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22日-星期二
近日,杭州市拱墅區葉青兜路路邊多了4個連在一起、被統一涂成綠色的“停車位”,上面寫著一行白字:限時20分鐘。這是杭州交警部門剛剛推出的一項便民措施。葉青兜路4個“綠色泊位”附近有公共廁所、早餐店等,考慮到群眾的需要和難處,交警部門專門劃出“綠色泊位”,不僅方便了老百姓,也有利于減少違停和路面擁堵的現象。為緩解買菜、如廁、買早點、買藥等短時停車難題,杭州市將陸續在主城區部分菜場、公廁、便利超市、藥店附近探索試點“綠色泊位”,在規定時間內臨時停車將不會被抄牌。人們紛紛對杭州“綠泊位”的人性化設計點贊。
這些綠色泊車位的其實就是“臨時停車位”,杭州市接下來還會在醫院、菜場、學校附近設立。這些綠色停車位,是為緩解停車難問題而采取的措施。有了這個“綠色泊位”, 那些停車買藥的、上廁所的、接孩子的、臨時吃飯的市民可以安心,再也不用擔心吃罰單。
設立臨時停車位本身并不是什么天才的創造,管理部門能夠積極作為,主動迎合百姓的痛點,沒有選擇“一刀切”,沒有“一禁了之”,才更有價值。既要劃出便民空間,又要不影響到安全管理、道路暢通、人員視線等交通要素,需要從路面寬度、人車流量、公共業態等不同指標進行綜合測算,這無疑對城市治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城市治理提出了更高的期待,也對城市治理智慧提出了更高的考驗。
城市日益增長的汽車擁有量與緊俏的車位之間的巨大矛盾一直是困擾百姓生活的痛點,也是城市治理的難點。以往,人們習慣選擇“一刀切”,規定重點地區一律禁停,秩序雖然有了,但群眾也叫苦不迭;而變“堵”為“疏”,不但群眾更方便了,交通秩序也沒有變壞。每一種“城市病”都千頭萬緒,需要繡花一樣的功夫,需要精準化治理,做好秩序與便利之間的平衡。
城市的治理能力不僅體現在高樓林立上,更體現在對民生瑣事的關注度上。一些看似雞毛蒜皮、柴米油鹽的小事,背后是經久不息、反映強烈的民意訴求。怎樣在“市民便利+文明秩序”的兼容性上做好文章,是對于城市治理智慧更高的考驗。
作者:趙景 來源:【昆侖策網】(圖片來源網絡 侵刪)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