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今天,鄙人反復閱讀了“昆侖策研究院”微信公眾號,推發肖志夫同志撰寫的《重拾商鞅法治精神重在“立信”》一文,內心久久不能平靜!
鄙人一直在想:兩千多年前,商君用“立木為信”的辦法,贏得了人民的“信任”,順利地推行了自己的“變法改革”;而今,時代已變,今非昔比,我們再搞“徙木立信”式的取信于民,是否仍然可行?新時代,怎么做才能“取信于民”與“贏得民心”?
商君(商鞅)在開始推行“改革新法”前,為了取信于民,他派人在城中豎立一木,并告知:“誰人能將之搬到城門,便賞賜十金。”秦民無人敢信,后加至五十金,于是有人扛起木頭搬到城門,果然獲賞五十金;從此宣示并開展了孝公變法,史稱“徙木立信”。北宋王安石,在一首稱贊商鞅的詩中以“一言為重,百金輕”,來比喻“言出必行”的重要。公元前361年,秦國的新君秦孝公即位。他下決心發奮圖強,首先搜羅天下人才;因而他就下了一道命令,說:“不論是秦國人或者外來的客人,誰要是能想辦法使秦國富強起來的,就封他做官。”秦孝公這樣一號召,果然吸引了不少有才干的人;其中有一個衛國的貴族公孫鞅(就是后來的商鞅,尊稱商君),在衛國得不到重用,跑到秦國,托人引見,得到秦孝公的接見。商鞅對秦孝公說:“一個國家要富強,必須注意農業,獎勵將士;要打算把國家治好,必須有賞有罰。有賞有罰,朝廷有了威信,一切改革也就容易進行了。”秦孝公完全同意商鞅的主張,可是秦國的一些貴族和大臣卻竭力反對。秦孝公一看反對的人這么多,自己剛剛即位,怕鬧出亂子來,就把改革的事暫時擱了下來。過了兩年,秦孝公的君位坐穩了,就拜商鞅為左庶長(秦國的官名),說:“從今天起,改革制度的事全由左庶長拿主意。”商鞅起草了一個改革的法令,但是怕老百姓不信任他,不按照新法令去做,就先叫人在都城的南門豎了一根三丈高的木頭,下命令說:“誰能把這根木頭扛到北門去的,就賞十兩金子。”這就是“徙木為信”典故的來源。(1)先看我國當前的國內環境,由于改革開放四十年了,國家過去一直重視“經濟發展”,很多領域忽視了“思想道德建設” 導致了“各類思想并存與混亂”;(2)由于改革開放四十年,國內外各類政治、經濟、文化思想交流與融合,導致了我國理論思想領域,雖然“百花齊放”,但也不乏“毒草叢生”,導致了“一些歪理邪說橫行與蔓延”;(3)由于改革開放四十年,我國在“重視經濟發展”的同時,忽視了“思想道德建設”,導致了很多國外敵對勢力“趁虛而入”,腐蝕與西化了我們一大批“干部群眾”,導致了很多人被西化與洗腦;(4)當前,我國由于高科技的極速發展,大數據、互聯互通及經濟、交通的一體化,在極大地提高與加快全民的生活節奏的同時,也導致了全國人民諸多“訴求”隨著政治、經濟與文化的提高,而日益增長;(5)我們還必須看到,在改革開放四十年中,有部分人“迅速發財致富”或壟斷與霸占著某一行業(位置),人們稱之為“既得利益者”,他們的思想已與最廣大的人民徹底脫節,他們的目的就是維護與發展自己的“既得利益”等;這導致與激化了社會的各類矛盾,阻礙了社會發展等;根據以上所述我國的基本國情可知,一是我國必須要堅持“改革”,社會才能進步;二是我們的改革一定不能脫離最大多數人民的利益;三是要推動國家新的“改革”“變法”與“社會進步”,全國人民必須要“統一思想”與“統一認識”,才能“團結一致向前進”。(1)今昔執政者與全國人民都希望推動社會進步與國強民富,實現大國崛起,或叫一統天下;(2)今昔執政者遇到的問題都是“人才不足”“既得利益的掣肘”與“如何破局既得利益階層”等;(3)今昔執政者遇到的最大問題,都是“全國上下”的思想認知不一致,即各類利益階層訴求五花八門,導致全國人民的思想一直不能有效地凝聚在一起;(4)今昔執政者都面臨著“贏得民心”的困擾,過去用“徙木立信”,現在又該如何“取信于民”“贏得民心”?