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16日-星期三
【“他們其實最喜歡他們最憎恨的方式。”】
01
此前頗為高調的電影《800》,先是因為“技術原因”缺席上海電影節開幕式,接著又“暫別暑期檔”,這引起了一些影視、文化精英的嘩然。
最典型的抱怨是賈樟柯導演發出的。他在自己的微博上說“電影事業,不能這么搞”,還配了一張浮云遮月的圖片。
賈導的這短短9個字,包含的信息與情感都是豐富的,抱怨、責備、嘆惋等等,都盡在其中了。唯一缺乏的是少許反躬自省的精神——“電影事業”的狀況不夠理想,難道責任都是別人的,電影人自己一點責任都沒有嗎?
我看不見得。
02
電影事業應該怎么搞?當然還是應該按照毛主席制定“雙百方針”來搞,即“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就以《800》為例,盡管我曾對這部電影提出批評,但仍然主張允許上映,允許批判。歷史就在那里:國共兩黨究竟誰是抗日戰爭的中流砥柱?國民黨有沒有消極抗日積極反共?四行倉庫之戰究竟是勝利還是失敗?
我深信,通過自由而充分的討論,總會把這些問題搞清楚的,真理在我們一邊,辯就辯,怕什么?
03
但令我感到哭笑不得的是,最反對“百家爭鳴”,反對自由而平等討論的恰恰是《800》及其背后支持力量的公關團隊。
不知道是不敢還是不屑,總之他們根本不愿意正面回應我的質疑,而是采取直接刪除文章的方式來結束討論。
事實上,迄今為止,除了一些幫忙、幫閑替他們敲敲邊鼓,鳴鳴不平之外,他們仍然沒有對來自潛在觀眾的質疑做出任何嚴肅、正式的回應。
這令我意識到,他們其實最喜歡他們最憎恨的方式。
這話有點繞,什么意思呢?就是當他們有能力刪除別人的時候,他們特別喜歡這種方式;當他們“不幸”被別人刪除的時候,他們又特別憎恨這種方式。
04
這件事也同時令我深感自己過于天真爛漫,沒有意識到實行“雙百方針”是有前提的,這個前提就是要有共同的政治認同。
比如,盡管為《800》辯護的人閃爍其辭,但爭論的焦點其實只有一個,就是:青天白日還是五星紅旗?這兩者之間沒有任何妥協的余地,也沒有任何“齊放”的空間,堅持一個就必須刪除另一個。
當年,毛主席在提“雙百方針”的時候,就非常有預見性地提出了“六條標準”,這六條標準就是政治認同的原則。
八十年代的時候,小平同志根據這六條標準,歸納出了“四項基本原則”,這些內容,大家都非常熟悉,這里就不贅述了。
說到這里,就可以回答賈導提出的“電影事業,應該怎么搞”的問題了,那就是電影人要解決自己的政治認同問題,簡言之要認同中華民族、認同中國革命、認同新中國。確立了這三個認同,就會豁然開朗,電影事業也會出現嶄新局面!
05
在堅持共同的政治認同(或者叫“政治正確”)的前提下追求創作自由,其實是人類社會極為“普世”做法。
好萊塢看上去五光十色,十分自由,但了解情況的人都知道,其“政治正確”是不能碰的,碰了就沒有自由。
新中國已經成立70年了,即便對今天的社會有所不滿,病態地迷戀和歌頌民國也是荒誕不經的。
解決中國當下的問題,依托的資源應該是新中國的立國初心,是建立一個人民國家的全部光榮與夢想!決不能是回到民國。
我們正在經歷一個偉大的時代,需要產生與這個偉大時代相稱的偉大作品。但一些電影人連最基本的立場和情感問題都沒有解決,他們是有愧于這個時代的。
(作者系昆侖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轉自“高度一萬五千米”)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