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14日-星期一
“在過去十年里,千千萬萬中國人躋身中產階層,使這個群體擴大到2至3億人。2015年時,中國中產階層的平均財富就達到了13.9萬美元,財富總量超過28萬億美元,這個數字超過了美國和日本中產階層的16.8萬億美元和9.7萬億美元。如此強大的中產階層橫空出世,意味著中國政府面臨至關重要的戰略機遇。”
2008年之后,西方進入了困難時期,先后經歷了金融危機、經濟衰退和艱辛的復蘇。對于中國而言,2008年同樣是個重要的轉折點,但它開啟的卻是十年飛速發展期,這是幾乎無人預料到的。
當時,美國投資銀行雷曼兄弟破產,引發全球金融危機,中國領導人當然也感到十分擔心。而那年一月的南方雪災、五月的汶川地震等自然災害以及三月的西藏暴力犯罪事件更是加重了他們的憂慮。
那時候,中國最擔心的事似乎正在成為現實。盡管八月的北京奧運會令世人印象深刻,但中國股市從2007年6124點的高位一路“跳水”跌到了2008年10月的1664點。這樣的跌幅是前所未有的。
但中國政府仍然堅持執行長期規劃,調整出口導向型經濟增長模式向國內消費型轉變。事實上,全球經濟危機恰好迫使中國正視其過于依賴外部需求的風險,這進一步堅定了中國轉型的決心。
中國的努力換來了巨大的回報。在過去十年里,千千萬萬中國人躋身中產階層,使這個群體擴大到2至3億人。2015年時,中國中產階層的平均財富就達到了13.9萬美元,財富總量超過28萬億美元,這個數字超過了美國和日本中產階層的16.8萬億美元和9.7萬億美元。
中國中產階層擁有巨大的能量。在過去十年里,中國消費者購買了全球70%的奢侈品。盡管人均汽車擁有量僅為全球平均水平的一半,但自2008年以來,中國汽車市場已超過美國,穩坐全球汽車銷售量榜首。另外,2018年中國出境旅游人次突破了1.5億。
如此強大的中產階層橫空出世,意味著中國政府面臨至關重要的戰略機遇。中國核心經濟智囊劉鶴曾于2013年寫道,2008年金融危機之前,中國的目標是成為全球生產中心,通過制造業吸引國際資本和知識;而在2008年危機發生之后,中國首要的戰略目標變成了在控制債務風險和提振總體需求的同時大幅刺激經濟,以鼓勵國內消費和投資,從而減小外部震蕩對中國的影響。
2018年6月4日,湖北省襄陽市,在漢十高鐵漢江特大橋建設現場,中鐵大橋局的工人正在一個與鐵路線走向成T形的橋梁上施工。(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作為該計劃的一部分,中國進行大規模基礎設施投資,比如新建高速鐵路將近3萬公里。僅去年一年,中國高鐵網絡總運量將近20億人次。互聯互通程度的提升使各地區之間的經濟聯系變得更加緊密,城鎮化快速推進,消費水平也大幅提升。
在此基礎上,中國企業還在發達國家通過并購獲取關鍵技術,投資高利潤基礎設施。這樣一來,中國2018年的經濟規模幾乎達到了2008年的三倍,國內生產總值突破90萬億人民幣(13.6萬億美元)。換種說法,2006年中國GDP還只有日本的一半,但到了2016年卻是日本的2.3倍。
當然,中國也遇到了一些新的挑戰。土地和住房價格飛速飆升,以至于人們擔心城市房地產價格會出現泡沫。信貸增長也帶來了新的風險。但總體而言,中國在擴張性經濟政策的支撐下迅速崛起,成為了全球經濟強國。
在中國新的增長模式中,有一個關鍵特征是在領導人規劃之外的,當然就更別說獲得什么產業政策的扶持了:那就是著眼消費的創新產業。它在2008年以前幾乎不存在,但如今卻在對中國經濟發揮越來越重要的推動作用。
2019年1月16日,在浙江省溫州市鹿城區五馬商業街,購物市民通過“刷臉”完成支付。(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目前,中國的電子商務和移動支付都處于全球領先水平。2018年,中國的移動支付總額達到了24萬億美元,是美國的160倍。十年前曾經處于龍頭地位的國有銀行和石化企業,現在已經被電子商務和互聯網巨頭阿里巴巴和騰訊趕超。如今,互聯網企業和技術公司每年能為中國創造幾千萬的就業崗位。
與此同時,過去一直是增長引擎和就業大戶的制造業,如今開始走下坡路,部分是因為受到工資水平快速提高的影響。這使得中國經濟結構發生了根本性變化。
傳統的GDP指標已經無法反映中國的經濟結構轉型,但許多經濟學家并沒有把精力花在研究這種轉型上,而是專心致志給中國的增長敘事挑毛病。例如,布魯金斯學會最近發布研究報告,稱中國實際經濟規模比官方公布的數據小約12%。
找這種茬沒什么意義。中國經濟過去十年所經歷的變化是影響廣泛、前所未見和至關重要的。與其試圖證明中國的成績沒那么亮眼,倒不如花功夫去理解中國的經濟轉型,這樣做對世界的意義要大得多。
(本文來源:觀察者網楊雨晴譯自《世界報業辛迪加》網站)
長按圖片,識別二維碼,關注“昆侖策網”!
(作者系復旦經濟學院院長,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來源:觀察者網)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