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不能,這只是傻白甜一廂情愿的臆想。”
01
—
今天,一首歌《讓全世界的人都愛起來》引起了我的注意。
這首歌不是新歌,是2015年由華東政法大學推出的原版反戰歌曲。我之所以注意到它,是因為南京一家專門紀念在日本侵華戰爭中遇難同胞的紀念館的官微特別偏愛這首歌,一轉再轉,令我產生了好奇心。
我看了這首歌的視頻以后,提出一個非常簡單的問題,引起了一場小小的討論,結果,紀念館的官微就迅速將這首歌的視頻刪除了。
知恥近乎勇!
主動刪除,表明小編也意識到這首歌的歌詞確實有問題,所以我在這里也就不提這家紀念館的名字了。
02
—
這首歌的視頻在這里,大家可以自己看。歌詞我只選第一段(因為后面無非都是重復),做一個簡單的評析。
《讓全世界的人都愛起來》
如果沒有戰火硝煙 沒有武力
就不會有失所流離 我們幸福生活一起
如果大家相親相愛 同舟共濟
就不會有傷心哭泣 讓愛灑滿蒼茫大地
閉上雙眼 雙手合十 我們一起祈禱 祈禱
讓全世界的人都愛起來 都愛起來
孩子們不會 不會受傷害 燦爛可愛
讓全世界的人都愛起來 都愛起來
老人們有人 有人來關懷 安詳和藹
No war no fire
……
03
—
“愛”是這首歌的主題詞。
什么是愛?愛就是對人或事物有很深的感情。
按照這段歌詞的邏輯,似乎人類的“傷心哭泣”、“失所流離”等都是因為不能“相親相愛”,而解決的方案就是“讓全世界的人都愛起來”。
真的能這樣有效嗎?當然不能,這只是傻白甜一廂情愿的臆想。
毛主席說過:“世上決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至于所謂‘人類之愛’,自從人類分化成為階級以后,就沒有過這種統一的愛。”
魯迅先生也有過形象的闡釋:“自然,‘喜怒哀樂,人之情也’,然而窮人決無開交易所折本的懊惱,煤油大王那會知道北京檢煤渣老婆子身受的酸辛,饑區的災民,大約總不去種蘭花,像闊人的老太爺一樣,賈府上的焦大,也不愛林妹妹的。”
更復雜的道理不講了,就以對這首歌特別推崇的那家紀念館所在城市南京為例吧,當南京大屠殺發生時,南京市民不僅“傷心哭泣”、“失所流離”,還在被強奸、被斬首、被機槍掃射、被趕進長江,這個時候讓他們和正在制造這一切災難的日本獸兵“相親相愛”,可能嗎?
反過來,如果因為他們不能和日本獸兵“相親相愛”,就認為他們應該為自己遭遇的不幸承擔責任,這對在大屠殺中遇難的30萬同胞公平嗎?
04
—
這首歌號稱反戰歌曲。反戰,是反復吟唱的絕對主題。
但是,這首歌并沒有對戰爭做任何區分,很明顯,作者反對一切戰爭!
但是,在人類社會的歷史上發生過的一切戰爭,都是具體的戰爭,從來不存在抽象的、一般的戰爭。
關于戰爭,克勞塞維茨有一個著名的、被廣泛接受的定義:戰爭是政治的繼續。
作為不世出的偉大軍事統帥,毛主席對戰爭也有一個更準確的定義——
戰爭——從有私有財產和有階級以來就開始了的、用以解決階級和階級、民族和民族、國家和國家、政治集團和政治集團之間、在一定發展階段上的矛盾的一種最高的斗爭形式。
這就是說,戰爭僅僅是形式、現象,政治才是本質。
05
—
有人壓迫人、人剝削人的政治,就有反抗壓迫與剝削的政治;
有侵略弱小國家、奴役弱小民族的政治,就有反抗侵略和奴役,追求獨立、自由和解放的政治。
有不同性質的政治,就有不同性質的戰爭。
一切壓迫者、剝削者對被壓迫者、被剝削者進行的戰爭,一切帝國主義國家對弱小國家和民族發動的侵略戰爭,都是非正義戰爭;
一切反抗壓迫、反抗剝削、反抗侵略的戰爭,都是正義戰爭!
正確的態度應該是:支持一切正義戰爭,反對一切非正義戰爭,絕不能抽象地反對一切戰爭!
仍然以中國為例:當日本對中國發動全面侵華戰爭的時候,如果我們不能以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來保衛自己,中國人不是要變成亡國奴了嗎?
