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想象,當年的歐洲列強,如今要反過身來購買咱們的“大物件”嗎。
12月4日,應用于法國巴黎地鐵16號線的兩臺大直徑土壓平衡盾構機在中鐵工程裝備集團鄭州基地正式下線,即將遠渡重洋,為巴黎地鐵建設貢獻力量。
這意味著中國盾構順利進入全球高端市場。
從中國人不得入內到2/3市場份額
自2012年起,中鐵裝備連續7年中國市場占有率排名第一,2017年和2018年連續2年盾構產銷量世界第一。
▲ “河南造”盾構產銷量連續兩年世界第一
遙想22年前開鑿秦嶺隧道時,我們花了整整3.5億從德國進口盾構機。
更不要說在技術上還完全受制于人。時薪800歐元的德國工程師無論機器何時出故障,都只在周一處理。維修現場還拉著警戒線:中國人不能入內!
如今這份憋屈卻轉化成了這樣的畫風——身為盾構機大國的日本,在今年2月份購買了我們兩臺機器,而后帶到新加坡修地鐵。
難怪新加坡網友留言:“為什么我們造不出盾構機?我們不才是發達國家嗎?”
▲ 外商的漫天要價 來自:紀錄片《超級工程2》
確實,我們這個西方眼中的窮國,如今全球盾構機市場份額占2/3,僅中鐵裝備集團一家的訂單就達868臺。關鍵的是,我們還把產品的價格拉低了40%。
▲ 中國的盾構機進出口變化
那些年被白菜價化了的科技產品
后來居上的光伏技術,當時由于德國政府推廣屋頂太陽能電池板計劃,德國人出錢出技術給我們訂單制造,我國政府再次抓住了這難得的機遇。
▲ 第一臺國產盾構機“先行號”
此后西班牙和意大利等國也推廣再生能源,訂單如雪片般飛來,我國的光伏產業一發不可收拾。如今,已建立起了世界上最大的光伏產業。每生產兩塊太陽能電池板,其中必有一塊是為海外客戶提供的。
▲ 太陽能電池發電的原理是基于半導體的光生伏特效應將太陽輻射直接轉換為電能。
美國可再生能源實驗室的戰略能源分析中心主任David Mooney曾不無泛酸的表示過:“人們傾向于認為中國已經奪走了光伏能源市場份額,如果這種能力留在美國本來會更好。”
美國佬倒也不用酸,要不是我們拉低了價格,美國國內又怎么能產生25萬個與太陽能電池板集成、安裝和維修領域的工作崗位呢。
說到底,還是西方人被資本奴役的趨利思維在作怪。很多高科技被運用到實際的產業中后,西方人最先想的是如何壟斷它而后持續發財,而我們第一時間就是把它“白菜價化”。
即使是在軍工和航天領域材料的研發生產上,我們依然有能力在突破技術的瓶頸后,將它批量化,進而使之價格降低。
T800級碳纖維生產技術,作為給飛機、導彈等設備制造外殼的主要材料,長期以來被美日德技術強國作為機密而嚴密封鎖。
2017年,我國突破了低成本T800級碳纖維生產技術,生產成本只有每公斤350元,該技術不僅打破了部分國家在高性能碳纖維領域對我國實施的貿易封鎖,更將生產成本降到國際價格的三分之一。
如今,國產軍用碳纖維材料已經被廣泛應用與我軍新型裝備領域。例如中航沈飛公司研制生產的殲11B和殲11BS戰斗機已經廣泛采用國產軍用碳纖維材料制成的垂直尾翼部件。我軍新一代洲際彈道導彈東風41和巨浪2都采用了國產碳纖維材料生產的導彈殼體。
高科技材料的研發和批量生產,助力我國的航天和軍工事業。而移動通信衛星以及配套設施,也將徹底打破我國在衛星電話通信領域受制于人的局面。
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由于地面通信基站的毀損,彼時與外界的聯系只能借助于衛星電話。衛星電話是依靠衛星網絡作為傳輸媒介來進行通話的,由于衛星的維護費用很高,所以資費長期以來也很高。
而且當時我國還沒有移動通信衛星,所以在當年7月,孫家棟和沈榮駿院士就聯名向中央提議,呼吁加快中國自主的衛星移動通信系統建設。
▲ 2016年8月6日,首顆移動通信衛星“天通一號01星”發射。
2016年8月6日,首顆移動通信衛星“天通一號01星”發射。于是在衛星電話領域,就形成了海事衛星(inmarsat)、銥星(iridium)、歐星(Thuraya)和天通衛星(大S)四家分割的局面。
我國通信衛星上天的同時,資費跟著下降了。
以銥星衛星電話為例,在國內,它的年最低消費是3200塊,打國內電話每分鐘6塊4,而國際電話每分鐘12塊。
而我國自主的衛星電話年套餐是1000塊,國內通話每分鐘1.6元,國際電話每分鐘是9.8元。
資本永遠在牟利,而我們的科學技術推廣到社會,是為惠民的。
▲ 航天科技集團研發的衛星移動手持終端亮相珠海航展
人工鉆讓愛情“價廉物美”
同樣在西方象征著愛情的昂貴鉆石,也隨時有被我們的人造鉆石拉低到白菜價的可能。
如今的鉆石,分為人工鉆石和在極端高溫和高壓環境下鍛造了數千年的天然鉆石。
天然鉆石,每克拉可以賣到2000美元以上。
