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11日-星期五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時事聚焦 > 深度評析 > 閱讀信息
為何赤子心會“涼涼”——觀察香港回歸21年的一個角度
點擊:5130  作者:野叟    來源:讀資訊公眾號  發布時間:2018-07-09 10:13:02

 

       原題:「他」歸來21年,「她」卻已成為最熟悉的陌生人

  前兩天,眾多西方媒體又紛紛報道了由香港反對派和反內地勢力組織、并有港獨分子參加的香港七一游行。香港的這場年度游行今年已經創下了參與人數的歷史新低”——英國路透社在其報道中寫到。針對這一現象,《環球時報》耿直哥評論說,香港民眾對這個越發偏執和不斷制造社會對立與仇恨的游行正在失去興趣,香港的局面似乎正朝著大陸當政者期望的方向發展。

  然而,香港《蘋果日報》刊登了一幅七一游行的現場照片:  

 

  反對資本原本是共產黨的任務,而今卻發生了這樣的身份錯置——站在境內外資本立場、素以右翼立場著稱的《蘋果日報》卻成了香港底層民眾反資本的傳聲筒。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香港建制派人物、第十屆全國政協委員、第五任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委員會委員劉廼強的微信公眾號奇逸人中龍在七一前夕(617)發表完一篇《回歸為人民服務的初心》的文章后竟然慘遭屏蔽。劉廼強在公眾號上發表過《特首接受中央領導天經地義》、《美國霸權的命根》等多篇擁護祖國統一,擁護中共領導、抨擊港獨勢力、抨擊美國霸權的文章,其立場顯而易見,放到大陸輿論場,劉多半要被指責為五毛

  今年73日,劉廼強在港發表的《節制資本——香港回歸至今的政治斗爭》的文章中憂慮地寫道:

  我們經常都聽到一種論調:主權在我手,部隊在我手,香港是翻不了天的。

  不過癬疥之疾,不但難受,而且也有礙觀瞻;發展到了某一地步,對整體健康多少都有影響,不能長期致之不理。

  消極的做法,是筑好五指山,讓齊天大圣只能在里邊翻跟斗,撒尿,卻始終逃不過如來佛祖的手掌。但是猴子得到外援,越來越神通廣大,弄到佛爺越來越難受,也臭氣沖天。

  積極的做法,還是節制資本這個最大的利益集團。

  香港財閥的根基在于土地,而民怨的根源在房屋。香港土地全部官有,但卻弄到財閥手上土地儲備比政府多,放在那里就是不開發。對此,本屆特區政府還推出置業主導房屋政策,根據「中原指數」顯示,過去18個月,香港房價漲了22%,今天100萬元,還買不到一個廁所!

  經歷過房地產經濟的內地同胞們,大都知道這是什么一回事,以及應該如何處理。問題是中央與特區政府什么時候才下定決心去扭轉這個局面。

  商人逐利是必然的事,問題在于巧取豪奪至今,已經尾大不掉,財閥本身已經沒有動力,也沒有能力去轉型。

  只是大灣區一發展,區內企業大舉來港,財閥早晚會被擠壓,它們從心底里就抗拒這一發展。

  財閥這種心態,與外部勢力,和「本土」分離主義者不謀而合。估計不出10年,「本土」與「融合」的斗爭將無可避免的白熱化,而標榜「政治中立」的特區政府將表現得左右做人難。

  情況發展到這地步時,換著是如來佛祖也很煩惱。

  作為在港的當事人,劉廼強的這種憂慮不無道理。七一游行本來就是一場各種聲音混雜的行動,只不過境內外輿論場強調的是港獨分裂勢力,使得其他聲音被淹沒。其熱度的減低,只能說明香港民眾對政治的參與熱情的下降,沉默卻不見得代表民心的歸攏。

  2005年,已經51歲的羅大佑在北京工人體育館和香港紅磡各辦了一場演唱會。演唱會的名字就叫北京-香港演唱會。

  在北京工體上,羅大佑唱了那首很出名的《東方之珠》,在工體引起了萬人合唱。

  令人玩味的場景出現在了紅磡。在紅磡,羅大佑再次唱起了這首《東方之珠》,整個紅磡鴉雀無聲,變成了羅大佑一人在舞臺上的獨唱。

  時間倒回到1997年,中央電視臺舉辦了一場歡慶香港回歸大型演唱會,當時來了好多大咖巨星,比如四大天王、林子祥、王菲、譚詠麟等,但是給大家留下印象最深刻的還是一首《東方之珠》。一夜過后,這首歌被包括香港市民在內的無數國人反復吟唱。

  1986年,羅大佑用鄭國江的詞創作了1986年版本的《東方之珠》。而1991年,在香港即將回歸的背景下,他又重新填詞《東方之珠》,歌中回旋著一腔血脈共流的情懷,充溢著黃皮膚的中華民族五千年滄海桑田的尊嚴。當海風吹拂了五千年,每一滴淚珠仿佛都說出你的尊嚴這樣擬人化的句子,巍巍道出了香港和大陸之間同根同源之情。

