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時事聚焦 > 深度評析 > 閱讀信息
譚亞娣:科學你慢慢學,中醫我先治病去了
點擊:  作者:譚亞娣    來源:“民兵智庫”  發布時間:2020-02-20 10:19:09

 

1.webp (21).jpg

【作者簡介】譚亞娣,清華大學生物系本科,美國匹茲堡大學醫學院藥理學博士,康奈爾大學博士后,在醫藥界從業近二十年,對現代藥物開發的研發、生產、注冊、營銷等各環節都有一手經驗。多年關注中醫。赴美留學學習西方藥理的初心就是要以現代眼光理解中醫醫理藥理。

【作者按】此時新冠肺炎疫情戰斗正酣,國家中醫團隊介入后大力扭轉了重癥患者的治療情況,緩解了國人的焦慮和恐慌情緒。這時又有人說了,中醫不科學,不是嚴格證據,疾病乃自限性,等等,在此我重發我2017年寫的一篇科普文章,幫助大家理解中醫的臨床療效和對中醫的“科學性”批評。

西方科學界頂級學術期刊Science(科學)在2014-2015年出了三期中醫藥專刊。大家在其網站www.sciencemag.org traditional medicine TCM就可以找到。找不到的留言我給發鏈接。這些專刊都可免費下載。這一個系列,稱為

The Art and Science of Traditional Medicine
傳統醫學的藝術與科學

第一部分  今日中醫——呼喚整合

1.jpg

第二部分  多學科攜手研究傳統醫學

1.webp (22).jpg

第三部分  傳統醫學的全球影響

2.jpg

大家可以去看看里面參與這一系列的西方科學家都是什么樣的豪華陣容。看看他們如何以謙卑的態度,折服于中醫藥的療效,期望在中醫藥的寶庫里發現世界醫藥的未來。當然這里“傳統醫學”不僅僅指傳統中醫,也包括其他民族和地區的傳統醫學,比如非洲醫學和歐洲傳統醫學等等。但是,唯有對中醫賦予了最為積極的價值,給予了絕大多數的關注,因其體系完整,療效卓著。

正如這個Science系列的配圖上寫的 This is the start of something big. 這是一個巨大趨勢的起始。

1.webp (23).jpg

所以說,還在說中醫不科學,看來是你不讀科學期刊!如果你今天還在說“中醫不科學”,你是不是out了呢?

當然,上面帶點調侃。下面我補充幾點以嚴肅駁斥常見的“中醫不科學,因此不可信賴”的說法。

【申明我并非是以中醫要滿足“科學”為榮,相反,其實我是很警惕“科學主義”的,科學主義是個貶義詞,不懂的可自去搜索。我是要宣揚一種不被所謂“科學”扭曲的合理的中醫觀。本人做科學研究出身,當然也不是要貶低科學,但是我反對“科學主義”,反對把“科學”這種工具提升到判斷一切的高度。工具就是工具,能用就用,不好用就用別的工具,記住醫學是職業,是滿足治病救人需求的職業。

我下面的很多話的言下之意是,那些拿“科學”為借口打擊中醫,其實并不真懂科學,只是學了皮毛,拿科學扣帽子罷了。或者說,中醫是等待科學不斷挖掘的寶庫,“科學”對中醫的認知會不斷刷新的。中醫昨天和今天能有效地治好某些病,“科學”明天才能明白過來為什么,難道對“科學”今天還沒有懂得的部分,中醫就要放棄?我眼中的中醫與科學的關系大概就是“科學你慢慢學,中醫我先治病去了”,而西醫與科學的關系很大程度上讓人感覺是“科學我先搞清楚,然后醫學拿去治病用;等等科學有新發現了,過去的發現不太對,醫學你就換個方法看病吧”。

首先,我得糾正一下基礎觀念,判斷醫學的標準不是科學不科學,而是治病救人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中醫是否安全有效,不要拿害人騙人的庸醫來舉例,只能說國內外中醫界普遍相互認可的中醫醫師和藥店,這也不拘于是在正規醫院還是小診所行醫的,不拘是在中國還是海外,華人或是白人,醫生是用療效說話的。


其次,中醫有優秀的中醫,也有庸醫和騙子。不要拿被庸醫或騙子傷害的經歷來質疑中醫。西醫也有庸醫和騙子,也有正規醫院的醫生為了謀生糊口當了比較隱蔽的藥物銷售員等等。這是醫療體制的事,不賴中醫或者西醫。

