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國經濟受到國內外各種因素的影響,處于下行調整階段,一方面是中國經濟深化改革開放主動進行的轉型升級,另一方面受到各種不利的國內外市場因素的影響進行的被動調整。在此情況下,便再次生發出一類問題: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比例問題。比如張維迎教授提出的國企比重降不到10%以下,不能叫市場經濟; 當然還有些經濟學家,主張國有企業收購重組處于困難之中的民營企業,也就是民企國有化。
那么,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這種所有權不同的市場主體,是否就能夠決定中國是否屬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呢?今天,品牌100分就帶領大家了解一下有關市場經濟的話題。
什么是市場經濟?
關于市場經濟這個概念,相信很多人都經常聽說過,但是具體怎么定義,其實與普通參與市場經濟的民眾來說,關系并不是特別大。市場經濟(market economy)是指通過市場配置社會資源的經濟形式。簡單地說,市場就是商品或勞務交換的場所或接觸點。市場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無形的。在市場上從事各種交易活動的當事人,稱為市場主體。市場主體以買者、賣者的身份參與市場經濟活動,活動中不僅有買賣雙方的關系,還會有買方之間、賣方之間的關系。如果不考慮政府的作用,市場經濟體系中有兩個部門,一個是公眾(消費者),一個是企業(廠商)。兩個部門的相互關系,可以說明市場供求的一般原理。
在世界公認比較成功的市場經濟體系里,又分別形成三個比較重要的典型市場經濟模式,分別是美國、德國和日本的市場經濟模式。
美國市場經濟模式的特點是,企業享有充分的自主權,政府偏重于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市場經濟法律法規體系比較完善透明。因此,很多人把它稱企業自主型的市場經濟模式,或者叫做自由市場經濟模式。這一模式的市場經濟的基礎是,國家相關的法律法規極度完善,企業擁有足夠的能力發揮市場主體的作用,整個經濟社會的法律法規意識強烈。
德國市場經濟模式的特點是,反對經濟上的自由放任,也反對把經濟統緊管死,而是將個人自由創造和社會進步的原則結合起來,通過國家的有限干預實現“社會公正”。這種市場經濟模式又稱為社會市場經濟模式,它能夠落實的首要基礎是市場經濟法律法規健全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比較完整。
日本市場經濟模式的特點是,非常強調政府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政府既調控市場,也直接引導企業,并且將重點放在后者之上。因此,這種市場經濟模式又被稱為政府指導型社團市場經濟模式。這要求政府在清正廉潔上能夠做到公開透明。
因此,我們從世界上最發達的美、德、日三國的市場經濟模式可以看出,市場經濟模式與企業所有制沒有任何關系,更加看重如下三點:一是市場經濟法律法規的健全與完善;二是實現市場經濟主體之間的社會公正;三是政府加強在財政政策和貨幣政府的調控。
因此,不能按照當下的中國國有企業比例數來判斷中國是不是屬于市場經濟。
那么中國到底是不是市場經濟?
基于世界主要三大經濟體各有其不同的市場經濟模式,主要還是依據國內外市場所表現出來的特點不同,各國政府依照各自的國情和市場特點,制定符合各自國家經濟發展需求的市場經濟模式。
因此,我們看到,無論是令很多經濟學家羨慕的美國自由市場經濟模式,還是德國日本的在有效調控之下的市場經濟模式,都并不一定適合中國經濟發展的特定歷史階段的要求,所以中國建立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模式。
不過,隨著中國社會經濟改革開放的深入,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模式也逐漸走向深化改革的進程,使得市場主體之間更加公正透明,市場資源配置更加合理有效,使得市場供求更加趨于合理。
與此同時,我們的經濟決策者也表示:“必須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
有中國經濟學者在研究市場經濟時,認為市場經濟必須擁有兩個前提:一是社會分工,二是財產私有化。品牌100分認為,在中國經濟崛起之前,世界上對于市場經濟的研究并沒有把私有化作為非常重要的標準,只是在中國經濟崛起之后,西方國家為了使得中國經濟制度向著西方的標準發展,才提出財產私有化的市場經濟標準。從市場經濟的普遍認知上來看,市場經濟的核心就是供求雙方作為市場主體,能夠公正地獲取社會資源和價值。
這不得不提到的一個案例是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英國所實施的國有企業私有化進程,英國的國企私有化,在改革初期短時間內提高了社會經濟的活力。這也是撒切爾夫人贏得支持的重要基礎。撒切爾主義如今備受質疑,當年追捧撒切爾夫人改革措施的,也在反思徹底去國有化的問題。與英國相對的,北歐堅持了福利主義,不僅社會和諧而且整體富裕;而體量和英國相當的德國法國,保留了大量的國有企業,制造業空心化問題就沒有英國那么嚴重。
如今國內有一種聲音,希望最大程度地國有企業私有化,在房地產私有化、一般制造業私有化之后,他們還想把鐵路、電信、電力、郵政、民航、石油石化……都私有化。大家可以想想,是否會出現如英國一樣的情況,民眾各種生活成本增加,大量行業企業被國際強勢資本控制,只要資本利益,不管民眾死活。我們也看到占韓國經濟比重三分之一的三星集團,其絕大多數股權掌握在歐美資本家手里,雖然韓國人拼死拼活的加班加點工作,換取的企業盈利,絕大多數被這些外國股東拿走,人家躺著賺錢享受高福利,韓國人卻成為世界上最勤勞也最辛苦的人。英國也同樣如此,有很多文章在描述英國徹底私有化之后所帶來的經濟后果。從某種意義上,西方歐美國家從來不會為了中國好而給中國出好主意,市場中相互競爭的兩個企業也一樣,誰會幫助競爭對手制定一個營銷策劃方案,讓對手以此來超越自己?所以西方國家看到的中國國有企業的力量,所以才不斷要求中國進行國有企業的私有化。
因此,無論是國有企業還是民營企業,都有公平公正參與市場經濟的權利,這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最重要標準。
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模式
當然,由于中國社會經濟改革只經歷了40年的時間,對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仍然有非常巨大的發展空間,這對于中國經濟的復興和崛起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包括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律法規建設方面、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作為市場主體地位的公平公正問題、社會資源在國有民營企業的配置問題、政府對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服務功能的建立等方面,都需要盡快完善。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只是所有權不同,與判斷是否屬于市場經濟無關
2018-12-28江宇:講共產主義理想就會嚇壞民營企業家、影響民間投資嗎?(系列之二)
2018-02-08?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