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4日-星期日
距離今年的兩會越來越近,來自全國各地的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準備從不同領域向人大、政協建言獻策。臺灣問題是今年兩會備受關注的議題之一,人大代表們也從不同角度,闡述了解決臺灣問題的思路。
近年來,中央提出了以“民主協商”方式,探索“兩制”臺灣方案的倡議。在這一倡議的指導下,今年兩會為涉臺議題留足了討論空間。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大學臺灣研究院院長李義虎教授,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就“兩制”臺灣方案,從三個方面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首先,關于兩岸如何更好探索“兩制”臺灣方案的問題。李義虎表示,這種關于兩岸未來發展命運的重大方案,需要兩岸有識之士共同努力去探索。目前,大陸學界已經對此展開了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島內學術界也有很多學者,正在研究統一的模式和路徑。李義虎建議,可以將兩岸各界的研究成果匯集起來,進行優化處理,吸收最合理的部分,打造出“兩制”臺灣方案的基本形態。不過,無論這個方案以何種形式呈現,都要建立在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的基礎上,才能發揮作用。
其次,談到“兩制”臺灣方案中涉及臺灣同胞利益和福祉的內容。李義虎認為,這部分內容將是臺灣方案需要重點考慮的方面。實際上,大陸各省市頒布并落實的“31條”,就是為了讓臺灣同胞,享受大陸發展的成果。延續這一思路,未來的“兩制”臺灣方案中必然會有具體設計。
最后,針對如何應對民進黨當局污名化“一國兩制”的惡劣行徑。李義虎提到了一個非常容易被忽視的點,即大陸還要不要繼續讓步的問題。李義虎指出,過去大陸方面對臺灣有過兩次重大讓步,一次是提出“一國兩制”,另一次是達成“九二共識”。“一國兩制”的參照系是“一國一制”,“九二共識”則是鑒于兩岸關系整體發展需要,采取的戰略模糊的處理方式,是兩岸經過談判,大陸作出妥協的產物。若民進黨當局反對“一國兩制”,那就只剩“一國一制”,若民進黨當局不愿承認“九二共識”,大陸也沒必要繼續堅持戰略模糊。
在處理這個棘手問題上,大陸一味指責和批判民進黨當局,取得的效果不會太好。對此,李義虎提供了另外一條思路,將工作重點放在對臺灣民眾進行理論和政策宣講上,講清楚自1979年以來大陸對臺政策的發展脈絡,突出大陸采取和平方式,合理解決兩岸問題的核心思想,讓臺灣民眾更加了解大陸對臺政策的真實用意。
此前,臺籍人大代表凌友詩也談到類似觀點,她提醒臺灣同胞,“一國兩制”中,中央限制了自己的權力,國家承受了國防和外交風險,政府增加了管理難度,最終目的是最大程度滿足臺灣同胞的意愿。臺灣同胞應該理解“一國”的大前提,不要認為高度自治是理所當然,不要總是和國家叫板。
實際上,祖國統一是歷史大勢,“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大陸為臺灣同胞制定的最有誠意的“回家路線”。無論是島內的政治力量,還是民間力量,都要從歷史發展的大局看待統一問題,盯著虛無縹緲的所謂“民主自由”,最后不僅落得兩手空空,還將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災禍。
來源:菲常視野今日頭條號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