好了,讓我們來比較一批很多人認可的醫術精湛的、醫德高尚的中醫,比如說東直門醫院等國家著名中醫醫院的副主任及以上資歷的中醫師,或者說好多人得了某病都去找的民間醫生,你是不是覺得可以信賴了呢?是不是覺得有病可以找他們看呢?如果這時可以,那么你還是相信中醫的,你需要的只是遇到知道如何找到好的中醫。

如果你對眾口交贊療效確實的中醫師們都不認可,覺得他們的“辨證論治”不“科學”,那我們就要好好說說了。

第一,必須承認這些大師級中醫的“辨證論治”治病有效——比如1956年乙腦爆發,蒲老先生治療167例乙腦患者沒有一例死亡。有關人員卻說這樣的治療效果不能算醫療成果。原因很簡單,167例患者用了98個方子,平均每個方子用不到兩個人,沒有統計學意義,所治療的患者都是個案。這是很典型的西醫思維,用“不具重復性,不科學”來打壓中醫。

這真是一個很典型的思維誤區了。中醫或者中藥方的“適應癥”(indication)是“證”,而不是西醫的“病”。是把病因(比如乙腦)連同人體一起來進行辨別的,如果按中醫辨證之“證”,及其對應藥方來做統計,像現代的藥物臨床試驗那樣找多個醫院中心來篩選病例,等半年一年累計出足夠病例,那統計顯著性肯定就高了,中醫滿足現代統計學要求的顯著“有效”,也并不是難事。西醫也不能給前來就診的連續167高血壓或糖尿病患者給予完全一樣的處方吧。臨床實踐不同于臨床試驗,能對患者精挑細選,患者來了就得治療,要根據患者情況來調整,西醫也是如此啊,那個“有關人員”,真是別有用心!醫學上當時有效就是有效。而累計案例的時間拉長、樣本擴大其實也能“科學”了。

科學的核心在于對事物分類(比如對植物動物分類,元素周期表對化學元素分類),而且是對事物進行可重復性的分類。從這個意義上理解,中醫對患者的臨床表現進行按“證”的分類,而且這是一套在幾千年實踐中發展成熟穩定的分類體系,怎么說不科學呢?(比如中醫九種體質的辨識做成了問卷調查形式,只要識字都可以自測,在大樣本人群中做試驗,97%以上的人可自己清晰辨識歸類;中醫對疾病辨證也是可以系統學習掌握的,有其可重復性)

好了,你承認中醫從其對疾病表現進行分類上,是“科學”的。而針對這些不同的證,又有不同的驗方,以及在不同情況下如何調整藥方的記載,這又是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吧,是開展“真實世界”臨床驗證吧。這種基于臨床的實踐,又哪里不科學?打開《傷寒論》,從現代醫藥界眼光審視過去,我看到的明明就是一百多條“藥物臨床試驗方案”——先說適應證和禁忌證(入排標準),再說用什么藥。真的,對于《傷寒論》的每一條稍稍加以擴展,就是一個藥物臨床試驗方案。聽說日本韓國已經注冊成功了好多《傷寒論》的經典藥方,還在美國等國家申請了專利。(行了,我不該在這浪費時間說服你們中醫科學不科學了,我得找人研究如何利用中醫藥方開發新藥賺錢去了。)

希望上面這幾段說明了中醫藥“辨證論治”是科學的。

而中醫針灸是不是科學——我不想辯這個問題。因為中醫針灸如此有效,美國已有44個州允許中醫針灸醫師的執業,而且美國很多白人在美國的正規學院學了中醫針灸開了針灸診所執業,歐洲也是法律認可了中醫針灸,針灸現在可以說火得不要不要的,乃至有些美國的理療師沒有學中醫理療也拿起針進行針刺,引發中醫界,包括白人中醫針灸師義憤填膺地批評那些不懂中醫醫學理論而直接給患者用針的做法。(過兩天發音頻)。

而且如果你要說針灸鎮痛是因為針刺的疼痛感讓機體分泌了抵抗痛感的物質(內啡肽+激素等),這也是某些初級“科學”試驗反復驗證的。這是“科學”試圖認識針灸的一個努力,一個解釋,但不是全部。總之,公平和嚴謹地說,“中醫針灸治病很有效,科學正在努力認識中醫針灸”這句話是成立的。

