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只要有帝國主義存在,就不得安寧。紀念中英長江炮戰勝利70周年。
(一)
當今中國面臨著嚴峻的安全形勢。近6年來,美國借口所謂“航行自由”,頻頻派航母戰斗群侵犯我南海主權,似已成了“常態”,人們早已司空見慣。
如今,令人詫異的是,2月11日,英國國防大臣加文·威廉姆森竟公然聲稱,將派新航母撞南海,向所謂“藐視國際法”的國家,展示英國的“硬實力”。他在皇家三軍聯合研究所發表演講是這樣說的:針對中、俄等國“藐視國際法”的行為,英國未來“可能不得不進行干預”。英軍新服役的“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及兩個中隊的F-35隱形戰機,將前往太平洋爭議海域,展示英國的“硬實力”。這是脫歐后英國“軍事戰略”的需要。英國將抓住脫歐帶來的機遇,重新進行戰略定位,建立新聯盟、恢復舊聯盟。最重要的是,要證明英國是一個在需要時會采取行動的國家,一個在世界需要領導時、可以求助的國家。為此,英國和西方盟友必須做好“使用硬實力捍衛自己利益的準備”,英國必須做好在海外實施軍事行動的準備。(2019年02月12日11:20人民網-環球時報)
無獨有偶。2月22日,法國國防部宣布,該國很快將派遣“夏爾·戴高樂”號航空母艦進行穿越地中海、印度洋北部和太平洋的“長期部署”。這艘航母的戰斗群還有2艘護衛艦、一艘核攻擊潛艇和一艘油料補給船。國防部聲明稱,此次部署將持續數月,旨在“重申法國在這些地區的存在”。通過部署其航母戰斗群,法國的目標是“加強對印度洋-太平洋地區局勢的評估,“酌情進行干預以解決地區安全問題”,發展與其他國家軍隊合作的能力,并“加強戰略伙伴關系”。聲明說:“(‘戴高樂’戰斗群)的這一國際維度證明了盟國海軍與我國海軍之間的高度合作與信任。”(參考消息網2月27日報道)
這就清晰表明,我國南海維護領土主權的斗爭,將面臨更加復雜的嚴峻形勢。過來在南海頻頻挑戰威脅我國家安全的,基本上是美國在單打獨斗,今后英國和法國也將派各自的航母戰斗群,群集南海,展現“存在”,“建立新聯盟、恢復舊聯盟”,狼狽為奸,其矛頭所向,即所謂“藐視國際法”的中國。
以往,人們常說“狼來了”,實際上還是司空見慣一只大狼,今后它可能糾合成一小群狼!從一只到小一群,更須認真對付。
在這樣重要的時段上,我們重溫一下毛主席當年指揮中英長江炮戰及應對丘吉爾“要派航母到遠東報復”,是很有必要、很有教益的。
(二)
中國的解放戰爭,在奪取“三大戰役”的偉大勝利之后,我軍必勝,蔣家王朝必亡,應當說是大局已定。但蔣介石仍妄想通過“和平談判”,劃江而治。毛主席洞察老蔣陰謀,早就明令中國人民解放軍百萬雄師云集長江北岸,充分做好了橫渡長江,解放全國的軍事準備,同時限令兩黨《和平協定》簽字的最后期限,是4月20日,簽則和,不簽就打。
毛主席鑒于解放戰爭原本就是“美國出錢出槍,蔣介石出人替美國打中國人,借以變中國為美國的殖民地的戰爭”,英國遠東艦隊又派有軍艦長期停泊在南京江面,因而,在我軍發起渡江戰役中,就有可能遭到美軍,或者英軍的武力干涉,乃至發生軍事沖突,必須預謀對策。為此,中央軍委渡江作戰前就曾明令我軍:
【如果和帝國主義軍事力量發生沖突,我們不要打第一炮、第一槍,不要挑起沖突。如果他們敢于先打第一炮、第一槍,就要堅決予以回擊。】
