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23日-星期三
本來快到國慶假期,心情還挺開心,但是偶然見在知乎上看到一個新聞,血壓飆升,讓人非常氣憤,這個消息還上了知乎了熱搜。
是個什么消息呢,就是有很多媒體,都發(fā)了關于“蘿卜刀”的報道。
講的是什么呢,就是有記者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小學生群體中流行的一個塑料玩具,勉強能稱之為“刀”的這么一個東西,被重慶某大學的教授專家表示:“拿著玩具刀做刺、捅、戳等動作,可能會從潛意識里激發(fā)孩子的暴力傾向。”
為了體現(xiàn)其“殺傷力” 文章還特意配圖被刺穿的A4紙,被戳凹進去一小塊的蘋果。
甚至還有湊熱鬧一些自媒體拍視頻演示,講這個刀的危害,令人哭笑不得的是,視頻中這個人仿佛用了很大的力氣,終于戳破了一個橘子,以顯示這個“刀”的確存在危害性。
▲視頻里記者手都扎抖了,可還是不如我用指頭扎的深
01
這個所謂的“蘿卜刀”究竟是什么玩意?
很不巧,我之前剛買了一個,還是升級版,可以把它模仿蝴蝶刀一樣耍著玩,只是我這三十多歲人閑來無聊,手上的一個玩具而已,主打一個解壓,但誰要是說我有暴力傾向,我肯定是不服的。
若真實評估其風險,遠遠不如文具三角板的鋒利程度,它可比這個“蘿卜刀”厲害多了,醫(yī)院急診的真遇到過,每年被塑料直尺三角板戳眼睛扎眉頭劃破皮的娃都很多。
更別提鋼筆,削尖了的鉛筆之類了。一些無知的家長要是擔心這個傷害,趕緊連文具也別給孩子買了。畢竟文具的殺傷力比這“蘿卜刀”大了去了。
我常常在想,到底是我們這代人的童年比較歡樂,還是現(xiàn)在孩子們的童年更幸福呢?這個問題至今沒有答案。
在《我的孩子我的家》電視劇中,有這樣的情節(jié),幾個孩子,在火車經過鐵軌上放置一個長鐵釘,等火車碾過之后,鐵釘便如“小李飛刀”一般的形狀,是孩子們所羨慕“頂級兵器”
而我很慶幸,小時候有父親給做彈弓,木劍,這些裝備,讓我一直是該村的“孩子王”。
給裝備起名字什么倚天劍,屠龍刀,那都是張口就來。
▲男生無法拒絕的樹杈
偷偷把它帶到學校,我便是同學中最靚的仔。
還好那會沒什么“專家”來指指點點,我這種存在暴力傾向。
我的一位同事對此事情說了一句經典的話:“男孩子小時候不玩槍玩炮,難不成要去玩洋娃娃嗎?
02
回到主題,這一次我們?yōu)槭裁从忠境鰜砟??可能軍武的資深老讀者應該對《犯我中華者,討厭》這篇文章還有印象吧?那年某視的《開學第一課》,請了一群小鮮肉,群魔亂舞,男的撲脂抹粉,這個面向全國中小學生的節(jié)目是這樣引導下一代審美,我們沒有忍住,寫了上面這篇狠批了一頓。
美國前總統(tǒng)奧巴馬2009年在弗吉尼亞一所中學中,以“我的教育、即我之未來、即國家之未來”為主題做的一次演講。
而在我們這篇文章中也曾經表述過這樣的觀點:
一百一十八年前,梁啟超面對精神頹廢、麻木消極的舊中國高聲呼喊出“少年強則國強”的口號。全國中小學生,他們是祖國的未來,理應鼓勵他們的探索,鼓勵他們尚武,而不是變成娘炮。
再讓我們看看外國孩子們的尚武情節(jié)是如何培養(yǎng)的?