好了,可以結束了吧。我得去專研中醫的學術和商業機會去了。

不過,為了徹底駁斥“中醫不科學”的謬論和解答疑惑,我還得多說幾點。

第二,中醫的“陰陽五行”整體觀念學說,被很多人誤解為封建迷信,不科學。那讓我以現代醫學認知和語言來解讀下陰陽五行:此乃是中醫的核心理論,也是中醫核心價值所在,是中醫對人體這個復雜系統的運行規律提出的理論模型,陰陽理論可近似翻譯為“多層次多方面的穩態平衡模型”或者“人體能量與物質平衡轉化模型”,五行理論可翻譯為“人體多系統相互作用的模型”。該理論可以有效指導中醫實踐,達到治病救人的目的,而且可被現代醫學中的很多理論和事實印證,比如內臟之間關系的中醫解讀和現代解讀從功能層面基本一致,只是各自用詞不同而已。 有人可以不喜歡“陰陽”“五行”幾個字,覺得和一些算命、迷信相關聯。那其實中醫的陰陽五行是有相對嚴格定義的,可以和泛中華文化中的用法進行切割。 因此,我認為中醫的“陰陽五行”整體觀念學說是對人體系統的運行提出的系統的理論,而且因為有理論指導,所有對人體運行紊亂(生病)有系統的應對措施。請問西醫對人體系統的運行是什么系統理論?有什么系統的應對措施?西醫目前是把患者分割成缺乏有機關聯的不同器官看待的,解剖學只是機械的形態命名,對于如何綜合各個系統和臟器的知識,把人作為一個整體來看病,西醫的實踐還缺乏統一理論。 血壓高了給降血壓,血糖高了降血糖,長腫瘤了給切掉,非常機械。若干年后回想起來應該會覺得幼稚可笑。

第三,為何一般人都覺得西醫更科學呢?這主要是因為西醫對付單一因素疾病,比如傳染病,以及某些人體單基因缺陷疾病,確實成效卓著。但是,對于人體復雜性,多系統,多因素疾病,西醫有點束手無策,而中醫可從容應對。

病毒、細菌等微生物病原,經過西方科學的研究,做出微觀的定性,血清學、病原學、毒力學都搞的很清楚,然后做出疫苗或者抗生素來,一下子控制了很多重大的傳染病,比如天花,麻疹,結核等,對于傷口感染,肺部感染等過去導致高死亡率的情況也能用抗生素控制,在西醫醫院生產的圍產死亡率也大大降低。這種有效力高得驚人,往往是99%以上的成功,天花等重大傳染病甚至被消滅,這是現代醫學的巨大成就。這是任何人不能否認的。也正是在對付傳染病上西醫的巨大成功,幫助西醫占據了中國醫學的主導地位。最近幾年國際藥企推出的丙肝神藥“索弗布韋”及二代藥物,達到了少見的超90%的治愈率,但記住,這丙肝是傳染病,藥物消滅的是微生物病原丙型肝炎病毒。

而人體因素的單一因素疾病,比如血友病;侏儒癥等,缺東西的也比較好說,缺啥補啥,凝血因子少的補給相應的因子,生長激素水平低的幼年生長期給予補充激素。

還有一類西醫科學特別有幫助的,是多種激素的應用。糖皮質激素應用廣泛,用于處理各種發炎情況。是接近萬能的“治標”藥。而對于女性生殖激素的研究,導致多種避孕藥的開發,以及人工輔助生殖稱為可能。這也是很科學的!必須贊。當然現在醫學外科,器官移植,也有科學和必須高度贊美的地方。(不過抗生素、輸血、骨髓配型等科學技術手段支持之外的切割和縫補,似乎是個木匠加繡花匠的活?)

可以總結說,現代醫學對于傳染病和某些人體單一原因的疾病(比如,血友病;侏儒癥等),是非常科學有效的。

然而,時代不斷發展,如今非傳染病已經取代傳染病,成為更主要的疾病負擔。面對心血管疾病、代謝綜合征、腫瘤等不是微生物病原導致的疾病,現代醫學有點應對失據了。

傳染性疾病現在西醫也面臨耐藥性的問題的挑戰,比如抗生素的耐藥,抗病毒藥的耐藥。而且對除開那幾種已有疫苗之外的病毒性疾病,西醫基本是束手無策,也就是“多休息,多喝溫開水”。比如普通感冒也就是對癥治療。絕大多數病毒性疾病還是靠人自己免疫力抵抗。

