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22日-星期二
在當前中美貿易戰背景下,美國方面不斷指責中國在雙邊貿易中占了大便宜。但從實際情況來看,是美國從中美貿易中獲得了雙重好處。
首先,美國的貿易逆差由其自身經濟特點所決定。美國作為一個高度發達的經濟體,其主要特征是服務化和高技術化。目前美國制造業在GDP中的比重只有20%左右,而服務業的比重高達80%。很多中低端產品美國都不生產,必然要依賴進口,而美國居民儲蓄率非常低,借錢消費意識強。當中國通過貨物貿易賺取美元以后,由于中國儲蓄率較高,有相當一部分通過購買美國國債,借給美國消費,所以表面上中國賺取了貿易順差,實際上是中國支持了美國的消費和政府支出。另一方面,很多中國人到美國留學旅游,購買保險和商品,導致中國在服務貿易方面對美存在近千億美元的巨額逆差,但特朗普政府對此絕口不提。
在此背后是美元作為國際主導貨幣的地位,當資本賬戶輸出很多美元以后,客觀上需要經常賬戶逆差來平衡。這種經濟特征決定了美國必然是貿易逆差狀態,即使美國減少從中國的進口,也會通過增加從其他國家的進口來滿足需要。
其次,中國工人所生產的物美價廉商品支撐美國的低通脹狀態。進入新世紀以來,美國總體上保持較低的通脹水平,即便實施了多年量化寬松政策,通 貨膨脹率仍然只有2%左右。中國向美國輸出的各種商品穩定的價格,是美國保持低通脹的重要保障,美國消費者從中受益很大。以手機為例,美國政客和消費者都不知道中國每組裝一臺蘋果手機,只能賺取5.96美元的加工組裝費,他們也不知道很多中國工人為了給蘋果和其他美國公司打工,常年離家所付出的代價。如果美國強行對中國2000億美元商品增加關稅,將覆蓋大量消費品和農產品,這些產品的關稅成本,將由美國進口商承擔,最終將轉嫁給美國消費者。目前美國的洗衣機價格急劇攀升、釘子生產商因鋼鐵原材料價格上升而破產已經成為事實。我們也可以預見,未來美國的通貨膨脹將會加劇,而消費者對此的抱怨也會上升,最終成為反對特朗普關稅政策的重要理由。
再次,在中美經貿關系當中,看誰受益,不能僅僅看貿易額和貿易順差,更要看商業利潤。在中美經貿關系中,雖然中國在貨物貿易金額上對美國有貿易順差,但由于很多關鍵零部件從美國和其他發達國家進口,中國制造的產品附加值和利潤相對有限。而美國對中國出口盡管金額相對較小,但其附加值和利潤卻很高。如果我們考慮中美相互的投資,美國在中國的累計投資額要遠遠高于中國對美國的累計投資。而且美國在中國的投資利潤率非常高。通用在中國投資生產汽車,市場利潤可達兩位數以上。根據有關測算,美企在中國市場上的貿易和投資利潤總額與中國企業在美國市場上的商業利潤總額之比為4:3,說明美國在中美經貿關系中還是占大便宜。
最后,我們還要看中美經貿關系中誰賺走了利潤大頭。同樣以蘋果手機為例,在蘋果產業鏈的利潤分配格局中,蘋果公司憑借知識產權技術和市場營銷網絡,獲取價值鏈上40%左右的利潤。中國的組裝環節只能賺取5%左右的利潤,還有35%左右的利潤被德國精密零部件、日本液晶顯示屏、韓國內存條等半導體零部件所分享。如果我們看汽車產業中國合資汽車廠家所出口的汽車,利潤率最高的往往是美國與其他發達國家的發動機和變速箱。由此考慮到中國對美出口60%由外資企業完成,因此最受益的是美國的跨國公司,而非中國的組裝工廠。
總體而言,中美貿易不平衡是全球化發展、垂直專業化分工和中美經濟結構差異所導致的。美國作為發達國家控制了專利技術和核心零部件以及研發設計、營銷網絡等高附加值環節,因此在貿易和投資過程中具有明顯的比較優勢,獲取了巨大商業利益。但特朗普政府對此視而不見,僅僅拿中美貨物貿易不平衡這個表面現象作為借口,掀起中美貿易戰,其出發點是完全錯誤的
作者:張建平,商務部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區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 社會調查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