在以鄧小平、劉伯承、陳毅、粟裕、譚震林組成的渡江戰役總前委的統一指揮下,以二野、三野一百萬兵力組成東、中、西三個突擊集團,在四野先遣兵團配合下,經中央軍委批準,從4月20日子夜開始,在東起江陰、西至湖口的千里防線上,實施有重點的多路突擊。按照總前委渡江作戰命令,4月20日夜攻奪各江心洲,4月21日開始渡江突擊作戰。
然而,4月20日上午9時許,配屬東集團——三野第八兵團(司令員陳士榘、政治委員袁仲賢)渡江作戰的第三野戰軍特種兵縱隊(司令員陳銳霆、政治委員張凱)炮三團炮七連觀測人員,發現在焦山下游約500米處,從薄霧中漸漸露出一黑乎乎的龐然大物,若隱若現。他們慢慢地從望遠鏡中逐漸看到,原來是一艘不明軍艦,自上海方向開來,大搖大擺闖進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的防區,并且朝著解放軍陣地的方向開了過來。透過晨霧,觀察所炮兵仔細觀察,這艘軍艦原是懸掛著英國米字旗的“紫石英”號軍艦,編號是F116。
來者不善,善者不來。相對我陸軍炮兵來說,“紫石英”號軍艦真還是一龐然大物。這艘軍艦是英國皇家海軍“紫石英”號快速護衛艦。1943年11月2日建成下水,排水量1475噸,長91.3米,寬11.6米,吃水2.9米,主機功率4300馬力,航速20節,額定官兵192人。武器裝備為雙聯102毫米高平兩用炮3座、雙聯20毫米厄利孔機炮4座、單管20毫米厄利孔機炮4座、深彈投擲器8座。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紫石英”號在大西洋中為盟軍的商船護航。二戰結束前夕,直接參與過對德國海軍的作戰。歐洲戰場的戰役結束后,它就被派往遠東地區。
當時“紫石英”號闖到的三江營,距揚州東南20公里,距鎮江東北30公里,與江中沙洲揚中島隔江相望,是解放軍發起渡江戰役的關鍵位置,“紫石英”號闖入直接威脅和破壞解放軍渡江作戰。
面對這個突發的涉外特殊情況,我人民解放軍前線指部根據渡江前中共中央軍委的命令,“不打第一炮、第一槍”,決定向“紫石英”號鳴炮警告,令其迅速撤離,不要防礙我大軍即將發起渡江作戰。從8時30分開始,解放軍北岸炮1團連續兩次向“紫石英”號發炮警告,為了防止擊中英艦,彈著點選擇在英艦左前方。
而“紫石英”號卻仗著“大英帝國”的余威,囂張至極,將我軍的鳴炮警告置若罔聞,艦長金斯勒竟輕蔑地斷言:“中國人不敢向外國軍艦開炮”,反倒下令,對我軍的善意的嗚炮警告“全力開炮還擊”。隨即,“紫石英”號數炮齊鳴,向解放軍陣地飛去。
中國人民解放軍前線指部臨危不懼,以牙還牙,“堅決予以回擊。”9點50分,隨著一聲令下,一群群穿甲彈便飛向英國軍艦,英艦上的火炮也發瘋似地向我炮兵陣地開火,雙方展開了激烈的炮戰。不久,“紫石英”號被解放軍的炮火擊中30馀處。指揮臺與前主炮炮座及艦體其他部位多處中彈,舵手室穿了一個直徑3英寸的洞,舵手當場炸死。艦長斯金勒少校身亡,副艦長代理指揮,無賴“紫石英”號操縱系統失靈,航向失控,以至擱淺在玫瑰島以西大約150碼的泥灘上,動彈不得。只好掛起白旗。我炮兵也就停止了射擊。
“紫石英”號從被炮火擊中到陷于癱瘓狀態,前后只用了5分鐘時間。
資料圖:傷痕累累的“紫石英”號護衛艦
這就是中英長江炮戰的第一回合。
