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X,看得出每一步都是自己的選擇,而且都做得非常好。”
“認真搞事業的女人,真是閃閃發光。”
23歲就職華為并成為高級副總裁秘書;27歲參加選美比賽拿下環球小姐中國特區賽區十佳;28歲已經辭掉工作的她去西藏支教;31歲進入中山大學地球科學系讀博;34歲“高齡”入伍......
2015年韋慧曉就成為中國第一位海軍實習女艦長,在2021年1月,她亮相央視《撒開聊—2021請回答》,從小撒的口中,人們知道韋慧曉已經完成了艦長全訓考試,成為了人民海軍史上第一位女副艦長。
吾輩之楷模
Force of Example
小撒又現靈魂拷問:什么樣的“凡爾賽”比得上這樣的句子“我正在接一艘新型導彈驅逐艦”?
今年1月,央視《撒開聊》請來了一位特別的嘉賓:韋慧曉。
44歲的她目前已經正式完成艦長全訓考試,從實習艦長正式成為中國海軍史上第一位女副艦長。
韋慧曉不是第一次走紅,
還記得兩年前,
她第一次登上央視《開講啦》,
著有“北大還行”金句的撒貝寧,
在比他還小一歲的韋艦長面前
一秒變為迷弟,
直呼“您的這種人生履歷,
牛到電視劇都不敢拍。”
動圖截自《開講啦》
18歲報考國防科技大學愿望破滅,
“無奈”進入排名全國第一的
南京大學大氣科學系,
本科畢業進入華為
一路晉升為高級副總裁秘書。
圖片截自《開講啦》
3年后辭職以第一名的成績
跨考進中山大學地球科學系碩博連讀,
讀研期間去了西藏支教、實習,
當選北京奧運會水立方志愿者,
參加選美比賽入圍中國賽區十佳
……
在藏區支教的韋慧曉,圖片源自中國青年網
但這樣一位人生開掛的美女“學霸”,卻在34歲博士畢業后自薦入伍,剪掉長發,裙裝換戎裝,用8年時間成長為中國海軍歷史上第一位女實習艦長。
動圖截自《開講啦》,如今她已經是海軍驅逐艦正式副艦長啦~
節目錄制當天,為了不影響鄭州艦的正常作戰,《開講啦》節目組特意把錄制現場搬到了戰艦停靠的碼頭。
身著筆挺軍裝的韋慧曉走下艦艇,踏上陸地后轉身向艦艇上懸掛的國旗敬禮,這個標準的艦艇禮儀動作讓她還未登場就征服了主持人小撒。
動圖截自《開講啦》
雖然小撒已經化身迷弟,但還是秉承著職業素養一開場就向韋艦長拋出了一個尖銳問題:聽說當年工作的時候,年薪一百萬,是真的嗎? 韋慧曉不緊不慢的道出原委:“其實事情是這樣的,那一年我考了研究生,有一個好朋友開了一家管理咨詢公司,做得非常好,他聽說我要去讀研究生,他就說研究生有什么好念的,說到我公司來,我給你年薪一百萬。我當時對這完全就沒有興趣。” 聽到“我對這完全沒有興趣”這幾個字時,撒貝寧沒忍住打斷了她,因為這句話讓他想到了1年前的開講嘉賓馬云,以及他的那句“我從來沒碰過錢,我對錢沒有興趣”。
動圖截自2018年《開講啦》倫敦專場,嘉賓馬云
網友心疼小撒的評論
首富說這句話我們當然是不信,但是韋艦長接下來的一段話,讓愛開玩笑的撒貝寧瞬間恢復了嚴肅,“學到了,以后年輕人再問我的價值觀,我就用這一句。” “有兩種價值觀:一種價值觀,是戴著非常昂貴的手表,好顯示出來自己身價百倍; 另一種價值觀,是我這種價值觀,一塊不貴的手表,因為我戴過了,所以身價百倍。”
這段話被人民日報抖音號截取出來,不到一天的時間就收獲了500萬贊,網友們感嘆“這是我聽過最霸氣的話”,當時還是實習女艦長的韋慧曉語出驚人,承包了當日所有的熱搜榜。
