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視頻的老粉絲們可能都知道,多年來陳平老師所研究的復雜經濟學,一直在挑戰西方主流經濟理論,尤其是美國那套向全世界兜售的金融學說。
有些人對陳老師的這種挑戰十分敏感,曾經對此大肆批判,想讓陳老師閉嘴,自己卻在西方金融危機幾個月前還出書鼓吹金融自由化。更令人擔憂的是,這種盲目迷信美國金融的思維在中國還很多見……
在中美之間的博弈發展到金融領域的當下,如果我們在戰略思維上都受制于美國的錯誤理論,那就真的危險了。所以,接下去這段時間,陳老師就將為同學們開啟一個新的專題系列,劍指金融,斬除錯謬——今天這期就是“亮劍”啦!
先給大家列一下陳老師這期節目里給出的金融課程提綱:
1、中國金融及金融教學的現狀,“劍”指金融何為
2、整個金融課程的結構安排——“劍”指金融路線圖
1) 解剖西方主流金融學的理論本質,成就和問題
2) 判斷美國的金融產業,中美金融差距,中國金融市場的優勢和劣勢
3) 中國單方面開放金融市場的風險和機遇,中美金融戰怎么打
4) 答疑
3、金融戰由“危”轉“機”
這應該會是持續幾個月的長系列,陳老師說了,這也是一場“攻堅戰”,除了經濟學知識,可能還會涉及一些數學、物理術語,所以先給同學們打好預防針!
但既然想要破除對美式金融的迷信,那我們要挑戰的也就不僅僅是美國的金融理論本身,更是要挑戰我們自身對金融的認知水平……不說了,拿出筆記,學就完事了!
陳老師本期節目內容全文整理如下:
觀視頻的網友們,大家好!我是眉山劍客陳平。今天開始我要給大家做一系列的講座,來專門分析金融問題。
為什么呢?因為美中的貿易戰升級到科技戰,甚至法律戰,然后在香港甚至到了法治、意識形態、恐怖主義全都上了。但是我有一個看法,美國打這個仗的目的都是聲東擊西。
早在貿易戰以前,美國主流經濟學家就有一個共識,美國要跟中國打貿易戰,贏的希望是非常渺小的。那么他們的希望在什么地方呢?在打金融戰。因為美國到目前為止,在金融上是世界上最強的。而且美國能保持它的軍事優勢,很大的程度上是靠的美國金融強權的支持。
然后在前一戰貿易戰開打的時候,你就會發現中國經濟最抗打的什么?是實體經濟。美國打了半天貿易戰,反而打出來一個華為,5G。其實中國政府自己都不知道5G有多重要,是民營企業自己創新打出來。
但是最弱的一環,就是金融。
在貿易戰一開始就認為中國不能打,一打就要亡,主張不惜代價地求和,甚至投降,最主要代表人物都在金融界。那么中國贊成過去40年,把中國的改革開放簡化為市場化、自由化、私有化的新自由主義的代表人物,包括新制度經濟學代表人物,這些主要集中在金融領域。
所以他們借到貿易戰的機會有一個非常漂亮的說法,就是要借道貿易戰倒逼中國的金融改革。他們有沒有成功?我覺得他們有很大的成功。但是這也是歷史的規律。
中國鴉片戰爭以來的現代化的路徑,說白了就是失去自己的文化自信,就要模仿西方,趕超西方,摸石頭過河,河在哪邊呢?最早是英國,后來變成日本、德國、蘇聯,現在就是美國。所以現在很多中國人把美國的優點連缺點都當成模仿趕超的對象。最集中的表現,不知道對美國的金融這個產業怎么估價。