俄羅斯的小孩,在學校學會了拆裝AK突擊步槍。
日本孩子人還沒有弓的身高,就在學習射箭。
而美國的大多男孩都經歷過“童子軍”的培訓和洗禮,并深受此影響并引以為榮。
經過“童子軍”的訓練,不僅得到戶外生存技巧,更多的是一種精神,這種精神將伴隨著這些男孩成為真正的男人。
如果,我們的社會連孩子玩幾乎沒有殺傷力的塑料玩具刀都要反對,難不成是要把中國的下一代培養(yǎng)成一群小綿羊嗎?
有網友就在蘿卜刀視頻下評論:“中國孩子們熱兵器見不到,冷兵器的模型玩具也摸不到,那小鬼子再打過來是不是就只會投降了?”
所以任何企圖扼殺中國孩子的尚武情懷的行為,我們都會堅決的抵制。
03
倘若一個國家失去尚武精神,會是什么樣的結局?
▲918才過了幾天???就忘了那個積貧積弱的舊中國了嗎?
歷史教訓比比皆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士族子弟們,用現(xiàn)在的話來說,就非常娘炮,擦胭抹粉,搔首弄姿,服丹磕藥,天天穿著女人的衣服比誰更美更白更像女人,最后被各路南下的少數(shù)民族暴捶,漢人更是被稱作"兩腳羊"被做成人肉軍糧。
趙宋王朝,終其一朝,重文輕武自我閹割,當時的男人們從"大丈夫當開疆辟土封萬戶侯"的志向轉變成了"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天天尋章雕句,手無縛雞之力,結果可想而知,毫無戰(zhàn)力,城破國亡。
本來在中國,能讓孩子們接觸軍事文化的機會已經越來越稀少了。大量的學習作業(yè),各種輔導班,壓的孩子們已經喘不過氣來。請給中國的孩子們一點追求童趣的權利吧。
這些個“磚家”一方面抱怨現(xiàn)在的孩子,心理脆弱,抗壓能力差,一方面又要對一個幾乎無害的塑料玩具如臨大敵,欲殺之而后快。
我們只是想讓廣大家長們不要隨便聽信一些媒體報道,讓孩子們獲得他們那個年齡該有的樂趣,讓中國軍事文化的發(fā)展,不會被扼殺在童年時代。
我們想看到更多像廣西硬核軍訓一樣,尚武的軍事文化的傳播。
▲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
我們希望看到的是,父親給兒子親手打造一個坦克;在跟兒子一起打一局反恐精英。一起跟孩子們看戰(zhàn)爭片,電視劇。
讓孩子們能熟悉那些經典的影視劇臺詞而得到感悟。
“中華要滅亡,湖南人先死絕!”
“老子打得就是精銳!”
“不拋棄,不放棄”
即使家長需要教育孩子,也是讓孩子們能真正分別真刀和玩具的區(qū)別,什么能玩,什么不能瞎玩,什么場所能玩,什么場合不能玩,難道不是更重要的事么?而某個“專家”用一句:“可能會從潛意識里激發(fā)孩子的暴力傾向”,把事情小題大作。難道更應該關心是,幾塊錢成本的這個蘿卜刀,它的塑料材質,是不是對人體安全無害的?
蘿卜刀真的危險嗎?也許抹殺掉那些男孩們與生俱來的尚武情愫,這才是真正的“危險”吧!
▲少年無須戍邊,而戍邊的軍人哪個不曾是少年?
倘若只顧消除“暴力傾向”,不能玩的又豈止一個“蘿卜刀”?,也許哪天當我們再次面臨國家危機、民族存亡的時候,就讓這些嬌弱的孩子們,拿著眉筆和口紅上戰(zhàn)場吧?畢竟耍這兩樣東西不會存在什么暴力傾向了吧?
最后,“建議那些磚家們快別說廢話了,會浪費空氣...”
作者:我是軍武菌;來源: 軍武次位面微信號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lián)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guī),IP可查。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qū)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