“紫石英”號遭受重創,擱淺海灘,11分鐘后,于4月20日上午9點46分,向英遠東艦隊發出緊急求援電報,稱“紫石英”號有嚴重傷亡,請求停泊在上游南京江面的英國軍艦前來支援。離它距離最近的“伴侶”號接到求救電報后,在三個小時后趕來了。“伴侶”號是一艘CO級驅逐艦,噸位比“紫石英”號大得多,火力裝備也更強。排水量2530噸,長110.5米,寬10.9米,吃水3米,主機功率4300馬力。裝備有4.5英寸大炮6門、小炮10門。
當天下午13時半,“伴侶”號驅逐艦疾駛三江營,增援“紫石英”號。它來勢洶洶,一邊開炮,一邊以每小時26海里(相當于時速50公里)的速度順流而下,企圖一舉沖過解放軍炮火的控制區,接近“紫石英”號。
原本挨過打的“紫石英”號知道,在解放軍的密集炮火下,“伴侶”號這樣做只能是自討苦吃,毫無意義,于是連忙通過無線電讓“伴侶”號趕快撤退,以免重蹈覆轍。
然而,“侶伴”號卻自恃艦堅炮利,不聽勸告,一意孤行。當“伴侶”號在靠近“紫石英”號時,再次遭到解放軍炮3團7連的射擊,中彈五發。此后,這艘英艦便利用解放軍火炮射界有限的弱點,躲進解放軍射擊死角,向著解放軍陣地猛烈炮擊,英艦上配備有八門114毫米主炮,加之艦炮射速較快,因此面對解放軍的三門75毫米野戰炮優勢異常明顯,給解放軍造成了一定的傷亡和損失。隨后,“伴侶”號便企圖靠近“紫石英”號,并試圖將該艦從泥灘中拖走。此時,解放軍炮3團1連的三門日制105毫米榴彈炮與附近步兵部隊的37毫米反坦克炮先后開火。激戰中,“伴侶”號失去了戰斗能力,兩個炮塔被擊毀,艦橋也被擊中,航向一度失控,炮戰前后持續了約兩個小時,彈痕累累的“伴侶”號,沖出火力網,順流而下,倉皇逃竄,直到在上海附近水域與英國遠東艦隊的“倫敦”號巡洋艦會合。
與此同時,“紫石英”號為了配合營救,在夜幕里加緊搶修,自行浮起,重新駛入了長江。但因損壞嚴重,只能在原地等待救援。
這乃是中英長江炮戰第二回合。
歷時一天的中英炮戰,解放軍大獲全勝。粟裕、張震看到事態可能進一步發展,向中央軍委報告,二十日午兩艘外國軍艦入侵揚州東南拓江營口岸第三野戰軍防區,一被擊沉,一被擊傷。請示外國軍艦如再來犯,怎么對付?
4月21日,毛主席為中央軍委復電粟、張告前委電:
【“你們所說的外艦可能是國民黨偽裝的,亦可能是真的,不管真假,凡擅自進入戰區防礙我渡江作戰的兵艦,均可轟擊,并一律當成國民黨兵艦去對付”。(《毛澤東年譜》1983-1949下冊,第485頁)】
毛主席復電何等霸氣,斬釘截鐵,不管哪來軍艦,“凡擅自進入戰區防礙我渡江作戰的兵艦,均可轟擊”。
果然,英國遠東艦隊總部獲悉其兩艘軍艦4月20日在長江受到重創之后,老羞成怒,不僅不懸崖勒馬,反而派艦隊副總司令梅登海軍中將親自乘坐旗艦“倫敦”號,率驅逐艦“黑天鵝”號,一為巡艦,一為炮艦,氣勢洶洶地前來援救受傷的英艦,對我軍實行報復。
“倫敦”號系萬噸級重巡洋艦,排水量9750噸,長192米,寬20.8米,吃水5米,主機功率8萬馬力。有八門八英寸重炮,八英寸,20公分!那可是當時解放軍根本沒見過的重武器。
4月21日清晨,英艦“倫敦”號、“黑天鵝”號清晨起航,由嘉興向西行至七圩港以東時,速度減慢,沿途以望遠鏡觀察北岸,在該段停留約兩小時后,繼續向西行,并將炮移向北岸,我亦通知炮兵準備應付。經七圩港時,英艦即向我陣地發射猛烈排炮。
揚子江北岸七圩港一帶,是東集團第十兵團(司令員葉飛、政治委員韋國清)的第二十三軍(軍長陶勇)防區。此時,解放軍正發起渡江作戰,同國民黨軍激烈交火,英艦“倫敦”號、“黑天鵝”號入侵實際上是同國民黨軍相互配合,負隅頑抗,極大地阻撓和破壞我大軍渡江。
