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到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如果深入琢磨琢磨,一個變,一個局還是很耐人尋味的。這個局是什么局? 是世界格局。原來的格局是美西方一直在起著主導的作用。他們在世界上呼風喚雨,為所欲為?,F在呢,原來的這個局已經有點不一樣了,雖然看上去,美西方還在主導著這個世界,但在很多方面,這個主導性已經在掉色了,有點在變味了,或者不那么靈光了。在變字上,美西方對于全球南方國家基本都是掠奪式,是攻擊型?,F在他們的勢力有點rua了,這個rua (陽平聲)是北京土話,我不知道漢字怎么寫。這個字的意思就變得軟了,沒力氣了。從直挺挺的樣子,一下子就成了軟塌塌的樣子了。在這樣的情況下,全球南方國家的氣勢有點在往上長,從原來在美西方面前不敢說一句硬話,現在開始敢于頂撞美西方了。換句話說,這個局從原來美西方的攻擊型,進入到類似于戰略相持狀態。中國在這個大格局出現變化的過程中,體現出了中華傳統文化中的智慧。然而,僅有智慧是不夠的,格局中的對弈更需要實力。國家之間的政治博弈需要的是國家的多種硬實力和軟實力。今天的中國,硬實力已經增長了不少,軟實力也算能拿得出手。但從總體上看,要在整體國際博弈中完全掌握主動,還是有一定難度的。因為我們的對手也是很有實力的。為了爭取主動,雙方都希望己方能走出讓對方出其不意的步法,但在實際上,這種出其不意的步法能走出來的機會并不太多。所以這才有所謂戰略相持的狀態。現在國際上的博弈,在很多情況下都是處于戰略相持的狀態。俄烏沖突,雖然看起來,俄羅斯一方更處在主動的一方,但俄羅斯單靠自己的力量還不能把烏克蘭完全擺平。如果俄羅斯硬要憑一己之力要擺平烏克蘭,那么俄羅斯肯定要付出更為巨大的代價。現在看起來,俄羅斯并不想為了現在要擺平烏克蘭,就會讓自己付出如此巨大的代價。所以,現在的俄烏沖突處在一種戰略相持的階段。巴以沖突的情況也很類似。雖然總的看來,以色列在美國的支持下,其戰爭實力要超過哈馬斯。但從長遠的觀點來看,縱然這次以色列擺平了哈馬斯,但以色列并沒有真正能夠從根本上征服巴勒斯坦。新的抵抗力量將會以更快的速度在巴勒斯坦這塊土地上生長出來。而得到美國支持的以色列,則會因為美國實力的不斷衰弱,其自身的實力也在受到削弱。所以,以色列的所謂戰爭優勢并不是永久不變的。從這個意義上說,巴以雙方的沖突也會在一個較長的時間內處于戰略相持的狀態。2023年,在一帶一路高峰論壇期間,全世界有153個國家表示愿意加入一帶一路合作項目,這使得一帶一路合作發展的潛能有了巨大的積累。這對一帶一路總體上的發展當然非常有利。便由于俄烏沖突,原來中東歐十七國與中國的一帶一路合作的規劃受到了嚴重的沖擊,有個別國家表示要退出,其他一些國家則在猶豫,心里還在打鼓,只有少數國家在堅持一帶一路合作方面態度較為堅定。所以,我們的一帶一路戰略合作設想,至少在中東歐部分不太可能較快地得以實施。由于巴以沖突的烈度不減反增,中國在中東地區所構想的一帶一路合作項目也會受到不同程度的遲滯或拖延。雖然在中國的斡旋下,沙特阿拉伯與伊朗實現了外交和解,中東地區原來的四分五裂的狀態得到了修復。但是,在巴以沖突的干擾之下,中東地區的一帶一路合作項目的進展肯定不會非常順利。在這種情況下,中國的一帶一路戰略規劃就只能暫時繞開這兩個熱點地區,在亞非拉其他全球南方國家內先行開展一帶一路的戰略合作計劃。這從某種角度上說,也是一種先從外圍著手,再逐漸向核心地帶包抄的戰術。在亞洲地區,對中國戰略安全構成威脅的一個是臺海方面,一個是東北亞方面。臺海方面,美國肯定不會放棄利用這個抓手來打擊中國。