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羅思義 前英國倫敦經濟與商業政策署署長,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周二,鮑里斯·約翰遜(Boris Johnson)宣布當選英國新首相。這一事件對中國,包括香港和華為,都將產生重要影響。約翰遜的目的,是想把英國變成美國的第51個州——但是沒有投票權 !
部分中國媒體錯誤地認為,英國脫歐是英國內政問題,對中國不會產生重大影響,或者錯當約翰遜為“地主家的傻兒子”。在此,我有必要糾正這一點,并且談談約翰遜當選英國新首相和英國脫歐對中國的影響。尤其是,近期涉港事件中外部勢力的介入,解釋了英國為何會在其中扮演了如此挑釁的角色。
約翰遜正在將英國全面變成美國附庸
脫歐派如何將英國從中國的“歐洲橋頭堡”變成美國的“反華馬前卒”
目前尚未平息的香港騷亂有一個顯著特點,那就是是英國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頻頻干涉,尤其是近來的事件中更是對涉港事務指手畫腳。中國駐英國大使館和中國外交部,均對此作出了強烈回應。
很明顯,在攻擊中國時,美國和英國是各有分工——美國挑起對華貿易戰,英國則是對港事務指手畫腳。
但正如下文所示,表面現象掩蓋了事實。英國的挑釁性政策,是配合美國動作來進行的——這不是性質上的區別,而是技術性分工。
英國目前所扮演的挑釁性角色尤其引人注目,因為這與幾年前卡梅倫擔任英國首相時的中英關系“黃金時代”的情況形成了鮮明對比。當時,英國不顧美國的反對,成為首個加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的G7國家。
但是,近年來英國卻改變了這種姿態,我們該如何解釋這種變化?這種變化與鮑里斯·約翰遜成為英國新首相后又有著什么樣的關聯?
這個問題的答案在于英國脫歐背后的國際形勢——這根本不是純粹的英國國內政問題,而是將對中國產生重大影響。卡梅倫推動中英關系“黃金時代”,與他所代表的強烈支持英國留在歐盟的英國商界人士有直接的關系,他是英國脫歐的強烈反對者——卡梅倫完全反對2016年英國脫歐公投,后因脫歐公投通過而被迫辭職。在他的政策框架下,卡梅倫從英國民眾和資本家的角度出發,制定了一個高度理性的戰略,將英國打造為中國進入歐洲的橋頭堡。
英國在推行卡梅倫的這一戰略上有很大優勢。倫敦是歐洲最重要的金融中心,領先于紐約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外匯交易中心,以及世界最大人民幣離岸交易市場。英語也是大多數中國公民學習的第一門外語。因此,對于許多中國企業來說,去英國投資和開設企業比在德國或法國容易得多。英國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電信中心,卡梅倫在任時可以確保華為參與英國這一重要市場。
從2000年到2008年這八年期間,我負責制定倫敦的經濟政策,與倫敦的金融公司舉行了多次會議,因此我親身體會到他們是多么重視與中國的關系。一則軼事體現了這一點——這是倫敦商業圈的一個笑話:中國春節與歐洲圣誕節相隔的時間太近,以至于倫敦的金融公司從業人員在赴席參加許多慶祝圣誕節的大餐之后,還得馬不停蹄赴席參加更多的慶祝春節的大餐。而這對他們來說非常不幸,因為在一年中的那個時候,控制體重是不可能的!
