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王亞勤會長,李紅衛會長,趙建總領事,吳有義主席,戚嘉林主席,何文智主席,王炳忠先生,方紹偉先生,唐永紅先生,尊敬的全球各位會長,全球各位先進,您好!
剛才聽了趙建總領事、李紅衛會長、吳有義主席、戚嘉林主席、何文智主席、王炳忠先生的講話,很受啟發。我今天發言的題目是:蔡英文鐵心以武拒統,統一方式有多種選擇。昨天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講臺海,說反對臺獨、促進統一,沒有說九二共識,沒有說和平統一,沒有說一國兩制,這是完全正確的,是非常及時的,大快人心。幾年來,我發表過幾十篇臺海研究成果,主要有:《李毅臺灣觀選總結:和平統一已無可能》,《李毅:再論和平統一已無可能》,《李毅二進臺灣總結:和平統一機會渺茫》,《李毅三進臺灣總結:北平方式統一臺灣》、《李毅:蔡英文連任后大陸怎樣統一臺灣》,都在全球互聯網廣泛傳播,不幸的是,歷史的發展證明,李毅都說對了。
曹操說,生子當如孫仲謀。我2011年發表過一篇廣為流傳的文章《李毅:蔡英文這個人非同尋常》。我以為,大陸朝野,現在應該有曹操的胸懷和氣魄,承認蔡英文是個女英雄,生女當如蔡英文。蔡英文是李登輝制定兩國論的課題組組長,二十多年來,為了臺獨,不屈不撓,英勇奮斗,歷盡艱辛,在大陸經濟力量、軍事力量飛速發展的二十年間,在臺灣經濟力量、軍事力量相對大陸急劇萎縮的二十年間,居然能把臺獨事業推進到現在這樣的深度、廣度、高度,實屬不易。臺獨大業,能夠逆勢上揚,發展到今天這么宏大的局面,李登輝、蔡英文二人個人的卓越才能,起了很大的作用。
蔡英文從來都不承認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從來都堅決反對中國統一,不忘初心,一路走來,始終如一。蔡英文今年一月競選連任大勝后,幾次接受歐美記者采訪,記者問:你什么時候宣布臺獨?蔡英文回答:臺灣是個獨立國家,國家的名字現在叫中華民國臺灣,已經獨立了,沒有必要再去宣布臺獨。記者問:你堅持這樣的立場,中國和平統一無望,會不會武力統一?蔡英文回答:有可能,因此我們臺灣要努力提高戰爭能力,努力提高中國武統臺灣的代價,使得中國知難而退。蔡英文的這些戰爭言論,全球媒體都報道了,引起了不小的波瀾。
大前天我看了蔡英文連任就職講話直播,講得很好,鏗鏘有力,蕩氣回腸,要點是,第一,臺灣現在開始加強戰備。第二,臺灣現在開始整頓加強后備役軍隊。臺灣有一、二百萬后備役軍隊。第三,臺灣將從現在開始加速平戰轉換的準備。第四,臺灣經濟,現在就開始,加速戰備經濟產業鏈的建設。第五,基于以上四點,蔡英文警告大陸,老老實實,準備與臺獨的臺灣,長期和平相處,不要搗亂。李毅認為,現在,不僅大陸和平統一臺灣已經沒有任何可能,沒有一絲一毫的可能,而且每隔三個月,每隔半年,大陸武統臺灣的代價都要大大提高。有人在互聯網上問我說:我也看了蔡英文講話,我怎么沒有看到你說的這幾點?下面是蔡英文講話的原文,帶引號的:
“在國防事務改革方面,有三個重要的方向。第一是加速發展不對稱戰力。在強化防衛固守能力的同時,未來戰力的發展,將著重機動、反制、非傳統的不對稱戰力;并且能夠有效防衛網路戰、認知戰以及超限戰的威脅,達成重層嚇阻的戰略目標。”
“第二是后備動員制度的實質改革。我們要提高后備部隊的人員素質和武器裝備;后備戰力提高,才能有效地跟常備軍隊協同作戰。”臺灣有一、二百萬后備役部隊。蔡英文準備要打一場以武拒統的人民戰爭。
第三,“此外,平常就要建立跨部會的常設后備動員體制,協調人力物力,平戰轉換時,動員才會順利。”
第四,“我們要發展軍民整合的國防及戰略產業。除了已經在進行當中的國艦國造、國機國造,我們會更強力推動軍民技術整合,激發民間制造能量,更進一步進軍航空及太空產業。我們還要建構足以確保關鍵物資供應的民生及戰備產業。”
第五,“我要再次重申和平、對等、民主、對話這八個字。我們不會接受北京當局,以一國兩制矮化臺灣,破壞臺海的現狀,這是我們堅定不移的原則。兩岸關系正處于歷史的轉折點,雙方都有責任,謀求長遠相處之道,避免對立與分歧的擴大。在變局之中,我會堅守原則,并秉持解決問題的開放態度,負起責任,也期盼對岸領導人,能承擔起相對的責任,共同穩定兩岸關系的長遠發展。”
蔡英文的結論是:“我們是一個在驚濤駭浪中走過來的國家。我們兩千三百萬人,是生死與共的命運共同體。過去是這樣,現在是這樣,未來也是這樣。”所以說,蔡英文已經鐵心以武拒統,并且已經開始加速做以武拒統的準備。
李毅以為,目前臺海形勢,簡單說來八個字,形勢險惡,統一在望。
