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前,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在記者會上宣布,中方根據《反外國制裁法》,決定對近期向中國臺灣地區提供先進武器的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密蘇里州圣路易斯市分公司和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實施制裁。對這次制裁,美國方面的反應不同以往。才過了5天,洛馬公司總裁兼CEO泰克里特就向美國國會表示,即使中國對銷往美國的關鍵產品實施全面禁運,F-35戰斗機的生產在“近期內”也不會受到影響。看似“情緒穩定”,中國的制裁是“撓癢癢”,但真是這樣的嗎?實際上,我們對于美國這些大人物的公開發言,往往要細品一下,或者從反方向去理解。洛馬公司CEO強調的是“短期”不受影響,那就說明長期的生產計劃是會受到影響的。畢竟五角大樓都不止一次承認過,F-35等武器裝備的生產過程中,用到了不少從中國進口的原材料或者元器件,比如稀有金屬、關鍵金屬,或者像磁鐵這些中國制造元件。所以這次洛馬公司在很短時間內回應中方實施制裁一事,實際上并不是在安撫美國政客的情緒,反而是在發出警示:中方這次的反制十分“精準”,已經讓F-35這樣的先進戰斗機生產計劃被打亂了。

也許網友們還記得,中方今年年中曾宣布,開始對鎵和鍺元素及其衍生物的出口實施管制。鎵、鍺及相關化合物是“半導體工業的糧食”,是典型的軍民兩用資源。鎵主要用于功率半導體元器件的生產,是制造雷達和通信設備不可缺少的原料,鍺主要用于光電子和紅外感光元器件的生產,更是軍用紅外夜視設備和光纖通信器材不可缺少的原料。而中國是鎵、鍺兩種元素的世界最大生產國,其中鎵產量占全球95%以上、鍺產量占全球67%以上。同時,中國鎵、鍺兩種金屬礦產無論是在儲量上還是在出口上,均在全球占據領先地位。在中國開始實施出口管制之后,中國海關總署在9月20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今年8月份鎵和鍺的出口量已經全部歸零。中國在今年前八個月鎵的出口量同比下降了58%,降至22.72噸;由于海外買家急于采購,今年7月份鍺的出口量暴增至8.63噸,環比增幅超過一倍,但這已經是“最后的瘋狂”。

目前美國應該還擁有一些鎵和鍺的庫存,短期內尚看不出中國停止出口的影響,但是再過幾個月就一定能看到影響。中國并不是這兩種元素的唯一生產國,但是美國想在短期內找到足夠多的貨源進行替代也是不太可能的。雖然洛馬公司仍然在”嘴硬“,但是美國另一大軍火商雷神公司已經發出了警告。雷神公司的CEO最近發出呼吁,要求美國“找到一種與中國相處的方式”,因為如果發生戰爭,將美國供應鏈撤出中國是“不切實際的”,這對于美國國防承包商雷神公司來說是不可原諒的。

由此來看,中國這次的反制是確實有講究,正打中了美國軍工供應鏈的要害。除了洛馬公司,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遇到的問題也是類似的,只不過它暫時還沒有公開回應而已。諾格公司正在負責研制的是B-21隱形轟炸機,是被美國空軍寄予厚望的“抗中神器”。B-21有可能在今年底或者明年初首飛,將在三四年后開始小批量生產。到那時,如果美國還沒有解決關鍵原料和部件的供應問題,B-21生產也必然會出現與F-35類似的問題。需要指出的是,鎵和鍺雖然稀有,但并不屬于稀土元素。和鎵和鍺一樣,稀土元素中的大部分也是軍民兩用產品,對軍事工業非常重要。中國有部分稀土元素的儲量占世界大部分,但也有部分稀土元素的儲量并不占優勢,但是中國依靠長期投入形成的技術優勢,在幾乎所有稀土元素的提純和生產上都占據世界壟斷地位。中國目前還未對稀土元素的出口進行限制,但是美國已經開始尋找替代者,以便“去風險”。尋找稀土礦容易,比如澳大利亞就擁有豐富的稀土礦,但是對稀土進行提純和加工哪兒那么容易?這也是需要建設工廠并研發技術的。直到現在美國也沒有找到替代中國的產業鏈。因此,我們再過幾年就可能看到中國限制關鍵原料的出口對美國軍事工業造成的影響。并不是只有美國能“卡”我們的脖子,我們一樣能“卡”美國的脖子。在產業鏈的博弈中,我們不落下風。
(來源:“IR高處不勝寒IR”微信公眾號,修訂發布;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