01
抖音500萬點贊,這不是韋慧曉的第一次“走紅”。
早在2016年,中國青年報就在頭版刊發了文章《韋慧曉:從[學霸]到中國海軍首位女副艦長》,一個只有4年兵齡的“新兵”成中國海軍首位女博士軍官,這在當時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中國青年報2016年9月7日頭版截圖
當時社會上有很多質疑的聲音,但是在韋慧曉呆過的大連艦艇學院、遼寧艦、長春艦,沒有一位官兵不服氣于這項任命。 如今看了她這三年的成績、聽完她的《開講啦》,所有的質疑更是都不攻自破。
圖片截自《開講啦》
穿上軍裝,本是韋慧曉18歲時的夢想,但卻一直到34歲才終被實現。 從小就是學霸的她曾在高考報志愿時鄭重地在提前批一欄寫下國防科技大學,但是好成績還是輸給了地域,“人家在桂林和柳州就招滿了”。無奈這個廣西百色山區的少年只能把夢想擱置,改到南京大學讀了大氣科學系。
圖片截自《開講啦》
在南大,韋慧曉很快就成了學校的風云人物,南大禮儀隊隊長,見過她的老師同學無一不用“漂亮干練的女孩”來形容她,如今《開講啦》上的颯爽英姿,都是從那時就有的氣質。 除了儀態端莊,各方面她都稱得上最優秀。1998年10月南京大學授予美國前總統老布什“名譽博士”學位,韋慧曉是學校層層選拔出的獻花代表。 老布什應該不會想到,和自己握手的那位“很美的姑娘”,17年后會成為中國首架航空母艦上的首位女軍官。
2015年 2月3日在美國海軍水面作戰軍官學校,遼寧艦副航海長韋慧曉少校與美軍軍官用英語交流。圖片源自當代海軍雜志社
02
不僅老布什沒想到,獻花的韋慧曉也沒想到自己的未來會是這樣,年輕氣盛的她還處在“四處折騰”期,對未來毫無規劃。
當年大學畢業時,學天文的她遠赴深圳進了華為公司,雖然很快就被評為“金牌白領”,升任了高級副總裁秘書,但所做的行政工作完全和大學專業不沾邊。在華為的腳跟才剛剛站穩不久,她卻辭職去考了研,以第一名的成績考進了中山大學地球科學系,而且還是碩博連讀。 從大氣科學跨考進地球科學,從天上轉到地下,“上天入地”這事兒對于學霸來說容易的叫人嫉妒。
圖片截自《開講啦》
以大同班學生3屆的“高齡”開始研究生生活的韋慧曉也沒“消停”。
研二時她申請參加中國青年志愿者扶貧接力計劃研究生支教團,以首位在讀研究生志愿者身份奔赴西藏林芝縣支教。
在研究生支教團出征儀式上作為學生代表發言的韋慧曉,圖片源自中國青年網
一年支教結束后,她繼續留在西藏地勘局區域地質調查大隊當志愿者,成了該大隊首歌到阿里、那區地區考察的女隊員。考察路上的危險層出不窮,在無人區汽車陷進泥潭、徒步淌過齊胸的激流、在礦區的陡崖邊差點跌落……
遭遇的危險多到她提前給自己選好了“遺照”,一張汽車壞在無人區時的自拍,照片中她咧著干裂的嘴唇對著天空大笑,完全沒有顧忌自己曾是選美十佳的偶像包袱。
在《如果這是我生命中最后一天》的日志中,她寫下自己的“遺言”:如果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天……我應該還是做跟平常一樣的事情,因為我每天都在做自己想做的事……
在藏區實習的韋慧曉,圖片源自中國青年網
