豪(微信公眾號:占豪)在特朗普訪華時分析的那樣,這次訪問雖然可以確保中美不會爆發直接對抗,但這并不會改變中美博弈的現實,中美關系不會因此徹底握手。
事實上,這一判斷在特朗普回國后很快即得到驗證,白宮在特朗普訪華后針對中國做了兩大調整:一、把中國和俄羅斯同時列為戰略獨守;二、確認不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并且對中國在貿易上展開圍堵。
與此同時,美國在最近又做了三件事:一是美國國會通過美臺軍艦互訪議案,顯然美國在為干涉臺灣局勢做準備;二是美國在半島局勢出現緩和的情況下,美國沒有表現出積極的態度,而是在想辦法破壞朝韓關系緩和的趨勢;三是美國剛剛在南海又闖了黃巖島12海里,顯然也并未完全放棄在南海挑事。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特朗普政府在現實上與中國進行了妥協,繼續推動兩國的經濟合作,但同時美國至今沒有打算與中國進行戰略妥協或區域地緣戰略妥協,而且依然在從南海、臺海和半島在對中國進行戰略擠壓。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就不得不給美國上點眼藥了!
于是,2月5日,新疆放了一個“大煙花”!
這煙花放得真是漂亮,不過這次國家不保密,5號“放煙花”,6號一大早國防部發布就公布了官方消息:2018年2月5日,中國在境內進行了一次陸基中段反導攔截技術試驗,試驗達到了預期目的。這一試驗是防御性的,不針對任何國家。
內容很短,但卻字字震撼人心。過去,我們進行反導試驗,都是成功過些事件后外媒報道,然后我們才承認。現在,不用你們去猜測和分析了,直接告訴你們,我們成功進行了反導試驗,還是最難的中段的,你們看著辦吧!
那么我們不禁要問,為何中國選擇在此時進行中段反導試驗?是放給誰看的?這次成功進行中段反導試驗又說明什么?對中國來 說又有什么戰略意義呢?
在占豪(微信公眾號:占豪)看來,中國之所以在此時進行中段反導試驗,核心目的應該有四個:
一、向全世界宣告,中國中段反導技術最先進。
反導系統,分為初段反導、中段反導和末端反導。初段反導是在導彈上升的初段就率先發現并擊落,如果能在初段對彈道導彈進行攔截當然是最好的,也是最安全的,但一般彈道導彈都有很強的隱蔽性和突然性,在初段發現相對是較為困難的,特別是像中美俄這樣的國家,在其本土發射或用核潛艇發射,方式太多,很難完全實現監控。譬如戰略核潛艇發射的彈道導彈,基本不可能在初段進行攔截。在這種情況下,攔截就必須在中段或末段完成。
中段反導和末段反導中,末段反導技術上對普通導彈相對較為容易,但面對彈道導彈卻幾乎沒有辦法。因為,如果是普通導彈,速度不會那么快,攔截彈一般快于來襲導彈,所以相對來說更容易攔截;但是,中遠程以上的彈道導彈情況不同,因為射程超過3500公里的彈道導彈的彈道非常高,像美國的標準3、“薩德”反導系統根本夠不到,而進入大氣層后的但到導彈速度非常快,現在根本就沒有比彈道導彈飛得更快的攔截彈,也就根本無法攔截。而且,如果是核彈,哪怕攔截得住,核彈在領土上空爆炸,那一樣會危害巨大。所以,對于其它型號的導彈進行末段攔截相對容易,但對于3500公里以上的彈道導彈來說,中段反導是技術難度最大、但卻是必須的攔截手段。
正是由于中段反導技術技術難度最高,所以在這世界上真正能玩中段反導的只有中美俄三個國家,但俄羅斯限于經費問題在中段攔截方面其實沒有做太多投入,也沒有什么作為,所以實質上在中段反導方面,真正在進行競爭的就是中美兩國。
相比美國,中國的中段反導系統更為成熟、更為先進。中國曾分別在2010年、2013年進行過兩次陸基中段反導試驗,結果都成功了。美國陸基中段反導試驗發展得比中國早得多,早在上世紀90年代就開始發展了,截止到現在一共進行了16次攔截試驗,但卻只成功了8次,最近一次成功攔截還是在2008年,最近的2010年的兩次和2013年的1次連續3次攔截失敗。2013年7月5日最后一次失敗之后,至今已經4年半時間,美國沒有再進行新的陸基中段反導試驗。
讓人感覺到幽默的是,美國2010年的兩次反導試驗是因為中國在2010年1月11日進行了一次成功試射,美國迫于戰略壓力就跟著中國搞了一次,結果失敗了。美國不服,就又搞了一次,結果又失敗了。這臉打的,真是左邊被打腫,又伸過來右邊,結果還被打腫。2013年1月27日,中國進行了第二次陸基中段反導試驗并且取得了成功。美國一看,又不淡定了,于是在2013年7月5日又跟進搞了一次,結果又失敗了。這一次,美國的臉直接被打成豬頭了,至今4年半過去了,美國沒有再搞,而中國則又搞成了一次。