因此,從經濟層面上來說,卡梅倫的戰略對于英國資本家和經濟發展極為有利。隨著中國企業海外擴張步伐的加快,他們認為可以把英國作為進入歐盟的跳板。除了已有的作為歐盟金融中心的強有力地位之外,英國還可以從中國的投資中獲益——這對英國和中國來說都是一個貨真價實的雙贏結果。
但要推行這樣的戰略,卡梅倫顯然需要與中國保持良好的關系。這就可以解釋,為什么在“黃金時代”卡梅倫極力避免卷入涉港事務。但是,卡梅倫的經濟政策對于那些想阻止中國發展的美國人來說,是完全不可接受的。
盡管大英帝國昔日輝煌早已不在,但英國仍是世界主要經濟體——GDP位列全球第六,英國企業技術水平較高,倫敦是美國以外世界上最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
因此,雖然英國與中國建立雙贏關系,有利于英國,但這對美國反華人士是不可接受的,這就是為何美國強烈反對英國加入亞投行的原因。英國脫歐讓美國等來了全面破壞英國與中國良好關系的好機會——鮑里斯·約翰遜在這一點上的關鍵作用,最終使他成為首相。
新首相鮑里斯·約翰遜:特朗普的“最美代言人”
以往美國全力支持英國保持歐盟成員國身份,是因為英國被美國視為可以影響歐盟政策的可靠盟友。但特朗普上任后改變了這一政策,轉而支持分裂歐盟。因此,他支持英國脫離歐盟,并與脫歐勢力建立密切的關系。
美國對歐盟政策的這種變化,符合特朗普的整體國際戰略。奧巴馬對華戰略是試圖組建一個廣泛的遏華聯盟——為實現這一目標,美國就必須要對其盟友做出妥協與讓步,其中包括與歐盟保持良好的關系。
但特朗普認為,美國不應做出這樣的讓步,反而向其盟友索要更多的資源,以便增加美國對付中國的實力。因為德國不愿意通過增加國防開支和接受美國加征關稅將其資源轉讓給美國,且德國在歐盟占據主導地位,因此特朗普得出結論:要削弱歐盟,就要尋求支持英國脫歐。這與特朗普對付中國的戰略一脈相承。
為實現這一戰略,特朗普與脫歐勢力建立了密切的關系。如下圖所示,特朗普當選總統后會見的第一位英國政治家并非來自執政的保守黨,而是英國脫歐黨領袖奈杰爾·法拉奇(Nigel Farage)。
特朗普與法拉奇
而新首相鮑里斯·約翰遜是符合特朗普戰略的完美人選。他出生于美國,既是美國公民,也是英國公民,盡管他的政治生涯在英國,但直到2016他才放棄美國國籍。約翰遜的政策是唯美國馬首是瞻,比如他支持美國入侵伊拉克。
約翰遜對中華文明極度貶低,他曾經寫道:
“中國的高精技術和藝術,幾乎都是全盤模仿西方。中國優秀的鋼琴家的演奏技藝,也是模仿舒伯特和拉赫瑪尼諾夫。中國芭蕾舞演員選用的樂譜源自迪亞基列夫。中國本土人士獲得貝爾獎數量為零,當然也有大批聰明的中國人想方設法逃往斯坦福和加州理工大學。
世界各地都有唐人街和外賣,但在英國,中國烹飪的影響與印度次大陸相比相形見絀。
……與英國發明的包括乒乓球在內的無數項運動相比,很難想象在奧運會上有哪怕一項中國運動。我想讓你們知道的是,乒乓球起源于(英國)高級餐桌。
……中國漢字如此復雜,以致于中國人無法生產適合漢字的鍵盤。
……至于中國的軍事力量——硬實力——我們的恐懼恐怕有點過度。雖然中國擁有250萬軍人,但對于一個世界大國來說,只有20枚遠程導彈可以使用,可能只會是一場短暫的煙花表演。”
一個堅定支持美國,極度貶低中國的人,當然是特朗普的理想人選,因此他不遺余力地公開贊揚約翰遜。
約翰遜當選后,特朗普第一時間用推特“發來賀電”
“脫歐”拉鋸戰背后,英國的“水”有多深
2016年英國脫歐全民公投通過后,親歐盟和親美的英國首都部分地區爆發了激烈的沖突——相信這樣重要的問題是由民主投票決定的,相信輸掉了公投的權力和資本力量可以輕松接受結果,不過是天真的幻想而已。