  羅大佑1954年出身于臺北的,青年時代經歷了臺灣白色恐怖向自由化時代轉軌的時期,一方面是臺灣被請出了聯合國,另一方面則是大陸結束了文革,開始了改革開放的歷程,大時代塑造了每個個體的復雜多變的心態。

  1985年,羅大佑離臺赴港發展,陸續發表《明天會更好》、《東方之珠》及《皇后大道東》等首國、粵語歌曲。

  與《東方之珠》觀點截然相反的是,1990年、香港回歸7年前,林夕與羅大佑共同創作的歌曲《皇后大道東》,這首歌收錄在了199171日發行的同名專輯《皇后大道東》中。

  《皇后大道東》是羅大佑的中國三部曲之一,有著他對香港前途的追問、對臺灣根源的探索,對內地變動的思考,對民族命運作深入的探索和追問。

  這首歌借香港的地名為線索,在《皇后大道東》里,林夕寫道:有位貴族朋友在硬幣背后,青春不變名字叫做皇后知己一聲拜拜遠去這都市,要靠偉大同志搞搞新意思。皇后大道西又皇后大道東背后道出的是香港在回歸前那段時間社會人心悸動,面臨變革前的人心惶惶。

  香港電臺曾經就《皇后大道東》向林夕和羅大佑做過一期訪談。林夕在節目里坦言,寫這樣一首歌是因為不知道七年之后,是否還有這樣的創作環境來寫這樣一首歌。

  在訪談里,羅大佑也對一些歌詞的隱喻做了自己的解讀:皇后大道西說的是英國。而皇后大道中,說的則是香港。皇后大道東自然指代的是當時的東方紅”——中國大陸。

  在歌詞的背景音里,底音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羅大佑在訪談里給出了解釋:香港的夜色可以說是燈紅酒綠,色彩斑斕,而這就是。那么這樣的在經過社會主義浪潮洗禮下會否變成?

  這種追問是可笑的,十年之后中國加入了世貿組織。香港沒有變,大陸反而變,而且相對于香港可以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1992年,羅大佑匯集眾星發表了專輯《首都》,專輯中收錄了林夕與羅大佑再次合作創作的同名歌曲《首都》,歌詞中寫道:

  首都 萬里河山千代人物

  首都 萬世乾坤青云路

  皇天 一朝解放 股票數字任飛舞

  后土 改做地盤 段段劃成黃金路

  ……

  創造時代形勢 姓資姓社都好

  家家出口號 政客也跳槽 自創樂園是法寶

  風花雪月 溶合江山多美好 首都萬世驕傲

  開天再開地 競選又競投 首都寸金尺土

  因內容過于敏感,這里就不收錄全詞了,也不作過多解讀,感興趣的可以自行百度。

  那個時期,大陸房地產熱剛剛興起,羅大佑發表這首歌時還沒見到大陸第一輪房地產泡沫的破滅,更加沒有見到大陸近十幾年地產業的瘋狂發展。這首歌充斥著羅大佑對大陸當時權貴式資本發展道路的諷刺,可是,真要站在香港底層民眾的立場,香港又豈是樂土呢?

  1989年到1991年,中國大陸和蘇聯、東歐都經歷了一系列重大變化,不僅是大陸民眾感到無所適從,香港民眾也同樣感到迷茫。大多數香港中產階級一方面出于民族情感盼望香港回歸祖國懷抱,一方面卻抱著今天大陸民眾看待朝鮮的類似眼光看待大陸,對個體和群體的前途充滿了焦慮。在八九十年代這樣一個風云多變的時代,香港和臺灣卻鮮有真正的思想家,羅大佑的歌曲只是客觀地折射出中產階級上層的復雜心態,卻很難把握香港絕大多數底層民眾的真實狀況和心態。

  大陸解放以后,港英當局繼續在香港實行殖民統治,香港底層民眾苦不堪言。1966年大陸文革風暴席卷了香港。196756日,香港親共的左派在大陸文化大革命的影響下,展開對抗英國殖民政府的暴動。起因是位于九龍新蒲崗的新浦崗造花廠發生勞資糾紛,包圍廠房的勞方與鎮壓的警察沖突,21名工人被警方逮捕。翌日,工人與其他支持者上街集會示威,遭到港英政府的瘋狂鎮壓。對抗持續了兩個多月,造成51人死亡(其中殖民政府警方11),另外超過800人受傷。沖突期間,中共多次對港英政府的鎮壓行為發出抗議。黃秋生主演電影《老左正傳》(大陸譯作《老港正傳》)中曾涉及有這段歷史。

  七十年代前的香港輿論場存在著鮮明的左右兩派,作家梁羽生、金庸就分別是兩派的代表性人物,經常在各自的媒體上展開唇槍舌戰。

  大陸改革開放以后,對外貿易大幅增加,香港作為重要的貿易中轉站也迅速繁榮起來,因為財富的點滴下流,香港底層民眾的物質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加之改革開放以后,大陸有意拉攏香港右翼勢力和大資本家,港商大量涌入珠三角地區投資辦廠,迅速暴富起來。鄧小平還特別接見了右翼代表人物——作家金庸。多重因素影響的結果,使得中共對香港底層民眾的燈塔作用逐漸消失。在殖民文化的教育影響之下,香港一般民眾也都轉而抱著居高臨下的態度看待大陸。香港左翼勢力逐漸式微。黃秋生在《老左正傳》中飾演的香港老左派的窘態,就代表了他們這一群體的尷尬處境。

