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4日-星期日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環球聚焦 > 深度評析 > 閱讀信息
郁志榮|更名“航空宇宙自衛隊”,日本能搶占太空軍事化的先機嗎
點擊:3191  作者:郁志榮    來源:昆侖策網  發布時間:2022-12-20 20:15:42

 

 

12月16日,岸田內閣會議確定了日本“國家安全保障戰略”等三個文件。其中,除了擁有“對敵基地反擊能力”、大幅度增加防衛費用、以及對華關系定位等,較上次文件發生較大變化內容之外,還有未來10年防衛省將推行維持并強化構建有機融合,太空、網絡、電子等新領域和陸海空傳統領域多維綜合防衛方針,亦十分引人矚目。其實,日本強化太空、網絡、電子新戰法,準備打贏戰爭并非在計劃之中,而已經付諸實施并取得了明顯成效。

 

2018年10月17日,作為日本“未來防衛力量建設研究委員會”主席、新任防衛大臣的巖屋毅,提出了新的防衛計劃,將堅持數十年的“本土防衛”戰略方針,轉變為“多域聯合作戰”構想,并全力推進實施。為實現該作戰構想,防衛省和自衛隊著手強化自衛隊太空戰、網絡戰、電子戰等現代戰法,并組建和成立相應部隊。短短數年,日本擔負現代戰法的數支部隊應運而生,人員裝備同時就位,而且加快速度力爭走在亞洲各國的前頭,為擴軍備戰、打贏未來戰爭,提前做好準備。


一、改名宇宙航空自衛隊創建“宇宙作戰群”

眾所周知,12月7日日本正式將航空自衛隊改名為宇宙航空自衛隊。意味著日本向太空軍事化進軍吹響了號角,目前雖然尚未開發彈道導彈,但固體火箭發動機技術,宇宙飛船和衛星的發射技術一應俱全,已經具備彈道導彈的投射能力。一旦條件成熟,就會展開行動,從而提升整體太空作戰能力。

早在今年3月17日,日本就創建了作為宇宙軍團的一支新型部隊—“宇宙作戰群”,防衛省在東京都航空自衛隊府中基地舉行授旗儀式。2019年5月,航空自衛隊開始組建宇宙作戰部隊,先后在東京都和山口縣的航空自衛隊基地設置了2個“宇宙作戰隊”,2020年5月18日宣布正式成立,當時隊員約20人。該作戰隊的主要任務包括監視太空垃圾、入侵地球隕石、不明人造衛星并保護己方衛星。

“宇宙作戰群”是在“宇宙作戰隊”基礎上升格組建的,隊員共計70名,他們每人都有自己的業務專長,或精通IT、或在通信和宇宙天文學領域頗有造詣。該作戰群司令部設置在航空自衛隊的府中基地內,下轄東京與山口兩個作戰隊,同時設置“宇宙作戰指揮所”,配備30名隊員。航空自衛隊一佐(上校)玉井一樹出任作戰群司令。宇宙作戰部隊歸航空自衛隊管轄,它承擔“宇宙作戰”和“網絡戰”兩大任務。

日本在亞洲創建了第一支太空部隊,雖然其規模無法與1.6萬人的美國太空部隊媲美,但體現了其在太空領域的實力。“宇宙作戰隊”主要利用建在山口縣山陽小野田市的地面雷達對太空進行監控,監控范圍高達3.6萬公里的同步軌道。日本還將建造及完善地面光學望遠鏡及雷達軌道監控系統,以及2026年前發射專用太空監視衛星。

“宇宙作戰隊”將與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美軍共同組建太空監視體系,2023年起正式啟動。日本在航天領域的技術有一定優勢,特別是在衛星及遠程遙感技術、火箭技術等方面,處于世界領先地位。之前發射的隼鳥小行星探測器,不但成功降落在3億多公里外的小行星上,而且還采樣返回,展現了其在該領域的實力。

二、防衛省自衛隊組建和擴充網絡戰部隊

(一)西部方面率先組建地方防護隊

2018年,防衛省和自衛隊決定在陸上自衛隊西部方面隊,新設專門防御網絡空間攻擊部隊即“方面系統防護隊”。其目的是要針對正在推進增強網絡戰能力的中國,加強管轄“國防要沖”西南諸島的西部方面隊的網絡戰能力。該防護隊成立以后的任務,除了監視日常通信狀況外,主要是當現場使用的野外通信系統以及指揮系統網絡遭到攻擊時進行應對。在承擔網絡防御的中央組織機構中,有防衛省的“網絡防衛隊”以及陸上自衛隊的“系統防護隊”。

不過,由于陸上自衛隊很多通信基礎設施不完善,時常會出現僅僅依靠中央網絡組織機構無法獲取網絡攻擊的情況,需要使用無線電及衛星線路單獨構建通信環境。新建部隊隸屬于陸上自衛隊位于熊本市的西部方面隊,也是第一個在地方部隊建立的網絡防衛隊。

日本現有的網絡防御體制包括2014年設置的由防衛大臣直接管轄的“網絡防衛隊”,以及陸上自衛隊的“系統防護隊”,它們都隸屬中央網絡組織機構。西部方面隊率先組建“方面系統防護隊”,與西南諸島的形勢緊張不無關系,之后其他方面隊也會相繼成立類似的地方網絡部隊。

(二)政府計劃建立主動網絡防御體制

日本媒體報道,政府正計劃建立“主動網絡防御”體制,此舉乃是在網絡空間“擴軍”的新動向,也是在新興領域突破“專守防衛”、發展先發制人作戰能力的標志。確立所謂“主動網絡防御”,目的是為了強化應對以通信、電力等重要基礎設施為目標的網絡攻擊。

