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14日-星期一
經濟學家陳平曾不止一次在公眾演講中提及這樣一個觀點:現在的GDP測量是不科學的,以GDP衡量中國經濟,會低估中國的競爭力。
為什么這樣說呢?請聽如下分析。
陳平:
給大家講一下中美的實力到底差距有多大。現在中國有一個弱點,就是悶頭干,但是理論上沒有話語權。中國事做對了,在媒體上全都變成你們歪打正著。中國的經濟學跟在西方后面學,沒有自己的話語權。所以現在要創造一個新的經濟學,我把它叫做復雜經濟學,代謝經濟學,新陳代謝了,才可以后進趕上先進。
現在GDP的測量本身就是不合理,它的分類有問題,把制造業里面兩個最重要的工業部門,一個是交通,一個是運輸通訊,都放到服務業里面去了。如果現在中國最領先世界的,像高鐵、鐵路、電網,還有通訊,這些都變成服務業,你根本就沒有辦法度量中國的經濟實力。
所以廣義工業就要把這些加上去,中國就是世界第一,不光是絕對值7.8萬億美元,超過美國6.9萬億,中國占GDP是63%,德國是59%,俄國第三,比日本強一點,美國只有38%,比日本差十個百分點,所以你就知道特朗普想打貿易戰來挽救美國實體經濟、廣義工業衰落的趨勢。有可能嗎?我認為二十年之內沒有可能。
還講一個中國的競爭優勢,中國人均GDP低。人均GDP高不等于國際競爭力高,而人均GDP在國際競爭里沒有話語權。現在競爭就是規模競爭,即使美國、歐洲、日本在研發上面可能在某些領域上面保持領先地步,一旦到了研發出了成果可以用了,要投資、投產了,美國人就傻眼了,就告訴我說,要投產一個新的應用,美國要十年以上,歐洲比美國還慢,中國兩年不到就可以上去了,為什么?
我就講這幾個道理,第一是中國的規模優勢,因為你同樣的一套模具,我生產一百臺就不賠不賺,生產一千臺就賺了,生產一萬臺、十萬臺成本越來越低,所以告中國傾銷是胡扯,這是因為規模,中國的人口大,勞動力充足,這一點上西方就沒戲了。
第二,中國還有一個優勢是范圍經濟。現在我回國最大的享受你們知道是什么嗎?就是吃中國餐,中國現在是世界上最奢侈的國家,一頓早飯二十幾個菜,你到美國的五星級賓館里面最多三五個菜,中國現在的奢侈程度超過西方的貴族和帝王。所以中國品種的創新比西方的規模生產還要厲害。
第三,國家產業集群效應。在長三角、珠三角,周圍走路幾十分鐘所到的范圍里面,你把產品品種部件配套就齊了,你在美國訂一個部件,等著吧。蘋果公司一旦有新產品上線,會還沒有開完,副總立馬坐飛機飛深圳,而不是硅谷。所有的這些優勢最后落實到一條就是中國社會里面的優勢,社會協作。
現在中國已經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場,這里面講的就是數據,中國的廣義工業已經是世界第一了。包括市場的排序,中國是世界出口第一大國,進口第三大國,進出口加起來是世界第二。美國也好,歐洲也好,日本也好,想要搞一個市場把中國排除在外,他們有戲嗎?我告訴你,沒有戲。
而且你要明白美國在中國的投資其實很少的,在中國投資最多的恰恰是歐洲、日本、韓國。美國的政治盟友都已經綁在中國經濟的戰車上了,所以美國想要搞新冷戰,沒可能。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