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同志先走,然后是五十歲以上的老工人。再往后是四十歲的,三十歲的,二十歲的。再往后是共青團員,共產黨員,科室人員,最后是領導干部。
災難面前誰先走?
——紀念唐山抗震救災43周年
許多年前,在央視一個訪談節目中,唐山市開灤礦務局趙各莊煤礦一位女同志講述: 唐山大地震時,我作為科室人員正在井下勞動。 所幸的是,礦井跟著大地晃,除了所有出口被震塌,井下2000多名工人安然無恙。
這個礦從解放初期就形成了科室人員下井勞動和礦長帶班制度(每個班至少有一名副礦長或副書記帶班)。 大地震使大家驚恐萬狀。 這時,帶班的副礦長振臂高呼:大家不要亂,聽我指揮。共產黨員站出來,共青團員站出來。(這時,副礦長和黨團員就是大家的主心骨) 副礦長把年輕的黨團員分成幾個小組,讓他們去找“生命通道”,其他的黨團員安撫群眾,維持秩序。
1975年,井下搞戰備,在礦井里用粉筆畫了許多標記。一個小組順標記找到一個直徑0.7米,高70多米的通風口,上面有鋼筋棍的簡易梯子。“生命通道”發現后,副礦長宣布:大家聽我的命令:女同志先走,然后是五十歲以上的老工人。再往后是四十歲的,三十歲的,二十歲的。再往后是共青團員,共產黨員,科室人員,最后是領導干部。講述的這位女同志雖然不是黨團員,因為是科室人員,也在最后撤離之列。撤離工作從凌晨五點到下午四點多才結束。
這位女同志爬出通風口,驚訝地發現:外面是瓢潑大雨,先出來的人誰也沒走。大家聚精會神地望著通風口,每出來一個人,大家都報以熱烈的掌聲。 最后出來的是副礦長。他看大家都聚集在通風口周圍,只說了一句:“出了這么大的事,大家都回家看看吧。” 幾天后,這位女同志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
長按圖片,識別二維碼,關注“昆侖策網”!
(來源:紅色文化網)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