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6日-星期日
人生是進步的,而進步的過程卻是殘酷的。正如18歲前后的少年叛逆是將要遠離父母的標志,這對父母是殘酷的,卻對孩子的成長——如果處理得當——則是可喜的。無叛逆則無遠離。無遠離則無獨立。獨立是人生的基礎。這大概就是老子說的“反者道之動”和黑格爾說的“歷史惡動力”[1]。
其實,人生成長也是“惡動力”推動的,這與沒有蔣介石的殘酷和陳獨秀、王明的愚蠢,誰也找不到毛澤東是一個道理。
所以我說:最好的老師是最殘酷的敵人,最好的考場是血淋淋的戰場。
————
[1] 恩格斯說:“在黑格爾那里,惡是歷史發展的動力借以表現出來的形式。這里有雙重的意思,一方面,每一種新的進步都必然表現為對某一神圣事物的褻瀆,表現為對陳舊的、日漸衰亡的、但為習慣所崇奉的秩序的叛逆,另一方面,自從階級對立產生以來,正是人的惡劣的情欲——貪欲和權勢欲成了歷史發展的杠桿,關于這方面,例如封建制度的和資產階級的歷史就是一個獨一無二的持續不斷的證明。”參閱[德]恩格斯:《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33頁。關于黑格爾歷史“惡動力”思想參見《法哲學原理》第18、139節以及《宗教哲學講演錄》第3部第2篇第3章。
(作者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戰略問題研究中心教授;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轉編自“張文木戰略”今日頭條號)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