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聯合新聞網2021年4月8日報道稱,臺當局防務部門《青年日報》報道臺海軍基層投稿的文字內容并無機密敏感性,報道文字附上的兩輛雷達車登岸的圖片也未說明功能或型號。但是,2021年3月29日美國知名軍用航空新聞網站Alert 5報道:
報道同時引用兩張雷達車正后面照,指明是反隱身無源雷達系統。
原本“單純”的文字報道情節,卻因外媒引用報道并通過解讀兩張沒有文字說明的圖片后,讓“中山科學研究院”研發號稱可探測隱身戰機的“被動式雙基雷達車”首度曝光且進駐澎湖,引起臺當局防務部門負責人邱國正震怒。
美國《國會山報》2020年3月31日公開曝光“羅斯福”號航母布雷特·克洛澤艦長基于愛兵心切,先寫給海軍方面緊急求助親筆信未有引起海軍高層重視,后又通過傳統媒體大眾渠道公開報道航母疫情,刺痛美軍高層決策者神經,在美國媒體和民眾引起軒然大波,致使“羅斯福”號航母艦長克羅澤被解職。
有媒體人認為,目前,一提起媒體泄密事件,就會馬上聯想到的是微信、網絡、微視頻、客戶端、APP等新媒體傳播各種平臺。從上數兩則傳統媒體泄密事件來看,傳統媒體播出刊發的新聞價值大、可信度比新媒體高,所以泄密含金量比新媒體高。
因為,電視節目播出、報紙內容刊發至少要經過“三審”“三較”,有的還要過五關斬六將才能播發刊發,進入觀眾視野、讀者眼球。而新媒體各種平臺推送的信息魚目混珠,標題黨盛行,真真假假、虛虛實實,讓網民真的難以置信,更加相信傳統媒體內容。
這就再次警示我們,一旦傳統媒體諸如電視報紙疏而有漏,不慎播出刊發涉密內容、照片被敵方間諜尋到蜘蛛馬跡,就會變成很有價值情報,造成的損失要比新媒體大。
無論香港影星艷門照風波還是好萊塢女星斯嘉麗·約翰遜遭遇艷照門事件,都是電腦存儲照片惹的禍。
所以,我們也決不能忽視照片泄密。一張照片,就有可能暴露高級機密。如不信,你就閱讀以下案例。
二戰前,《紐約時報》曾在柏林設立一家新聞圖片機構,一名德國間諜時常來這里。一天,這名間諜在這里發現了一張英國皇家海軍的“林法”號軍艦照片,經仔細研究琢磨后,很快發現得出了“林法”號的炮徑、炮塔、艦形等數據,為德軍提供了重要軍事情報。
前不久,日本《讀賣新聞》報道,一名日本海上自衛隊軍官在工作時間交換色情圖片文件,導致美國開發的“宙斯盾”戰斗系統相關絕密資料泄露。《讀賣新聞》報道說,這名海上自衛隊二級士官在東京灣口橫須賀海軍基地一名驅逐艦上服役。他在從同事電腦中復制色情圖片,并與另一名軍官在交換的過程中,將機密文件泄露。
上述幾則照片泄密案例警示我們:導致泄密的“蛛絲馬跡”就有可能隱藏在電視鏡頭里、報紙照片中!中國古語云:“事以密成,語以泄敗。”毛澤東主席強調:“必須十分注意保守秘密,九分半不行,九分九也不行,非十分不可。”
然而令人擔憂的是,有的軍地干部保密意識不強,常常把會議照片和領導視察的照片儲存在電腦中,或者拿到地方沖擴店進行制作,或者在給報紙投稿時附上領導講話、會場照片等,如此泄密的危險性隨時隨地存在。
某報刊登出一張航拍照片,外行人看不出門道,但內行人稍加研究就能發現,照片建筑物的周圍隱藏著一個秘密標語——非本單位人員禁止入內。內行人一眼就能看出,這是一所秘密基地。
有的單位開會,追求電視有鏡頭、報紙有照片,不經意將涉密裝備、設施和資料等當作背景一一攝入鏡頭,發給電視臺讓其工作人員選取、裁減;有些工作照、資料照不僅有涉密場景,還配有活動動向的文字說明。特別是軍營,有的官兵遇見新裝備感到新鮮好奇,隨手拿出手機偷偷拍照錄像。
一旦這些涉密錄像傳播出去或涉密照片拿到地方沖洗或制作成展板掛圖,就會造成泄密。更有甚者雖然拍照不上傳微信、不發朋友圈,但因微信存貯空間不足,就把涉密照片或領導視察部隊的照片,放到網上加密文件夾或QQ空間或云空間,殊不知依現在的科技手段,即使給文件加密或將文件刪除也容易被破解或恢復,也不能保證信息絕對安全。即使在微信刪除照片,復原原文也不是難事。
目前,有些新媒體上傳照片尤其是微信照片,如果經過間諜之手,他們簡單地加以綜合分析整理后,就能把幾張照片還原拼湊成一個虛擬場景,在線就能窺視發照片人所在地點,有時可能會變成準確性很高的機密情報。
基于此,軍地人員給新聞媒體投稿時,要嚴格按照有關要求把好審查關,并加蓋部隊政治部門公章;新聞媒體在刊登文章、圖片或播放節目時,采編人員一定要慎重,不得隨意公開涉密的重大任務和軍事活動,不得出現部隊番號、編制等保密內容;不得將武器裝備的性能、相關保密數據等予以展示,嚴防失泄密事件的發生。
沖洗照片,應到指定涉密照片制作、沖擴地點。尤其是每次國慶閱兵后,新裝備就會成為各大媒體熱議的焦點、電視報道的亮點。有的電視報紙新聞單位就會邀請專家介紹新裝備性能、詳解作戰運用,聯系參加閱兵式的記者和參加閱兵網友提供圖片。但是,宣傳報道時,編輯記者頭腦一定要有保密二字,嚴守遵守新聞宣傳紀律,該公開發表的圖片就發表,不該發表的絕對不能發表。
國外有的國家對軍事基地禁止拍照規定極其嚴格,如美軍有一年一度的“開放日”,歡迎公眾免費參觀。但是,在軍事基地開放期間,美軍會出動大量軍人在現場服務和維持秩序,并對涉及機密的非開放區域加以重點保護。
在印度各個城市采訪的記者,希望能以火車站、機場、碼頭以及重要橋梁等為背景拍照留念,但每次都會迅速有人過來阻止,并要求記者當場刪除照片,因為“違反禁拍規定可判10年監禁”。
我國法律明文規定,軍事禁區等特殊地點和場合禁止拍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軍事設施保護法》明確規定,“禁止陸地、水域軍事禁區管理單位以外的人員、車輛、船舶進入禁區,禁止對禁區進行攝影、攝像、錄音、勘察、測量、描繪和記述,經軍區級以上軍事機關批準的除外;使用軍事禁區的攝影、錄像、錄音、勘察、測量、描繪和記述資料,應經軍區級以上軍事機關審查同意。”
長按圖片,識別二維碼,關注“昆侖策網”新號!
(來源:昆侖策網【原創】;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本公眾號所編發文章歡迎轉載,為尊重和維護原創權利,請轉載時務必注明原創作者、來源網站和公眾號。閱讀更多文章,請點擊微信號最后左下角“閱讀原文”】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今日聚焦:意外!錢三強夫人“泄密”,中國原子彈是“抄來”的?真相,駭人……
2019-07-03?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