因而,解放軍前線指揮部根據毛主席最新的命令,堅決予以還擊。該艦旋即西去,駛至泰興以西江面時,遭我炮擊,復東返,沿途不斷向我炮擊,我亦不斷還擊,下午該艦即向江陰方向逃竄。據觀察,該艦中炮九發,有炮兩門為我擊毀。我陣地被轟毀一部,并有68師202團團長鄧若波、參謀長王保哲中彈陣亡,團政委侯葵負傷,共傷亡40余名,打壞民房多間,群眾亦有傷亡。
軍長陶勇聞訊怒不可遏,下令我沿岸炮兵,不管是炮六團還是炮一團,凡有效射程能打到的都立即向英艦還擊。盡管英國艦堅炮利,但畢竟寡不敵眾,在我江岸密集炮火轟擊中,連續中彈,冒起沖天的濃煙,一發美制105毫米榴彈炮擊中“倫敦”號的司令塔,艦長卡扎勒海軍上校被當場擊成重傷倒在甲板上。副總司令梅登的白色海軍將軍制服上讓炮彈片撕成幾個大小形狀不規則的窟窿。梅登這才發現我炮兵火力遠遠超過他們的預先估計,只好無奈地下令掉轉船頭,“倫敦”號、“黑天鵝”號帶著累累的彈孔和傷痕,夾著尾巴駛向上海方向。
就這樣,中英長江炮戰第三回合,又以解放軍大勝告終。
這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以來,第一次用炮兵同外國軍艦正式“交戰”。解放軍干凈利落將敢于侵入我軍防區的英國遠東艦隊的四艘軍艦全部重創,予以嚴重的懲罰。“紫石英”號軍艦被打癱,動彈不得,“侶伴”號和旗艦“倫敦”號、“黑天鵝”號帶著累累的彈孔和傷痕,狼狽逃向上海方向。
據當時外電報道:“紫石英”號護衛艦死亡17人,傷20人,60人泅水登岸后乘火車抵滬,艦長斯金勒少校身亡;“伴侶”號艦死亡10人,傷12人;“倫敦’號艦死亡15人,傷13人,艦長卡扎勒海軍上校重傷;“黑天鵝”號傷7人。此后,英國海軍又公布,還有103名官兵“失蹤”。
英軍艦入侵,也造成我軍傷亡官兵達252人,202團團長鄧若波犧牲。
4月22日,毛主席為人民解放軍總部發言人起草關于英軍暴行的聲明,向全世界宣布,“人民解放軍戰勝英帝國主義國民黨軍艦的聯合進攻”。聲明說:
【“在鎮江江陰段作戰中,人民解放軍曾于二十日及二十一日戰勝英國帝國主義和國民黨大隊軍艦的聯合進攻,這件事值得全國人民極大注意……英帝國主義的海軍竟敢如此橫行無忌和國民黨反動派勾結一起,向中國人民和人民解放軍挑釁,闖入中國人民解放軍的防區發炮攻擊,直接參加中國內戰,致使人民解放軍遭受巨大損失(傷亡二百五十二人),英帝國主義必須擔負全部責任。”(《毛澤東新聞工作文選》第291-292頁)】
中英長江炮戰停息之后,隨之而來的是中、英兩國圍繞著“紫石英”號的處置問題,展開了激烈的外交較量。
從5月18日,解放軍方面代表和英國方面代表開始了先后共進行了11次談判。在談判中,英方要求釋放“紫石英”號,而中方要求英國政府對“紫石英”號擅自闖入中國內河做出道歉,賠償損失,即可放行。而這一點涉及大英帝國臉面,英國人無論如何不愿意答應。
三個月過去了,中英談判毫無進展。
直至1949年7月30日晚,長江遭遇到突如其來的一場臺風,“紫石英”號乘月黑風高之夜潛逃。當晚21時許,已經修復了的“紫石英”號艦,趁“江陵解放”號客輪經過該艦駛往上海之際,模仿我客輪桅燈,尾隨“江陵解放”號客,以它作為掩護,像小偷一樣,于7月31日凌晨5時許,終于逃到了長江外寬闊的海面。“紫石英”也就結束了長達101天的被困生涯。