卡梅倫辭去首相職務后,但他的繼任者是在2016年脫歐公投中支持英國留在歐盟的特蕾莎·梅(Theresa May)。她的戰略構想是將英國從歐盟的政治體系剝離開來,但仍留在歐盟更重要的經濟體系——歐盟海關聯盟。她的主張受到英國財政部長哈蒙德等政府要員的支持。
特蕾莎·梅要達成這一戰略構想,就要與歐盟達成協議,但從技術上講,特蕾莎·梅的構想有一個漏洞,就是這得英國保證北愛爾蘭和愛爾蘭之間不會存在經濟邊界。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要么在北愛爾蘭和英國其他地區重設實體海關,而英國政府是不會同意這一點的;要么是英國作為一個整體留在歐盟海關聯盟內——這是特蕾莎·梅設想的脫歐協議的真正目的。
特朗普完全不能接受這一政策,因為對他來說,最重要的是英國脫離歐盟的經濟體系(歐盟海關聯盟),簽訂由美國主導的貿易協定。只要英國仍留在歐盟海關聯盟內,那么其將就等于留在由德國控制的經濟體系內,并且無權與美國簽署單獨的、依附于美國經濟的貿易協定。
因此,特朗普支持保守黨內部的親美勢力,以及脫歐黨領袖,拒絕支持特蕾莎·梅與歐盟達成協議。為呼應這一策略,約翰遜向特蕾莎·梅政府辭去外交大臣職務。
由于受到保守黨內大部分人士的反對,特雷莎·梅提出的脫歐方案在議會未獲通過。同時,在與特朗普的密切接觸中,法拉奇開始組建支持特朗普的脫歐黨,以在選舉中威脅保守黨——在2019年5月舉行歐洲議會選舉中重創了后者。面臨內部長達三年之久的內憂外患——保守黨內部的逼宮和法拉奇等黨外人士的選舉威脅,特雷莎·梅被迫辭職。
5月24日,宣布辭職的特蕾莎·梅一度哽咽
排斥華為、干涉香港——約翰遜也搞“美國優先”
但英國內部親英與親美資本之間的激烈沖突,必然將對中英關系產生重大影響——這不僅將關系到涉港事務,而且也將關系到華為。
作為與中英關系黃金時代戰略的一部分,親歐盟的卡梅倫允許華為大力參與英國基礎設施建設,以便從華為的技術專長和具有競爭力的價格優勢中獲益。
當時,卡梅倫還在唐寧街10號首相官邸會見了華為創始人任正非。當然,卡梅倫的這一政策不僅有益于華為,而且也令英國經濟獲益非淺,因為華為為其電信基礎設施建設提供的解決方案包含最先進的技術、最具競爭力的價格優勢。
卡梅倫會見任正非
在親特朗普勢力的攻勢下,特雷莎·梅放棄了卡梅倫執政時期與中國構建中英關系黃金時代的策略,但仍然允許華為部分參與英國電信基礎設施建設。因此,5月份英國政府削減了華為對英國電信基礎設施建設的參與——禁止華為參與5G移動設施的“核心部分”,而“非核心部分”可使用華為產品。
但對于特朗普/美國來說,這還遠遠不夠,因為特朗普/美國希望華為完全排除在英國5G系統建設之外,就如美國全面禁止華為參與美國電信基礎設施建設一樣。
為達到特朗普/美國這一目的,特雷莎·梅政府內親美勢力設計阻撓華為參與英國5G建設。其中一件特別臭名昭著的事件,是英國國家安全委員會(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允許華為“有限參與”英國5G建設的會議泄露——這種極為機密的機構的信息遭泄漏在歷史上尚屬首次。英國國防部長因這一史無前例的泄密事件而被解雇。
在將華為排除參與英國5G建設的“核心部分”之外取得部分勝利后,美國開始加大壓力,要求華為完全退出英國5G建設。實際這一目標的關鍵步驟,是英國退出歐盟海關聯盟,那么它就可以與美國簽訂貿易協議。