所以我在貿易戰已經打了一年多的情況底下,給大家普及了一些我講的復雜經濟學,代謝經濟學的知識以后,我現在才開始給大家普及金融的知識,所以我希望網友們耐心一點,因為金融是經濟學里面最復雜的,號稱為火箭科學的領域。
而中國的金融學在這個方面是非常落后的,基本上還處于教科書經濟學的狀態。而這個教科書基本上是根據美國50到80年代教科書,尤其是金融危機前的教科書在普及。
中國的政策部門也想了很多辦法,來扶植自己民族的金融產業。但是中國金融理論落后于世界的程度,也是所有科學里面我認為是最嚴重。所以我這次講金融,請網友們要有點思想準備,因為這是攻堅戰。
第一個問題,我要講金融的,西方金融學的理論,到底是科學還是煉金術,有多大的科學成分?這個問題如果不解決,后面討論具體的政策問題,都是空對空。為什么?整個金融的理論是建立在計量經濟學的基礎上。
什么叫計量經濟學?認為經濟活動看不見的手完全隨機過程,然后用隨機過程來描寫。西方講的方法論的個人主義,不承認組織、國家、戰爭的存在。
我的朋友,牛津大學經濟新思維研究所的,最著名的計量經濟學家德維漢,他就在80年代提出了一個非常著名的命題,計量經濟學到底是科學還是煉金術?他的結論是煉金術。他的結論后來被我們用復雜科學的辦法嚴格證明。
所以用煉金術的理論,如果要來指導金融改革,還要相信可以做頂層設計,我認為這是非常危險的。為什么呢?我們現在都知道我們可以設計摩天大樓,可以設計鐵路,可以設計水電站,為什么?因為牛頓力學是科學,被嚴格檢驗過的。
包括跟建設水電站有關的應用的學科,比如材料力學,彈性力學,工程力學等等都是有大量實踐經驗證明,他就是理論是正確的,所以你才可以設計摩天樓,設計高鐵,設計機場。
但是金融理論本身就是顛倒的,是一個煉金術士忽悠人的話,然后你要根據這樣的理論來做頂層設計。我覺得這個危險性比紅軍五次反圍剿的時候,要根據一個不懂行的軍事顧問李德來指揮紅軍打仗,還要危險。這是第一個。
第二個問題,我相信在國內會有非常大的爭論,對美國的金融產業如何判斷?它究竟是強大還是虛弱,還是在危機的前夕。
我們國內崇拜美國金融的人,即使在美國經歷了多次金融危機以后,即使在美國打了貿易戰以后,到現在為止還是堅定不移地相信美國的金融是世界上最強大的。中國要現代化,要發展第三產業,就要以美國的金融為樣板來改造中國的金融。
所以我們必須要討論美國金融產業的效率是否是世界上最高的?這效率是什么效率?到底是金融市場自己給自己度量的效率,還是經濟效率,還是社會效率。我們討論的第二個問題,是對美國的金融怎么估價。
因為我曾經在一個回答問題的時候比較過,美國的金融和德國的金融,日本的金融,韓國的金融,然后對美國的金融有非常嚴厲的批評。這個批評被國內某些迷信美式金融的人認為是胡說八道,想要叫我閉嘴。
那你就看錯人了,因為我干的這一行,我們叫復雜科學,現在在建立復雜經濟學,建成的結果我們叫代謝經濟學。我們做了40年了,目的就是挑戰現在西方的主流金融學。開始做的還不是金融學,開始挑戰的是美國的宏觀的經濟周期理論,然后進一步挑戰到微觀理論、宏觀理論、金融理論和制度理論,也就是產權。
所以你不知道我是干什么的,你先做點家庭作業,我今天也給你打點預防針,對你也有好處,對我也好處,因為我們可以提高論戰水平。
第三個問題,我再來討論大家很關心的問題,中美的金融的差距到底在哪?中國的金融市場到底有什么優勢,有什么劣勢?
