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丨孟亞旭
昨天的《新聞聯播》大家看了沒有?
11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中國共產黨農村基層組織工作條例》和《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監督執紀工作規則》。
按照慣例,當天下午,中央政治局舉行了集體學習,主題是“中國歷史上的吏治”,在這次集體學習上,我們不難窺見中央用人的最新動向。
慢慢來看。
中央用人新提法:多選在重大斗爭中經過磨礪的干部
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始于2002年底,上課“教室”設在懷仁堂的一個會議室內,學習的核心,始終圍繞黨和國家的中心工作和大政方針展開的。
《新聞聯播》披露了26日上課的現場: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所研究員卜憲群就這個問題作了講解。
政知君注意到,十九大后中央政治局共舉行了第十次集體學習,但專門針對“用人”開展學習的,這可是首次。
為啥要安排這個主題?
通稿中是這么說的,“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安排中國歷史上的吏治這個題目,目的是了解我國歷史上吏治的得失,為建設高素質干部隊伍提供一些借鑒。”
這次學習有四個用人的關鍵詞,包括:
政治品德。
習近平強調,最重要的是“政治品德”要過得硬。
選人用人必須把好政治關,把是否忠誠于黨和人民,是否具有堅定理想信念,是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是否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是否全面貫徹執行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作為衡量干部的第一標準。
專業。
加快干部知識更新、能力培訓、實踐鍛煉,要把那些能力突出、業績突出,有專業能力、專業素養、專業精神的優秀干部及時用起來。
要注重從各個方面選拔專業化人才,優化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知識結構、能力結構、專業結構。
公正用人。
堅持原則、實事求是、敢于負責、公正無私,公平對待和使用干部。
遏制住選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風,做到善則賞之、過則匡之、患則救之、失則革之,把政治生態搞清明。
擔當。
把敢不敢扛事、愿不愿做事、能不能干事作為識別干部、評判優劣、獎懲升降的重要標準,把干部干了什么事、干了多少事、干的事組織和群眾認不認可作為選拔干部的根本依據,選拔任用敢于負責、勇于擔當、善于作為、實績突出的干部。
在這次集體學習上,習近平要求“拓寬用人視野,打開視野、不拘一格”。
他提到,“要多選一些在重大斗爭中經過磨礪的干部,同時要讓沒有實踐經歷的干部到重大斗爭中去經受鍛煉,在克難攻堅中增長膽識和才干。”
這一提法,比較罕見。
1.5萬人因違反政治紀律被處分 政治把關成用人前提
幾個點需要提一下。
這次會議再次提到,要把好政治關。今年以來,中央多次提到要講政治。
比如6月底的那次政治局集體學習,內容就是“加強黨的政治建設”。
7月的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習近平提到,“突出政治標準,培養造就忠誠干凈擔當的干部隊伍。”
強調要講政治當然有現實基礎。
今年9月,《人民日報》的一篇文章直言,“仍有一些領導干部‘四個意識’‘四個自信’還沒有筑牢,違反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對黨不忠誠的‘兩面人’還沒有根除。”
這篇文章是有“中共中央組織部黨建研究所課題組”所撰寫的,題目是《新時代領導干部必須旗幟鮮明講政治》。
文章提到,“黨中央果斷查處周永康、薄熙來、郭伯雄、徐才厚、孫政才、令計劃嚴重違反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政治野心膨脹、搞陰謀活動等問題,鏟除政治腐敗和經濟腐敗相互交織形成的利益集團,消除重大政治隱患。”
一組數據得以佐證——十八大至十九大期間,共立案審查違反政治紀律案件1.5萬件,處分1.5萬人,其中中管干部112人。
中央對政治標準和政治紀律的重視,體現在各個方面。
大家應該還記得,最近中辦發布了一個通報,是《關于陜西省委、西安市委在秦嶺北麓西安境內違建別墅問題上嚴重違反政治紀律以及開展違建別墅專項整治情況的通報》,之后各地開始學習這個文件。
《黑龍江日報》曾披露了習近平關于秦嶺違建別墅問題的重要批示內容——要深刻領會習近平關于秦嶺違建別墅問題“首先從政治紀律查起”重要批示精神的深刻涵義。
要從國企、教育、科研等單位選進黨政班子
再來說一下“專業”類官員的情況。
關注最近人事調整的人應該注意到了,不少專業性強、學者型官員陸續被賦予重任,比如海南省委常委、三亞市委書記的童道馳,這位“金融官員”長期在中國證監會任職,空降湖北任了兩年副省長后,今年10月,童道馳躋身海南省委常委。
此外,一些“院士”副省長也陸續被賦予重任,
如今年1月,中科院院士安立佳履新吉林省副省長,10月,中科院院士盧柯履新遼寧省副省長,也是在10月,工程院院士彭金輝在海南省副省長的位子上仕途再進一步,任海南省委常委、組織部部長。
上述幾人在專業領域都有不小的成就,以盧柯為例。
他16歲上大學,30歲成為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博士生導師,38歲被增選為最年輕的中科院院士。
△截圖來自中科院官網
“結構材料表面納米化”技術是盧柯研究團隊最引以為傲的成果之一。從1997年到2003年,全世界只有盧柯小組在從事這一研究,長達6年,孤軍奮戰。
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習近平對專業人才也提出了要求:
“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向前推進,專業化、專門化、精細化要求越來越高,要注意培養有專業背景的復合型領導干部。培養復合型領導干部,跨領域交流是行之有效的途徑。有的干部要從國企、教育、科研等單位選進黨政班子,可以早一點過來,晚了會影響培養效果。”
換句話說,選專才,是一個趨勢。
在這次會議提到,要把干部從一些無謂的事務中解脫出來。
現在,“痕跡管理”比較普遍,但重“痕”不重“績”、留“跡”不留“心”;檢查考核名目繁多、頻率過高、多頭重復;“文山會海”有所反彈。這些問題既占用干部大量時間、耗費大量精力,又助長了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這種狀況必須改變。
多說一句。
就在今年9月,中央紀委辦公廳印發文件,全面啟動集中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工作。
在整治重點中就包括,“檢查考核過多過濫,多部門重復考核同一事項,考核內容不務實,頻次多、表格多、材料多,給基層造成嚴重負擔”的情形。
總之一句話,要干實事才行。
資料 | 中央紀委官網 人民日報 新華社等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巨變!中美第三次國運交鋒,政治局會議釋放重磅信號,關鍵判斷出現了變化!
2018-04-25上次沒重視政治局集體學習的企業腸子都悔青了, 這次請系好安全帶
2018-02-03?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