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學術探索 > 人文歷史 > 閱讀信息
洪向華 石建國 | 新中國的工業化是如何起步的
點擊:  作者:洪向華 石建國    來源:“黨建網微平臺”  發布時間:2019-06-28 21:50:29

 

1951年2月,中央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毛澤東提出“三年準備、十年計劃經濟建設”的思想。

 

1.webp (11).jpg

新中國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第一批解放牌汽車試制成功

 

在新中國歷史上,五年計劃是中國國民經濟計劃的重要部分,屬長期計劃,主要是對國家重大建設項目、生產力分布和國民經濟重要比例關系等作出規劃,為國民經濟發展遠景規定目標和方向。第一個五年計劃,簡稱“一五”計劃(1953年-1957年),實現了國民經濟的快速增長,并為我國的工業化奠定了初步基礎。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制定與實施標志著系統建設社會主義的開始。

 

1952年5月,抗美援朝戰爭還在繼續進行,黨中央確定了“邊打、邊穩、邊建”的方針,并積極組織力量著手第一個五年計劃的編制工作

  

新中國成立后,周總理和陳云同志具體負責組織領導我國國民經濟的恢復和建設工作。1951年2月,中央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毛澤東提出“三年準備、十年計劃經濟建設”的思想。決定自1953年起,實行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計劃,并要求立即著手進行編制五年計劃的各項準備工作。經周恩來同志提議,成立了一個6人領導小組加強領導。小組成員有:周恩來、陳云、薄一波、李富春、聶榮臻、宋劭文。

  

1952年5月,抗美援朝戰爭還在繼續進行,黨中央根據中財委提出的建議,確定了“邊打、邊穩、邊建”的方針,并積極組織力量著手第一個五年計劃的編制工作。中央指出,今后的五年,是我國長期建設的第一階段,其基本任務是:為國家工業化打下基礎,以鞏固國防,提高人民的物質與文化生活,并保證我國經濟沿著社會主義道路前進。

 

1952年6月,中財委匯總各大區和工業部門上報的經濟建設指標,試編出按部門和行業劃分的《一九五三年至一九五七年計劃輪廓(草案)》及其《總說明》。這個計劃輪廓(草案),實際上只有國營工業(特別是重工業)、鐵路運輸、重大水利工程是直接計劃,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都是間接計劃,也就是說直接計劃在“一五”計劃中大約只占40%左右。在這個草案中,對我國鋼鐵、機械、煤炭、石油、電力、化學、電器制造、輕紡、航空、坦克、汽車、造船等工業,提出了具體建設指標和要求,對重大水利、鐵路、橋梁建設也做出總體規劃。通過“一五”計劃,擬擴(改)建與新建若干個重工業區,即以鋼鐵和機器制造工業為中心的鞍山、武漢、包頭三個區域,以石油化工、有色金屬和機器制造工業為中心的蘭州區域,以動力設備、重型機械制造工業為中心的哈爾濱、沈陽、齊齊哈爾、西安區域,以化學工業為中心的吉林區域,以煤炭和采礦設備制造為中心的撫順、大同區域,以機器制造工業為中心的洛陽、成都區域,以初步形成我國工業建設的新框架與大致合理的布局。“一五”計劃輪廓(草案)盡管比較粗略,但作為我國第一個中長期經濟發展計劃的雛形,不僅為我國政府與蘇聯政府談判援助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項目提供了基本依據,而且也為我國即將展開的有計劃的大規模經濟建設,勾畫出一幅宏偉的藍圖。

 

第一個五年計劃得到蘇聯的大力幫助。1952年8月下旬,以周恩來為團長,陳云、李富春為副團長的中國政府代表團,應邀前往莫斯科,與蘇聯政府商談援助中國第一個五年計劃建設問題。到莫斯科后過了兩三天,斯大林在克里姆林宮設晚宴招待了以周總理為首的中國代表團。9月中旬,斯大林會見周恩來、陳云和李富春,就援助中國的“一五”計劃問題,談了3點意見:(1)經過第一個五年計劃,中國應當能夠制造汽車、飛機、軍艦。(2)中國工業的發展速度一定很快,但是做計劃應留有余地,要有后備。(3)蘇聯對中國的援助,價格便宜,技術也是頭等的。

 

斯大林的意見實際上表達了蘇聯政府援助我國“一五”計劃的總方針。現在看來,在當時以美國為首的帝國主義陣營對我國封鎖禁運,第二次世界大戰剛剛結束不久,蘇聯的重建工作任務很重,再加上蘇聯還從來沒有搞過這樣大規模的對外援助的歷史條件下,他們對我國的援助,確實是盡了努力的。

 