令人驚訝的是,在英國26日議會上,前首相、議員丘吉爾還公然叫囂“要派航母去遠東實行武力報復”,首相艾德禮也宣稱:
【“英國軍艦有合法的權利在長江行駛,執行和平使命”。】
為此,毛主席于4月30日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發言人起草《為英國軍艦暴行發表的聲明》,向全世界義正嚴詞地宣布:
【“我們斥責戰爭販子丘吉爾的狂妄聲明”】
并質問
【“丘吉爾先生,你‘報復’什么?英國軍艦和國民黨軍艦一道,闖入中國人民解放軍的防區,并向中國人民解放軍開炮,致使人民解放軍的忠勇戰士傷亡252人之多。英國人跑到中國境內做出這樣大的犯罪行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有理由要求英國政府承認錯誤,并執行道歉和賠償。難道你們今后應當做的不是這些,反而是開動軍隊到中國來向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報復’嗎?”】
毛主席還尖銳批駁艾德禮的狂言:
【“艾德禮首相的話也是錯誤的。他說英國有權開動軍艦趕往進入中國長江。長江是中國的內河,你們英國人有什么權利將軍艦開進來?沒有這種權利。中國的領土主權,中國人民必須保衛,決不允許外國侵犯。”】
并且宣告:
【“人民解放軍要求英國、美國、法國在長江黃浦江和中國其他各處的軍艦、軍用飛機、陸戰隊等項武裝力量迅速撤離中國的領水、領海、領空,不要幫助中國人民的敵人打內戰。”】
中英長江炮戰,并不是什么大仗,但它卻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次同外國軍艦“交戰”,我軍大獲全勝,震動了全世界,影響深遠。它宣告了一百多年來帝國主義對中國的“炮艦政策”的破產,中國人民忍受屈辱外交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彰顯了毛主席領導的中國共產黨人捍衛國家主權堅如磐石的決心和“戰則必勝”的能力。
全國人民歡欣鼓舞,笑逐顏開,國外游子奔走相告,揚眉吐氣。
毛主席鑒于中英長江炮戰我軍重創英軍四艘軍艦震驚世界,舉世矚目,也就乘勢向全世界莊嚴宣告即將成立的人民政府的建交原則: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和人民政府愿意考慮同各外國建立外交關系,這種關系必須建立在平等、互利、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基礎上,首先是不能幫助國民黨反動派。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和人民政府不愿意接受任何外國政府所給予的任何帶威脅性的行動。外國政府如果愿意考慮同我們建立外交關系。它就必須斷絕同國民黨殘余力量的關系,并且把它在中國的全部武裝力量撒回去。”(《毛澤東選集》第4卷,第1460-1461頁)】
真是不打不成交。新中國誕生前夕,解放軍在中英長江炮戰中,痛擊了敢于來犯的英國軍艦;新中國剛剛成立,1950年1月,英國政府就在西方世界又是第一個率先宣布承認新中國。