第一,臺灣島內形勢急劇惡化,臺獨勢力在已經占據統治地位的情況下繼續急速膨脹,島內統一勢力在已經被消滅殆盡的情況下繼續急速萎縮,說島內選民可以選出一個要統一的臺灣當局,來和大陸談判統一、完成統一,是癡人說夢,或者是別有用心。
第二,在可以預見的未來,美國反對中國統一、支持中國分裂、支持臺獨,只會愈演愈烈,經美制臺、完成統一這個美夢徹底破滅了。
第三,大陸14億人民,大陸朝野,大陸各級黨政軍領導,已經充分認識到,和平統一臺灣,幾無可能。
第四,武統臺灣,原來只是備選方案,現在從后臺走向前臺,對臺工作的重心,已經從國臺辦,轉到了國防部,今后的對臺工作,要靠解放軍唱主角了。
第五,目前不能武統,因為有三件急事要先辦一下,一個是復工復產、復市復業、盡快恢復被新冠疫情停止的中國經濟,一個是要在今后120天應對美國封殺華為、封殺中國5G、封殺中國高科技產業的大規模進攻,一個是要加緊貫徹香港國安法、應對今年9月的香港立法會選舉。這三件事情,年底前都可告一段落,屆時特朗普也連任了。到2021年元旦,大陸就可以從容斟酌統一臺灣的時間與方式了。
第六,統一臺灣的方式,既可能是天津方式,也可能是北平方式,李毅繼續認為,北平方式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
我不懂軍事,只是個業余軍事愛好者。2016年《李毅臺灣觀選總結:和平統一已無可能》中,有一段關于打仗的話,全文如下,恭請專家哂笑:“8. 武力攻臺,目前在軍事上有絕對的把握。王洪光《大陸如何在戰爭中統一臺灣》一文,已經講得清清楚楚。本文做一點補充建議。在兵力配置上,按照最低兵力要求的六倍配置兵力。解放臺灣戰役,與解放戰爭打錦州、打天津、渡江戰役一樣,時間要用小時計算,力求速戰速決。早一個小時解決戰斗也是好的。要吸取金門戰役的教訓。在臺北、臺中、臺南三個方向,可同時配置一個強大的空降突擊兵團,和一個強大的登陸突擊兵團,這六個兵團的兵力與火力配置,都要大到足以獨自解放全臺灣。真正做到殺雞用牛刀。六個兵團,全是主攻兵團,都不是助攻兵團。明確授權這六個兵團,每個兵團都有義務在解決當面之敵后,迅速幫助尚未結束戰斗的友鄰兵團,迅速解放全臺灣。在火力配置上,給每個兵團,都配備足夠的電磁彈和中子彈。一方面,最好一個都不用。另一方面,如果需要,該用多少就用多少。每早一分鐘解決戰斗,就是對臺灣人民的最大愛護。配備六個主攻兵團,同時也是為了練兵。在內蒙古大草原練兵,畢竟練不了陸海空協同,更練不了陸海空與城市戰的協同。對提高部隊戰斗力來講,在臺灣打五天,等于在內蒙古大草原練二十年。攻擊得手、拿下臺灣后,除留下駐防臺灣的海空軍部隊、戰略火箭軍部隊和一個集團軍之外,主攻部隊主力立即迅速回撤到大陸原駐防地,以震懾全球軍事列強,迅速恢復全球戰略穩定。臺灣地方的軍事行動,迅速交給武警部隊接防。”文章發表后,中國人民大學的王文教授、王文院長,從大陸往美國半夜給我打電話,很嚴肅地給我傳達最高層指示,說我泄露了國家機密,要我立即把文章從網上撤下來,我說實在對不起,這只是我個人的軍事想象,文章已經傳遍全世界,撤不下來了。
大陸統一臺灣后如何治理臺灣,幾年來我已經寫了好幾篇文章。最近一篇是《李毅:一國兩制臺灣方案》。我曾建議過,臺灣只有22個市縣,縣長在臺灣都是很大的大官,大陸可以拿出100個副區長、副縣長的位子,選拔臺灣統派王炳忠這樣二、三十歲的臺灣年輕人代職鍛煉;大陸有幾萬學生曾在臺灣的大學讀書,叫做臺灣陸生,大陸可以在臺灣陸生中招考一、兩萬公務員放在大陸區縣政府鍛煉,再加上大陸對臺系統從國臺辦到縣臺辦現在就有成千上萬的公務員,所以戰后治理臺灣的干部隊伍根本不成問題。
臺灣問題是70年來中美關系的核心問題,中國統一臺灣后中美兩國才能世世代代友好下去,中國不統一臺灣中美關系就好不起來,真要想搞好中美關系就要趕快統一臺灣。中美競爭各有長短,目前總的來講,在全世界美強中弱,但在渤海、黃海、臺海中強美弱。美國的長處在高等教育,在科技,所以美國可以圍剿華為、力圖消滅華為,中國可以借鑒毛主席的十大軍事原則,揚長避短,避其鋒芒,在運動中集中優勢兵力,調整鞏固香港,盡快收復臺灣。主要由于大陸在臺海地區的中導絕對優勢,中國收復臺灣相對比較容易,美國保衛臺灣已經無法下手。中國收復臺灣后,中美戰略格局,亞洲戰略格局,世界戰略格局,都將發生對中國極為有利的重大變化。
總結一句話:收復臺灣,對中國戰略代價很小,戰略收益很大,值得中國全力以赴,盡快完成。
本文系李毅教授會議發言文字稿
海峽兩岸關系發展座談會
大芝加哥地區中國統一促進會
2020年5月23日星期六晚上7點(美國中部時間)
來源:昆侖策網【作者來稿】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