人工鉆石可以在幾周甚至幾天內生產出來,而且與天然鉆石沒有區別。因為它的超高硬度,人工鉆石主要應用在機械制造(比如鉆頭)等領域。
讓全世界最大的鉆石生產商戴比爾斯公司心驚肉跳的是,我國早已掌握了人工鉆石的生產技術。
目前世界上絕大多數工業用鉆就是在中國制造的。截止2017年,中國的人工鉆石產能,已連續十多年穩居世界首位,占全球總產量的90%以上。
鉆石及采礦行業獨立分析師Paul Zimnisky表示,中國每年生產大約100億克拉用于工業領域的鉆石,但國際珠寶用途的人工鉆石供應現在每年僅有幾百萬克拉。
Zimnisky認為,哪怕只是將中國工業用鉆產能的極小一部分升級為制造珠寶用途的鉆石,都會對國際鉆石供應產生巨大影響,導致鉆石價格暴跌,重塑整個全球鉆石業。
值得注意的是,合成鉆石并非假鉆石。河南理工大學理化學院副教授臧傳義表示,人工鉆石是一種工業合成鉆,又叫培育鉆石或生長鉆石,它是仿真天然鉆石生長的原理,讓碳在高溫高壓的環境下生成的:
“打個通俗的比方,天然和人工的區別就好比河流里的冰跟冰箱里的冰的區別。”
▲ 鉆石品牌戴比爾斯
這也并非一家之言,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在2018年發布的珠寶指南中,就從鉆石的基本定義中刪除了“自然”一詞,并且不再推薦使用“synthetic(合成)”來稱呼實驗室生產的鉆石。這意味著合成鉆石的地位得到空前提升。
同樣的堅硬程度,為何要給鉆石壟斷資本家大把的錢,用來證明自己的愛情堅不可摧呢?人工鉆戒價廉物美,那才是我們值得向往的時代。
將產品白菜價化的底氣
從上天入地的大國重器到平民百姓的日常用品,我們信手拈來,不但能制造,而且能批量生產,關鍵還讓價格下降了。這往往招惹的西方橫挑鼻子豎挑眼。
難道白菜價的產品就真的Low嗎?
不!
一方面在西方趨利邏輯的統治下,很多產品的定價存在很大的水分,這肥水都流進了壟斷者和資本家的腰包。而我國一旦涉足某一領域,擠掉其中的水分,產品的真正性價才顯露出來。
▲ 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分布
另一方面,科技實力的不斷增強以及工業體系的完備(尤其后者),才能讓高科技產品和日常生活用品量產成為可能。
當然我們不否認,國產的一些產品雖然價格低廉,可在某些領域距離國外的頂尖技術還有一定差距。
比如開頭提到的盾構機,頭部絞刀盤上的合金刀頭,國產的使用壽命只有進口的一半,當然進口的價格也貴三倍左右。
比如民用領域所用到的碳纖維材料,國內產品價格雖然低,但制作出來的魚竿或高檔汽車部件,各方面指標都相對要弱一些。
國際上相對較好的是日本的產品,但是我們也要看到這其中的客觀因素,日本的碳布技術成熟于上世紀九十年代,而我們是后起之秀,存在差距并不奇怪。
▲ 某國產品牌碳布的檢測數據參數
何況更重要的是,面對某些方面的差距,我們在工業領域有持續追趕的“耐力”。
按照工業體系完整度來算,中國擁有39個工業大類,191個中類,525個小類,成為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
完整均衡的工業體系,幾乎可以生產所有的物品。
完整的工業體系構筑時間漫長,且整個過程需要國家強有力的政策扶持做內驅力。其中很多產業與百姓的生活相對遙遠,因此在那些唯意志論的行政國家,由于施政理念上的分歧和自身利益的考慮,國家發展規劃都比較短視,大而全的工業體系根本建立不起來。
美聯儲經濟學家在2017年的時候就曾表示,中國當代的工業革命為何成功了?正是因為國家的推動力和正確的產業政策。2007年,中國的工業設計總量就超過全球。到了2011年,中國已經是全球工業設計總量的兩倍。
▲ 中國工業設計數量的發展歷程
從國家安全方面看,完備的工業體系意義重大。一旦發生戰爭或者其他爭端,外部想通過貿易禁運打垮該國完全做不到。這就在國際沖突中占據了主導地位。
而從經濟發展的角度講,一個國家產業齊全,國外投資很容易就能從本地找到生產廠家,從而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否則零部件進口的運費和關稅,最終都會添加到產品的成本里而推高最終的價格。
為何我國近年來勞動力成本已經明顯高于其他發展中國家了,可大量的制造業產業還是留在中國呢?正因為具有完備的工業體系和完善的基礎設施。一旦企業遷廠,勞動力成本的微弱優勢,還是抵消不了另起爐灶的成本。
因此,一個完整的工業體系不但對國家安全有好處,還對經濟發展有著很大的助益。
產業完備使得我們什么都能造;產業完備使得我們的造價成本大大降低;產業完備拓寬和帶動了科技研發;產業完備打牢了社會發展運作的地基。
這就是我們能夠讓產品白菜價化的真正底氣。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