同時在東南亞,美國也會牢牢抓住菲律賓這顆棋子,給中國下套。臺海方面與菲律賓方向,兩者是相互勾連的。中國在對待這個方面也是需要特別謹慎的。在臺海方面,我們確實擁有較大的主動權,但如果對菲律賓方面的問題處理的略有失當,就有可能影響到我們與東盟國家的關系。當然,所謂謹慎,并不是對菲律賓的錯誤做法一味退讓,該敲打時當然一定要敲打,只是無論是不是敲打,我們都不能過于急躁。同時我們也需要把菲律賓政界中,那些愿意與中國發展友好關系的人們,與堅持與中國對抗的菲律賓軍方的某些人嚴格區分開來。對那部分敵視中國,甘愿為美國火中取栗的菲律賓軍方人士,則需要更堅決的態度。該打擊時打擊,該制裁時制裁。對于菲方的友好人士,還是要注意團結。對于菲律賓方面的商界人士,也要注意和他們進行相對積極的經濟合作。只是這類合作不需要我們過于熱情,但也不應達過冷淡。在臺海方面,我們的總方針是遵照我們現在的既定政策,堅持和平統一,但在對臺獨分子的囂張挑釁時,也需要用武力進行威懾。如果有必要,我們的軍機完全可以穿越臺島上空,增大對臺獨分子的威懾力度。現在看來,單靠跨越所謂海峽中線已經遠遠不夠了,其威懾的效果在遞減。在東北亞,雖然我們一直對日本保持著較高的警惕。而韓國的尹錫悅政府,有可能做出什么不理智的事情來,我們也要有所提防。尹政府如果不理智,有可能引發半島的戰爭之火。我們當然不希望發生這類情況,但我們必須防范這種事態的發生。有必要對韓國尹政府提前做出警告,并做好我們防范的具體安排。由于中美元首前不久在舊金山的會晤,日本、韓國也想緩和與中國的關系,中日韓三國之間近來開展了一些外交接觸,但這距離原來三方設想的中日韓自由貿易區的建立還差得很遠。至少在目前來看,日本固然有這個愿望,但日本還不敢越過美國,自己獨來獨往。而韓國的尹錫悅政策唯美國馬首是瞻,更不可能采取主動的行為。所以對于中日韓自貿區,我們可以朝這個方向做晚多的工作,但不能指望在短其內能夠產生重大成果。 對于印度,現在看來,印度在2024年,其基本的戰略不會有非常明顯的變化?;蛘哒f,印度在短期內不可能有意識地惡化對華關系。當然,印度軍方某些人士有可能自作主張,會挑起一些沖突,來破壞兩國現有的較為穩定的關系。但這種情況的出現并不是必然的。印度的當前執政當局不會認為這種挑釁的做法符合印度的利益。美國雖然不打算從俄烏沖突中脫身,但美國很希望從巴以沖突中脫身。因為俄烏沖突,涉及到美國對俄羅斯的總體戰略,美國堅持認為,他目前對俄羅斯的政策是有效的。他并不打算放棄和變更。但是,對巴以沖突,美國認為,以色列對巴以沖突的過度反應已經影響到美國的印太戰略的有效實施。美國對以色列的做法極為不滿。但美國對以色列又不能下手太狠,這對美國的國內政局是有害的。所以美國現在急得不得了。再加上今天是美國大選之年。美國在對外政策上一般不太可能采取更為極端的政策與做法。當然,任何情況都可能有例外。這一點我們也要做充分的思想準備。我們在戰略格局上所需要采取的應對措施,第一,要穩定與發展與東盟的經貿關系,包括在東盟地區修建相關的高速鐵路以及高速公路的項目。中國與東盟關系穩定了,中國在亞洲的基本盤也就會得到穩定。第二,對于處于東北亞的日本與韓國,該談時要談,如果他們有些做法實在過分,也不需要對他們過于客氣,該給他們嚴厲的臉色看時就需要給他們這樣的臉色看。第三,對于西南方向的,印度,則仍然要堅持友好與合作作為我們的基本對策。如果印度方面沒有突然其來的挑釁,我們對印度沒有必要過于對立。這三大塊不出什么大問題,中國的周邊環境應該是相對安定的。
(作者系昆侖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修訂發布;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