而且,美國的陸基中段反導技術并不高明。一方面,美國的試驗是事先把導彈來襲方向、彈道的飛行參數都提前輸入了,在這種情況下愣是攔不住。你說這技術能高明到哪去?另外,美國的技術是一枚來襲導彈至少要5枚攔截彈部署才能攔截,像俄羅斯那種國家的彈道導彈那么多美國哪里攔得過來,成本太高了。俄羅斯為啥不怕美國發展這個?就是因為我的導彈與核彈多,你怎么都攔不完。俄羅斯經費少,陸基中段反導系統投入又大,費效比對俄羅斯來說太不劃算了。所以,俄羅斯這個就叫家底厚,不怕美國的這個陸基中段反導技術比自己好。
那么,中美陸基中段反導試驗斗法,接下來的懸念是,美國到底跟不跟呢?跟,如果再失敗就是連續第四次失敗,8年毫無進展,美國親自向世界證明中國陸基中段反導技術最先進;不跟,雖然可以迷惑大家,但這也意味著陸基中段反導方面美國已被中國壓制,而且是戰略大殺器的壓制。
美國,又難受了!美國總統,又難受了!
巴馬:難受個P,哥我卸任一年掙了4個億!
二、給美國上眼藥,回擊美國核政策,對沖美國的戰略核優勢。
這次進行陸基中段反導試驗,中國官方明確說“防御性的,不針對任何國家”,但問題是中段反導試驗雖然是防御性的,但能防住對方的彈道導彈。其實,中國有了這個技術并不是說能全部攔截美國的所有彈道導彈,美國那么多的部署數量中國也攔截不完,但中國有這個技術證明,如果美國和中國打核戰爭,必須拿出和中國同時毀滅的勇氣,因為美國只有飽和攻擊才能毀滅中國,而中國的彈道導彈美國攔不住,中國雖然核彈數量沒有美國多,但也足以毀滅美國。如此一來,美國對中國的戰略核優勢就沒了。中國一直承諾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并且主張最終銷毀核武器,而且只保留了適當的核反擊力量,這都是站在了核武器的道德制高點上了。
美國國防部當地時間2月2日發布新版《核態勢評估》報告,希望加大更新核武器投入,研發新型核武器,提高核威懾力,同時放寬核武使用限制,并降低核武使用門檻。這實際上是美國希望通過加強核武的威懾力來達到迫使他國在戰略利益上讓步的做法,這是在打破戰略核平衡,是逆勢而行。在占豪(微信公眾號:占豪)0看來,遇到這種情況,中俄都會有反應。這一次,中國率先出手,直接用陸基中段反導系統來回應美國,可以說是針對性非常之強。
三、告訴印度,你那點小玩鬧不構成和我討價還價的籌碼。
印度前段時間試射了烈火5彈道導彈,射程大約5000公里,號稱打到北京。結果,很快中國就曝光了在新疆和西藏的X波段雷達,探測距離四五千公里。有了這種雷達,印度的導彈一發射中國就發現了,部署在西藏的導彈直接可以在其初段進行攔截。現在,中國初段、中段、末段,空中、海上、陸基的反導系統正在完善,印度的導彈對中國的威脅與中國的導彈對印度的威脅不在一個重量級上。更何況,中國一枚氫彈400萬噸當量,印度最大當量的核彈4萬噸,中國一兩枚氫彈的當量就頂上印度所有核彈了。所以,印度以后就不要自作多情了,中國從來沒有把印度當成對手,咱們還是一起當伙伴掙錢比較好。
四、默認中國的陸基中段反導系統已服役。
時隔5年,中國再次進行陸基中段反導試驗,并且在試驗后立刻公布實驗結果,這種自信已經表明,中國算是默認了陸基中段反導系統的服役。
中國在這個時候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用軍事手段反將美國一軍,這手法可謂四兩撥千斤。在占豪(微信公眾號:占豪)看來,美國如果繼續升級對中國的敵意,那就意味著中國也會加碼,陸基中段反導試驗就是要告訴美國中國的戰略意志不僅僅來自于內心,更是來自于實實在在的軍事支撐。所以,對美國來說,如果選擇和中國對抗,系統性風險會非常之高。說白了,中國用戰略大殺器向美國攤牌——是斗是和隨你!
接下來,我們拭目以待美國的反應!難道是沉默······還是沉默······還是沉默······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 社會調查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