1953年3月8日,周恩來專程趕赴莫斯科,代表中國黨和政府參加斯大林的葬禮。周總理利用工作間隙,抽出時間,聽取了李富春同志關于同蘇方商談“一五”計劃輪廓(草案)的情況匯報和意見。總理聽得非常認真,親自做記錄,回國后又整理成文,分送有關領導同志征求意見。

 

3月中下旬,蘇聯部長會議第一副主席米高揚代表蘇聯政府,對中國政府的《一九五三年至一九五七年計劃輪廓(草案)》,提出了一些意見:如關于工業發展速度,原定每年遞增20%,但由于建設時期與恢復時期情況不同,速度定高了,攤子就鋪得很大,力量分散。因此,計劃每年遞增14%或15%就可以了。中國工業發展的主要障礙,是缺乏自己的專家和地質資料。這兩項工作,必須做在其他工作之前。設備不能完全依賴進口,能生產的要自己生產,這樣,既可節省資金,又培養了技術力量。中國“一五”計劃,需要大力發展手工業、小工業。手工業是增加財政收入和國民經濟積累的來源之一。要注意考慮農業。過去3年,中國實行土改,農業收獲很大。但今后這樣的重要條件沒有了,就要另想辦法保證農業的繼續發展。

 

隨后,中共中央表示同意蘇聯政府對我國“一五”計劃所提建議,中國代表團赴蘇談判援助中國的“一五”計劃,歷時8個多月,取得了圓滿成功。

 

“一五”計劃所取得的成就,為我國社會主義工業化的持續推進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的時候,雖然我國的工業已經恢復并且超過歷史上的最高水平,但是工業化的起點仍然很低。1952年現代工業在我國工農業總產值中的比重只有26.6%,重工業在工業總產值中的比重只有35.5%。特別是經過抗美援朝戰爭后,我國領導人對于工業的認識更加深刻,因此改變我國工業特別是重工業極端落后狀況的客觀要求顯得更為緊迫。在這樣的歷史條件下,中國參照蘇聯的經驗,選擇了一條優先發展重工業的工業化道路。

 

“一五”計劃規定,5年內國家用于經濟和文化建設的投資總額達766.4億元,折合黃金7億多兩。這在我國的歷史上是空前的。全部基本建設投資的58.2%用于工業,其中又把88.8%用于重工業建設。計劃的制訂和實施,雖然得到蘇聯政府的很大幫助,但是,黨仍然堅持和強調自力更生為主,凡能自己解決的盡量自己解決。1956年,中央進一步明確提出建立獨立完整的工業體系的方針。

 

正是由于中央領導集體的謙虛和謹慎,以及蘇聯的大力幫助,在全國人民的辛勤努力下,到1957年年底,第一個五年建設計劃的主要指標大都提前完成了。

 

從投資方面來看:5年間,國家對經濟和文教衛生的基本建設投資共達493億元,超過原定計劃的15.3%,加上企業和地方自籌資金,全國實際完成基本建設投資總額588億元。施工限額以上的工礦建設項目921個,到1957年年底,全部投入生產的428個,部分投入生產的109個。重工業生產在工業總產值中的比重,由1952年的35.5%提高到45%,舊中國重工業過分落后的面貌有所改變。

 

就工業布局來看:一大批舊中國沒有的基礎工業部門,開始一個個建立起來。1953年年底,鞍山鋼鐵公司大型軋鋼廠等三大工程建成投產,成為最為重要的鋼鐵工業基地。1956年,中國第一個生產載重汽車的工廠——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生產出第一輛汽車,長春也由此成為我國的汽車城;中國第一個飛機制造廠試制成功第一架噴氣式飛機;中國第一個制造機床的工廠——沈陽第一機床廠建成投產,中國第一座生產電子管的工廠——北京電子管廠正式投產。1957年,飛架南北的武漢長江大橋建成,連接了長江南北的交通。青藏、康藏、新藏公路也建成通車,溝通了西藏和內地的聯系。由于基本建設投資半數以上投放內地,一大批工礦企業在內地興辦,使舊中國工業過分偏于沿海的不合理布局初步得到改進。

 

從建設速度來看,大大小小的施工項目不勝枚舉。僅是限額以上較大的項目,平均每天就有一個開工或者竣工。“一五”期間工業生產所取得的成就,遠遠超過了舊中國的100年,同世界其他國家工業起飛時期的增長速度相比,也是名列前茅的。

 

總之,“一五”計劃所取得的成就,不僅堅定了中國人民走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心,也為我國社會主義工業化的持續推進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同時,它也為世界范圍內其他民族國家的解放斗爭和經濟建設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2.webp (1).jpg

長按圖片,識別二維碼,關注“昆侖策網”!


(來源:“黨建網微平臺”,原載2019年6月17日《北京日報》 原標題為《“一五”計劃:新中國工業化的奠基之作》 ) 

 

2.webp.jpg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