這首歌的主題,其實倒是和汪精衛的“和平運動”的主題完全契合——“和平運動”也是主張中國人應該停止抗日戰爭,以此來向日本換取和平。
自鴉片戰爭以來一百多年間,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和國內的軍閥混戰,簡直無日無之,中國的首都每隔四十年左右就會被外國軍隊占領一次。
但是,隨著1949年人民解放戰爭的偉大勝利以及不久之后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中國人已經享受了70年的和平!
按照《讓全世界的人都愛起來》的邏輯,難道連這樣兩場戰爭也要反對嗎?
06
—
盲目反戰,還僅僅是問題的一個方面,這首歌的另一個側面,是讓我們看到殖民文化的滲透,可謂無孔不入。
這也有兩個層面。
第一個層面,這首歌從直觀形式上看,就是一種“半殖民地體”。
具體表現就是唱著唱著,突然冒出了一句英語“No war no fire”。
這是一句非常淺白的英語,意思也非常淺白,完全可以用中文表述,為什么非要用英語呢?
也許作者也說不出來為什么,可能他覺得只有這樣,才夠味,才有“洋味”吧?
裝腔作勢,洋腔洋調,覺得有“洋味”就是有品位,這正是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西崽、買辦文化特征。
現在被“民國范兒”們仰慕不已的三十年代舊上海,曾經是半殖民地文化最泛濫的地區。
錢鐘書先生在《圍城》中,對這種“半殖民地體”話風有過精彩的描述——
“張先生跟外國人來往慣了,說話有個特征——也許在洋行、青年會、扶輪社等圈子里,這并沒有什么奇特——喜歡中國話里夾無謂的英文字。他并無中文難達的新意,需要借英文來講;所以他說話里嵌的英文字,還比不得嘴里嵌的金牙,因為金牙不僅妝點,尚可使用,只好比牙縫里嵌的肉屑,表示飯菜吃得好,此外全無用處。”
“No war no fire”就是牙縫里這樣一片炫耀性的、令人作嘔的“肉屑”。
07
—
第二個層面的問題更加嚴重。
難道作者和推薦、加持這首歌的諸多權威部門沒有意識到,對中國這樣一個愛好和平,近代以來從來沒有發動過侵略戰爭的國家來說,盲目且又亢奮的地高唱“如果沒有戰火硝煙 沒有武力 就不會有失所流離 我們幸福生活一起”就等于就等于放棄保衛自己的權利,取消了自己進行反侵略戰爭的正當性嗎?
這意味著,在戰爭與和平這個重大問題上,文化界已經失去了自己的話語,而只能被動地照搬、復述西方的話語,變成了西方的應聲蟲和復讀機。
結果就是在戰爭與和平的問題上,被西方壓制和統治。
記得上個世紀70年代初有一首歌《東風吹戰鼓擂》,雖然這首歌不可避免地帶有時代烙印,但其強調“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強調正義戰爭“一定勝利”,這種境界是無病呻吟、鸚鵡學舌的《讓全世界的人都愛起來》所難以望其項背的。
這首歌體現才是一個有五千年文明史,又經過二十世紀反法西斯戰爭和人民革命戰爭洗禮,近70年來又一直是世界和平重要支柱的泱泱大國所應該具有的氣度與風范!
《讓全世界的人都愛起來》高唱入云提醒我們,文化上去殖民化的問題,并不僅僅在特別行政區存在,內地也刻不容緩。
08
—
最后,讓我們用毛主席在《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中的一段名言,來為戰爭與和平的問題做一個最后結論吧——
“戰爭——這個人類互相殘殺的怪物, 人類社會的發展終久要把它消滅的,而且就在不遠的將來會要把它消滅的。但是消滅它的方法只有一個,就是用戰爭反對戰爭,用革命戰爭反對反革命戰爭,用民族革命戰爭反對民族反革命戰爭,用階級革命戰爭反對階級反革命戰爭。”
也許只有到了那個時候,才真正可以做到“讓全世界的人都愛起來”。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郭松民 :愛起來,就不會有戰爭了嗎?——評反戰歌曲《讓全世界的人都愛起來》
2019-07-29錢昌明:是誰在否定抗美援朝戰爭??——由閱讀“何文”引發的聯想
2019-07-21郭松民:愛起來,就不會有戰爭了嗎?——評反戰歌曲《讓全世界的人都愛起來》
2019-07-04?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