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在南街村國慶70周年文藝晚會的報道里,看到了郭鳳蓮和王宏斌坐在一起的照片,本來就準備談談看法,現在又看到一則報道《大寨人在祖國華誕的日子里》,正好一起寫,算是以前寫過的一篇文章《陳永貴與王宏斌的共性:對個人利益的超越》的續篇。
為慶祝新中國70華誕,表達富裕起來的南街人對偉大祖國的無比熱愛和由衷贊頌,9月26日晚,南街村隆重舉辦了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大型文藝晚會。右一是王宏斌,右二為郭鳳蓮
自左至右:成志強、毛堅平、郭鳳蓮、武大疆
9月29日,山西省昔陽縣大寨村,陽光明眉彩旗招展,一派歡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的歡樂景象,毛主席侄子毛堅平、原空軍副司令員劉玉堤上校秘書成志強,三晉文化研究會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尋親山西公益幫扶中心主任武大疆受郭風蓮書記相約,參加大寨村慶祝祖國70華誕活動。
武大疆懷著對毛主席的崇敬之情,代表中心向郭風蓮書記贈送了巨幅蘇州絲織毛主席像,郭風蓮書記接過主席像高興地說,太好了,我一定要把這幅主席像掛到大寨的展覽館。并表示我不要集體投資,選好址一定把毛主席像立起來。
郭鳳蓮在大寨的經歷,恐怕可以寫一本書。不過,她畢竟還是在1990年代初重回大寨,并且帶領大寨重新走上集體經濟之道。
郭鳳蓮視頻
有意思的是,郭鳳蓮在去別的地方學習取經時,得到了當時已經很發達的華西村的大力支持,還有大邱莊也給與了極大幫助。
集體經濟村莊之間的互相幫助,互相學習,是沒有什么界限的,那是社會主義的共建共享。而絕不是個體形式的發家致富,這完全是兩碼事。
即使從中國特色角度看,大寨村、南街村這樣的集體經濟村莊,在世界范圍內,也是能夠代表中國的。
今年7月18日至19日,法國《回聲報》常駐北京記者謝弗爾一行二人來南街村采訪,全面了解南街村的情況。
19日上午,謝弗爾一行在黨委一樓接待室對南街村黨委書記王宏斌進行了專訪。采訪首先圍繞“集體化”這一主題展開。謝弗爾分別提問了“南街村為什么要走集體化道路?”“集體化體現在哪些方面?”“周邊村莊對此怎么看待?南街人怎么看待?”“村民怎樣參與對集體的管理?”“其它地方還有像南街村這樣的村莊嗎?”等諸多問題。王宏斌介紹了自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南街村逐步過渡到集體化的情況,并介紹了集體化的“十個體現”。
王宏斌強調:“我們認為南街村的這種做法,是按照中央文件講的‘宜統則統,宜分則分’去做的,一切從實際出發。可以說,南街村這種做法,是十一屆三中全會農業搞聯產承包責任制之后進行的深化改革。現在中央提出對農業可以搞土地流轉的做法,把分散的土地流轉給種田大戶,從分散經營轉化為集體經營,南街村這些年無非是先走了一步。”
對于謝弗爾提出的“你認為南街村的做法是在探索共產主義嗎?”這一問題,王宏斌介紹說:“共產主義是我們共產黨人的遠大理想和奮斗目標,每個共產黨人都有責任和義務去實踐。南街村的做法就是在忠實實踐共產黨人的遠大理想——共產主義。”
“毛主席思想在南街村是最重要的嗎?”“堅持毛主席思想”是謝弗爾提問的另一個主題。
王宏斌語氣堅定地說:“是!幾十年來,沒有毛主席思想的指引,南街村也不會有今天。任何一種實踐都得有理論的指導,我們南街村的發展就是靠毛主席思想來指導的。”
“我們感覺現在有越來越多的人重視毛主席,你對此怎么看?”對謝弗爾的這一問題,王宏斌回答說:“對于毛主席思想,我認為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世世代代都不能忘,更不能丟,因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是靠毛主席思想指導才成立起來的,沒有毛主席就沒有新中國,沒有毛主席思想就沒有中國的今天。”
謝弗爾又問:“對你來說,毛主席思想最重要的一點是什么?”
王宏斌毫不猶豫地說:“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王宏斌講話視頻
李克勤后記:毛主席,在我們新中國無與倫比的精神作用,也許是某些人難以想象的。那是精神支柱。郭鳳蓮、王宏斌他們作為一個村的領導者,感悟更深。他們是毛主席當之無愧的基層接班人,他們在毛主席的道上,繼續道器變通。現在如果你要體驗毛澤東文化,就到南街村去,不用多說,進去了就會有感覺。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