正如英國《星期日電訊報》就英美貿易談判細節遭泄漏指出:唐納德·特朗普的談判代表們表示,下一任首相希望與美國達成脫歐后貿易協議,但這取決于他是否愿意接受美國針對中國電信巨頭華為的強硬政策。
《星期日電訊報》以白廳為消息源報道,接近跨大西洋貿易談判事務的英國官員認為,如果英國允許華為為新的5G移動網絡提供設備,談判將很有可能破裂。
脫歐結果將決定英國是否繼續在涉港問題上挑釁中國
隨著英國政府內部持親美和脫歐立場的反華勢力日益增長,英國政府罔顧香港回歸的事實,頻頻對港事務指手畫腳,挑釁中國政府。英國政府在反華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的原因是,英國政府內部持親美和脫歐立場的反華勢力日漸增多,他們完全推翻了卡梅倫執政時期與中國建立中英關系黃金時代的政策,轉而支持取代特雷莎·梅的英國新首相鮑里斯·約翰的政策。
因此,可以看出,部分中國媒體認為英國脫歐只是英國內政問題,與中英關系和香港事務無關的看法是大錯特錯。相反,英國在涉港事務上挑釁中國,加大對華為的攻擊力度,與圍繞英國脫歐背后展開的斗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考慮到約翰遜所依仗的力量,他的政策是唯美國馬首自瞻 。概括來說,就是他的政策是讓英國像哈巴狗一樣聽從美國指令行事,或者把英國變成美國的第51個州 ,即便沒有投票權!
正如英國主流報紙《每日電訊報》(Daily Telegraph)在為約翰遜競選首相造勢的題為《約翰遜打算在入主唐寧街后第一時間訪問美國,以確保與美國達成脫歐后協議,以及重建與特朗普的關系》的文章中指出:
“這位前英國外交大臣已經準備一贏得領導人競選就飛往美國,確保在10月31日脫歐后與美國迅速達成一項有限的貿易協議。
‘整個事情的關鍵是美國。如果我們能與美國達成協議,就可以非常快速地達成其他協議。這將鼓勵其他國家意識到我們的商業意義。’約翰遜的同僚說道。”
英國駐美國大使金·達羅克近來因備忘錄泄露而被迫辭職,印證了約翰遜的態度。這一事件也再次印證了英國內部的親特朗普和親美勢力對特雷莎·梅政府的破壞力。
英國駐美國大使按照自己的職責,向英國政府遞交了關于特朗普政府的職能評估報告——特朗普政府“無能”和“不正常”。由于這類信件非常敏感,被視為國家機密,只分發給高級官員。但它們被泄露給了英國媒體,顯然這是由親特朗普的英國高層人士透露的。
約翰遜的風格是唯特朗普馬首是瞻
幾乎所有的英國政治家都對這個問題作出了回應,強調了泄露這類絕密信息對英國政府的危害。但鮑里斯·約翰遜卻相反,把注意力集中在為特朗普的辯護上,從而迫使英國駐美國大使辭職。
正如一位英國記者在推特中寫道的:
“實際上,這位大使是被約翰遜遵照特朗普的指示炒掉的。”
正如《每日電訊報》在題為《金·達羅克被迫辭職向特蕾莎·梅的繼任者傳遞了一個信號——要么脫歐,要么面對特朗普的怒火》的報道中指出:
“唐納德·特朗普發推特指責金·達羅克爵士,不只是在政治上給后者定罪。更是對下一任首相的一個警告,如果不處理英國脫歐的問題,那么他將很快面臨特朗普的滔天怒火……他的暗示很明顯。下一任首相,以及下一任英國駐英國大使,必須是“脫歐”的堅定支持者。”
如以往贊揚約翰遜一樣,特朗普7月19日發推特稱:
“我喜歡他。我昨天和他談過。我認為我們將建立良好的關系。”
此外,特朗普表示,特雷莎·梅在英國脫歐問題上做得非常糟糕,約翰遜能解決英國脫歐問題。他還透露,他在約翰遜競選英國首相前就與他做過交流。
鑒于此,約翰遜當選首相后,可能會在華為等問題上比特雷莎·梅更加唯美國馬首是瞻。
