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25團有位奇人——楊英銳,69屆,工農兵學員,北師大數學系畢業,自學數理邏輯,到美國碩士學數理邏輯,博士學認知科學。
美國有兩大高手,他在一大高手門下,寫文批評另一大高手,那位高手看了認為他有一定道理,愿意讓楊英銳到其大學做訪問學者。楊英銳說訪問學者我不干,我愿做您的博士后,因為博士后就可進入實驗室。
楊英銳把兩大高手的本事都學會了,經20年努力,成為終身教授和美國認知科學的主席。
看來,楊英銳確實成功道路很奇,學問很牛。
2019年5月16日,25團舉行69年知青到七星農場50周年紀念活動,把楊英銳立為知青楷模,請他做5~10分鐘演講。下邊是楊英銳演講草稿。
十分鐘演說初稿
楊英銳
(一)我剛到兵團不久,就當了連里的一排一班班長,這是迄今我當過的最大的官也是唯一當過的官了。官不在大,有心則明。從此我就有了干部意識,責任意識,懂得了以身作則,吃苦在前的道理。一班長最日常的工作就是每天帶大家下地干活。記得在兵團第一年,連里一共只休過二天假。這在我就落下了毛病,到現在我都對放假概念缺失,一天不工作,心里就發慌發毛,好像不應該似的。
(二)上大學的時候,有一次到農村教學實踐,還參加勞動。有一天的活兒是清理豬圈,正值酷夏。總結時帶隊老師表揚我,說楊英銳不怕臟不怕味,跳進近尺深的泥里一干就是半天也不換人。我說,王老師,在兵團這都是我分派病號干的活。在連隊里干活,渴了有水喝,還按時開飯,上廁所也方便,那是好活兒。
(三)北大荒下地干農活,總是帶著大棉襖或長衣裳。休息哨聲一響,捕衣在地,倒頭便睡,說是五分鐘一小覺,十分鐘一大覺。老職工教我的一句話我現在都記得,并一直踐行。他說,人不怕累,怕抻著,抻著傷身體;沒事兒別瞎溜達聊閑天兒,有空趕緊瞇一會兒,再乏也緩過來了。到今天,講課時我傾情投入,上完課,兩腿往桌子上一放就能瞇著了,感覺幸福指數很高,全賴當年訓練有素。
(四)有人學歷完整,孩子也都是研究生畢業,曾對我說到政治,說是誰誰誰只算是小學畢業,言下之意大家都懂。我當即懟回去:我楊英銳就是小學畢業,知青出身,你們有多少人全算上,還能有楊英銳學問大嗎?!我就聽不得有人說糟踏知識青年的話。每一代人道路不同,冷暖自知,輪不到別人放肆。我當時就拉下臉來告訴對方:再說,小心我大鐵鍬拍你丫的。
(五)知識青年,有著天生的家國情懷。從五十年前下鄉開始,就是雨雪中人。在北大荒,是熱血豪杰;返城后,無分崗位高低,是單位骨干,世稱共和國的脊梁。今天,有出息的還做了黨和國家的領導人;我常說,都是知識青年出身,能幫上的盡量幫,能伸把手伸把手,咱們就是近衛軍,哪有拆臺的道理。下過鄉的人,要連這個道理都不明白,那不白忙乎了么。
(六)我曾在一篇隨筆中寫過以下文字: “知識青年返城,如敦克爾克大撤退,為共和國保存了改革開放諾曼底登陸的社會壓艙之石,為民族復興大業準備了近衛之師,為教育80后90后存留了家國情懷。這是值得尊重的一代,也是波瀾壯闊的一代。悲劇是偉大的,漢姆雷特不是乞丐棄兒,又有誰會對唐.吉柯德嘲笑蔑視。美感是心靈的層次。我就是北大荒知青,工農兵大學生,為時代前驅,征戰半個世紀,位卑未敢忘憂國,方興何曾一日怠。今后三十年,我們將繼續和諸零后包括九零、零零后協同作戰,輝煌一再! 知青一代,是從田野中悄悄地走。這是一支在返城后崗位最為分散的部隊,但無論在什么崗位上來,這又是一支能夠單兵作戰,榮辱不懈,吃苦耐勞,是非鮮明,團結周圍,不恥補課,最受社會從心底佩服的部隊。這是一支人類文明史上最能隱忍作戰,敢于殊死相博,幾十年如一日追求輝煌,打到最后一滴血笑到最后一口氣的部隊。這是一支在過去三十年中國改革開放中所獲最少最為忍讓的部隊。這也是人類文明史上最易管理最守本分最懂自律的部隊。”
(七)俗話說,人缺什么想什么。我們這代知識青年,最缺的就是社會承認。所以,我的理想之一就是得諾貝爾經濟科學獎和其它的科學獎項,不懈努力,志在必得。今天兵團戰友的民間表彰,是洪荒肯定,對英銳彌足珍貴。今天你給我一個鼓勵,明天我定還你一個大獎。
[楊英銳簡介:美國紐約大學實驗心理學博士(1997),美國倫斯勒理工學院(Rensselaer Polytechnic Institute)認知科學系終身教授(2000-現在)。曾任普林斯頓大學博士后研究員(1997-2000),兩屆清華大學韋倫特聘訪問教授(2008-2009)。研究領域包括推理心理學、高階認知模型、心智力學和經濟力學等。在美國高水平學術期刊(包括心理學評論、實驗心理學、記憶與認知、認知科學,邏輯與邏輯哲學,理論與實驗人工智能學報,等)發表文章。出版專著:經濟力學現代原理,第1卷(2012)。曾幫助清華大學和人民大學分別獲教育部文科重大基本理論項目基金。曾在以下學術機構學習或工作:北京師范大學數學系(1974-1977)、北京大學哲學系(1979-1981)、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邏輯室(1978-1986)、美國田納西大學哲學系與心理系(1986-1992)、紐約大學心理系(1992-1997)、普林斯頓大學心理系(1997-2000)、美國教育考試服務中心(ETS,1998-2000)、清華大學(2008-2009)和中山大學國際金融學院(2011-現在)。]
(本文資料、簡介、圖片來自網絡。)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