2008年11月《中國研究生》雜志把她的這張照片作為了封面,并在那期雜志上刊登了她的支教總結《八千里路云和月》: “八千里路云和月”,從廣州往北從青海的格爾木走青藏公路進藏的路程是四千多公里,是八千里路;而我今年九月份剛剛結束的艱苦的西藏阿里地區地質考察之旅也是四千公里,八千里路。進藏不易,在藏更不易——這一點,到過西藏的人、在西藏的人都深有體會。 在西藏兩年她的諸多不易、完成的諸多不可能事件,都被她云淡風輕的囊括進了“八千里”這個距離里。
《中國研究生》雜志封面人物韋慧曉
11年后在《開講啦》的演講,她同樣使用了距離開頭:
“從鄭州艦走到這個講臺,只需要幾十米,但是我從一個偏遠山區不知天高地厚的少年走到今天,用了23年。” 從1996年報考國防科技大學失敗,到后來能以中國第一位女實習艦長的軍人身份站上講臺給全國的觀眾分享自己的故事,這其中她為此復出的努力,再一次被她簡單概括為一個詞——23年。
動圖截自《開講啦》
本科時參加禮儀隊訓練姿態、參加工作進華為學管理、研究生期間到藏區磨練意志,回頭看自己曾經走過了路,雖然并沒有刻意規劃,但冥冥之中所有做過的事都在為成為一名軍人做著準備。
更巧的是,升入博士的第一年,她偶然發現34周歲是博士應屆生特招入伍的最后期限,而此時的她正好31周歲,3年之后畢業。
成為軍人,像是她命中注定的旅程。
就像她自己講的那樣,“在經歷了本科、工作、考研、去西藏支教,到2008年考慮博士畢業去向的時候,那時候才清晰的認識到,喜歡紀律、好強的我,最適合的職業就是軍人。”
動圖截自《開講啦》
從了解到這個消息的那天開始,她就著手準備自薦材料,一級一級往上打電話向相關部門咨詢,同時開始跑步,制訂體能訓練計劃,到她整理好200多頁的自薦材料時,每天的長跑任務已經從3公里提高到了10公里。
終于在2011年10月份,她接到了部隊的電話,“告訴我說即將對我展開考察的時候,那一天,我終于明白,漫卷詩書喜欲狂。走在校園道路上,我都能夠聽到樹葉飄落是帶著音樂的。”
動圖截自《開講啦》
2012年1月,韋慧曉如愿穿上藏青色作訓服,戴上“一道杠”的學員領章,正式成為了一名軍人,坐在比自己小12屆的大五軍校學生的教室里,開始了自己的軍旅。
入伍當天,她在日記本上鄭重的寫下六個字——此生嫁給軍艦。
動圖截自《開講啦》
時間推移,年過四十之后也有很多人關心起韋慧曉,問她“你啥時候結婚?”。
她并不著急,還用一個去火星的例子來比喻結婚這件事——
“幾年前,我想大家都關注過一個新聞,征集有沒有人愿意去火星定居,當時據說報名火爆啊,有一百多個中國人也報了名,而且是單程票,回不來。你問我結不結婚這事,就像問我想不想去火星是一樣的,我覺得地球挺好的。火星誰想去誰去,我就不去了。”
03
34歲“高齡”入伍,從零起步,她卻用10年走完平常人18年的路。從艦艇學院學員到遼寧艦航海部副部長,到長春艦實習副艦長、副艦長,鄭州艦實習艦長,再到如今正準備接收某重型驅逐艦的正式海軍副艦長,如果要在這些職位之前加上一個“女”字,那就必須跟上”中國首位“這個限定詞。
超乎常規的快速晉升之路背后,是她“一天48小時是肯定不夠用”的努力,以及”不要時間上的第一,要當實力上的第一“的信念。
成為軍人之后的每一天,她的生活都只能用一句詩來形容,那就是——馬不揚鞭自奮蹄。
韋慧曉正在指揮戰艦,動圖截自軍事農業頻道《十九大代表風采錄》
