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基于西方學界尋求“歐亞統一”世界歷史范式的需要,在中文語境中被稱作“王朝”的中國歷史政權,一旦進入英文語境,往往會被“轉義”為“帝國”(empire)。當中文語境的“王朝”轉譯為英語的“帝國”時,至少會為“王朝”增加兩項原不具備的意義:第一,在西方歷史經驗下的“帝國”,是不穩定的“世界”或“國家群”,遲早是要分裂或解體的;第二,在西方的歷史邏輯上,“帝國”的分裂或解體是“現代”民族國家形成的前提。西方學界將“帝國”視作某個“強權”統治的“世界”或“國家群”。因此,“帝國”并不穩定,具有分裂為多個“現代”民族國家的宿命。這種“王朝”到“帝國”的概念“轉義”,導致西方學術語境下中國“王朝”歷史敘事與意義的改變。例如,西方學界通過強調“清帝國”在行政集權、多民族、“殖民定居”模式、擴張、合法性和收入等方面與其他歐亞帝國的所謂“相似性”,最終把“清帝國”納入西方預設的“歐亞統一”、“早期現代帝國”的“新”比較視野中,從而實現了西方學界中國歷史研究從“王朝”向“帝國”范式的轉換。西方學者把“清王朝”看作“清帝國”的“轉義”做法,是基于歐美“想象的民族—共同體”現代國家理論,論證傳統中國王朝共同體與現代中華民族共同體毫不相干,其目的在于割裂中國歷史的連續性。將“清王朝”等同于“清帝國”的“轉義”敘事,不符合中國歷史實際。首先,中華文明是多民族共同創造的產物,中國的“王朝”確實有復數“中國”的面相,因而在外觀上與西方“帝國”、“國家群”確實有一些“相似”之處,但兩者本質是不同的:中國歷史上,無論是漢族還是少數民族政權都自稱“中國”,而且非漢族群認同“中國”是自覺行為,并非受武力強制,他們從未認為“中國”一詞是漢族獨有。其次,中國“王朝”在歷史上形成了不強調族群屬性的多樣性統一“歷史中國”認同觀。歷史上中國“王朝”認同的核心與基礎是,不管哪個“王朝”、哪個民族成為“歷史中國”的統治核心,都必須履行維護生產秩序、保障國家安全、救濟百姓、賑恤災荒等國家公共職能。在這方面,既無族群之分,亦無“傳統”與“現代”國家之分。
(作者單位:天津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來源:《歷史評論》2022年第4期,原題《西方學界基于概念轉義的“歷史中國”敘事置換研究》,摘自《社會科學》2022年第6期,修訂發布;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本公眾號所編發文章歡迎轉載,為尊重和維護原創權利,請轉載時務必注明原創作者、來源網站和公眾號。閱讀更多文章,請點擊微信號最后左下角“閱讀原文”】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