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斷供華為芯片這一不利消息的背景下,華為又贏來了一個好消息:華為歷史上首次單月銷量超越三星,成為4月全球智能手機市場銷售冠軍。
但這一好消息難掩中國網民對華為的擔憂。
2020年5月15日,美國商務部再一次修改《出口管制條例》限制華為供應鏈,這也是美國第三次針對華為修改“源自美國技術標準”。
第一次是25%,只有在生產線中用到超過25%的美國技術才不能為華為代工,此舉斷開了華為所有美國企業供應鏈;
第二次是10%,臺積電14nm工藝受到影響,7nm不受影響,華為不得不將部分14nm訂單轉移給中芯國際;
第三次是0%,也就是5月15日這一次,全球所有企業,哪怕是用到美國一顆螺絲釘,也不能再為華為等上了實體清單的企業代工。
美方斷供華為芯片的后果是,凡是使用美技術和設備的芯片廠商,都不能接受華為及其子公司海思的訂單。
這一次,臺積電、中芯國際相繼表態可能不能再為華為代工。因為中芯國際也含有美國技術。
美國為這次制裁設定了120天的緩沖期,而今已經過去30天。
距離美國斷供華為120天的緩沖期越來越近了,而臺積電又因為恐懼美國而取消了華為新增的訂單,如果華為高端芯片真的被斷供,僅僅依靠庫存芯片也不是長久之計,而中芯國際等國產芯片企業只能生產14納米芯片,要生產7納米、5納米完成對美國的高端芯片替代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這其中,首先制造芯片的核心設備頂級的光刻機也掌握在荷蘭ASML公司手中,而此公司也含有美國技術,在美國的淫威之下,光刻機也不被允許賣給中芯國際,更別說為華為制造高端芯片了。
緩沖期結束,華為真的可能會被卡脖子,到底該怎么辦?
有消息稱,華為將把部分智能手機市場份額讓給三星,作為后者為其5G設備制造非美技術的先進芯片的回報,因為電信業務對華為來說比手機更重要。迄今為止,雙方對此事均未發表公開回應,這一消息尚未得到證實。
如果真是這樣,華為可謂是斷臂求生了。
無論是光刻機還是芯片制造,造成今天被美國卡脖子的原因都是那個“造不如買”的錯誤思想,面對此情此景,我們就能深刻理解偉人的教導:自力更生,豐衣足食。
因此,中國芯片制造業必須知恥后勇,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追上國際水平,以完成高端芯片的國產替代。
國家也在發力,前不久,國家集成電路基金和上海集成電路基金完成了對中芯國際的注資,中芯國際得到了近200億的資金援助。
這筆數目龐大的資金,將用于芯片代工工藝和光刻機產品的開發。上海微電子也宣布,將在1年內交付一臺28nm光刻機,可以滿足絕大部分中低端芯片的制造。
中國最不怕的就是美國的制裁,在新中國的發展史上,有個著名的反制裁定律,越是制裁什么,什么就會越強大,怕的就是不制裁,那恰恰會滋生造不如買的思想,形成對外國技術的依賴。
從這個意義上說,美國制裁華為以及中國的芯片制造業,在戰略上首先已經輸掉了。
但進口替代的遠水解不了高端芯片斷供的近火,短期內,美國的制裁確實能夠給華為和中國的5G產業制造不少的困難。
現在120天的緩沖期已經過去了四分之一,但在這短暫的緩沖期內,也并不是無所作為。
筆者認為,美國給華為的這個緩沖期,絕對不是出于什么仁慈和道義,更不是為了讓華為和中國政府有所準備,而是一種“進可攻,退可守“”的試探期,在這個期間內,美國當局會對這種制裁引起的效果和可能引起的反擊進行評估,來決定是否以及怎樣繼續制裁。
所以,在這個緩沖期內,華為以及中國政府的反應是很重要的,如果我們的反應命中了美國企業及政府的要害,那么,就會迫使他們重新評估這種制裁的可行性。