該體制旨在通過常態化實施網絡巡邏監控,第一時間掌握并應對可能危及安全保障的可疑網絡行為。政府授予相關機構實施系統網絡入侵、可疑網絡行為解析等權限,相關機構有權采取摧毀攻擊方數據及文件等反制措施。“主動網絡防御”體制的工作將由內閣網絡安全中心與自衛隊“網絡防衛隊”共同承擔。

近年來,日本在網絡等新興領域加大發展力度,以維護網絡安全為名推進網絡作戰力量“擴軍”。自2006年起,每年舉行“分領域橫向網絡演習”,參加人數由最初的90人擴大到2021年的4800人;2008年成立“自衛隊指揮通信系統隊”;2014年增設由防衛大臣直接管轄的“網絡防衛隊”;2022年3月進一步整編成立“自衛隊網絡防衛隊”。

自衛隊網絡作戰力量還將增加,2023年底前擴充至1000人以上,并建立統一的指揮體系。日本已經將“主動網絡防御”寫入國家安保戰略文件,預示著未來10年其網絡發展勢頭有增無減。

(三)推進國際協調提升網絡戰能力

防衛省企圖通過開展國際協作、加強院校培訓等多項措施提升網絡安全防衛人員的素質。2021年起,自衛隊連續兩年參加“北約網絡防御卓越中心”舉行的“鎖盾”網絡防御實戰演習,今年11月4日日本宣布自衛隊已經加入該中心。去年,海上自衛隊與美海軍實施了應對網絡攻擊的共同訓練;與東盟建立“以遠程在線形式”開展國際網絡信息論壇的對話機制;與德國、荷蘭、愛沙尼亞等國共同成立全球網絡安全基金;與歐洲、南美洲國家在5G基站、海底電纜等基礎設施方面簽署合作協議。

日本明確表示,要同美國、澳大利亞和印度等國開展合作,尤其在網絡安全戰略上配合美國主導的“印太戰略”,強化日美網絡作戰力量的聯合訓練。日本以網絡安全防御和太空安全保護為由,發展天基偵察監視系統,通過與美國合作開發類似“星鏈”的低軌衛星互聯網系統,增強自衛隊態勢感知和通信能力。

另外,網絡空間軍事行動的隱秘性和特殊性,將成為日本自衛隊活動的“灰色地帶”。據稱,日本將應對網絡攻擊部隊從現有810人增至4000人,未來計劃擴充至2萬人,形成陸海空一體化管理的地上、天上和網絡空間多維立體防御網。

 

三、陸海空自衛隊組建和擴充電子戰部隊

日本正在大力強化電子戰能力,2021年3月18日,陸上自衛隊在九州島熊本健軍基地成立“第301電子戰中隊”。這支部隊由原“西部方面通信情報隊”升格轉制而成,編制80人。該部隊將分批進駐長崎相浦、鹿兒島奄美大島、沖繩那霸和知念等基地,從而構筑起所謂的“西南電子島弧”。

2021年度,自衛隊在留萌、朝霞、相浦、奄美、那霸等地部署電子戰部隊,朝霞的部隊成為統領全國的司令部,可覆蓋日本全境。為強化新領域作戰能力,陸上自衛隊新增電子作戰部隊編制,并在防衛省設立專門機構提高電子領域的計劃和協調能力。

這些電子戰部隊將裝備先進的“網絡電子戰系統”,該系統具備收集、分析電子信號的能力,可用于削弱對方的戰斗力。在陸上自衛隊構筑“西南電子島弧”強化電子戰能力的同時,宇宙航空自衛隊和海上自衛隊也在積極強化電子戰能力。

宇宙航空自衛隊重點是強化電子戰能力,即研制專門的電子戰飛機和電子偵察機,在運輸機及巡邏機上安裝信號干擾裝置,研發電子戰飛機,可遠距離干擾敵方雷達與通信。海上自衛隊電子戰飛機、反潛機和主戰艦艇都裝備有電子偵察設備,具有較強的電子戰能力。

此外,還在對馬、津輕和宗谷三海峽,以及本州至沖繩、本州至硫磺島兩條島鏈沿線,建有水中固定音響監視系統,從而形成空中、水面和水下立體電子偵察能力。雖然電子戰能力是一種非致命性防御系統,但具有不可估量的潛力,甚至可以在日本“多域聯合防衛力量”中發揮能改變“游戲規則”的至關重要作用。

 

(作者系寧波大學東海戰略研究院特聘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授權編發】,轉編自“華語智庫”微信公眾號,修訂發布;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本公眾號所編發文章歡迎轉載,為尊重和維護原創權利,請轉載時務必注明原創作者、來源網站和公眾號。閱讀更多文章,請點擊微信號最后左下角“閱讀原文”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向太陽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人民網
  • 央視網
  • 新華網
  • 求是
  • 中國軍網
  • 中國經濟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中國科技網
  • 中國共產黨歷史和文獻網
  • 紅色文化網
  • 觀察者網
  • 參考消息
  • 環球網
  • 毛澤東思想旗幟網
  • 紅旗文稿
  • 紅歌會
  • 紅旗網
  • 烏有之鄉
  • 橘子洲頭
  • 四月網
  • 新法家
  • 中紅網
  • 激流網
  • 宣講家網
  • 中共黨史網
  • 國史網
  • 全國黨建網
  • 中國集體經濟網
  • 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
  • 西北革命歷史網
  • 烽火HOME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 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