(1)今昔社會制度已發生的根本變化,以前的秦朝是封建社會,即家天下;而今我們是社會主義國家,需要人民當家做主,才能長盛不衰;(2)今昔人們的文化素質,也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們的認知與訴求也大大地提高了;而且人們的思想也沒有單純的“忠君思想”,多是有更高、更大的訴求;(3)今昔社會環境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過去社會的物質、交通、通訊極不發達,人們的訴求多是僅限于以“生存為主”;而今的社會物質基本實現了“小康”,而且交通、通訊四通八達,再加上經濟與文化的全球一體化,人類的地球已成了“地球村”;(4)由于目前世界一體化進程的加快,國內外各種勢力滲透與干涉人們思想的“渠道”也五花八門,而且種類繁多,這也給當前執政者“思想統一”帶來了極大的難度與新的課題;(1)新時代,執政者要徹底贏得“民心”,必須堅持“人民至上”,切實地把“人民至上”落到實處。一是大膽地讓人民敢說話,說實話;二是執政者要確實地給人民群眾辦實事,解決人民的實際疾苦;三是請人民群眾參與并監督政府,讓各級政府不敢有半點“懈怠”;四是要突出人民群眾在國家管理中的“主人翁地位”;五是必須清除西化了的“精英思想”,因為西化精英思想不清除,接地氣的“人民思想”就不可能得到“重視”與“使用”;(2)新時代,執政者要徹底贏得“民心”,絕非做幾件“好事”即可的,必須要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對國家進行“內外兼治”。“對內治理”重在“治理用人的腐敗”,一是“人”是決定我們“一切事業成敗的根本”,所以治理的重點是“人”,尤其是“個別少數的人”;二是治理“個別少數人”,重在治理“用人腐敗”;“用人腐敗”不徹底根治,就會導致“腐敗層出不窮”;三是“治人”的根本是“思想治理”;四是“思想的治理”在于執政者能否帶領人民,做“合乎人心所向”與“天道自然規律”的事;“對外治理”重在“伐交”與“鋤奸”。“伐交”,要體現“大國擔當”與“公平道義”,即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如若執政者站不到全世界人民利益的“高度”思考問題,只有狹隘的、自私的“小國利益”,就不會有“大國胸懷”與“八方朝賀”;“鋤奸”,主要是為了嚴防國家“決策誤判”及被“和平演變”。這是我們在對外治理中最重要一條,即我們既要“伐交”,又要“鋤奸”,決不可只顧“伐交”,而忽視“鋤奸”與“滲透”,危及國家安全;(3)新時代,執政者要徹底贏得“民心”,除了做一些“實事”“好事”外,還要敢于“破舊立新”。縱觀古今中外,但凡有所作為的人物,都敢于“破舊立新”,因為只有敢于破舊立新,才能推動社會進步;只有敢于破舊立新;才能提振人民對“政府”的信心;只有敢于破舊立新,才給“政權立威”,也能為“新的改革”保駕護航,進而在“思想”與“智慧”層面贏得全國人民的“認可”與“支持”;(4)新時代,執政者要徹底贏得“民心”,除了以上所說的之外,必須要做到有法可依,執法如山,令行禁止,即新時代的“徙木立信”。通過以上論述,我們知道了,如何贏得民心,但贏得民心后,如何鞏固“民心”,團結人民實現“大國崛起”?一是要堅持“人民至上”的思想,促使我們各級政府,都能以“實際行動”贏得“民心”;二是在贏得民心后,一定要讓人民當家做主,監督政府,進而人民才能相信政府,擁護政府,聽從政府,促使我們“干群”之間形成魚水關系,;三是在贏得民心后,執政者還要,既做到“順民心”“合天道”(社會與自然發展規律),又要敢于破舊立新,清除阻礙人類社會發展陳舊思想、觀念與既得利益者,才能造福人類與自然,方能推動社會進步與發展;總之一句話:新時代要想“聚沙成丘”“撒豆成兵”,我們必須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才能攻堅克難,所向披靡,勇往直前,故而,我們亟待確立:新時代的“徙木立信”,方可推動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及大國崛起,直至實現全球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建設。(作者:雷鳴電亮,2023年3月24日下午,寫于北京云中閣)
(作者雷鳴電亮系昆侖策特約評論員;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修訂發布;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