毛主席還有意外收獲,發現了即將建設人民海軍的將帥之才。當陳毅談及長江炮戰是23軍軍長陶勇打的時,毛主席說:
【“陶勇,勇敢的‘勇’,那么喜歡打軍艦,就去海軍吧。”】
陶勇后來調到海軍,任東海艦隊司令。
(三)
毛主席指揮1949年中英長江炮戰的偉大勝利及應對丘吉爾派“航母軍艦來遠東報復”的戰爭叫囂,有其重大的現實意義,值得好好學習、繼承、借鑒。
首先,學習毛主席洞察帝國主義的本質,不抱幻想,作好了斗爭的準備。
在渡江作戰前,毛主席和黨中央面臨錯綜復雜尖銳斗爭形勢,既在同國民黨舉行“和平談判”,又要著重于布署和指揮百萬雄師強渡長江,還要準備蔣家王朝即將覆亡后,全國會涌現許多新情況、新問題,黨須要制定新的方針政策。在對如此尖銳、錯綜復雜的斗爭形勢下,毛主席卻預料到我百萬雄師渡江激戰中,帝國主義可能挑起沖突,“狗急跳墻”,超前指明了解放軍的應對預案,明令我軍:如果和帝國主義軍事力量發生沖突,我們不要打第一炮、第一槍,不要挑起沖突。如果他們敢于先打第一炮、第一槍,就要堅決予以回擊。
所以,人民解放軍在即將發起渡江作戰前的緊急關頭,突然發現英艦“紫石英”號闖入我軍防區,破壞和阻撓我大軍渡江之時,前線指揮部就胸有成竹,臨危不懼,按中央軍委的既定命令,先是放炮警示,令其迅速退出我軍防區,而當英艦敢向我軍“打第一炮、第一槍”后,則毫不客氣地“堅決予以回擊”,直至把“紫石英”號軍艦打癱,動彈不得。英軍隨即再派“伴侶”號前來報復,我軍前線指揮部一如既往,按既定軍令,打得“伴侶”號負傷潰逃。
真是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毛主席渡江前“預”得如此準確,成了“事前諸葛亮”,顯然是基于他對帝國主義本質的科學認知。在他看來,我國人民推翻“帝、官、封”的民主革命盡管行將取得全國勝利,但帝國主義并不會甘心于它們在中國的失敗,還會繼續搗亂。搗亂、侵略、稱霸,乃至戰爭,這就是帝國主義的本質。這種帝國主義的內在的“質的規定性”是改變不了的,切不可心存幻想,以為帝國主義有朝一日,會“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因而,他在渡江作戰前也就預料到帝國主義進行武裝干涉,預籌對策,使我軍遇到突發事件,能立于不敗之地,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了。
其次,學習毛主席堅決維護國家領土主權鐵骨錚錚的氣概
自1840年中英鴉片戰爭失敗后,世界大大小小帝國主義都欺侮過我國,許多人被帝國主義嚇破了膽。而毛主席則向來不怕帝國主義的軍事威脅、武力洞嚇。抗戰勝利后,美帝國主義公然支持蔣介石發動內戰,毛主席怕了嗎?沒有。他同斯諾談話,就振聾發聵地提出,“蔣介石和他的支持者美國也都是紙老虎”(第1195頁),美國不可一世,樣子可怕,其實并沒有什么了不起的力量,從長遠的觀點來看,真正強大的力量屬于人民。(第《毛澤東選集》第4卷,第1195頁)美國是“紙老虎”,英國就更是“紙老虎”。
1949年的渡江之戰是我軍解放全中國的關鍵之戰,至關重要。解放軍百萬雄師渡江之際,可能遭遇帝國主義發生直接干涉,堅持斗爭是不是“樹敵太多”?會不會“造成不好國際影響”,以至于不利于新中國同外國建交?毛主席怕了嗎?沒有。