對于人體復雜性,多系統,多因素疾病,西醫有點束手無策。比如現在歐美深受肥胖之害,代謝綜合征發病率極高,糖尿病,腎病,癌癥,因素復雜,真的不好治,真的排除了病毒和細菌感染。西醫還在按照對付傳染病/單因素疾病的路數,找“藥物靶點”,但是發現信號通路一條又一條,相關基因蛋白及各種大小RNA成百成千成萬,相互作用變化多端,突變分布撲簌迷離,藥物作用控制了一個靶點,另一個靶點又異軍突起,真是按下葫蘆浮起瓢,根本無法根治疾病,最多只能短暫延緩危機,但往往藥物副作用還導致加速死亡。用過去對付傳染病的方法論,找藥物靶點進行干預,根本就是手忙腳亂,勞而無功。

在中醫看來,西醫應對系統性功能失調類疾病的困境,正是沒有提出理論,還在用錯誤的理論指導。好比進行軍事管理,以前是清除異己,有一套手段,鑒別出來,驅趕了或殺死了就是。但是現在都是自己人了,但是協調不好,內部管理出問題,還用過去的手段去“抓內奸”抓“腐敗分子”,發現清除不干凈,而且搞的實力虛弱,但是并沒有去系統反思管理問題,沒有去清楚產生腐敗分子的體制環境機制。

中醫不同,中醫的“陰陽五行”理論,本身就是針對人體這個體系的,而不是針對病原菌的。人體的機制如何保持內部平衡,諸多器官如何相互作用,中醫是有理論模型的。而且這個理論模型指導下,對于絕大多數內科疾病的診斷治療是行之有效的。

舉腎病為例。西醫就沒有什么特別的藥物,基本只能等著疾病進展到去透析。而中醫治療好慢性腎炎的例子不勝枚舉。正好遇到兩個名人的病例,很值得回味。中國近代名人胡適的腎炎就是找中醫治好的。胡適以前大聲批評中醫,腎病好后再不敢批評了,但是也不好意思大聲贊美中醫。而梁啟超也是宣揚科學,宣揚西醫,貶低中醫,后來也是腎病,非不去找中醫,到協和醫院,被錯割了好腎,死了。兩位中國重要文化領袖級人物,都在腎病上與醫學相遇。一個讓中醫治好;一個讓西醫治死。讓人不由感慨,他們的命運是否也暗含了中國文化的命運?

總結說來,西醫在若干類單因素的疾病上,有其非常科學、成功的表現。但對人體多因素多器官復雜疾病,西醫缺乏有力的理論和有說服力的臨床實踐。 而中醫的理論圍繞人體復雜體系提出,很適合解決多因素多器官復雜疾病。其理論清晰,經得起實踐檢驗,在長期臨床實踐中,特別是在合格的優秀中醫使用下,產生了很好的療效。這是中醫生命力的關鍵。

如果一定要用西醫的眼光去看中醫治療復雜疾病,那中醫復方就是“多靶點多通路多管齊下,有主有次還兼顧減輕副作用”(君臣佐使)。西方有些老人每天服西藥高達25-30種,這是西藥最后針對復雜疾病的“復方”,但顯然不如中醫的復方有機、整體、有理論指導。(當然,西藥這樣服用是有問題的,美國已經出政策將服藥種類限制到不超過9種。我們中醫的復方也講究簡潔清晰,傷寒論的經典復方往往就只有四味六味,也有獨用一味的。現在有的中醫開一副藥能開三四十種藥材,這個我覺得也是要懷疑他到底是不是懂,還是就要賺錢。)

第四,中醫是否科學,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既然中醫理論是復雜的,不機械的,非線形的,也就需要學習者“有悟性”,即便遇到名師指點,也需要學不短的時間,才能真正做到療效穩定,藥到病除,立竿見影。因此各代杰出的中醫人才都有不少神奇的治病故事——只是因為很少人能理解方覺神奇,對于精通中醫的業內人士,那只是敬佩前輩技藝高超。雖然都是敬仰,態度確有本質差別。說中醫“神奇”的意味著不懂中醫,看不到規律。而看到“技藝”和“門道”的,看到的就是“科學”和“可重復性”。