那么這個問題比較后面來講,因為爭論會很大。而且我的觀點不僅和西方主流經濟學觀點不同,我也和中國現在主管經濟的官員觀點不同。
所以這點上有些人批評我,似乎是替中國政府辯護,我說你說錯了,中國政府做得對,我會客觀地從國際比較的角度來加以肯定,來加以表揚,而且,作為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包括美國要改革學習的榜樣。
但是我絕對不回避中國的問題。中國現在很多的問題,我認為都是想要模仿美國或者西方模式,以為就可以解決中國問題,然后水土不服造成的。
第四個問題,比較困難一點,因為事情沒有到來。那么如果中美貿易戰升級到金融戰會是怎么個打法?什么樣的前景?我到現在為止,我也不是算命先生,但是憑我知道的歷史經驗,我可以給讀者們探討幾種可能。
那么好在我跟大家講過,西方相信一元論的普世價值的優化模式的,就認為天下成功的模式只有一種,那就是英美模式,甚至英國都不算,只有美國模式。那么如果是學過政治經濟學的,馬克思經濟學的,就知道有階級斗爭理論,那一定是有兩種不同的模式,社會主義資本主義在競爭,那么是對立的,起碼會有兩種道路。
但是我們做復雜經濟學就比較理解鄧小平的思想,世界上的問題,比原來馬克思列寧想到的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公有制和私有制兩種模式的競爭,還要復雜,因為發展是不平衡。所以這里面有多種選擇的可能,也就有多種戰略的選擇。
那么這很符合老子的思想。老子思想什么?我認為這是我們復雜科學最早的原創的思想,就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你到了三了以后什么樣的可能性都有了。
所以我會給大家分析,我可以想象未來可能有幾種道路,讓大家有思想準備。即使吃個敗仗,受點挫折,也不要驚慌失措,因為中國人學習能力還是很強,中國國家很大,轉戰的余地還是很大。
而且中國挨打的經驗多了,比起美國人來抗打擊的能力要大得多,為什么中國文明5000年,統一國家2000年,美國才兩三百年,和中國比的話是美國人的思想說白了,真是簡單得多,而且天真得多。
如果還有時間,就來回答網友們對我提出的問題。包括我們有幾個網友其實不約而同地都崇拜一個比西方諾貝爾獎獲得者在中國影響還大的金融學家,此人是誰呢?以前的耶魯大學的華裔教授陳志武,現在到了香港大學做金融教授。
他在金融危機以前幾個月出過一本書,在中國影響非常大,叫《金融的邏輯》。里面沒有多少基礎研究的成果,但是在中國鼓吹金融自由化的影響,超過任何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他也是本人批評美國華盛頓共識失敗的主要的批評者,認為我對華盛頓共識的批評完全是垃圾,是廢話,被中國自由派的鐵粉們所追捧。
但他不是在檢驗理論,他是在應用,把他以為的邏輯拿來分析中國和西方的一切事情,而且做出的預言正好是和后面金融危機發生的歷史相矛盾相沖突的。現在還在迷信金融自由化的人,我建議讀者重讀陳志武的《金融的邏輯》,然后再來和我辯論,好不好?
我大概今天先給大家講了一下。眉山論劍,這個劍要指到金融學,我這個路線圖分幾個步驟,我再重復一下,請網友們耐心。
第一,先給大家解剖西方主流金融學的理論的本質,到底有哪些成就?有哪些問題?
第二,來比較中美金融產業的差距和強弱和未來的發展空間,或者說趨勢。
第三,我再來討論中國這一輪貿易戰升級到金融戰,然后在美國對中國全面封鎖的情況下,中國單方面開放金融市場,到底有多大的風險?還有多大的機遇?這個仗怎么打法?
其實這也是我以前希望貿易戰,避免小打,不怕中打和大打的主要原因,就是我看透了美國經濟學家智庫的算盤,認為他們打貿易戰沒有勝算,打金融戰有勝算,而聲東擊西把中國逼向金融自由化的道路。
那么我也看到這個危險,但我也不能阻擋這個危險,就是什么呢?中國有一批人主張市場化、自由化、私有化的人,要借著貿易戰倒逼中國走深化改革的道路。它深化改革不是強化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經濟,而是強化中國向美國似的金融自由化,大開方便之門。
那么,我有一點點觀點的改變。什么觀點改變呢?就是我前面說過的,美國的顏色革命,美國中央情報局還有美國這批貿易戰的智庫的人,戰術水平很高,戰略水平太低了。所以他們下的棋,自以為高明,其實是互相矛盾。美國不存在一個精英集團有完整的遏制中國的戰略。
所以本來我看到的是打金融戰的危險是非常大,現在呢,我還發現機遇來了。為什么?我給大家一個提醒,一個啟示,就是美國現在制造的香港動亂,大大地拖了美國打金融戰的后腿。所以中國還有可能打金融戰反敗為勝。
當然了,中國是勝是敗還要取決于中國打金融戰主導的都是哪些人,到底是本本主義的人,還是也會在實戰里面出現新的彭德懷,新的粟裕,這個要看中國的國運了,但是我對中國還是有信心的。
好了,這就是今天我的開場白。我們休息一下,下回再見。(完)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美國大量富人逃離,或將引爆金融“原子彈”,美國人:離不開中國貨
2019-11-11重磅丨土耳其彎刀直插美元霸權心臟,完美助攻中國金融地緣反擊!
2019-10-15?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