  隨著港商在大陸的投資建廠,香港本土的工業逐漸空心化。港商于內地賺得的利潤,大都不在港再投資升級轉型,都投進房地產。經過三十多年的演化,香港傳統四大支柱產業:金融、貿易、商貿服務、旅游,都陸續失去了活力,只有地產一枝獨秀。

  據劉廼強此前的文章介紹:

  今天的香港GDP93%是服務業,并且明顯二分為低就業、高增值,和高就業、低增值的二元經濟,兩者沒有很大的關連。

  香港大部份市民處于低增值的經濟中,工種單一,技術含量低,薪金上升慢。

  高增值部份少數市民不斷鞏固和擴張其利益,今天國際學校大部份是本地學生,主流中學有接近20%是所謂「直資」的私立學校,只有有錢人子弟才能享受到優質教育,隔代貧窮制度化。

  增值差距大,所以二元經濟促成了二元社會,貧富懸殊,很難得到解決,并且越來越加大。

  住房問題是香港社會貧富分化懸殊的一個重要體現。

  香港號稱經濟發達,但居民住房條件幾乎全球最差,房價高得離譜,以前老說是因為地少人多,但事實上呢?香港1100平方公里的土地供700萬人發展,已使用地區只占了所有面積約24%!也就是說,長期故意囤地不開發,賺取土地收入,同時幾大富豪靠房地產榨干普通民眾的錢!

  香港回歸以后,中央電視臺曾經對香港底層民眾居住的鴿屋進行了專門的報道,并聲稱特區政府正在大力改善香港底層民眾的居住狀況。  

 

  然而,香港回歸21年,底層民眾的住房狀況并未得到根本性的改善。正如劉廼強所言,一方面是大部分市民薪金增長緩慢,一方面是房價不斷暴漲,(過去18個月香港房價漲了22%)

  香港回歸以后,資本主義制度被承諾50年不變。李嘉誠這樣的大地產商在80年代就已經是大陸的座上賓,兩次受到鄧小平單獨會見;香港回歸以后李嘉誠等人仍然是大陸的座上賓。香港回歸以后,大陸治理香港主要倚重的仍然是資本勢力。港人治港幾乎淪落為港商治港,工商界的大資本家在立法會中占據了多數議席。

  原深圳市委副秘書長李羅力20166月在接受《前海傳媒》采訪時,痛心疾首地指出,大陸對香港政策的一大失誤就是回歸后主要依靠大資本家來管理香港……工商界的資本家歸根結底為自己利益的,是忽略老百姓利益的。香港回歸后中央政府給香港送大禮包,除了自由行外,基本上都只是惠及了資本家的利益。馬克思講無產資產階級沒有國界,大資產階級也沒有國界。利益是沒有國家的,我們依靠大資產階級,但他沒有愛國之心,分分鐘可以拿錢走人。

  現實情況正是如此,賺夠了錢的李嘉誠早就2008年開始就著手從經濟泡沫化越來越嚴重的大陸和香港撤資,將資產轉移到英國。

  對比香港今天的狀況,中國大陸的房地產泡沫化速度和社會貧富分化速度可謂是有過之而不及。回歸21年,除了主權的移交,香港還是那個香港,大陸卻不再是原來那個大陸,比香港還要香港。

  大陸對資本的曖昧態度,使得香港親共左派勢力茫然無措,陷入更加尷尬的境地。劉廼強被封公眾號不是個例,關注大陸勞動狀況的香港左翼學者潘毅竟然還被限制入境。

  興起于70年代保釣運動的臺灣左統(親共、親大陸、主張祖國統一)派力量也逐漸式微。80年代以來,大陸主要拉攏臺商勢力,綠營臺獨勢力一面借臺灣貧富分化問題從國民黨的藍營爭取到了大多數臺灣底層民眾,一面與臺商勢力暗通款曲爭取經濟支持。這種狀況下,左統派勢力難有任何作為。

  這兩年,托派的介入使得臺灣左獨勢力不斷膨脹,客觀上充當了西方帝國主義勢力的打手。與之對應,香港也出現了左統和左獨的分化。這才出現了本文開頭以反共著稱的香港右翼媒體《蘋果日報》報道香港底層民眾抗議地產資本霸權的狀況。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大陸逐漸香港化的情形之下,香港的穩定、臺灣的回歸都存在著極大變數。

  但這并不妨礙羅大佑這樣的港臺中產階級藝人一方面在大陸瘋狂撈金,一方面繼續站在道義制高點凝視大陸。

  兩岸皆此岸,彼岸又在何方?

責任編輯:向太陽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北京市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咨詢服務(北京)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