他把中國之領土、主權看成事關國家的根本利益,神圣不可侵犯;領土不容談判,主權不許交換。不管帝國主義如何強大,只要敢于侵犯我國之領土、主權,都應與之堅決斗爭。毛主席深知,帝國主義從來就是欺軟怕硬,“吃柿子,挑軟的”;一味妥協退讓,拿原則交易,勢必貽害無窮。
他指揮中英長江炮戰的全過程中凸顯鐵骨錚錚的中國人的民族氣概。早在渡江之前,毛主席就曾明令我軍,如果帝國主義挑起沖突,敢于先打第一炮、第一槍,“就要堅決予以回擊。”
繼而,在解放軍將來犯的兩艘英國軍艦分別擊沉、擊傷之后,毛主席4月21日更是明令粟裕、張震,
【“凡擅自進入戰區防礙我渡江作戰的兵艦,均可轟擊,并一律當成國民黨兵艦去對付”。】
接著,(他4月22日,中英長江炮戰基本告停后,毛主席向全世界發表聲明,莊嚴宣布,
【“在鎮江江陰段作戰中,人民解放軍曾于二十一日及二十二日戰勝英國帝國主義和國民黨大隊軍艦的聯合進攻。”】
同時憤怒揭批英帝國的暴行,
【“在我軍準備大舉渡江的時候,英帝國主義的海軍竟敢如此橫行無忌和國民黨反動派勾結一起,向中國人民和人民解放軍挑釁,闖入中國人民解放軍的防區發炮攻擊,直接參加中國內戰,致使人民解放軍遭受巨大損失(傷亡二百五十二人),英帝國主義必須擔負全部責任。”】
毛主席于4月23日下令,
【“粟、張加強江陰方面的炮火封鎖,一則使國民黨軍艦不能東逃。二則使可能再來之英艦不能西犯,如敢來犯,則打擊之”。 】
最后,英軍艦遭受重瘡,狼狽不堪,英帝國丟了臉面,老羞成怒。所以才有了在丘吉爾口出狂言,叫囂英政府派兩艘航空母艦去遠東“實行武力的報復”后,毛主席面對英帝國的“航母”威脅的回應。他向全世界莊嚴宣告:“我們斥責戰爭販子丘吉爾的狂妄聲明”,輕蔑地質問:“丘吉爾先生,你‘報復’什么”?怎能把1949年還當成“1840年”?
毛主席維護國家領土主權的的鐵骨錚錚的民族氣概永遠值得學習,發揚光大。
第三,學習毛主席有理有利有節同英帝國的斗爭藝術。
毛主席從世界大格局著眼,深知中國與外國的主要矛盾是美國,不是英國,且建國后,英國還可能成為我國打開西方關系的突破口。因而,他指揮中英長江炮戰,就很講策略,注意分寸,既敢于斗爭,又善于斗爭,成了有理有利有節的典范。
他渡江戰前明令我軍:渡江作戰如遇外艦闖入,特別強調“我們不要打第一炮、第一槍”,“不要挑起沖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這就是“有理”。中英兩國經過一天炮戰之后,如果英艦再次“擅自進入戰區防礙我渡江作戰”,那么,“你們就均可轟擊,并一律當成國民黨兵艦去對付”,這也是“有理”。凡此種種,不亦而足。
中英長江炮戰震驚英國朝野,乃至全世界。為什么一些西方輿論對中國痛擊英艦的評論反倒比較公允、公正?因為中國打得有理,英艦遭痛擊實乃自作自受。諸如:4月21日,倫敦自由黨《新時報》就尖銳提出:
【“英國人要問,為什么在昨天于揚子江上被炮轟之英國船只,要恰在這個時候向上流航行呢?”】
而美國聯邦調查局的一位官員聽說“紫石英”號事件后,不由得連罵了三個“愚”字?人家打仗時你把軍艦開進去,是第一愚;受了傷又要派軍艦去增援,和中世紀英國人在剛果河上打土著人一樣,是第二愚;救不出有吃有喝就留在那里好了,而又要逃跑,是第三愚。
真可謂,有理走遍天下,無理寸步難行。
此次中英長江炮戰,盡管解放軍大炮不如英國的“艦堅炮利”,但數量上卻占絕對優勢,再加上“天時地利”,就能以少勝多,將敢于來犯的 四艘英艦,一一擊癱、擊傷,給予了應有的懲罰,全部、干凈、徹底轟出長江,這就不光是“有理”,而且是打得“有利”。