初入軍校時,她插班進到艦艇學院大五,和比自己小十二屆的同學一起學習,在軍校的第一次考試,考的是最難的科目天文航海,身為博士的她只考了62分。但是等到2年后軍校結業時,她的成績是全隊第一,這個成績是她“見縫插針”抓住一切時間學習的結果。
那段時間一邊要上課,一邊還要在艦上實戰學習,韋慧曉的時間根本不夠用,只能無限期的把睡覺時間推遲,半夜一點半值完更的戰士回艙時,還能看到她艙室的燈亮著。但第二天早上6點出操時,韋艦長早就站那兒等著他們。
除了航海專業課出色,在體能訓練上她也不輸給年輕官兵。一位大連艦艇學院校友仍然記得與韋慧曉的第一次交流,那會的她剛進軍校不到一年,“佩著少校軍銜,但資歷章只有一排”,和學員隊交流著自己的3000米成績不太理想,卻又向他們發出挑戰令,“五年后肯定超過你們”。
從那之后的每一天,他們都會在操場上看到這個少校跑步的身影,即便是在沒有訓練任務的周末。
韋慧曉,圖片來自微信公眾號東海艦隊發布
進部隊第一次自我介紹時,她這個“外行”講完之后不知道要敬禮,一個鞠躬鬧了個大笑話。
但是現在,她變成了戰士口中“吹毛求疵”、“走火入魔”的上級,從她身邊走過的戰士,哪怕領帶只歪了1毫米,都會被她一眼“揪”出。
專業技能快速提升、體能訓練也不遜色年輕人、軍隊管理上也井井有條,但盡管她已經如此優秀,上級給她的評語卻還只是“已經蹣跚起步了,但她的路還很漫長”。
韋慧曉正在指揮戰艦,動圖截自軍事農業頻道《十九大代表風采錄》
路雖漫長,但韋慧曉早已做好了長期戰斗的準備,早在遞出參軍自薦書的那一刻,她就已經堅定:我愿意到戰場上去,哪怕是當“炮灰”,沒有問題,我愿意。
動圖截自《開講啦》
無熱血,不青春,這句常被青年人們掛在嘴邊、寫在個性簽名欄的話,正在被42歲的韋慧曉踐行著。
在追逐夢想的路上,她抵住了誘惑、耐住了寂寞,一次次突破“天花板”,用成績回應質疑,用實際行動證明自己。
毛姆曾用一整本《月亮與六便士》告訴我們“夢想什么時候開始都不算晚”,而韋慧曉用整整25年的時間實踐了這句話。
當她站在專屬艦長的瞭望位置,面對鏡頭講出“每次航行操作的時候,這里就是我的站位,更重要的是,這是我戰斗的位置”時,她那情不自禁上揚的嘴角所洋溢出的幸福感,就是對奮斗中的我們最好的激勵。
動圖截自《開講啦》
04
2021年已經開啟,在最近的直播節目央視《撒開聊》里,撒貝寧邀請韋慧曉寫下自己來年的小目標,這位中國第一位女副艦長在白板上寫了一行十分清秀的字,那是一個非常具體的一個小目標:
2021,我3000米保持13分35秒嗎?
兩位同齡人還“比拼”了一把體力~
韋慧曉說,未來第一件事就是恢復體能,成為驅逐艦的艦長,意味著以后的工作會非常復雜,極具挑戰性。
她希望能帶著新的驅逐艦在海上乘風破浪。
本文圖片主要源自央視《撒開聊》、《開講啦》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1]《撒開聊—2021請回答》、《開講啦》韋慧曉、
[2] 解放軍報2018年7月3日 韋慧曉:逐夢女艦長
[3]百色早報從“封面人物”到拒絕采訪 韋慧曉向軍人過渡
[4]中國青年報韋慧曉:從“學霸”到中國海軍首位女副艦長
[5]微信公眾號東海艦隊 女艦長韋慧曉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