第五,中醫藥可重復性完全可以“科學”驗證。說中醫藥不可重復只是觀察角度不對。如果有足夠資金,中醫做出一個或N個高質量的(不用造假)的可重復性結果是不過就是幾個月的事。中醫是“辨證論治”,方是和中醫的“證”對應的,而不是和西醫的“病”對應的。因此,要證明中醫的可重復性,我們設計一個按中醫證型入選患者的臨床試驗就好了,有此證,則開此方,可以設對照就按常規西醫治療方案,然后多少時間后檢測一些身體參數,任憑要檢測西醫中醫的指標,都可以選。保證這樣子做出100例來,1000例來,兩組差異達到P<0.05, P<0.01乃至更低。可是,西方藥企做臨床試驗測試新藥,幾百萬幾千萬地投入,是為了開發新藥,開發出來賣高價。那中醫的方法成熟,藥方公開,價格便宜,做出來也沒用經濟效益,信的人不用說服,不信的人總要找理由陰陽怪氣,誰應該投入資金做這個中醫的臨床試驗呢?也許從數據收集的角度,從醫保控費的角度,還是能找到動力和投入方的。我期待著日后有這方面的特別讓人信服的數據系統性地收集起來,用透明扎實的大數據,堵上那些說中醫不科學人士的嘴。

 

而且,中藥毒副作用完全可進行“科學”管理。有人攻擊中藥毒性導致肝腎問題。這個沒有人否認,中藥本身很多就是有毒的,用的就是毒性或偏性來糾正人體之偏,以毒攻毒,而且一直有藥物相互作用的清單,哪些藥不能一起用。很多西藥也有毒副作用,不能因為毒副作用就不用藥了是不是?監控毒副作用就是了嘛。中藥以后可以在標簽上加上“在醫師指導下服用;定期檢測肝腎功能”等,隨著臨床監測數據積累也可以和西藥一樣列出一大堆副作用在說明書上,如果這是某些人想要的話。

第六,中醫因為邏輯思維嚴謹,非常適用電腦“專家系統”。中國80年代就開發了開方準確率超過90%的專家系統,可幫助初級中醫師很好地進行診斷開方。而進入二十一世紀,更多的中醫專家系統被開發出來,稱為中醫師的好助手。而人工智能的發展,可望迭代出功能更加強大的中醫輔助系統乃至人工智能的“中醫大師”。

第七,中藥質量標準也可與時俱進,在保持中藥效果的前提下借鑒現代藥物質量管理經驗。行業很擔心中藥質量,有“中醫會亡于中藥”的憂慮。但從藥物質量控制上講,肯定是可以有解決方案的,可借鑒一些西方植物藥的質量控制體系,比如物種的鑒定用基因組測序,采用產地管理、注意采集時間、積累指紋圖譜數據、檢測重金屬和有害生物堿等,但質量標準還是應該讓臨床中醫專家和中藥專家來主導,雖可參考借鑒現代醫學的一些具有普遍意義的做法,卻不可全套照搬,不要被化藥或者西方植物藥的標準帶跑。

最后一點我想說,人的自愈能力,乃是所有醫學的基礎。野生動物沒有醫生不也繁衍至今,而且自然淘汰下活下來的都是健壯的。我們現在醫學很發達,但還是很多人活到老一輩子沒有進過醫院。這世上幾億的窮人沒有什么醫療服務但是人口還在增長。中醫,只是順應天道而已。西醫也是靠幫助人自愈。無論中醫西醫,都有治不好的病。醫生不是神,自愈能力才是每個人自身的神。自愈能力強,醫生可以幫幫忙,自愈能力弱了,再好的醫生也無濟于事。

中醫西醫,是人類認識生命自然規律并尋求干預疾病的不同方式。千萬年來,人的基因組其實變化非常少,雖然我們的環境產生了一些變化,但人與天地陰陽的基本關系也沒有改變。人體是奇妙的,生命本就是神奇,古人借助內證獲得的醫學見解,仍然有極高的價值。這個時代對中醫中藥很挑剔,但是也帶來了巨大的機遇。無論是對西醫無疫苗和藥物的病毒性疾病,還是西醫勉為其難應對的復雜性疾病,中醫都可發揮其獨特作用。中醫還可以借助計算機專家系統和大數據的現代工具,更清晰地展示自己的可重復性與有效性。預期在不久的將來,現代醫學把中醫的“陰陽五行”奉為其人體系統理論模型,所有現代醫學對基因組、蛋白質組、小RNA組、代謝組等多種微觀層面的紛紛擾擾的發現,統一在中醫的理論之下。中醫一點點被更多的“科學事實”填充,基于《黃帝內經》的岐黃醫學,成為整個現代醫學大廈的主要框架;基于還原論的西方醫學,成為各個細節的補充。這是我看到的中西醫融合。

科學你慢慢學,中醫我先治病去了。” 

(來源:昆侖策網,轉編自“民兵智庫”)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
    攜趣HTTP代理服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