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尾灘邊防連官兵手牽手向巡邏點位前進
最近關于中印邊境的新聞有點多。
但今天我們不打算講那些具體的爭端,我們相信中印兩國的政治智慧。
今天,我們想專門談談那些守衛國土、寸土必爭的中國邊防軍人。
那些我們最熟悉的陌生人。
01
解放軍是邊防部隊和平的維護者,同時也面臨著巨大壓力。
如何實現對國家每一寸領土的守護?如何能在對手不斷挑釁、伺機蠶食的情況下維護國家利益?如何在最大限度內,守住國家的和平穩定?
這要靠解放軍的強大戰備能力,也要靠那些邊防官兵的血肉之軀。
解放軍給出的答案,是漂亮的。
就在6月16日,《解放軍報》頭版刊發了一篇題為《空地同步 奔赴高原》的文章。在當前西南邊陲高原某些地點處于特殊狀態下的時候,這篇文章釋放了強大的信號。
這篇文章透露,前不久,空降兵某旅依托社會運力資源,通過民航、鐵路、物流等多種方式,將人員物資和武器裝備整建制投送至數千公里外的高原駐訓場,檢驗了部隊跨區兵力投送新模式。幾千名傘兵、數百臺裝備和戰訓物資數小時內就完成了機動轉場。
報道指出,以往部隊組織機動轉場,多采取摩托化機動和鐵路輸送相結合的方式,實施整建制兵力投送需多梯隊多批次數天時間才能完成輸送,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兵力投送效率,不利于部隊快速跨域機動和短時間內形成作戰能力。
事實上,解放軍此前已經意識到軍地聯合在兵力機動方面的重要作用,并已經在該領域有所嘗試。
在戰時條件下,什么最重要?中國古人的一句話做出了非常經典的總結——兵貴神速。
意思是在敵人還沒有到達戰場的時候,我們率先到達,并且形成了局部的人員和火力優勢,并且能夠搶占住有利的地形位置。那就可以說,戰爭雖然還沒有打響,但是我們就已經拿到一半的勝機了。
在海拔4000多米的高原,而且很多地方都是自然和地理條件十分的惡劣的無人區,在那種情況下,軍隊不可能長期駐扎,只能是輪流定期巡邏。
而在發生對峙或者對抗的情況下,拼的是誰能把后續部隊和火力裝備更快調運到一線。所以,我們的邊防部隊要克服巨大的困難,在一線抗住敵人的挑釁和襲擾。同時,軍隊需要在最短的時間內調集兵力。
這方面,我們早就開始有所準備。2019年9月,《中國國防報》披露,空軍與5家地方物流公司簽署《軍民融合戰略合作協議》;2018年10月,《解放軍報》刊文指出,西部戰區空軍駐訓部隊與高原機場航站建立協作機制,初步實現了軍地保障信息利用一體化、保障力量運用一體化。
按照這一模式,軍地攜手完成了邊境空中封鎖、高原陌生地域實彈實投等重大保障任務。
這樣,我們在高原邊境線上擊敗敵人,就有更多的信心。
02
在驍勇善戰的背后,是長久的忍耐和不計回報的付出。
有些苦,身處都市的我們也許不必去親自嘗試,但這不意味著我們應該對它視而不見。
當我們穿梭在早晚高峰人流中的時候,當我們在空調房間里處理業務的時候,當我們覺得城市生活的高房價和層層重壓讓我們喘不過氣的時候,我們幾乎從不曾想到,還有那么多跟我們一樣成長于和平年代的少年們,他們遠離城市和人群,幾乎完全活在另外一個世界里。
那像是一個與現代生活毫不相干的世界。
河尾灘。
絕大部分中國人不僅無法在地圖上大致指出它的位置,甚至連這個名字都那么陌生。
在這里駐守著解放軍海拔最高的哨所。
它的海拔是5418米。
“離星星最近的哨所”,聽起來很浪漫,但實際上卻完全不是這樣。
在這里,空氣含氧量不足內地的40%,8級大風更是家常便飯。普通人稍微走兩步就“上頭”——頭暈、惡心、嘔吐,甚至更嚴重的高原反應。到了夜晚,這里一片死寂,就算你躺在床上,想要擁有一整夜的完整睡眠也是件極為奢侈的事。
然而那些甚至還稚氣未脫的年輕人,披著厚厚的大衣,頂著風雪,一次又一次地用腳丈量著我們的每一寸國土。
自然環境或許還是其次,經年累月的孤寂更考驗人性。在這個寸草不生,就連藏羚羊都待不下去的地方,有的戰士在這里一站就是七八年,而他們站立的位置,距離團部有400多公里。
什么概念呢?