毛主席在對英艦“紫石英”號的處理問題上,把嚴肅原則性和高度的靈活性有機結合起來,堅持斗爭,有理有利有節,適可而止。4月22日下午,毛主席電告前委、粟裕張震,英國駐北平總領事包士敦致信朱德總司令,請準英國派兩艘軍艦前來救援被擊損之英艦(紫石英號)船員,予以:“營救之便利”,“我們的意見在英艦不防礙我渡江作戰的條件下,可予以營救之便利”。至于英國人要求該二艦于營救事務完畢后,仍須開往南京護僑一事不能同意,應令該二英艦向下游開去。但如該二艦不聽勸告,仍開南京,只要不向我軍開炮防礙我軍渡江你們也不要攻擊他們;1949年4月27日凌晨,毛主席又指示第三野戰軍:為創造和談氣氛,早日解決問題,以利日后中英友好,對“紫石英”號不得當成“戰俘”,“只采取監視措施,不準繳其武裝、集中其人員、斷其燃料,要協助其醫治傷員,供給其生活用品”;當發現“紫石英”號有逃跑跡象時,毛主席甚至還密令:“如果‘紫石英’號逃跑,沿江部隊可不予攔截,而在事后發表聲明予以譴責”,真可謂做到了仁至義盡。
解放軍對上海發起總攻前夕,毛主席5月20日回復粟裕、張震請示對黃浦江內的外國軍艦如何處置問題,提出的《五條政策》堪稱“有理有利有節”的光輝典范。這就是:
【“(一)“黃浦江是中國內河,任何外國軍艦不許進入,有敢進入并自由行動者,均得攻擊之;有向我開炮者,必須還擊直至擊沉擊傷或驅逐出境為止。(二)如有外國軍艦在上海停泊未動,并未向我軍開炮者,則不要射擊。(三)中國及外國輪船為敵軍裝載軍隊及物資出入黃浦江者,亦應攻擊之。(四)中國或外國輪船在海上停泊未動者,或得我方同意,準其停泊或開行者予以保護。(五)為了對付外國軍艦的干涉,應有充分的精神準備與實力準備,即要將外國干涉者的武裝力量殲滅或驅逐之,如感兵力不足或火力不足應速從他處抽調補充。”(《毛澤東年譜》1983-1949,下卷,第504頁) 】
綜上可知,1949年4月30日,解放軍百萬雄師渡江作戰的前一天,英帝國的“紫石英”號和“伴侶”號軍艦先后入侵我軍鎮江前線防區,阻撓、破壞我軍渡江,我軍前線指部臨危不懼,依照毛主席、中央軍委戰前明令,如果他們敢于先打第一炮、第一槍,就要堅決予以回擊,將“紫石英”和“伴侶”分別擊癱、擊傷。第二天我軍正在渡江作戰中,英國遠東艦隊竟老羞成怒,派旗艦“倫敦”號率驅逐艦“黑天鵝”前來報復,解放軍在毛主席的指揮下,堅決轟擊,通通將其擊傷轟走。我軍兩天炮戰,反敢于一來來犯的英國四艘軍艦分別擊癱、擊傷,全部、干凈、徹底轟出長江,大獲全勝。70年過后,美國還在糾集英、法等國派航母、軍艦群集南海,挑釁和侵犯我國的主權,危及我國安全。在這種新的歷史關頭,認真繼承、學習、借鑒毛主席當年指揮中英長江炮戰及應對丘吉爾叫囂“要派航母武力報復”經驗,定將獲益匪淺。
(本文史料參閱:2014年2月26日《中國新聞網》;2015年6月25日《人民網》)
(2019-4-5)
【岳青山,湖南省委黨校教師。】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岳青山:毛主席70年前怎么指揮中英長江炮戰及應對丘吉爾“要派航母報復”的叫囂?——紀念中英長江炮戰勝利70周年
2019-04-08?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