在華為層面,可以通過收取5G專利費的方式反制美國制裁。
有消息稱,華為擬向美國最大的電信運營商收取14億美元的5g專利費。另外,凡涉及華為專利的芯片臺積電不得生產,凡涉及華為專利的5G通信極技術,蘋果,高通,博通不得使用。
如果華為向所有涉及自己5G專利的其他企業收取專利費,包括蘋果,高通以及芯片制造廠商臺積電都無法越過華為專利而進行生產。
你通過芯片卡我,我就用專利反制你,你不讓我好過,我也不讓你好過,反正,在美帝斗爭的過程中,不能一味的溫良恭儉讓,在必要的時刻,必須出手反戈一擊,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這一消息目前也只是傳言,并沒得到華為的證實。但不管怎樣,這也是華為拿在手里想打就能打的一張王炸。
應該相信,有這張牌在手,美國當局也應該會有所忌憚的。
此外,在國家層面,我們也有幾張王牌在手。
第一張王牌就是不可靠實體清單。
所謂不可靠實體清單,根據商務部的定義:對于不遵守市場規則、背離契約精神、出于非商業目的對中國企業實施封鎖或斷供、嚴重損害中國企業正當權益的外國企業、組織或個人,將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
不可靠實體清單有四大列入因素:
一是該實體是否存在針對中國實體實施封鎖、斷供或其他歧視性措施的行為;
二是該實體行為是否基于非商業目的,違背市場規則和契約精神;
三是該實體行為是否對中國企業或相關產業造成實質損害;
四是該實體行為是否對國家安全構成威脅或潛在威脅。
咱們以這四大因素對比一下美國對華為的制裁:
符合第一條的封鎖、斷供;符合第二條的基于非商業目的,違背市場規則和契約精神;對中國企業或相關產業造成實質損害;涉及到5G通訊,當然也對國家安全構成威脅或潛在威脅。
可見,美國對華為的制裁條條觸犯中國的不可靠實體清單!
中國商務部自從去年5月31日宣布出臺實體清單制度以來,一直還沒有出手公布首批清單名單,估計一直在醞釀之中,而今,遇上美國制裁華為,恰好可以借此手起刀落,立我國威!
如果逼著中國祭器不可靠實體清單這一殺器,相信美國的谷歌、蘋果、偉力創、英特爾、美光、高通、思科、Synopsys、Cadence上榜肯定是沒問題,甚至臺積電等也難逃上榜厄運。
第二張王牌就是關稅大棒。
你美國有全球領先的芯片制造技術,但我中國有14億人口的大市場。
你用技術制裁我,我就用市場反制你,你令含有美國技術的芯片給華為斷供,我就對含有你技術的芯片產品征收高額關稅,看看到底誰怕誰?
網上有識之士提出,這個關稅就叫華為稅,筆者覺得很好,就叫華為稅!客觀上也給華為做做廣告,以顯示國家鼎力支持華為之姿態。
這個華為稅的全部收入就納入中國芯片制造的相關產業基金,以支持華為等國產半導體企業進行去美國化的技術改造和升級,包括對美國芯片進行國產化替代的科研攻關。
華為的專利牌,國家的不可靠實體清單以及關稅大棒這兩張王牌,的確夠美國喝一壺的,相信美國看到中國如此是反制招數后,也要再三掂量掂量。
有人可能會問,這幾張都是好牌,為什么現在還不打出去,先煽美國幾個大耳刮子?
答案是,時機未到,不能著急。
畢竟美國給了華為120天的緩沖期嘛,等到緩沖期臨近甚至接近尾聲的時候再打效果最好,因為到那時,美國當局的決策者也要重新審視和評估這一制裁措施,那時候再打出去,可以震懾他們的決策層,迫使他們重新考慮是否繼續斷供華為。
但在這段時間內,筆者以為,無論是華為,還是國家層面,都應該對這幾張王牌進行充分準備和論證,不打則已,打必痛之!
文章來源于新民時政 ,作者新小民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