它意味著,你如果想跟連隊之外的人見個面,翻山越嶺,最快也要12小時,然后你回來還要這么長時間。
這是一個電話就能約個下午茶的我們,想都不曾想過的。
河尾灘邊防連官兵察看邊防設施
詹娘舍,在藏語里的意思是“雪山孤島”。
它位于喜馬拉雅山南麓,西藏亞東縣境內。
自上世紀60年代起,解放軍哨所就牢牢地扎在這里。
它海拔4655米,被稱為全軍最險的方寸之地——四周都是85度的懸崖峭壁。
在這里,一年中大雪封山的時間長達7個月,刮6級以上大風的日子接近300天。這里的年輕人們沒有娛樂和社交,他們最重要的事——或許是唯一的事,就是巡邏祖國的邊境線。
在他們的巡邏日志中,有80%的日志標注了雨、雪、冰雹、大霧等惡劣天氣,而泥石流、雪崩等突發情況更是一次次試圖吞噬這些充滿青春活力的生命。
能找到巡邏的戰士嗎?
在冬天物資緊缺的時候,他們一星期刷一次牙,半個月洗一次頭。
但你若是問他們苦不苦,他們總是瞇起眼,青澀地笑笑說,不苦,這都是軍人的職責。
可他們都還像是沒長大的孩子啊——偶爾見到訪客會臉紅害羞甚至不知所措,也喜歡看娛樂選秀活動和明星八卦,更重要的是,他們對這個現代世界也同樣充滿好奇和向往啊。
在海拔4900多米的昆木加哨所,這里年紀最大的老兵也就28歲,最小的只有18歲,整個哨所的平均年齡不過22歲。
而他們面對的是什么呢?
被科學界定的“生命禁區”——荒無人煙,甚至連活物都難以見到的雪域高原,年平均氣溫不到5攝氏度,最低氣溫接近零下40度。邊防官兵們就這樣,一年又一年,一茬接一茬地駐扎在這里。
昆木加哨所老崗樓
這些,都還是只是邊防官兵最普通不過的情況。他們中的很多人,還要承擔與“三股勢力”、外國對中國領域的覬覦作斗爭,還要時時提防那些對面冷不丁扔過來的、充滿惡意的石頭。
03
多么陌生而遙遠的世界。
然而,它真的跟我們毫不相干嗎?
如果你親自用腳丈量過祖國邊關的廣袤土地,你一定會在那個最稀疏平常的工作日早晨,看見車水馬龍,看見賣早餐的小販和排隊買咖啡的上班族,看見陽光灑落在他們的臉上,想起邊關那些清澈的眼神。
你沒有理由不熱淚盈眶。
最強大的國防,不在別處,是在每個人的心里。
“南海第一哨”華陽礁守礁戰士在站崗瞭望
他們離我們很遠,但又似乎觸手可及。
他們既單純又可愛,他們或許不了解時下流行的段子或者廣告詞,他們最熟悉的是這樣兩句話——
絕不把國土守小了!
絕不把國土守丟了!
這是中國邊防軍人,我們每一個中國人都應當深深感謝的中國軍人。
圖片均來自網絡
文/花叨叨&胡一刀 來源:補壹刀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