從上文所示,親特朗普與親美國的鮑里斯•約翰遜與脫歐支持者有密切的關系,并且他的所作所為違背中國的利益,預計他將在涉港和華為,以及其他問題上相比他的前任更加反華。
但有必要指出的是,這場斗爭還沒有定論,因為脫歐問題尚未解決。在這場斗爭中,任何一方都沒有真正付出過什么——只是對公投和他們在公投中的立場滿口空話。
特雷莎·梅的政策促成新詞“BRINO”問世,意味著英國名義上脫歐,但實際上并未正式脫歐。作為美國支持者的脫歐支持者約翰遜,建議英國在沒有與歐盟達成協議的情況下脫離歐盟,即“無協議脫歐”,盡管在2016年公投期間,他曾聲稱他們希望與歐盟達成協議脫歐,并且認為實現這一目標很容易。
盡管雙方都高舉著“民主”和“全民公投”的旗幟,但實際上他們在為更為根本性的經濟和地緣政治問題進行激烈地斗爭。這生動地說明,那些認為如此重要的問題通過選舉就可以解決的人,真的“很傻很天真”。
在這場斗爭中,支持特朗普的鮑里斯·約翰遜等勢力在迫使特雷莎·梅下臺方面,取得了重大的勝利。但迄今為止,他們還無法解決特朗普面臨的關鍵問題——英國與歐盟和美國的經濟關系將如何走?
約翰遜的問題是,盡管他成功迫使特雷莎·梅下臺,但他支持特朗普和美國的政策違背了英國經濟利益和英國人民利益。禁止華為參與英國5G電信基礎設施建設,將會使英國付出額外的成本和導致英國5G網絡推遲推出,而這不過是英國付出的不合理的經濟代價的一部分。
英國對歐盟的出口占英國總出口量的42%,對美國的出口則僅占英國總出口量的18%。因此,從經濟角度來講,英國退出歐洲海關聯盟,與美國簽訂自由貿易協定并不劃算。
事實上,英國部分資本、對沖基金和類似的金融機構不會因英國脫離歐洲經濟體系而受到損失,但幾乎所有的制造業、汽車業、制藥業和大部分金融服務業則會損失慘重。此外,英國民眾將因此大量失業、生活水平下降。
正因如此,反對鮑里斯·約翰遜的斗爭在他就職之前就開始了。鮑里斯·約翰遜的計劃之一是壓制脫歐反對者,具體措施是就職后他將在10月31日——英國本應離開歐盟的日期前暫停議會。然而,國會以多數票否決了這一提議,視之為非法行為——約翰遜所在的保守黨就有40多名議員反對支持這一提議。
因此,為呼應美國利益,約翰遜計劃在10月31日把英國從歐洲政治和經濟體系(歐洲海關聯盟)脫離出來,即“無協議脫歐”。但既然暫停議會的提議被否決,就不清楚約翰遜在議會中的支持者是否占多數。
因此,這一問題將在秋季引發激烈的政治危機——二戰以來英國最嚴重的政治危機。鑒于此,這場斗爭的結果不僅將決定英國脫歐與否,而且將影響英國在華為等中國其他問題上的立場。
中國的外交政策不允許其干涉他國內政,這與國際準則一致——而英國正式粗暴地違反了這一規則。但這并不意味著中國不會被其他國家發生的事所影響,有時候這種聯系可能在表面上不是很明顯,但這種影響會與社會力量的基本發展緊密相連。
中國媒體已經清楚地注意到在最近的涉港事件中英國那種咄咄逼人的態度。此外,中國媒體也注意到了圍繞英國脫歐而不斷增長的危機,但是鮮有媒體注意到兩者的內在聯系。
顯然,基于上述原因,在未來幾個月里,英國將面臨來自其內部的親特朗普和親美勢力的巨大沖擊,他們希望英國更加堅定地追隨美國。
如果這些勢力取得勝利,那么這對英國和中國來說,都將是一個“打擊”。也許中國不會直接干預,但中國很有必要仔細關注并清楚地了解這些事件所揭示出來的問題。
(作者系人大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授權】,轉自觀察者網)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