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22日-星期二
4月17日上午,國家統計局公布:經初步核算,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20650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下降6.8%。二季度考慮到外需極其糟糕,增幅達到3%左右已屬不易,假定三季度為6%,四季度為7%。全年GDP增速也就在3%上下。這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最低的季度增長,也是唯一的負增長。
4月8日召開的政治局常務會議當時對形勢作出的判斷是:國內經濟發展面臨的困難加大,復工復產面臨新的困難和挑戰。國際疫情持續蔓延,世界經濟下行風險加劇,不穩定不確定因素顯著增多。對糧食問題的判斷:完全有能力保證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
也許是基于一季度經濟數據或全球疫情及國際環境的新變化,4月17日召開的政治局會議對當前形勢作出了全新判斷。
15日,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聽取疫情防控工作和當前經濟形勢的匯報,研究當前疫情防控和經濟工作,決定將有關意見提請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
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國內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研究部署抓緊抓實抓細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當前經濟工作。習近平主持會議。
對經濟形勢,政治局的最新判斷是:今年一季度極不尋常,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沖擊。
這里要特別提醒的是,會議認為當前經濟發展面臨的挑戰前所未有,必須充分估計困難、風險和不確定性,切實增強緊迫感,抓實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
正因為挑戰前所未有,所以當前的核心工作就出來了:穩是大局,必須確保疫情不反彈,穩住經濟基本盤,兜住民生底線。
那么,怎么做到穩大局呢?從六穩到六保,即從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到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保基層運轉。其中重合部分是就業。
六保凸顯了當前黨中央的底線思維。
一保就業,這很好理解,GDP-6.8%,一切的一切都打亂了,疫情第一輪內需壓力加大,國際疫情這輪,出口企業壓力山大,不少關門歇業。加上今年高校畢業生870萬峰值等,確實像李克強總理所言,就業最當前最大的風險。
二是保基本民生,湖北重災區部分居民,脫貧攻堅中的貧困人口返貧問題、失業人口帶來的還貸等生活壓力問題,都是需要得到基本保障,其他國家都是用GDP總額的10%左右來保市場主體或直接給國民發現金。
三是保市場主體,這一點比較容易理解,GDP增長-6.8%,有多少企業失去了生產和生存能力,所以這一點也是應急的。
四是保糧食安全。糧食安全問題是各國限制出口以及今年疫情持續,糧食生產國能否正常生產都有變數,此外,糧庫中的庫存數據是否真實,也有很多人擔心,要真正做到手中有糧,心中不荒,還是要提早準備。能源安全問題更是如此,石油市場如此暴跌,未來如何發展,還值得進一步觀察。
五是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這個問題極為復雜,國際局勢所致的產業轉移,咱們可控程度不高,只能盡力而為,況且國際環境對咱們極為不利,有人甚至稱這是改革開放以來面臨的最嚴峻的國際環境。國內供應鏈問題,又與國際正相關。因此,保產業鏈是復工復前的前提,也是解決就業問題的核心環節。
六是保基層動運轉。原本緊張的地方財政,一季度收入大幅下滑,而支出卻不斷加大,又要保民生,還要穩增長,地方壓力山大。
所以,政治局提出的當前經濟發展面臨的挑戰前所未有是符合實際的。當前要從最壞的結果出發思考問題,萬一國外疫情蔓延時間較長,那面臨的壓力就更大,因此需要為此做好充分準備。也就是說,未來發展的主基調也就明了:堅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維護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大局。穩是大局,必須確保疫情不反彈,穩住經濟基本盤,兜住民生底線。要在穩的基礎上積極進取,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全面推進復工復產達產,恢復正常經濟社會秩序,培育壯大新的增長點增長極,牢牢把握發展主動權。
具體怎么辦?政治局明確了以下幾點:
1.以更大的宏觀政策力度對沖疫情影響。
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為,提高赤字率,發行抗疫特別國債,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真正發揮穩定經濟的關鍵作用;
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更加靈活適度,運用降準、降息、再貸款等手段,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貸款市場利率下行,把資金用到支持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微企業上。
2.積極擴大國內需求。
釋放消費潛力,做好復工復產、復商復市,擴大居民消費,適當增加公共消費;
積極擴大有效投資,實施老舊小區改造,加強傳統基礎設施和新型基礎設施投資,促進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擴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核心是有效投資
調動民間投資積極性;
支持企業出口轉內銷;
幫扶中小企業渡過難關,加快落實各項政策,推進減稅降費,降低融資成本和房屋租金(這是新提法,地方要想辦法),提高中小企業生存和發展能力;
保持我國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性和競爭力,促進產業鏈協同復工復產達產;
切實做好民生保障工作,加大脫貧攻堅力度,復工復產中優先使用貧困地區勞動力,確保如期全面完成脫貧攻堅任務;
抓好重點行業、重點人群就業工作,把高校畢業生就業作為重中之重;
完善社會保障,做好低保工作,及時發放價格臨時補貼,確保群眾基本生活;
抓好農業生產和重要副食品保供穩價,夯實農業基礎;
繼續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3.不失時機推動改革,完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4月9日黨中央、國務院出臺的《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意見》。要素自由流動與要素價格市場化未來將成為新一輪結構性改革的抓手。戶籍改革、土地改革將會驅動新一輪都市圈與城市群建設,新一輪區域經濟一體化噴薄欲出。我們非常看好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京津冀、中部三角(武漢、鄭州、合肥)與西三角(成都、重慶、西安)這五大區域的發展。
4.堅定擴大對外開放,保障國際物流暢通,嚴把防疫物資出口質量關,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華為與阿里的兩個感人故事:最困難的時候,他們是這樣熬過來的!
2018-12-11齊景潤:駁辛灝年編造的“三年困難時期非正常死亡4300萬” 重大謠言
2018-09-30?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